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党政后备干部作为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后备力量,历来是党政干部队伍建设中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要群体。随着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全面展开,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加大,大批70后、80后年轻后备干部迅速走上党政领导干部岗 相似文献
3.
企业后备干部的培养锻炼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由于企业后备干部的个体素质不同,后备干部的培养不可能也不应该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应该根据企业后备干部的不同情况,开辟多种培养途径,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和考核机制。 相似文献
4.
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既是提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需要,也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一些地方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由于机制、方法不够系统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质量。为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打好选拔、培养、使用的"组合拳",努力为后备干部健康成长开辟更加快捷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5.
后备干部培养是当今干部人事管理中的核心话题.培养方式正确,于国于民皆有利,但如果培养方式不正确,小则影响后备干部的个人前程,大则影响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这方面,元朝的仁宗皇帝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相似文献
6.
<正>1、您了解后备干部吗?——56.9%的受调查者关注后备干部,却不知道是如何产生的您是否关注‘后备干部’?本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9.3%的受调查者表示非常关注;27.6%的受调查者表示关注;16.8%的受调查者表示一般;而选择不关注、非常不关注的受调查者分别占总数的15.2%、11.1%。由此可见,对后备干部的关注度较高,关注率超过了半数,达到了56.9%。 相似文献
7.
8.
领导者关注力的长期失衡容易导致大众群体的成长空间长期受压,一旦拟定的重点人选在此过程中发生离职、工作失误等情况,不仅会造成个人职业前途的急转直下,更会扰乱整个集体规划,导致人才架构、引领重心甚至路径设计陷入混乱。因此,在人才培养、干部选拔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两手”思维。具体而言,为保障计划外人选的“出其不意”之效,组织应创新当前后备干部培养的应变模式,加快内生性干部供给的结构转型,加速后备干部功能定位的政策转向,并促进优质人才资源的深度整合。 相似文献
9.
领导干部大都有过作为后备干部的经历。后备干部是指组织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比例进行考察确定的预备提拔的优秀干部。有的后备干部能够脱颖而出,顺利得到提拔,而有的后备干部则是原地 相似文献
10.
凡是熟悉纸上谈兵典故者,对赵括都不陌生。赵括为战国时期赵国一代名将赵奢之子,天资聪颖,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就连身经百战、功勋卓著的赵奢也休想难住他。但赵奢深知儿子底细:虽熟读兵书,但不知活用,难堪大任。后赵括担任赵军主帅时,果然如赵奢所言,终因死搬兵书条文,导致指挥失误,全军覆没,自己也魂断沙场。于是,人们从此便把志大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尝试从知与行的教学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探讨学生如何在社会实践中结合知行统一理论,充实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并如何在知行统一的指导下,走向职业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关于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早已不是新鲜话题。但是,在领导干部考察中引入心理素质测试,在国内并不多见。近期,在江西九江市的县(市、区)委换届干部考察中,后备干部们遭遇了一次心理测试“突袭”,也引起社会的关注:心理测试作为干部考察工作的一种创新和完善,将如何推动干部选拔任用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14.
为破解村级后备干部后继乏人难题,安徽省庐江县在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中,探索村级后备干部考录制工作,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正视四个不够,找准问题症结。通过调查摸底, 相似文献
15.
对于官员财产公示,据有关调查,97%的官员持反对意见。而2008年《人民网》做的调查则显示,90.1%的人表示赞成建立这种制度。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真正的民意应该是“非官员”普通群众的意见,他们才是人民中的绝大多数。十几年来,官员财产公示虽经中央有关部门的推动以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和有识之土联名提议,但由于党内认识不一致、阻力较大,至今未能立法施行。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指出:全党要认真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定不移依靠群众,适应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热心为群众服务,诚心受群众监督。面对当前社会变革转型期、利益调整凸显期和信访 相似文献
17.
良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这是我国古代用人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大力选拔经过艰苦复杂环 相似文献
18.
自由心证原则与是证据裁判原则现代诉讼中进行事实认定的两大基本原则,两者相互配合,以实现发现真实的目的。自由心证制度是继神示、法定证据制度之后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三种证据制度,是指证据的取舍及证明力,由法官或陪审团根据自己的理性和良心自由判断,形成确信并依此认定案情的一种证据制度,是法官在作出判决时必须对认定的案件事实形成的内心确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