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在西方哲学史上,奥古斯丁是第一个提出“时间是什么”的哲学家。奥古斯丁对时间做形而上学反思,固然出于宗教理由,但只要读过《忏悔录》就会看到,他是把时间问题作为困扰人类智慧的真正哲学问题来探讨的。在他看来,时间不是永恒的存在,不是独立的存在者,也不是物体的运动;时间是上帝创造的,是人的心灵的延展。从奥古斯丁经康德到海德格尔,时间日益脱离客观的物理性质,由物质世界的存在形式变为生命存在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巴别塔(Babel)是旧约《创世记》中的一个经典故事,《误会》是存在主义作家加缪(Albert Caius)的著名戏剧。通过对巴别塔多层象征寓意的深度诠释,从而启示了文学作品《误会》的多重解读,具体是《误会》中的家园思想,人物沟通观念,罪与罚法则。  相似文献   

3.
《理论界》2016,(4)
奥古斯丁在其传世著作《上帝之城》中提出了"两城"的概念,即"世俗之城"和"上帝之城"。按照奥古斯丁的理解,"上帝之城"是由上帝为王,由天使和圣徒所组成的天上之城。奥古斯丁认为,基督徒只是暂时寄居在"世俗之城"中,只有"上帝之城"才是他们永恒的居所。奥古斯丁的"两城"观念在基督教神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在有关基督徒身份认同这一方面,给予后人很大的诠释空间。  相似文献   

4.
高源 《社会科学》2022,(5):22-30
情感冲动作为伦理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在欧洲具有深远的历史传统。不同于古希腊尚智主义情感道德观,奥古斯丁将摆脱冲动干扰的圣哲之境视为一种道德缺陷。深入研究奥古斯丁对古代冲动哲学的诠释,我们发现,他把希腊古典流派所谓的心灵运动偷换为了“情感”。然而,这并非意味着其无视传统冲动心理学与伦理观的立场,恰恰相反,这是其从生命的多维棱镜出发进行了价值批判与道德观念更新。奥古斯丁晚年所展示的多维生命价值域对我们反思情感心灵冲动的本质及其现实道德伦理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理论镜鉴。  相似文献   

5.
在《上帝之城》等著作中,著名的基督教思想家奥古斯丁将整部世界历史叙述为"上帝之城"与"地上之城"的历史。由此产生的政治思想史问题是,他所谓的"地上之城"是否就是现世中的国家?在简述西方学者们对此的三种不同认识之后,通过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地分析了"地上之城"与国家之间的关联。意旨奥古斯丁的认识中包含着一种内在的张力,这种张力为后世的基督教政治传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点。  相似文献   

6.
在历史批评兴起之前,西方基督徒读圣经通常是非常现实主义的,字词句的意思就是它们正确描述的真实的事件和真实的真理,这些事件和真理只能如此表达,换个说法都不行.圣经的其他读法是允许的,比如说精神义和寓言义的阅读,但是字面义的阅读势必为先.奥古斯丁一马当先的历代基督教神父们,就想象真实世界的形成,适如圣经故事所娓娓道来.这个时间世界涵盖了从创世到最后审判的所有时代,包括人类自然环境,同样也包括我们经常以为是人类自我发明,叫做"历史"和"文化"的第二自然环境.  相似文献   

7.
《圣经》与“普法” 向:先谈谈你2004年出的这两本书吧 。我 记得 ,《创世 记》里的故 事在 《万象》杂志连载时,好像题为《尘土亚当》? 冯:是的。但是作为书名,一个多卷本的开篇,为了跟后边各卷的篇章衔接,觉得还是依照传统叫《创世记》的好。 向:你在 前言中 说,关于 《圣  相似文献   

8.
从偏蹇之难到偃蹇之美──《离骚》篇名与楚辞审美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离骚》之名,并不是如传统说法所言,是遭遇忧愁之义,而是指遭遇蹇难,这 是它的第一层含义。骚字是楚地方言,指的是蹇难。骚蹇还有扰动不静之义,是由蹇字的原型 引伸出来的第二层含义。蹇指跛足,这是它的原型,也是它的第三层合义。《离骚》之名的三层 含义所形成的语义场,成为这篇作品的三重旋律。屈原经常用偃蹇一词来表现低昂起伏的美好 事物,使它的所指对象经历了由病态到常态,由丑陋到美丽的转变。到了汉代辞赋中,偃蹇所 表现的屈曲之美成为那个时代文人的普遍崇尚。  相似文献   

9.
在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饮食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从远古一直流淌至今。古今中外许多研究者对中华民族的这一伟大创造付诸了极大的热情和关注。在人类走向新的千年之际,由国内十余位学者通力合作撰写的六卷本《中国饮食史》一书最近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饮食史研究中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众所周知,司马迁在谈到历史研究的目的时有一句名言:“通古今之变”。在我看来,司马迁的这一表达具有两层含义。第一,它意味着一个历史研究者应尽可能全面地呈现出历史过程的变迁;第二,它意味着历史研究者不仅要描述而且要揭示历史变…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从世界观看宗教的本质宗教颠倒了物质和精神的关系,主张超自然、超人间的神秘力量创造宇宙的一切的创世说,就此而言,它与哲学唯心主义是一致的。但是,两者又存在差别性。宗教是采取感性的、通俗的、神圣化的形式来反映和描绘世界;而哲学唯心主义则是采用理性的、逻辑的形式来反映世界。因此,可以说哲学唯心主义是精致的、理性化的宗教,而宗教则是粗俗的、神圣化的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1.
太极图一词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宋朝理学开山祖师周敦颐的《太极图》;其二是提阴阳太极图》也有书中叫《陈抟太极图》。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第二种含义上的太极图。太极图是指一个圆形图像(如图),“阴最盛处即阳之尾部”关于太极图的渊源,目前大体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太极图为五代末北宋初道士陈抟所创造,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就是这一观点。他  相似文献   

12.
略谈司马迁现实主义的写作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远在公元前一世纪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一部最早,最有名,而且一直流傅到现在的通史著作,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司马迁的“史记”。司马迁这部伟大著作“史记”,对中华民族从傅说时代中的黄帝开始,直到作者当时汉武帝时代为止,约计三千多年来整个社会的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斗争的历史,作出了总结性的记錄。同时,司马迁又是一个善於创造优美文学的巨匠,由於他的惊人劳动和卓越才华,在文学语言的发展历程中,他这部伟大著作为中华人民乃至可以说为世界人类创造了光辉的范例,从而在人民语言文化事业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他这部伟大著作,不但是一部历史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典思想到现代性意识的转变过程包含着个人自我确证方式的变化,这一变化可以概括为从"在世"到"创世"的变化."在世"揭示的是人在世界中的存在的基本结构,它把人与世界的和谐相处,作为其基本的要求,在"在世"观念中,世界保留着不为人类语言与心智所能穿透的幽玄本性,拒绝了将人提升为世界的"主体"的虚妄要求.而"创世"则意味着现代立法主体的自我确定中所包蕴着的创造的价值取向或现代性态度,在此中,生产与创造被理解为人的存在本质.  相似文献   

14.
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中“自由”一词所蕴含的两种思想来源是古希腊、罗马哲学的传统与基督教神学传统。奥古斯丁的“自由”接续了柏拉图以及罗马廊下派的自由观:即自由并非随心所欲,而是追求至善。与此同时,作为基督教神学家,奥古斯丁又对古典哲人的自由观进行了改造:人的理性(自由选择)并不能保证人全然成善,唯有对上帝的信靠才能保障人追求善、认识善、践行善。  相似文献   

15.
一康德的历史哲学论文,卡西勒认为是构成康德的第四批判、即“历史理性批判”——可以看作是他第三批判(1790年《判断力批判》)的理论在历史上的引申和发展,同时也是对他第二批判(1788年《实践理性批判》)以及《道德形而上学探本》提供了重要的诠释和解说。康德在他发表《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的同一年,即1784年,还写了一篇《什么是启蒙》,刊载在同一个杂志《柏林月刊》(当时启蒙运动的一份主要理论刊物)上。康德的历  相似文献   

16.
司聃 《兰州学刊》2011,(8):202-204
文章着眼点在《紫钗记》中的豪侠黄衫客,从他的出场描写、贯穿李益霍小玉爱情始终、始终是决定性的力量以及出现在梦的意象中等四方面粗略地进行分析,试图诠释黄衫客这一人物形象从《霍小玉传》到《紫钗记》的演变。汤显祖对黄衫客的人物设置明显与自身经历有关,可以说,黄衫客是他在现实社会中的一种理想期待。  相似文献   

17.
方以智在《通雅》中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研究同源词,将同源词分为异类之同名的词和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相同或相关的词两类.对第一类词他着重探索同源词的内部形式,对第二类则主要考察同源词之间的音义联系.这种分类和研究揭示出同源词的两个重要来源:一种是在一个共同的词的内部形式的作用下,词义指向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同源词;另一种是在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作用下,词的语音形式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同源词.  相似文献   

18.
从&lt;&lt;通雅&gt;&gt;看方以智的同源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方以智在《通雅》中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研究同源词,将同源词分为异类之同名的词和声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相同或相关的词两类.对第一类词他着重探索同源词的内部形式,对第二类则主要考察同源词之间的音义联系.这种分类和研究揭示出同源词的两个重要来源一种是在一个共同的词的内部形式的作用下,词义指向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同源词;另一种是在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作用下,词的语音形式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同源词.  相似文献   

19.
当代自然科学,特别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在自然科学界和哲学界又重新提出一些古老的问题:物质是独立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吗?科学理论是对外部对象的客观反映吗?围绕着这些问题,自然科学家之间,哲学家之间爆发了一场激烈的论战。这场论战实质上是关于物质世界的客观性和知识的客观性问题。因此,澄清客观性的含义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认为,客观性一词包含着三个层次的不同含义,第一,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性;第二,认识论意义上的客观性;第三,知识论意义上的客观性。这三个层次上的客观住所界定的对象不同,范围不同,因而含义也不一样。由于这三者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因而容  相似文献   

20.
设计,是人类造物的典型形式,它直接植根于人类最基本的物质活动中,几乎包括人类从物质到精神所有的活动层面。因此,设计美作为在设计活动中向人生成的价值意识,可以说是人类最基本的审美语言。我们不仅仅把设计美看作审美的一个范畴和类型,而把它看作普遍的审美现象,审美的基础层次。当打算把设计美概念精确地规定出来时,我们感到这一概念具有如此多种含义。各个时代、各种类型的人造物的意义有很大不同,如就装饰性而言,我们很难说古代青铜器的纹样和现代工业产品中的纹样同属于一种装饰意义,但我们仍然把它们同归于设计美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