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一些马克思主义评论家不仅坚持认为马克思从来没有对社会阶级下过明确详细的定义,而且认为在马克思的不同著作中关于社会阶级的论述是不同的,甚至是自相矛盾的。其实,在解释马克思的著作时,应该注意在不同的研究范围使用不同的分析。关于社会阶级的论述,有些是抽象的分析,分析构成一种生产方式的基本成分、模式和思想类型;有些则把阶级作为构成一个具体社会结构的特殊成分来分析,或者甚至作为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特定阶段的因素来分析。在马克思的分析中不受时间限制并具有普遍意义的不是具体的分析,而是关于社会阶级对立等普遍规律的分析。而马克思的某些命题  相似文献   

2.
斯大林主义的解释从三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初,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结构的模式在苏联文献中占统治地位,其主要内容是:苏联社会没有对抗的敌对的阶级,剥削阶级已被消灭,组成苏联社会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友好合作的。苏联社会存在阶级,但不存在分层与阶级对抗。斯大林忽视了阶级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一个阶级利用另一个阶级的劳动的可能性。斯大林的观点阻碍了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学的复苏五十年代末,苏联社会学开始复苏。关于社会结构的研究分为两类:意识形态的描写与经验的描写。  相似文献   

3.
作者分析了自古希腊到当代有关社会的社会阶级结构概念的形成史,揭示了阶级构成理论的研究对于苏联社会历史及目前正在进行的改革过程的研究所具有的迫切性和极端重要性。序言指出,在苏联以往的社会科学研究中所确立的某些错误理论限制了对现实的科学认识,无法对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因此极大地妨碍了对农工综合体各种关系的正确分类,妨碍了所有制本身问题的解决及有活力的经济结构模式的建立。因此,作者认为,必须对社会主义发展的现阶段作出科学的分析,对阶级问题理论化的“起  相似文献   

4.
仇立平  顾辉 《社会》2007,27(2):26-26
过去三年,中国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社会学研究者对此作出了迅速和敏锐的反应,使社会结构和分层研究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首先,如何正确认识我国的社会转型,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形态是怎样的,到底是由“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过渡,还是倒“丁字型”结构(陆学艺,2002;郑杭生,2004;李强,2005b)。其次,社会分层研究由阶层深入到阶级层面,阶级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劳资关系成为规范性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新的议题,重返经典、回到马克思成为研究者新的理论诉求(沈原,2006;仇立平,2006;李友梅、孙立平、沈原主编,2006;李静君,2006;佟新,2006;游正林,2006;任焰、潘毅,2006a、2006b;吴清军,2006;许叶萍、石秀印,2006;贾文娟,2006)。第三,社会分层研究由一般的描述和分类深入到制度层面,即探索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形成的制度性原因(刘欣,2005a、2005b)。本文试图就以上及其相关问题,回顾2004~2006年的研究成果,以供学人参考。文献资料基本来自于规范性学术刊物或文集,未免挂一漏万或有误读,恳请赐教。  相似文献   

5.
对于垄断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应如何分析,划分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的标准是什么,怎样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与当今资本主义世界的现实结合起来研究,这些都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多年来一直在激烈争论的重要问题。其中对于确定工人阶级的定义,特别是确定小资产阶级(即所谓“中产阶级”、“中间阶级”、“新小资产阶级”、“专业-管理阶级”等)的定义问题争论得最多。西方学者所说的阶级结构的概念,实质上就是如何确定资本主义社会特定阶级的定义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确定划分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的标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阶级关系中的矛盾位置的理论 有关阶级关系中的矛盾位置的理论的一般纲要最先于1976年发表在《新左派评论》(New Left Review)上,后来又在一系列其他出版物中得到了详细阐明。①基本论点是围绕一个有关生产中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的三个相互关联的维度所做的分析而展开的。每一个维度都涉及了一个与生产中的某种特定资源相关的统治和被统治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法国七十年代中期的经济危机及其严重后果,致使各阶层广大居民的处境日趋恶化。战后的法国从未发生过如此大批失业的现象。据各行业工会统计,国内失业人数已达180万人之多,占经济独立人口的6%。而个别省份的失业比例更高:如里昂工业区失业人数占经济独立人口的11%。这次失业与过去情况大不相同,失业面之广前所未有,几乎包括所有阶层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从壮工力工直到工程技术人员。尤其是青年工人首当其冲,失业青年占全国失业人口的半数以上。据全国统计研究所估计,今后几年,即到八十年代中期,全国失业人数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者永不认为自己的经济理论是绝对真理,是在任何历史、民族及其他条件下永恒不变的原理。马克思本人把自己的经济学说首先看成是行动的指南,在其生前就反对人们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教条。列宁明确指出:“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做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东西,恰恰相反,我们深信: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社会主义者如果不愿落后于实际生活,  相似文献   

9.
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发达国家阶级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同马克思经典作家所描述的有很大不同。阶级之间并未出现尖锐对立,呈现出多层次化和中间化的趋向。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需要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0.
自新中国建立至七十年代末,在史学界,基本上是抱着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目的研究阶级关系,强调阶级斗争,很少有人从学术的角度去客观地探讨阶级关系的构成与变化。而且,不论是阐述历史上各王朝的阶级成份,还是研究当时的社会阶级状况,多笼统地把夏商以来每一历史时期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联邦德国的阶级分布状况出现了结构性改变:以传统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下层阶级人数下降,成为少数;中间阶层发展成为德国最大的社会群体.变化的原因在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阶级结构变化相适应,德国的政治和社会文化生活也出现了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阶级结构和社会变迁:发达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关系的矛盾〔美〕A.J.斯佩克特在社会学的历史上充满了有关社会阶级对于理解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动态的重要性的争论。美国的主流社会学采取的分析方法通常都不强调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在研究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性,这一倾向...  相似文献   

13.
本书阐述的主要问题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的社会阶级.作者主要分析了欧洲、特别是法国的阶  相似文献   

14.
郭正忠通过对宋代盐民等级划分和阶级结构的剖析,认为他们之间经济状况和经营方式歧异甚大,从而引起他们社会地位、政治态度悬殊和利害冲突。文中根据所系生产体制——特别是拥有和使用制盐资料的不同,将盐民划分为出租盐主、盐佃户、雇工盐主、盐工、自煎盐户或半自煎盐户五个阶级,并揭示他们之间各种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5.
苏联社会由两个阶级构成——工人和集体农庄农民以及作为一个社会集团的知识分子。值得注意的是,在苏联统计年鉴中,知识分子和工人阶级被放在称为“工人和职员”的同一个章节中。区别知识分子与全体工人群众和职员的唯一界线是——他们从事脑力工作。1926年苏联从事脑力工作的不到300万人,1981年已经达到4,000万人。物质财富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苏联社会所有  相似文献   

16.
向垄断过渡时期美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7.
本文沿时间脉络描述了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市阶级阶层结构的变迁轨迹。在此基础上,指出北京市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已经在向后工业化方向发展;市场经济的发育与职业结构的升级是阶级阶层结构变迁的主导力量。  相似文献   

18.
帝国主义的新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帝国主义意指服务于一个统治阶级而非一个国家的需要,它与民主制无关。或许由于这一原因,它通常被敏锐如约翰·霍布森(J .Hobson)的批评者们视为一种寄生现象,霍布森在其1 90 2年的经典著作《帝国主义研究》(Imperialism :AStudy)中指出了这一点。不幸的是,人们总是轻易地就陷入了这样一种不成熟的概念中,即帝国主义扩张仅仅是各种强势集团的产物,这些强势集团是由那些借国家外交政策之名,来为自身狭隘利益服务的人所组成。对美国帝国目前的扩张,来自美国左翼和欧洲的许多批评家都认为,乔治·W .布什政府治下的美国已经由一个新保守主义…  相似文献   

19.
美国《比较政治学》杂志1979年1月号刊载的这篇文章,是对近年来出版的有关“阶级与阶级冲突”问题的六本书的综合评述。这六本书是:《劳动分工——现代资本主义制度里的劳动过程与阶级斗争》,安德烈·戈尔兹编(1976年);《阶级结构的社会分析》,弗兰克·帕金编(1974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当代英国研究》,约翰·韦斯特加德和亨利埃塔·雷斯勒合著(1975年);《先进社会的阶级结构》,安东尼·吉登斯著(1973年):《工人阶级的社会形象》,马丁·布尔默编(1975年);《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阶级》,尼科斯·普兰策斯著(1975年)。作者除介绍上述著作中提出的问题,还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阶段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的新现象、新观点,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这对于我们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关于苏联的历史研究都集中注意力于政治、经济发展方面,而很少探讨事变和政策的社会背景,即没有分析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的演化。在十月革命后俄国的阶级结构,无产阶级已经基本消失。尽管我们可以认为从1917年2月到10月这段时间里是由无产阶级充当革命的先锋,但在此以后,随着无产阶级在革命和内战中大批死亡,大量的农民成了布尔什维克的主要社会支持者。但农民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对社会主义革命更感兴趣。内战结束时,在俄国现实中,他们没有能够作为走向社会主义的内部推动力的社会力量和社会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