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全过程的应急管理一般划分为减缓、准备、响应、恢复重建四个环节,减缓与准备活动发生于灾害来袭之前,响应与恢复活动发生于灾害发生之后。准备环节可以预先为突发事件的响应提供所需要的人力、物资资源,以及制度保障。有效的准备活动要求人们评估自身的应急响应能力,制定规划,建立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组织结构,设立运行中心;目前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提高预案的覆盖率,这事实上也突出准备环节在应急管理中的关键地位。但是,对比国外较为完备的准备坏节,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这削弱了“准备”应该发挥的作用,也限制了我国应急管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应急响应决策失灵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突发情境下地方政府决策者的决策思维和行为逻辑,对于提升应急决策效力有重要意义。围绕危机信号、领导者认知和决策风险三大要素,基于应急决策的一般过程构建分析框架,通过引入40起应急管理案例,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应急响应中决策失灵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发现,完全信息陷阱模式、风险权衡失调模式和风险预后忽略模式是地方政府应急响应决策失灵现象产生的三种典型原因组合路径模式,地方政府在复杂性应急情境中存在"不知作为""不愿作为"和"不敢作为"三种决策失灵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3.
随着近年来在应急管理建设上的持续投入,我国各级政府和部门在处置各类突发灾害的基础设施和物资装备等方面的硬件条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应急能力建设的重点正面临着向提高应急过程的动态组织协调、加强事前预防和防范、提升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程度、改进应急处置管理绩效的方向转变.论文结合这一现实需求,将能力成熟度模型应用于政府的应急管理能力评估工作中,提出了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概念,构建了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框架,提炼和筛选了综合体现不同成熟度层级的政府应急管理能力关键过程(域),建立了以关键过程目标实现程度为基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评方法,设计了相适应的评估程序,并结合陕西省政府应急管理能力评估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评价实验,不仅可以获得具有可比性的应急管理能力成熟度等级,而且从中可以发现薄弱环节,并为今后的持续改进指明方向,从而为建立持续改进应急管理动态组织过程的质量效果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突发事件管理需要政府跨部门合作,而情报则是协同治理的先导与关键。供应链绩效管理与政府跨部门应急情报协同治理具有很强的逻辑耦合性,都强调以信息、情报为基础的效率提升,因此,运用供应链理论对应急情报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应急情报协同存在整体性和灵活性的特征。现阶段,政府跨部门应急情报协同机制不畅,为提升应急管理绩效,应加强应急情报协同顶层设计、完善应急情报协同战略管理、提升应急情报协同部门能力,以情报协同促进应急管理。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知识供需匹配的预案应急能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莉莉  杨永俊 《管理学报》2009,6(12):1643-1647,1686
作为应急响应的行动指南和法律依据,应急预案的应急能力,即其提供应急知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应急响应的效果。基于此,从知识供需匹配的角度提出一种评价及诊断预案的方法。该方法从需求的角度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一般流程和应急知识的层次结构,获取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所需的知识;从供应的角度分析应急预案所提供的知识,将应急预案的内容作为解决问题的答案,通过反问的方式获取预案提供的应急知识;通过供需2个方面的知识匹配来评价和诊断预案。与传统的综合评价结果不同的是,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诊断出预案的不足之处,为修订和完善应急预案提供明确且有针对性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提高地方政府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能力是夯实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坚实基础,提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为准确把握重大突发事件中地方政府行为的内在逻辑与现实困境,本文选取“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全面回顾灾害演进过程和地方政府应急举措直观地呈现自然灾害与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实践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机制,在理念—体系—能力的分析框架下研究发现,理念偏差、体系缺陷和能力不足共同导致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不彰;在此基础上结合开放系统理论提炼出理解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演进的一般模型。研究结论指出,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是理念、体系和能力发展质量及其互动关系的功能函数;提升地方政府应急管理效能需通过催生内在动力和承接外在压力推进应急管理理念现代化,并以应急管理理念现代化引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应急管理不仅要秉持全程视角,还要保证资源分配、关注力投入的均衡平稳,实现预防思维与立场态度的均衡、动态检测与流程阶段的均衡、预警系统与响应机制的均衡以及危机学习与制度保障的均衡。未来应急管理的工作重心应集中于眼前的补短板、中期的促整合和长期的强机制,通过思维、能力、技能、心态的全方位提升强化组织风险应对能力,在充分准备、灵活应对、全局稳健的要求下确保应急管理全过程追踪,抓住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的核心问题而避免出纰漏,确保组织资源与领导关注力的均衡分配。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严峻的公共危机形势,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建设以及应急工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健全完善政府公共危机应急管理体制,做好应急管理工作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建立突发危机应急管理机构、完善紧急法律制度、建立危机处置队伍和提高物资储备与装备保障水平四个方面介绍了新型应急管理体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我国为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但应急物资保障体系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如信息化基础较差、信息缺乏整合、管理缺乏智能化、信息技术人才不足等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应急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各级政府要大力加强信息技术在应急物资保障需求分析、存储、应急物资信息平台、运输调配等方面的建设规划与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应急文化管理建设出发,把文化作为促进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手段,在端正态度、把握内涵、突出重点几个方面,用文化思维来提升和改造应急管理,从而增强官兵应急意识,提高部队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水平。  相似文献   

11.
我国正处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应急事件频繁发生,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加强政府应急管理,构筑我国政府应急管理后勤保障体系,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文章从新型政府应急管理后勤保障的作用,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强化保障经济与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探讨和提出了建立健全新型政府应急后勤保障体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分别就应急管理体制、应急管理机制、应急管理法制的基本概念、属性特征与功能定位作以表述;将“一案三制”的基本框架与开采天然气应急管理做了简单(相应)的对比,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3.
突发事件应急法制体系的国际比较与框架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严利  叶鹏飞  赵燕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794-800
应对突发灾难性事件越来越成为政府必须面对的常态管理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除了有赖于职能部门的高效运作之外,还应该有完善的法制基础,从体制层面解决应急管理相关问题.文章通过对突发事件及其应急法制,国内外应急法制立法现状的比较与分析,针对当前应急法制建设中存在的需求和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法制体系的框架设计.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世界各地发生了各种突发事件,从“H7N9禽流感”的肆虐,到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的特大火灾直至如今依然扑朔迷离的马航MH370失联事件,各类交通、安全责任事故频频威胁着全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些突发事件以巨大的力度和广度影响着社会、单位和个人,同时凸显出社会及各企事业单位在应急管理中的一些缺陷,表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急需提升,再一次敲响了如何强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警钟。因此,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管理,已越来越成为全社会亟待加强的重大课题。本文仅针对单位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的定义和内涵以及单位的应急管理实际操作中的注意点作一个初步的的思考和论述,以期为单位的应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进一步优化,国家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国家应急救援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备,国家应急信息传播系统进一步健全。但同时,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仍存在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地方应急管理机构作用发挥不充分、民众应对危机的能力薄弱、应急管理的法治保障体系尚未健全等问题。为此,提升我国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必须始终坚持并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责任主体,健全责任机制,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完善并强化应急管理的体制机制保障;不断完善并强化应急管理的法治保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筑以人为本的应急管理体系;坚持守正创新,善于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尤其是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颁布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从工作现状看,我国各地的应急管理工作仍处于发展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为此,应明确我国地方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在工作思路上,要努力实现由"被动应急"到"主动预防"、由"政府应急"到"社会应急"、由重视预案制订到重视预案演练的转变。在管理体制上,要着力强化"三项建设":一是强化部门联动制度建设,二是强化应急管理平台建设,三是强化应急管理机构建设。在工作领域上,要突出抓好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社会安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的"重点环节"。在理论研究上,要重点开展"三项研究":一是开展对社会稳定影响因素及舆情预测的研究,二是开展对应急管理评估指标体系建设的研究,三是开展对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及其运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赵宇 《领导科学》2012,(8):15-18
受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双重转型等因素的影响,非常规突发事件显现,成为当前应急管理学界讨论的热点之一。与常规突发事件相比,非常规突发事件集不确定性、突显性、跨界性和耦合性等特征于一体,为社会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提出了挑战,核心能力刚性的桎梏、控制性心智模式的桎梏和组织惰性的桎梏阻碍着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提升。本文从"创造性破坏"视角出发,认为只有破除以上三大桎梏,通过社会应急管理核心能力重塑、心智模式的拓展和应急管理文化的重构,才能不断寻求非常规突发事件新挑战与应急管理能力构建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8.
应急管理——从个体做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完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指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形形色色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仅是对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严峻挑战,也是对社会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大考验。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不仅需要政府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更需要全社会的积极  相似文献   

19.
刘阳  田军  冯耕中  周琨 《中国管理科学》2022,30(12):338-351
大规模突发灾害发生后,救灾所需物资种类繁多、数量暴增,为了满足受灾人群对应急物资的巨大需求,国家积极践行应急物资储备社会化,发挥社会企业及其资源在物资储备供应上的优势,构建起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然而,现有绝大多数研究都是假设政府与一家企业签订应急物资代储协议,对于如何将更多的企业纳入国家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研究甚少,导致现有的研究成果缺少适用性和拓展性。基于此,本研究引入期权契约到政府和多个异质型企业组成的应急物资供应链系统,构建了政企合作模式下基于期权契约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型,给出了协调应急物资供应链系统、改善供应链成员成本收益的条件,得到了协调企业利润分配的柔性机制。研究表明,一定条件下期权契约机制下的应急物资储备模型缓解了国家储备的压力,在保证企业利润得到改善的同时实现了企业利润的合理分配,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同时也为强化政企合作关系、落实应急物资储备社会化提供了理论支撑与针对性的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非政府组织作为独立于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种力量”,它的专业性、灵活性和强大的社会动受力量等优势使其参与应急管理成为一种巨大优势。非政府组织通过信息收集与预测、物财保障与供给、专业技术保障、人力聚集和善后修复等主要方式,在应急管理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还需要从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加强功能整合、提高自身能力、建构社会文化和国际合作交流几个方面加以改进,以使其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