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鲁迅胡适对易卜生戏剧的文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鲁迅与胡远在"五四"前后接受、选择易卜生戏剧的主客观原因,探寻两位作家对易卜生思想上艺术上的借鉴,进而考察共同文化背景上的两位中国作家对易卜生戏剧在价值取向及审美态度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为了指导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斗争,革命导师马克思进行了多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为此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在他给我们留下的巨大的精神财富中,也包括着他的关于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的光辉理论。这对我们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理解社会主义文明是迄今人类文明发展的最高阶段,从而提高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自觉性,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马克思认为,对于文明的理解,必须把它同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联系起来,把文明看作是一个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标示人类社会开化状态和进步状态的范畴。马克…  相似文献   

3.
论胡适的跨文化传播观及其启示顾红亮自鸦片战争以来,中西文化交流已成为一个本体论的事实。两种不同质的文化一旦发生碰撞,自然就产生跨文化传播问题。胡适身处新旧思潮升腾喧嚣的转折时代,他对文化的移植问题十分敏感,也颇多感触。他的看法颇具代表性。笔者拟以胡适...  相似文献   

4.
胡适对旧体诗的态度经历了四个阶段,大致呈现出由求学阶段的反思纠弊,到文学革命时期的批判趋新,到新文学落潮后的平心而论,再到晚年寓居美国后归于通达公允的轨迹。这种变化及其诗论中所表现的矛盾性,暗示出他已经意识到在对待旧体诗这一文体上所遭遇的困境。因而他在看似激进的批判后,逐渐归于理性。而他在公共视野之外对旧体诗的亲密接触,则说明他在经历了新旧诗长久的对抗后,最终走向了和解。胡适态度的转变也就成了对旧体诗存在价值的一种体认。  相似文献   

5.
冒建华 《社科纵横》2008,23(5):103-105
胡适为了顺应20世纪现代化的潮流和启蒙大众的要求,在文学领域首先对文学文体进行了理论建设:重构文体话语,解放诗体,倡导短篇小说文体,并引入西洋戏剧文体方面的新观念.他的这些文体理论建树为中国新文体的确立开了一代风气.  相似文献   

6.
论文明与文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文明的含义,古今中外的学者有不同的认识。目前,中国学者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积极成果说、进步程度说和价值体系说;西方学者也形成了三种代表性观点,即进步状态说、要素构成说和文明文化一体说;马克思主义认为,文明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发展性。因此,概而言之,文明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是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积极成果,是一个民族、国家、地域或具有共同精神信仰的群体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文明与文化既有相同点也有差异性。二者的联系表现在:(1)文化与文明的创造主体都是人;(2)文化与文明都是生产实践的产物;(3)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表现形式。二者的区别在于:词源含义、产生的时间、所蕴涵的内容和传播的途径、方式均不同。  相似文献   

7.
邹广文 《创新》2013,(2):11-13,21
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人类的文明程度。顺应自然观念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社会发展的新理念的培育。顺应自然作为一种现代生态文明观,其所包含的哲学意蕴在于真正培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现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实现向自然的认同与回归首先要自觉培育善待自然的观念——由"保护环境"到"不破坏环境",其次要调整人对于"工具"的文化态度。  相似文献   

8.
李肖  朱晨  杨丽然 《创新》2007,1(1):115-118
文化即人化,它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文明是文化的结晶,是文化主体对人类文化中野蛮性、愚昧性不断扬弃的结果,是人类有目的、有选择地过滤人类文化、形成合理文化内核的过程。中国当前的政治文明建设,需要走出“精华”和“糟粕”的简单二分的误区,用外来文化中国化、传统文化现代化,来开辟中国文化发展之路。弱化暴力色彩,强化仁政效应,构建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  相似文献   

9.
论计算机文化与信息文明邱占芬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文字的发明是第一阶段,有了文字就使人类的文化成果得以记载和交流。纸的发明是第二阶段,纸是便于记载、保存、交流和广泛传播文化成果的优良载体和介质,远胜过甲骨和竹帛,从而使人类开创了灿烂辉煌的“纸文化时期”...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指引生活的设计",文化选择是有设计的活动。文化选择离不开文化自觉。中国的文化选择历史上,有四次大的文化自觉意识觉醒。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双重背景下,我们要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意识:首先要树立文化存在的辩证法意识;其次要把握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自觉投入文化交流与对话之中;最后要自觉推进文化的内源发展,形成中国文化的现代气派。  相似文献   

11.
胡适的白话文学观与中国俗文学传统郑战兵马宏柏五十年代末,胡适在美国接受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的录音访问时,曾就自己以往治学中的“个人收获”问题谈到过所谓的“双线文学的新观念”。他说,他在研究中国文学史方面很早就提出了“把汉朝以后,一直到现在...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受外来文化影响甚多甚深的国家之一,经过千百年来各种文化的交汇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日本文化。但日本在接受外来文化时,并不是毫无选择的。本文通过对日本社会的生产方式、结构和本土文化的特质及其各种组成因素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的阐述,论证了日本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对后者的内部选择机制。  相似文献   

13.
张菲  陆卫明 《唐都学刊》2004,20(3):142-144
胡适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扮演了双重角色,这使得他的中西文化观凸现出复杂多变的面貌。胡适认为在现代世界,文化是立国的关键。他主张用"评判的态度"对中西文化进行双向扬弃,最终再造中华新文化。他预见了世界文化的形成,并再三强调了自由和容忍在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代莎评流派中,文化唯物主义莎评以其显著的政治特色卓尔不群,这种批评具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特色,但其深受马克思主义批评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莎评家阿尼克斯特的莎评与文化唯物主义莎评有着密切的关系。阿尼克斯特的莎评把莎士比亚的创作置于文艺复兴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政治背景中进行考察,在他看来,莎士比亚戏剧中各种矛盾的冲突正是阶级斗争形象而深刻的反映,而且莎剧中包含着深刻的人文主义思想。文化唯物主义莎评在批评方法、批评思想上都继承和发展了阿尼克斯特的莎评,是当代意义的马克思主义莎评。  相似文献   

15.
胡适曾明确指出自己的文化观是"充分世界化"并非"全盘西化"。其禅学研究的文化向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法论上以西学检视中国传统治学方法,并强调两者的相通性;二是在禅学史料的搜集、选择上的世界化眼光和反传统倾向。胡适禅学研究的文化向度,使其禅学研究带有一定预设性,因此而饱受争议,但依然对之后的禅学研究产生了极大影响。对中国文化走向的关注是胡适禅学研究的根本问题意识,所以从文化观视角来考察其禅学研究,有助于理解胡适反传统学术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现代中国历史上保皇派的开明专制论、崇洋派的全盘西化论、保守派的东方文化救世论、马列派的科学民主文化观这四种文化重构论进行了评述,并分析了现代中国文化重构思潮给我们的历史启迪。文章认为。现代中国的文化重构思潮推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今天,重新审视现代中国的文化重构论,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弗洛伊德的学说丰富多彩,涉足哲学、精神病学、心理学、历史、文化艺术等诸多方面。其中文明观也是富有重要意义的一部分。《文明及其缺撼》一书首次把文明发展与人性本能的对抗问题系统地提出来并加以理论化了。在《文明及其缺撼》中,弗氏给文明下了一个定义:“文明不过是意指人类对自然之防卫及人际关系之调整所累结而造成的结果、制度等的总和。”(以下引文凡未注明都出自《文明及其缺撼》一书)这表明,弗氏对文明的看法包括两个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前者是显而易见的,人类一直不断  相似文献   

18.
评哈贝马斯的科学技术观任 尤根·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其理论中最能吸引人和打动人、最具有时代特色和现代意味的成分,是他对现代技术文明与技术理性所作的批判性反思,其中涉及一系列重大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难题,诸如:如何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9.
汉代是长安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而道家文化又是长安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自然观方面,道家文化"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天人和谐观念,成为长安文化中顺应天时、保护环境的思想基础.汉代传世文物四神瓦当和彩绘雁鱼铜灯充分显示了汉代长安文化中"道法自然"的天人和谐观,对目前"共建和谐社会"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科纵横》2019,(4):12-1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中华传统生态文化进行了深刻阐释、运用和创新。从传统生态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思想出发,习近平强调人与自然必须相互统一、互相融合;从中国传统的五行相生、太极生万物思想出发,他提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在城市化建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习近平运用传统生态文化智慧,主张保护农村自然生态面貌、利用自然生态力量化解城市发展弊病、通过节约资源来保护生态环境。在吸收传统生态文化思想精华的基础上,习近平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有机统一起来,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很好回答了生态与经济之间应具有的关系,因此是对传统生态文化的极大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