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建国以后,老舍除去担任繁重的领导工作外,一直勤奋地坚持创作。仅以剧本而论,就有二十多个。话剧《龙须沟》是他建国初期的代表作,也是这一时期我国当代戏剧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龙须沟》创作难度很大,因此。这个剧本所取得的成功艺术经验,尤其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试就《龙须沟》的创作旨意、冲突设置、人物塑造等方面,谈点粗浅看法。有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他的著作非常丰富,小说的代表作是解放前创作的《骆驼祥子》,话剧的代表作即解放后创作的《龙须沟》.《龙须沟》的创作成功使他荣获了“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龙须沟是北京市天桥东面的一条臭水沟,是前门和阜城门的下水道汇水处.解放前的龙须沟,疟蚊病菌繁殖凶盛,人们终年呼吸着腥臭的空气.每逢下雨,臭水  相似文献   

3.
我曾在拙作《论<龙须沟>到<茶馆>的美学趋向》一文中,这样认为:“老舍先生是一位横跨我国两个文学时代(现代与当代)的著名作家。作为现代作家的老舍,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小说创作上,可以认定为著名小说家;作为当代作家的老舍,他的主要成就则表现在戏剧(主要是话剧)创作上,可以认定为著名剧作家。”基于这一观点,我在本文将要剖析的老舍的戏剧创作心态,其界定范围就是建国以后,老舍进入当代文学阶段,以话剧创作为主而呈示出的心理状态。为了对老舍的戏剧创作心态的剖析,尽量展示出较大程度的直观性和客观性,所以,我不惮繁琐地较多转录了老舍的自我表述。  相似文献   

4.
老舍的文学创作虽然始于20年代初的短篇小说《小铃儿》,但是作为创作道路的真正起点却是从他在国外写作的最初三部长篇即《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开始的。如果我们把老舍的创作道路比作一条奔腾的江水,那么早期的这三部作品就是这江水的源头,30年代的《骆驼祥子》、40年代的《四世同堂》、50年代的《龙须沟》和《茶  相似文献   

5.
老舍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艺术大师。早在二三十年代,他即以风格独特,成就卓著的小说创作扬名海内外。新中国成立后,老舍主要从事戏剧文学创作。他的代表作《龙须沟》与《茶馆》,是我国话剧艺术的瑰宝,后者还为我国话剧艺术赢得了国际声誉。本文就  相似文献   

6.
将城市的环境治理与一个国家万世太平的隐喻,以及由此衍生的人民政权合法性建构的问题联系起来,老舍的《龙须沟》可以说是开了先例。作为一种城市景观,"龙须沟"呈现了"旧中国"的残破形象,因此"龙须沟治理"与城市改造的文学叙述包含着意识形态重构的重要意义。此外,《龙须沟》还在"新北京"的城市蓝图中呈现了社会主义城市的现代性,它既包含着历史记忆的档案功能,又具有政权合法性建构的抽象寓言意义。  相似文献   

7.
英国五年的汉语教学对老舍文学创作的起步乃至一生的创作都产生了长远的、无可替代的影响.这是深入研究老舍不能不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讲授汉语和编写教材,是老舍的一次独特的人生体验,这种体验不仅丰富了老舍创作的内容,也为老舍的小说语言增添了非凡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早期的几部小说还是其后更多的力作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语言和文学,教学与创作,这两种既有本质关联又有明显差别的元素,在老舍身上得到了如此深刻和完美的结合.这充分表明,老舍是一个文学大师,但首先是一个语言大师.  相似文献   

8.
在老舍长达几十年的小说创作生涯中,那些反映市民生活的题材几乎占据了他全部作品,为现当代文学画廊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有关北京市民社会中下层人物的形象,广泛而深刻地展示了这些小人物的命运和生活。在大量的创作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老舍独有的幽默和写实风格。《月牙儿》是他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通过母女两代为妓的悲惨遭遇,向读者展现了旧中国妇女的不幸命运,对旧社会发出了沉痛的控诉,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下面就《月牙儿》的艺术特色谈谈自己的看法。《月牙儿》不同于老舍以往的作品风格。它突破了老舍贯用的…  相似文献   

9.
著名话剧《龙须沟》是老舍先生剧作中的优秀代表,也是我国当代话剧创作最初阶段上结出的硕果,在当代话剧创作史上是具有奠基意义的。老舍的这个剧本写于一九五○年夏天(最初连载于《北京文艺》一九五○年九月创刊号和十月号上),这时,距离新中国成立,作家自海外讲学归来仅仅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在短短的时间中能写出这样一部表现新旧社会根本性变化的大型剧作,而且取得了巨大成功,实在是难能可贵的。这部作品创作过程中所包含的许多宝贵经验,是值得我们认真加以研讨和学习的。  相似文献   

10.
民族团结的赞歌─—读老舍的《正红旗下》韩莓《正红旗下》是我国当代著名满族作家老舍先生晚年的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老舍毕生笔耕勤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等杰出作品早已为广大海内外读者所熟知,然而,作为老舍唯一的一部反映满族社会...  相似文献   

11.
雨果的早期浪漫主义代表作《巴黎圣母院》被译介到我国已半个多世纪了。但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尚有许多争议。其中付主教克罗德这一形象便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人们在基本上肯定他是个反面形象的同时,围绕着作家对这个形象的同情是“削弱了人物的揭露力量”,还是“不如此写就会损害他的典型性”的问题争论不休。在争论中,有的作者往往忽视了作家本人的看法和创作目的,脱离了作品产生的时代,简单地把克罗德归为封建帮兇,说他是一个虚伪、阴险、狡诈、自私、狠毒的人物,不惜一切贬义词来形容他。我以为这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看待问题的方法,也违背了作家的本意。分析一个人  相似文献   

12.
解放以后,老舍同志集中主要精力,从事戏剧创作。他的创作活动的特点,概括说来是:“勤”、“多”、“好”。“勤”,老舍同志是当之无愧的文艺界的劳动模范。象他自己说的:“我终年是在拼命的写,发表也好,不发表也好,我要天天摸一摸笔。”“多”,从1949年底,他由美国返回祖国,到1966年惨遭林彪,“四人帮”一伙疯狂迫害,不幸去世,短短十几年里,共创作剧本二十三部,其中多幕剧就有十五部之多。“好”,他的许多剧作,如《龙须沟》、《女店员》等,堪称是饱含激情的新时代的颂歌,色彩绚丽的新生活的画卷,而作品中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又为我们的文学宝库增添了新的光辉。老舍同志不愧是爱憎鲜明、独具一格的人民艺术家!  相似文献   

13.
迄今为止,学界对老舍创作中的异国影响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对老舍作品中的另一异国因素:异国人形象的塑造仍关注不多。作者以《四世同堂》为核心,分析作品中英国人富善先生这一他者形象如何从不同角度引发了对“自我”的反思;进而指出老舍赋予英国人富善形象的情感认同以及对其缺陷的分析,不仅使富善在老舍笔下的英国人中具有了独特性,并透射出老舍对殖民主义的警惕以及对异国文化的反思态度。  相似文献   

14.
福克纳两部意识流小说的叙述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作为福克纳的意识流代表作,充分表现了他在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才华,《喧哗与骚动》通过四个对位的世界塑造了女主人工凯蒂的形象,同时也描绘了康普生家族及南方传统旧道德的没落。《我弥留之际》则是采用以女主人公爱迪及其葬礼为中心的同心圆结构。这两部作品独特的叙述模式使读者更真实的感受到人物流动的内心世界和深沉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5.
应该怎样评价老舍的《猫城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这一点是人们所公认的。但是,他的著名长篇小说《猫城记》,长期以来却成为人们所一致责难的目标,从根本上被进行了否定,而且似乎已经成了定论。前两年,老舍夫人胡黎青同志在编选老舍的创作经验集《老舍论创作》一书时,对于《我怎样写<猫城记>》一文就曾经“犹豫了很久”,最后才“决定照印”。这说明,社会舆论的影响,在作家夫人的思想上也是起过不小的作用的。《猫城记》究竟是一部怎样的作品?历  相似文献   

16.
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家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摩尔·弗兰德斯》两部作品,以无处不在的金钱为媒介,塑造出鲁滨孙·克鲁梭、摩尔·弗兰德斯两个鲜活生动的"经济个人主义"形象。这一切影响着老舍《骆驼祥子》中"‘经济个人主义’祥子"形象的塑造,但他笔下的祥子与笛福笔下的鲁滨孙、摩尔有所区别,老舍对他们既接受,又改造,这是一种独创性的"影响"。所以,笛福笔下的鲁滨孙、摩尔与老舍笔下的祥子之间存在着一段无法绕过的文学"因缘"。这是值得重视的比较文学研究课题,对英国文学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猫城记》和《我是猫》是两部以讽刺见长的小说。作品出现于本世纪前半叶,主人公都是猫。作者老舍与夏目漱石通过猫对各自所处的社会进行了鞭挞批判,两部小说都成为中日现代文学中讽刺文学的白眉。本文试图通过比较《猫城记》与《我是猫》的创作,挖掘出老舍与夏目漱石在讽刺文学创作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老舍与新诗     
诗人臧克家在《老舍新诗选·序》中说:“如果向读者介绍:老舍是小说家。得到的回答一定是:多余的话。说老舍是戏剧家。‘还用你说’,读者和观众必如是说。说老舍是诗人,而且是新诗人,不但广大群众,即使文艺圈子里的人,也会有点茫然,甚至愕然了吧。但,老舍确乎无愧于新诗人这顶桂冠,这并非我加给他的,有他大量的新诗创作作证。” 收在《老舍新诗选》(1983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有四十八首诗(包括长诗《剑北篇》在内)。老舍作诗的历史从中学时代就开始了,那时他练习写的是旧体诗词。当时他对古典诗词表现出浓烈的兴趣。《十八家诗抄》、《陆放翁诗集》等常使他爱不释手,以至诚如其言,在“其他课上别人演题或记单字的时节,我总  相似文献   

19.
《牛天赐传》是老舍先生一九三四年开始动笔创作的长篇小说,一九三六年人间书屋初版印行。小说问世以后,也许是因为老舍先生自己谈过“匆匆赶出,无一是处”(《我怎样写<牛天赐传>》)的缘故,研究与评论者寥寥。但它毕竟是老舍先生整个小说创作中的一部作品,并有其美学价值和社会影响,因此对这部作品作微观分析,分析作品的意蕴,探索作者的创作意图和得失成败,应该说是很有意义的。尤其对老舍小说创作的宏观研究以及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小说里出现的女学生一直代表着青春、自由、解放、独立和进步,她们是令人羡慕、引人思索的知识分子,但现代小说文本里同时存在着对这一群体形象的拆解。从沈从文的《萧萧》、老舍的《月牙儿》和鲁迅的《肥皂》《高老夫子》中的乡下人、底层人、旧式人物的角度来看女学生,她们就变成怪物、废物、玩物。对比现代小说文本对女学生形象的树立与拆解,其中充满了陌生与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