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共政策执行是把公共政策从观念形态的分配方案转化为现实效果的动态过程。公共政策执行有效与否,事关政府的公信力,事关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事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在现在生活中,随着政策问题和政策环境的日益复杂、多变,公共政策执行的难度越来越大,政策执行中的问题日益突出,它严重影响到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损害公共政策的权威性,甚至有损党和政府的形象,妨碍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的政策执行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的障碍,出现政策执行偏差。这不仅损害了公共政策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妨碍了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也损害了政策对象的利益,使政府形象遭到破坏。本文从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定义和表现形式进入手,深入剖析了其产生的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公共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偏差现象,严重影响了政策目标的有效实现,妨碍政府公共管理职能的正常发挥。本文从公共政策执行的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深入剖析了矫正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方法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公共政策执行作为政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解决现实问题和实现政策目标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现实生活中,公共政策执行偏差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公共政策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的权威和形象。因此,我们要正视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问题,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防止和矫正这一问题。本文就是从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原因和对策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探析,以求对公共政策的有效执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6.
公共性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价值与根本指归。作为社会治理的重点,基层社会治理更需要实质公共性的回归与重构。当前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环境愈加复杂,公共空间碎片化、风险化趋势明显;治理主体互动不足,畅通融合的公共治理空间尚未形成;治理方式有待更新,技术理性与价值理性仍存在二元悖论。重构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公共性,需要完善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广泛参与,推动数字技术赋能公共性价值,培养基层公职人员的公共性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正处于试点和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公共性流失的角度来剖析大学生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一些对策建议来治理公共性的流失,以使大学生群体获得良好的健康保障。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当前,重要的任务在于发扬“钉钉子”精神,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地把全会所确定的改革任务落到实处,把改革蓝图变成生动现实,不断开创当代中国改革发展新局面。推进改革,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大部署,是当下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重要内容,有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亟待我们研究应对。其中,尤其要警惕和纠正改革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主观偏差行为,确保中央的改革意图不变形、不走样、不打折扣,得以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服务是为满足城市公共需求产生的,其价值属性是"城市公共性"。从公共性的一般内涵出发,结合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入挖掘城市公共性的内在属性,从而得出城市公共服务应该成为公共服务的价值导向。当前我国城市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偏离公共性的现象较多,本文以公共选择理论为分析基础,从公共性的整合、主体自利性和市场化改革的方向解释公共服务偏离城市公共性的深层原因。破解公共服务发展难题,就要重塑公共价值理念,揭示公众服务偏好,创新公共利益的整合方式,从而深刻把握公共性,为使公共服务重回城市公共性的价值轨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公共性是评价政府和公共机构行为的一种有效手段,公共利益是公共性的核心。现代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使得教育的公共性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的教育公共性正处于一个曲折发展的阶段,因而必须以公共价值为导向,构建符合时代诉求的公共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公共性是非营利组织的最主要特征,也是其核心伦理价值。目前我国非营利组织存在着一些行为异化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行为逐利性,管理依附性和受益主体的非均衡性。究其原因,在价值因素上源于公共性视角下公共精神的扭曲和公共责任维持的缺失,而在制度层面上,源于监督制度的不完善。只有通过职业伦理的道德化,才能填补伦理空白,真正发挥非营利组织的正向功能,弥补市场、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13.
自公共行政学产生以来,关于公共权力效率与公正两种价值的争论一直持续不体。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的重大课题。公正与效率是佘共权力两个重要的基本价值范畴。二者首先是相辅相承、互相促进的,效率提高有利于公正在更大范围实现;公正是效率的根本保证。二者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冲突。而在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中.确立与我国公共权力模式相适应的公共权力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公共权力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或者公共权力不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就将走向虚无。 相似文献
14.
15.
17.
近日,教育专家和官员的关于“撤点并校”政策的热议,勾起我很多遐想和沉思。原来的农村教学点整合、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竟然为专家所诟病。
一项调研显示,撤校后农村学生上学距离平均变远4.05公里,安全隐患增加;住宿生的平均年花费为1157.38元,成为农村家庭的额外开支。而另一方面,被撤并后出现大规模的教育资源浪费现象。 相似文献
18.
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是政治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与出发点,学术界对此方面的研究已经很多,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在许多书刊文献中把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等同起来,认为公共权力就是政治权力;公共权力不同于政治权力,它们之间有着一定的不同。本文通过探讨公共权力与政治权力的区别,以期做出一些解释和引起公众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数智技术的管理决策广泛使用机器学习方法,利用用户行为数据以训练模型。然而,机器学习方法在数据使用和模型训练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模型偏差(包括数据观测和提取中的采样偏差以及模型构建中的拟合偏差);同时,在情境应用中,模型所做出的预测和推荐会对不同用户的感知、态度、行为选择和观点表达产生不同的影响,形成行为偏差(包括用户活动的选择偏差和行为表现的表达偏差)。一方面,行为偏差被带入到用户行为数据中,通过算法训练的过程被机器学习模型所习得,产生新的模型偏差;另一方面,模型偏差在系统应用中被输出,在情境交互中干扰用户的自选择及行动,引发新的行为偏差。这样的循环使得模型偏差和行为偏差往复重塑,在交互和习得过程中持续放大和扩散,不仅会导致模型算法的效力降低甚至失效,而且也会使得用户陷入有偏的信息环境,形成信息茧房等行为困境。在数字经济环境下,对于这些偏差问题的研究是各界关注的前沿课题。本文对机器学习和用户行为中的偏差问题及其循环影响进行了系统性的讨论,界定分析了其科学内涵、结构机理、性质特征、实践影响和管理意义,并对若干前沿研究和重要进展进行了梳理凝练,对相关偏差辨知和纠正策略进行了解...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我国地方管治的政治架构中,主要领导的决策专权与权力部门的执行滥权一直是一个不断重复、难以治愈的突出问题.它是腐败的源头,是官民矛盾冲突的主要诱发因素,是各类涉政公共事件的关键责任所在,更是地方政治生活不正常、政治生态异化、干群关系紧张的总祸根,还是削弱党的政治优势、弱化社会主义体制优势、损害群众工作优势的特殊环节.决策专权与执行滥权长期挥之不去,甚至愈演愈烈,有其产生发展的政治、社会和文化根源,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