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凉山彝区学前教育存在普通话推进困难、教学中小学化现象突出、教学方法缺乏科学性等问题,通过分析造成现状的原因,提出了改变学校及家长观念、加强相关文件的执行与监督、提高师资水平等建议,以促进凉山彝区学前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发展旅游是解决现代农民自身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当今社会国家解决旅游资源丰富但地区贫困最有效的途径之 一。因此,凭借发展乡村旅游,有助于加快贫困地区人民的脱贫致富进程。以旅游扶贫为背景,以昭觉县为例来探析凉山彝区 在发展旅游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多管齐下,创新扶贫方式、深挖资源内涵,打造特色化产品等一系列的可行性建 议。通过这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对昭觉的扶贫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加快实现村民收入与旅游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凉山彝区文物保护与文物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客观、科学、翔实地分析了当前凉山彝区民族文物保护与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及办法,对于指导彝区切实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救和保护彝族文物,促进文物资源向文物资本转变,推动彝区经济社会的进步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元明清时期在西南彝区推广土司政策,是历代王朝政策的发展与创新。土司政策其主旨不改其旧以顺俗施化的特点,一方面通过授以彝族土酋之官爵,遵循彝区的社会经济模式,用律法形式,规定了彝族土司的权力和义务,对属民及地方军事的管理与治理,提高了彝族土司的地位,使彝族土司成为传达王朝政令的执行者和地方的统治者。另一方面,土司政策服务于中央王朝,不可避免地带有民族压迫与民族歧视的思想,在政治文化上的强制变迁,军事上的武力驱逐,血腥镇压,使凉山彝区土司的权力边缘化。之后,土司逐渐被新的势力团体黑彝们所取代,土司制度最终走向没落。  相似文献   

5.
制约凉山彝区经济发展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价值取向因素、人口素质因素、民俗因素、宗教因素四个方面,分析和指出了它们是目前制约凉山州彝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文化因素,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文化艺术旅游是以有形的和潜在的文化艺术资源作为旅游载体,具有一定艺术性、鉴赏性和传承性的旅游体验形式,它是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重点。探讨文化艺术旅游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特征有助于界定凉山彝族文化艺术旅游的开发范围。凉山彝族文化艺术旅游丰富多彩,神话传说、音乐舞蹈、信仰婚嫁和服饰美术皆是凉山彝族的文化瑰宝。在尝试民族文化主题公园、旅游主题节庆和文化艺术博物馆等开发模式后,实景舞台剧是文化艺术旅游开发成功模式的又一发现。因此,建议策划《彝·印象》实景舞台剧以填补凉山彝区文化艺术旅游开发生动性和真实性的文化缺失。  相似文献   

7.
意识形态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核心,以及其具有的“地方性知识”特征,对精准扶贫的推行和取得的绩效产生了极大的影 响。从意识形态是否与现行的正式制度取得内在一致性,继而对社会经济活动产生正面或负面影响的思路出发,基于交易费 用的视角分析了意识形态如何对精准扶贫产生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意识形态在凉山彝区精准扶贫中产生消极作用的机理。 认为加强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民众的认知能力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以包容性发展的理念对当地元素进行取舍,形成大格局 信念共享的氛围,是减小意识形态与扶贫政策制度“摩擦力”的最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凉山贫困彝区妇女教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 ,使凉山地区贫困妇女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能否有效地使凉山地区消除贫困 ,改善贫困妇女生产条件和生存状况 ,进一步发动她们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贫困妇女实施职业技术教育。职业技术教育 ,一方面作为教育与经济的一个重要结合点 ,是把人力资源转化为智力优势 ,把智力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桥梁 ;另一方面 ,它侧重于对劳动力应用技术与职业技能的培养训练 ,以提高人力资源的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 ,从而直接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脱贫后的凉山彝区,虽然人民生活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生产条件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人力资本积累低等多重制 约因素重叠,导致农村地区内源发展动力不足,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差。 为探索补齐凉山彝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分析 凉山彝区农业发展现状,基于构建的交易费用理论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经济逻辑,分析研究凉山彝区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阻滞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0.
大力发展凉山州职业教育,对增强彝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发展职业教育是凉山地区精准扶贫的重要路 径。凉山州职业教育目前主要面临的问题有:专业设置不合理、校企合作不足、办学经费短缺、毕业生对口就业困难等。提出 了四点对策和建议:(1)基于职业分类细化专业方向细化;(2)结合区域优势,打造民族特色人文专业;(3)以政策手段引导企业 参与职业教育;(4)学时安排上要考虑企业需求。  相似文献   

11.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凉山脱贫攻坚工作,鼓舞了凉山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十九大提出的乡村 振兴战略是凉山脱贫奔康的行动指南。当前凉山彝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很艰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凉山打赢脱贫攻坚 战的思路是:促进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之基,固牢脱贫致富之本;强化绿色宜居导向,改造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实现贫困农 民安居乐业;坚持乡风文明导向,移风易俗,培育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开展农村社会有效治理,根除致贫致愚的恶习,引导村民 健康生活;把生活富裕直接奋斗目标,狠抓基础民生工程,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为脱贫致富提供长久保障。  相似文献   

12.
[摘要]毕摩是彝族社会民间宗教活动中沟通神、鬼、人之间的司职者;是彝族传统宗教观念的传承者、传播者和解释者;是彝族民间宗教仪式的主持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在彝族社会发展过程中以及彝族群众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调查研究了凉山彝区毕摩传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对其更好地加以传承与保护,阐述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凉山彝区幼儿园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点阐述了玩教具制作的重要意义及五大领域玩教具制作的主要原 则、方法与途径,目的在于充分调动辅导员的主观能动性,利用本土资源及安全无害的废旧材料制作出适合本地幼儿的玩教 具,满足彝区幼儿园玩教具缺乏的需要,从而提升其教育教学质量,助力彝区脱贫奔康。  相似文献   

14.
自清末中央政府开始禁烟起,处于中央政府有效控制之外的凉山地区逐渐开始种植鸦片。彝区出现银价跌落、产品价格上涨的现象,同时枪支大规模流入,奴隶抢掠和买卖增加,与外界经济往来增多。彝区种烟是中央政府势力对该地区鞭长莫及的结果,反过来又增强了彝区对抗外界的实力,种烟带来的财富增长对于彝区社会结构没有本质改变,但改善了彝区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状况,对彝区社会转型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1个凉山彝区极度贫困村基层党组织的调查,指出了彝区极度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产生 这些问题的主客观原因进行剖析,旨在解决极度贫困村“软、散、乱、穷”等突出问题,旨在解决彝区极度贫困村党的建设弱化淡 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提出了把极度贫困村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深入实施彝区极度贫困村“筑底强 基、凝聚民心”的党建工程,提升组织力,提升基层党建质量,选好配强极度贫困村基层领导班子,以党建促扶贫,以扶贫强党 建,发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作用,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基层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困境儿童呈现出多样化,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困境儿童,因经济相对滞后,为困境儿童的社会服务工作带来新的问题。本文以凉山彝区调查为例,立足于研究凉山困境儿童的外部因子、内在因子、效能因素等方面。通过分析优势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困境儿童,获取凉山困境儿童抗逆力构成要素,探索出一条符合凉山彝区困境儿童且具有本土性和时代性抗逆力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凉山历史悠久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都很丰富 ,针对凉山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最后 ,对开发凉山旅游资源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18.
面对新形势 ,总结过去经验 ,结合凉山实际 ,发展凉山彝族教育应转变观念 ,扶贫先扶教 ,重点投入 ,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办好寄宿制民族班 ,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体制  相似文献   

19.
四十八甲是20世纪前期凉山彝区部分地方的基层政权,是北山设治局等的底层建构。清末民初,社会动乱、治安混乱、交通梗阻,需要建设基层政权,施以管理,恢复秩序。在川康省府的支持下,邓秀廷、孙子文利用私人武装创建并扩大四十八甲,转为底层政权组织,维护了西昌、越西、冕宁等地的稳定与安全。四十八甲用地缘替代血缘、租佃改变奴役,甲内彝汉民众各阶层平等,折射时代趋势。剖析四十八甲,反映彝区部分设治局或政治指导区的底层组织及管理状况,揭示近代部分民族聚居区建权的过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20.
西部大开发为地处西部的彝区和彝族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在彝区的开发与发展中 ,必须围绕观念更新与发展两大主题 ,革除彝族传统文化中阻碍彝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落后观念和习惯势力 ,抓住教育、扶贫、旅游和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彝区经济社会发展 ,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