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对东亚货币合作问题的研究,需要了解东亚地区各成员参加货币合作的潜在综合成本。作者通过完善Baymoumi和Echiengreen(1996)创建的最优货币区指数法对东亚地区1982-2000期间的实际情况进行检验,指出影响东亚地区双边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国家规模、贸易结构差异、产出增长对称性、贸易联系、长期通货膨胀水平和利率水平差异,作者以此为基础构造了东亚地区的最优货币区指数,综合评估东亚各经济体实行货币合作的经济成本。结论是东亚地区存在小型开放经济构成的潜在的货币区,但区域整体差异较大,难以进行单一货币合作,而中国具有同其他国家加强货币合作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功为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典范 ,但与欧盟相比 ,东亚国家目前仍不具备组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 ,东亚货币合作目前仍处于初级的准备阶段 ,东亚各国必须加强政治协商与经济合作 ,缩小经济发展的差异 ,使货币合作的条件早日成熟  相似文献   

3.
引用最优货币区(OCA)为理论支撑,梳理两岸金融合作的历程,建立大陆和台湾之间最优货币区模型,对两岸在2008年~2013年间的产出等数据进行检验,得出双边贸易额、外汇指定银行存款、通胀差异和贷款利率是影响两岸双边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并通过计算OCA指数分析两岸实行货币合作的成本,确立两岸货币一体化与合作成本的动态演进模型,最后提出两岸货币一体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真正一体化的框架,东亚各国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取得相当的成果,尽管有些构想胎死腹中,但仍有不少参考价值。东亚货币金融合作面临区域内各国政治关系和区域外美国因素的影响,社会文化意识差异的存在对合作也造成诸多不利。展望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前景,建立区域性融资机制和危机救助的协调管理机构,营建和完善亚洲债券市场,以及构建区域汇率稳定机制是东亚货币合作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看当前东亚货币合作的难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全球化下 ,加强区域金融合作是各国的必然选择 ,而且最优货币区理论也为各国金融合作提供了理论上的向导。就东亚而言 ,进行货币合作也有很大意义 ,但是 ,在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指导下 ,结合东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 ,本文论述说明 ,目前东亚货币合作还有很多难点 ,在东亚建立统一的货币时机还并不成熟。  相似文献   

6.
最优货币区和货币区的收益与成本分析是建立区域货币联盟可行性分析的两种理论。它们的内在联系是:如果一些国家或地区符合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标准越多,则组成货币区的净收益就越大。东亚各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符合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情况及货币合作的愿望与要求各相庭径,因而进行货币合作的成本与收益各不相同,目前尚不具备货币合作的条件。但是,东亚货币合作可以在目前已达成的货币互换协议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亚洲货币合作基金,建立汇率稳定机制等,使东亚货币合作逐步迈向货币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复杂的东亚地缘政治经济环境中,东亚货币金融合作取得了初步成就,但现阶段面临汇率协调和联动机制缺乏、合作意识分歧、东亚"美元本位"固化和外部遏制等因素制约,使东亚货币金融深入合作面临困境,严重阻碍了东亚贸易和投资的长远合作。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高和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化,中国融入全球贸易、金融、投资活动更为广泛和深入,人民币国际化趋势日益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对东亚货币金融领域的深入合作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影响显著。人民币在东亚的区域化和东亚货币金融合作互为作用、相互促进。当前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措施主要围绕自贸区建设,利率、汇率自由化,以及人民币在东亚的区域化等中心议题展开。  相似文献   

8.
关于建立两岸金融合作机制的构想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梅波  黄颖 《东南学术》2005,(5):111-115
本文首先概括了两岸金融、货币合作的现状,然后说明了2001年以来两岸相继入世之后促进两岸金融、货币合作的多方面因素,最后不仅对两岸金融、货币合作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以供探讨还从模式选择和区域选择这两个角度论述了建立闽台金融实验区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从最优货币区理论看东亚货币一体化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区域货币一体化已成为一种新的潮流。本文依据最优货币区理论,分析并阐述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动因和条件,并对建立东亚货币区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国家转型期的不稳定性、文化的多样性、区域传统和非传统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它们程度不等地制约着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货币合作引起了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东亚货币合作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东亚货币合作的进展缓慢,人们对东亚货币合作前景普遍感到悲观,这是因为东亚货币合作面临众多制约因素。一方面,东亚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差异明显,另一方面,东亚各国面临不对称相互依存、核心领导国家的缺乏和国际合作机制缺失等各种消极因素,这众多因素共同阻滞了东亚货币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谢翀 《理论界》2009,(9):199-200
伴随着越来越深刻的经济全球化,国家经济主权的各个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尤其表现在财政和货币政策领域.无论是国际层面的合作还是区域性质的一体化,都不同程度地削弱了国家货币主权,但同时也在宏观方面带来了一定程度良好的经济效果.本文试从法律角度和经济学角度分析并权衡这种利弊,厘清当今国际货币合作为国家主权带来的综合性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从国际货币体制的演进看东亚货币合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分析国际货币合作的特点入手 ,对国际货币合作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作一般性的研究 ,并沿着国际货币体制的演进过程 ,分析了国际货币体制发展的各个阶段国际货币合作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特点。由此 ,根据这个研究框架以及东亚各国政治经济特征 ,认为东亚货币合作很可能采取随机协调的合作管理方式 ,而不会形成类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欧洲货币体系 (或欧盟 )的机构协调的霸权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14.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表明以IMF为代表的国际货币合作机制已经不能满足稳定国际货币体系的需要。尽管区域性货币合作可以促进区域货币的稳定,但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有着严格的经济、金融条件。因此,一段时间内全球区域性货币一体化不太可能有比较大的进展。在当前美元、欧元和日元三极化的国际货币格局下,稳定国际货币体系既需要加强美国、欧盟和日本之间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与合作,也需要加强IMF的作用,使之成为有效协调美元、欧元和日元关系的国际机制。  相似文献   

15.
按照蒙代尔等提出的建立最优货币区的标准,影响建立货币联盟的因素很多,而每一个标准都只是从某一个方面分析建立货币联盟应达到的条件,没有将各个因素综合起来,从总体上分析一个地区是否应建立货币联盟,或者一个国家是否应该加入货币联盟。最优货币区(OCA)指数将汇率波动和反映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指标的波动进行回归,通过模型将这些标准结合起来,可以综合分析各个因素对中国和东盟国家建立单一货币区的影响,为建立货币联盟提供一个综合的标准,并且可以分析各国在建立货币联盟时,可供选择的锚货币和建立货币联盟的步骤。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区域货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向。中国是东亚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其整体经济规模和巨大的国内市场在亚洲以至世界经济中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东亚货币合作离不开中国的参与,中国也需要东亚货币合作。在东亚货币一体化趋势不断增强的进程中,中国不仅应该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这一进程,而且应该成为推动者和领导者。  相似文献   

17.
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亚货币合作问题的研究一直引人注目,对文献的回顾得出的基本结论认为,东亚货币合作目前仍缺乏现实可行性。通过利用系统论和耗散结构理论构造东亚货币合作的动力学模型,用这一模型分析区域一体化度和区域趋同度两个重要变量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影响,并结合东亚实际情况可以发现阻碍东亚货币合作的张力因素。  相似文献   

18.
经济实力是决定货币国际地位的基本因素,信心、流动性与交易网络支撑着国际货币职能的发挥,但一国的经济实力并不必然转换为货币实力,政治的影响不能被忽视.无论以何种标准衡量,美元堪称世界的顶级货币,但其协商货币色彩愈加浓厚,美元地位的维持要借助在位货币的优势和外力支持.虽然美元的未来存在不确定因素,但目前尚无任何货币具备超越美元的实力,美元地位的下降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符合中国国家利益,需要国家意志和外交战略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后金融危机时代受东亚复杂政治经济形势的影响,东亚货币合作很难取得突破性进展,相较而言,"大中华经济圈"货币合作更具可行性和现实意义。通过建立对数差分回归模型和线性偏离指标模型对港币、澳门元、新台币与人民币的关联程度以及他们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偏离程度是否存在收敛进行实证分析,证明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大中华经济圈内货币具备以人民币为主体的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20.
货币与金融地理理论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货币与金融运行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地域性.忽视货币与金融运行中的空间作用将无法对真实经济现象做出很好的解释.进入20世纪90年代,货币与金融地理学的研究得到了快速发展,这与80年代后期在西方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地理学研究中开始出现的两大转变有关.货币与金融地理学经历了一个短暂而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在理论发展和演化进程中,货币与金融地理学形成了三种相互联系而又有着明显区别的理论学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