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中"问题成员"的出现并非完全源于个人因素,而是互动衍生之结果。领导者对组织系统管控的乏力加剧了下属的任性,领导者自我行为的失当直接强化了不良示范效应,领导者立场不正则易为下属所围攻而同流合污。同样,下属的任意随性会直接挑战领导权威,加剧彼此冲突;下属不良行为泛滥则恶化组织氛围,弱化领导管控力;下属彼此抱团谋私容易拉拢上级,寻求"保护伞"。斩断"问题领导"与"问题下属"间的衍生路径,应立足制度规则,约束行为取向;完善独立监管,规避权力庇护;公开管理过程,确保行为公正合理;强化情感沟通,缓和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2.
<正>一、对传统型领导权威的分析领导权威是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影响或改变人们心理和行为的一种物化性的观念,是权力和威信的有机结合。马克斯·韦伯认为领导权威有三种类型,即传统型领导权威、魅力型领导权威和法理型领导权威。根据这种权威分析理论可以认定,初期的领导权威属于传统型领导权威的范畴,它以宗法和血缘等特殊关系为  相似文献   

3.
张燕  怀明云 《管理评论》2012,(11):97-10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于服务行业的337对领导和下属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威权式领导行为通过影响不同权力距离取向下属对领导的信任程度而影响下属的组织公民行为。具体来说,威权式领导行为通过降低低权力距离取向下属对领导的信任程度进而减少其组织公民行为;相反,威权式领导的负面影响对于高权力距离取向下属会变弱,甚至转化为一种正面影响。文章最后讨论了本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所谓领导者被下属"劫持",从重度上讲,指领导者实质上丧失了对领导工作的主导权,自己的领导意图和领导行为受制于某个下属,无法自主地运用法定的权力,自己的权力、权威、尊严和影响微乎其微甚或荡然无存,自己只是名义上的领导,是典型的自己当官、别人当政;从轻度上讲,指领导者在某一时期、某一特定背景下或某一方面的工作上过于依赖某位下属,下属则以这种依赖来反制甚至要抉领导,而领导却一时缺少有效的手段采制约下属,不得不与下属达成某种妥协,迁就和容忍下属一些明显过分的要求和行为.领导被下属"劫持"与领导对下属充分授权具有截然不同的性质.前者,领导是无奈的,也是无力的,下属左右着领导;而后者,领导仍是权力的操控者,能自主地指挥下属.  相似文献   

5.
一、威——树权威立威信 领导者,一定要有威严.一是要用好手中的资源,树权威;二是以自己的能力,显威力;三是体贴关心同志,展威信.这样,才能让下属心服口服,在你的领导下做好工作.过分依靠权力,没有能力、不体贴人,只会让下属口服心不服;不会用权力,工作再缩手缩脚,就会让下属瞧不起,口不服心不服 二、利——干与利要结合 在现实工作中.领导干部靠精神力量鼓励下属,坚持一阵子是可以的,但长久不了.工作投入、工作结果和工作效益要挂起钩来,增大个人实际所得与奉献、效益紧密相连的比例,让大家分享到更多的劳动成果.  相似文献   

6.
当今社会。领导要树立威信。实现从“树权威”到“树威信”的转变,提高个人的非权力影响力,增强人格魅力.真正发挥领导的核心作用、凝聚作用、导向作用和表率作用,就必须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领导在工作中摆架子、走形式,讲话假大空、语无力,不仅不利于树立领导威信,还会贻误党和国家的事业。笔者认为应戒之、矫之。  相似文献   

7.
领导威信是指领导者在被领导者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它是使被领导者信任和服从领导者的一种精神感召力,是群众发自内心对领导者的一种真实感情、是领导者一言一行引起群众共鸣的综合反映。权力是威信的前提,威信是权力的灵魂。一个领导者,要有效地实现领导目标,不但要有权力,而且更需具有威信。所谓领导者,其实就是把威信发挥到极致,影响他人合作,进而实现目标的一种身份。威信是领导者头上的光环。失去了它,再有能力的领导者在群众眼中也显得一无所有。  相似文献   

8.
问题84:日本著名经营管理学家土光敏天曾提出"要权威,不要 权力"的口号,你对此有何感想,请谈谈。 参考答案: ①领导的威严来自"权威",不是"权力"。②"权力"是授予或家传 的,而"权威"来自于领导的德行和领导艺术。③"威严"是在领导过程 中自然产生的,是点点滴滴的树立起来的威望,表现出一种内在实力 和人格魅力。④对犯了错误的下属,领导施威最好的是威而不怒,怒而  相似文献   

9.
只有有权威的领导,才能更好地管理好自己的下属。但树立领导的权威并不是领导狐假虎威,而是要以身作则,把权力用好,能团结一班人。  相似文献   

10.
下属欲合理正当地求领导"办事",就应有理有据,不谄媚;公开透明,不利诱;言行适当,不丑陋;认知清醒,不愚笨。下属要确保自我在请求、要求过程中,公之范围不可越、法之规则不可违、利之对象不可改、行之透明不可背。从行为效果来看,则务必判断如此请托之行是否加速问题解决、是否改善环境态势、是否实现集体获得、是否强化领导权威。  相似文献   

11.
王巍 《领导科学》2021,(5):92-96
领导技术与领导权威密不可分,运用领导技术建构良性的权威—服从关系是女性干部实现有效领导的前提与基础。然而,在领导实践过程中,领导技术的广泛应用却建构了女性干部领导权威的三重悖论:领导权威的生产性悖论、领导权威的条件性悖论、领导权威的角色性悖论。悖论逻辑生成的原因在于领导技术对下属与女性干部权力地位梯度性的遮蔽、组织系统领导逻辑的异质性和多元性与领导技术的实践差异性、女性性格特质的二重性与社会性别刻板偏见。纾解悖论的有效策略是:进行技术祛蔽,构建下属与女性干部平等的对话空间;推动下属与女性干部行为意义双向互构,实现领导权威意义自洽;矫正自我性格认知观念和社会对女性干部性别认知偏差,促进女性干部角色平衡。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不可避免地会经常遇到下属纷争的情况。此时,若弃而不顾,则既让下属失望寒心,又影响自己的威信;若干预不当,则不但影响权威还可能会“引火烧身”。如何妥善处理这种情况,笔者根据个人体会,谈一些看法。一、界定纷争性质下属间的纷争可能由各种原因引起,领导绝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就盲目介入,那样只会陷入被动。一般来说,引起下属间纷争的原因有三:一是工作冲突,其中包括因为原则问题而产生的冲突和因为个人利益而引起的冲突;二是生活矛盾,其中包括陈年积怨、生活小节等;三是个性之争,有的下属之间无根…  相似文献   

13.
恩威并施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也是一门领导艺术,运用得当,能很好地激励下属。领导者要想发挥好个人威信的效用,就必须从树立威信入手,即以德立威、以行立威和以法立威。以德立威,要求领导者为政以德;以行立威,要求领导者以身作则;以法立威,要求领导者依法治人。领导者应当关心下属的实际利益,既要善用物质激励手段对下属施惠,也要巧用感情激励手段对下属施恩,还要以豁达的胸怀包容下属,恰到好处地赞美下属。  相似文献   

14.
上下级相互拆台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负面组织行为。上下级相互拆台的典型表现有:领导与下属互不认同,相背而行;领导推卸责任,下属耍滑应付;领导打压下属,下属奋力反击;领导与下属冷漠相处,暗地互拆互斗;领导与下属相互猜忌,互不帮扶等。为改变上下级相互拆台的局面,可采取以下防治策略:构建互信机制,强化信用互动;营建互动反馈机制;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正确履职,相互补台。  相似文献   

15.
建言行为是员工角色外行为的一种,对组织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差序式领导作为中国特有的领导方式之一,是否有助于员工的建言行为也成为学者较为关注的话题。以圈子理论为基础,以社会交换理论为指导,将下属按照亲疏远近划分为"圈内人"与"圈外人",分析差序式领导与两群体建言之间的作用机理可以发现,差序式领导的偏爱会使"圈内人"下属产生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产生建言的动机和行为,但其对"圈外人"下属的不公平待遇抑制了他们的建言行为。但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尊重权威""宽忍利他"等理念可以调节差序式领导与"圈内人"和"圈外人"下属建言的作用关系,促进"共建"行为,实现组织永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考察下属权威崇拜观念对由信心领导行为导致的员工组织承诺的影响.对某大型保险公司全职保险销售人员数据的统计分析表明:下属的权威崇拜观念对领导自信表达行为-员工承诺关系有正向增强作用,而对下属信心行为-员工承诺关系有负向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肖玉冰 《领导科学》2002,(15):14-15
领导要树威信,下属也爱"面子",这实际上是双方都需要的一种尊重.这种尊重是双边的、对等的.这里所说的给下属一点"面子",不是无原则的迁就、一味的退让,也不是无视下属的错误而护短,而是当下属身处矛盾的焦点、陷入被动的困境、工作出现偏差时,领导能体谅下属的苦衷、宽宥下属的过失,伸手解围"救场".  相似文献   

18.
谦卑领导行为与下属工作投入: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谦卑领导行为是近年来新出现的一个广受研究者和管理实务者关注的领导主题,其有效性和作用机制有待更多实证研究的深入探讨.基于自我概念衍生理论视角,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375份员工数据,在检验共同方法偏差和问卷信效度的基础上,通过有中介的调节作用检验程序,考察谦卑领导行为对下属工作投入的影响,并探讨下属组织自尊的中介作用和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谦卑领导行为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下属的工作投入;下属的权力距离在谦卑领导行为与下属工作投入关系间发挥有中介的调节作用,对于高权力距离的下属,谦卑领导行为对其工作投入的积极影响更强;下属权力距离的调节作用通过下属组织自尊的中介实现,当下属权力距离较高时,谦卑领导行为通过下属组织自尊的中介对其工作投入产生的积极影响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9.
"强下属、弱领导"现象是当前一些单位和组织中逐渐出现的组织情形,具体表现为下属群体聚而成团逐渐孤立领导者、刺头下属时常质疑领导者个体权威、领导者决策部署难以得到绝对拥护、领导者自身立场受到强势下属摆弄。"强下属、弱领导"现象对于单位能力建设是极为不利的,其影响主要体现为消解领导个体权威导致内聚力缺失、导致个体势力抬头形成团体性派系、扰乱整体决策方向降低单位能力值。矫正这一问题,需要抓住领导个体、组织管理、驭人之策三个着力点:单位领导者要加强"内功修炼",筑牢组织基础;组织管理要善用"狮子搏兔",抓准员工中关键角色;驾驭下属要借鉴"田忌赛马",善于以弱克强。  相似文献   

20.
郭庆晨 《领导文萃》2008,(13):29-31
社会学告诉人们.所谓“领导”.实质上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领导者对被领导者施加影响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领导者的权威会对被领导者的思想和行动产生影响.这种权威由权与威所构成。权即权力.这是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威.即威信、威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