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异体成语的类型和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体成语是对通用成语而言的。在成语发展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异体成语,经过历史的选择,确立了通用成语。由于多种选择的需要,便产生了多种形式的异体成语。  相似文献   

2.
成语与创新     
成语是一种可开发利用的语言文化资源,其创新的空间十分巨大。利用成语可创作成语文艺作品,可设计成语游戏产品,可创造成语旅游产品。在教学上,可创造成语联想教学法;在成语辞典编撰上,也可编出象《成语文化辞典》那样的许多新的辞典。  相似文献   

3.
“成语是群众集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一种语言财富”(胡裕树主编《现代汉语》增订本),是汉语中的精华。对于成语的专门论述,已经很多很充分了。本文仅就“一”字开头的成语作些探讨。一、“一”字的构词功能和词义汉语中的成语,丰富多彩,数以万计。在浩如烟海的成语中,数词开头的成语所占比例最大,而在数词开头的成语中,“一”字成语为数又最多。如《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共收成语3013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180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110条;《成语词典》(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共收成语7800余条,数词开头的成语共有489条,其中“一”字成语就占220条;《中华成语大词典》(吉林文史出  相似文献   

4.
文章首先对传统的成语观 ,即成语结构的固定性和意义的不可分解性提出了质疑 ,然后阐述成语句法的可变性和意义的可分解性 ,并指出成语句法的可变性取决于成语各构成成分的意义是否有助于成语整体意义的构建 ,成语意义的可分解性又依赖于成语运用和理解中包含的隐喻、转喻等认知方式。最后说明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成语的可分解性有助于加深学习者对成语的理解和提高他们准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朝鲜语汉字成语(以下简称汉字成语)是朝鲜语中长期习用的、形式简洁而意义精辟的、能用汉字(包括朝鲜汉字)转写的朝鲜语成语。它从来源上可分为自造的汉字成语和借用的汉字成语,其中借用汉字成语占绝大多数。借用汉字成语根据其借用方式再分为直接借用的汉字成语和间接借用的汉字成语。直接借用的汉字成语是通过汉语和朝鲜语两种语言之间的直接接触而形成的,它们在汉语中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汉语成语。汉语成语传入朝鲜后,部分成语原封不动地被使用,而另一部分成语在其形式和意义上都有了一定的变化,造成汉字成语和汉语成语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偏正式成语作为成语的一部分,不仅在形式上有其自己的特征,在韵律上也和其他类型成语一样,有很强的节奏性。文章从声调的平仄以及各个音节的开合口等方面分析了偏正式成语,总结了偏正式成语在韵律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高考对成语的具体考查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字形辨识,二是正确使用成语。许多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常常重视正确使用成语的方法或技巧。忽视对成语的识记,这是“舍本求末”的做法。一味地追求成语的使用方法,在解题时就会出现凭感觉、靠运气得分的情况。正确识别或运用成语必须建立在识记的基础之上,否则,再妙的方法,也形同虚设。也有一些学生在识记成语时以做题代替识记活动,结果题目做了一大堆,在解答这一知识点时仍然感到信心不足。帮助学生识记成语,就显得至关重要。正确识记成语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圈定识记的范围能识记所有的成语,固…  相似文献   

8.
针对成语在运用中的具体情况,提出采用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的观点对成语的变异进行不同情况的区分,在此基础上探讨成语规范问题。指出成语规范主要针对的是成语共时变异的情况,成语的规范应该在遵循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确立明确的规范标准,并做好规范的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9.
四字格形式的成语一直以来都是成语中的主体部分,古往今来四字成语也多被人们广泛运用。而同义并列成语一方面作为成语中的特殊群体,另一方面又作为汉语同义并列词语的扩展,非常值得关注。在前人研究成果——并列式双音词排列具有"平起仄收"的规则下,文章以《汉语成语小词典》为主,对其中的同义并列成语进行统计分类,尝试浅究小词典中的同义并列成语的排列规则及原因,从而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成语的语义活用是广告语创意中很常见的一类成语活用现象,这种成语活用现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成语别解,是对 成语理性义的活用;另一类是成语易色,是对成语色彩义的活用。在广告语中恰当地活用成语的语义,临时赋予成语以原来不 曾有的意义,新鲜独特又易于理解,符合广告语创意的要求。但同时,广告的语义活用对成语的正确使用或者说对汉语的正确 使用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考察语言材料及前人对俗成语、类成语的研究,探讨了俗成语、类成语的划界问题。认为俗成语是介于成语与俗语之间的较为习用的熟语,类成语是介于成语与自由短语之间的具有半熟语性质的短语。详细分析了俗成语的形式、意义、语用三个方面的特点,辨析了俗成语与相关词语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试论成语的文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文化角度来审视成语从而研究成语 ,将会给成语研究拓展出一方全新的天地。本文主要从基础研究 (成语的文化透视 )、应用研究 (成语的开发利用 )、比较研究 (汉语成语与外语成语的文化比较 )等三个方面 ,对成语文化研究作出初步探讨 ,进而提出构建成语文化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章认为 ,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成语的文化研究 ,无论对成语还是文化的深入研究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汉语和韩语的语言交流中,处于强势语言的汉语对韩语有着很大的影响,韩语中存在着大量汉字词语,其中也包括成语。汉语成语对韩语及其成语主要影响有:韩民族吸收了汉语成语,并创造了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韩源成语,丰富了韩语的词汇汉语及汉语成语的特点还对不少四音节、“述宾结构”的韩语成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成语是一个国家语言文化的浓缩沉淀。本文从汉英成语的特点谈起 ,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 ,指出汉语美貌类成语为数众多 ,而英语中这类成语却寥寥无几的现象 ,探讨了这类成语条目翻译的几种处理方法及在具体语境中的不同策略 ,指出要尽可能保留成语的形象 ,传达其“意、音、形美  相似文献   

15.
俄语小品文中运用成语分为运用“现成成语”和“变形成语”两大类。运用“现成成语”是指作者对成语的语义和结构不加任何改动,而是充分利用成语的修辞表现力,创造性地使用于不同的语境和上下文中,以达到讽刺、幽默的艺术效果。 俄语小品文中运用“现成成语”的修辞手法有: 1.一语双关: 自由词组意义和成语意义同时实现,就会收到一语双关的艺术效果。例如:(我们也太热衷于施舍行善了。在停滞年代,自己吃的豆子都需要到别处购买,却还准备养活全世界。)是口语体成语,其成语语义是  相似文献   

16.
关于成语的专门论述很多,很充分,但有关成语的表意特点问题却很少涉及。这似乎是成语研究中的一个缺环。 (一) 成语是一种熟语。成语是怎样表意的呢?这要从它在语言表达上的特殊作用说起。汉语的成语,向以言简意赅,生动形象著称,在文章和文学作品的写作中,它以超越一般词语的特殊表现力被广泛地运用着。有人说,成语是“艺术的语言”。成语的用处很多,用于说理、论辩,深入浅出,简洁有力,说服力强;用于叙事,用于喻人喻物,形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语言统计学的角度对一部成语词典中的成语作了粗略的统计,发现不少成语有它的变式,这种变式成语是有规律的;变式成语的运用与原式成语大体相同。有的成语虽有变化,但不是成语的变式,而是成语的活用。变式与活用是根本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论成语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成语的文化功能主要体现在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创新功能三个方面。成语是汉语言的精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具有重要的认知功能;成语的教育功能不仅表现为成语本身蕴含着教育意义,同时成语也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媒介;成语本身包含着一定的旅游应用价值,在经济文化建设中能发挥一定的创新功能。  相似文献   

19.
俄语成语是语言中的精华 ,研究俄语成语已视为语言学中的一门独立学科。俄语成语按其构造和组合程度划分为溶合性成语、综合性成语、组合性成语三大类型 ,按其来源大致归纳八大类。通过分析俄语成语的类型和来源 ,说明俄语成语如同其他语言的成语一样 ,是语言社会的时代的产物 ,而且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0.
论汉英俄成语的民族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汉英俄成语的民族文化内涵周国定在世界诸语言中,成语数量浩繁。成语是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寓意深刻、生动形象、千姿百态,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成语不仅在文艺作品中,而且在政论文体和日常口语中,历来为人们所广泛引用。什么叫成语?语言学界对成语界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