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自我控制资源损耗的视角,对样本员工进行连续5个工作日的抽样研究,阐明了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如何导致员工自我损耗,进而诱发员工越轨行为,并进一步讨论了员工个体的特质自我控制能力在以上关系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正向影响员工的越轨行为,员工自我损耗中介了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对员工越轨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员工的特质自我控制能力调节了员工自我损耗对工作场所即时通讯过载和员工越轨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即高特质自我控制能力的员工较少受到即时通讯过载带来的自我损耗效应的影响,而对低特质自我控制的员工而言,这种损耗效应的作用更强,因而员工的越轨行为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2.
对于员工幸福感的研究发现:挑战性工作要求能够有效促进员工幸福感,阻碍性工作要求抑制了员工幸福感;工作资源显著调节了挑战性、阻碍性工作要求对员工幸福感的影响。在工作资源的调节作用下,情绪耗竭在双元工作要求与员工幸福感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对工作要求性质进一步划分,探讨不同性质的工作要求对幸福感的影响,不仅丰富了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对于实际工作中提升员工幸福感也开拓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张新  马良  张戈 《管理科学》2018,31(2):71-82
 员工是否可以使用社交媒体是困扰企业管理者多年的问题。一方面,企业管理者担心员工使用社交媒体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从而禁止他们使用社交媒体;另一方面,由于社交媒体可以拓展员工的知识,企业管理者希望他们能够使用社交媒体提高工作绩效。        为进一步明确社交媒体使用的效果,基于表征理论和使用与满足理论,利用274份企业员工调查问卷的数据,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将社交媒体使用划分为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和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检验二者对员工工作满意度、员工创新型绩效和常规型绩效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正向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员工工作满意度对他们的创新型绩效和常规型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对创新型绩效的影响更大;员工工作满意度在基于工作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员工绩效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基于社交的社交媒体使用与员工绩效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男性员工在使用社交媒体时,更容易对工作满意;女性员工在工作满意后,更容易提升常规型绩效,而在工作满意度影响员工创新型绩效的过程中,男女员工不存在显著差异;职位类型调节社交媒体使用与员工工作满意度以及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员工绩效之间的关系,与普通员工相比,管理者使用社交媒体后更容易产生工作满意并提高工作绩效。        研究结论为不同目的的社交媒体使用如何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绩效提供了微观知识基础,进一步丰富了社交媒体在企业内部使用及其影响的边界条件,深化了对于在企业内部使用社交媒体的理论认识,有助于对社交媒体使用、员工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绩效三者之间关系形成更完整的认识,并对企业是否应该禁用社交媒体给出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深入分析现有研究,发现信息通信技术要求具有技术依赖性、跨边界性两个基本特征,并通过压力损耗机制、恢复阻碍机制和边界渗透机制,对员工工作、生活和健康产生影响。最后展望了信息通信技术要求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杨洁  常铭超  张露 《管理科学》2019,32(3):28-41
  创造有趣的工作环境已经成为重要的管理手段,不少组织通过设计和引导工作场所乐趣,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并有效地缓解情绪衰竭。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背景下,工作场所乐趣为激发员工创新行为提供了新颖的视角。然而,工作场所乐趣的学术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实证研究不足,工作场所乐趣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关系的研究更是匮乏。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从情感和资源双重视角建构理论模型,分析不同维度的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深入探讨乐趣体验和工作繁荣的中介作用。通过两阶段的问卷调查,收集贵州、山东和上海等地区10家企业共计383份有效样本,基于Mplus 7.0,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方法,验证提出的理论假设。         研究结果表明,①乐趣活动和同事社交对员工创新行为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人自由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作用不显著;②乐趣活动通过乐趣体验和工作繁荣两条中介路径影响员工创新行为;③同事社交仅通过工作繁荣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④个人自由则经由乐趣体验间接影响员工创新行为。         研究结果揭示了乐趣活动、同事社交、个人自由通过乐趣体验和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行为的不同影响路径,不仅支持和验证了不同维度的工作场所乐趣具有差异化作用的学术观点,丰富了工作场所乐趣的理论研究,还为员工创新行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研究结论对组织管理实践有一定启示,管理者应积极开展乐趣活动促进员工间的互动来打造有趣的工作场所,但要谨慎看待个人自由。同时要注意工作场所乐趣对员工的乐趣体验和工作繁荣的引导,从而有效地促进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6.
依据工作-家庭资源模型,本研究基于316份两时点问卷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了绩效压力对工作-家庭关系的双路径影响机制,并验证了职场焦虑与工作专注的中介作用以及防御型调节焦点与促进型调节焦点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绩效压力既可能导致员工职场焦虑,进而恶化了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又可能导致员工工作专注,进而改善了员工的工作-家庭关系。防御型调节焦点调节了绩效压力与职场焦虑间的关系,也调节了绩效压力通过职场焦虑影响工作-家庭关系的间接效应;但促进型调节焦点对绩效压力与工作专注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以及绩效压力通过工作专注对工作-家庭关系的间接影响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龚朔  李海  夏铭  朱金强 《管理评论》2024,(2):154-166
基于边界理论,区分了主动性和反应性工作连通行为(proactive/reactive work connectivity behavior after-hours,PC/RC),并分别探究了二者通过工作领域和家庭领域两条路径影响情绪耗竭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采用经验取样法收集数据。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领域路径上,过度或不足的PC均不利于员工获得工作控制,进而增强其情绪耗竭,但PC过度的影响更为不利,只有适度水平的PC才能最大程度增强员工的工作控制,进而削弱其情绪耗竭,体现为一种“鲶鱼效应”的倒U型关系;RC只会通过削弱员工的工作控制增强其情绪耗竭。在家庭领域路径上,PC和RC均通过引发员工的工作冲突家庭增强其情绪耗竭;只有PC对情绪耗竭的影响受到个人成就感的调节,相对于个人成就感更低的员工,个人成就感更高的员工从事PC后更不容易产生工作冲突家庭,进而感受到更少的情绪耗竭。使工作连通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其消极效应,甚至产生某些积极效应,从而改善员工的情绪状态。  相似文献   

8.
卫武  黎金荣  刘霞 《管理学报》2023,(6):836-845
通过整合资源保存理论和选择补偿最优化模型,探索并构建了以情绪耗竭为中介变量,以目标平衡为调节变量的员工正念对工作幸福感影响的理论模型,揭示了正念如何帮助员工通过资源运用与融合促进工作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正念通过资源选择增加工作幸福感以实现资源增益效应;另一方面,正念通过资源补偿降低情绪耗竭提升工作幸福感,从而减少资源损耗效应。此外,目标平衡通过资源最优化不仅调节了情绪耗竭对工作幸福感的直接影响,还调节了情绪耗竭在正念与工作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最终形成资源平衡效应,且当目标平衡越高时,情绪耗竭的中介效应越弱。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源管理视角的情绪工作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华  关培兰 《管理学报》2008,5(6):928-933
在服务经济时代,组织更加依赖员工个人的即时表现来影响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感知,员工负担的情绪工作要求员工运用情绪能量、承担情绪负荷,本质上是组织对员工个人情绪资源的管理。通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对情绪工作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探讨了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对情绪工作进行深入研究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针对工作重塑对工作投入影响过程机制及情境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增加工作资源、增加挑战性工作要求和减少阻碍性要求分别对工作投入产生不同影响。将不同维度的工作重塑区分为趋近型和回避型两种类型并对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进行分析。工作重塑可以通过影响人岗匹配、工作依恋、心理资本和工作意义来影响工作投入,同事支持及职业角色显著性对工作重塑和工作投入之间的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同时,提出未来研究展望:从策略组合的角度理解工作重塑、研究员工工作重塑对其他人的影响、关注工作重塑的负面作用及增加对调节变量的研究、探讨基于内动机的工作重塑对工作投入产生的差异性影响。  相似文献   

11.
感知上级信任作为一种信任类型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一些学者认为它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行为,但近年来学者发现它也会导致员工的消极行为。根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结合资源保存理论,本研究认为感知上级信任既是一种益处又是一种负担,并构建了感知上级信任的双刃剑模型,即:激发主动性行为的赋能路径和阻碍主动性行为的超载路径。此外,本研究还检验了权力距离倾向在这两条路径中的调节作用。基于三个时点的303份员工自评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上级信任既可以激发员工的自我效能、促进主动性行为,又会加重员工的角色超载、阻碍主动性行为;权力距离倾向在感知上级信任和角色超载之间起到负向调节作用,即权力距离倾向越高,感知上级信任与角色超载的正向关系越弱。  相似文献   

12.
曲如杰  朱博琪  刘晔 《管理评论》2022,(10):180-190
职场八卦普遍存在于各类组织中。现有研究主要针对职场负面八卦展开研究,忽略了职场正面八卦的积极作用。本研究结合了资源保存理论和积极情绪的拓展—建构理论,探究职场负面八卦与职场正面八卦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及边界条件。通过一项两个时间点的时间滞后研究设计,本研究获取了来自某国有商业银行的241份有效的上-下级配对样本,结果表明:(1)职场负面八卦通过削弱工作繁荣负向影响员工创新,职场正面八卦通过增强工作繁荣正向影响员工创新。(2)感知上级信任对职场负面八卦与工作繁荣的作用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负面八卦对工作繁荣的负向影响更强;感知上级信任对职场正面八卦与工作繁荣的作用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正面八卦对工作繁荣的正向影响更强。(3)感知上级信任进一步调节职场负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间接影响: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负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负向效应相对较强;感知上级信任进一步调节职场正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间接影响:当员工感知到的上级信任水平较低时,职场正面八卦通过工作繁荣对员工创新的正向...  相似文献   

13.
挑战性压力与阻碍性压力并存的双元压力情境下,员工面临着资源失衡与认知失调。资源失衡激发了员工对个人资源投入和工作资源获取两种选择的平衡意识,按照任务重塑—关系重塑—认知重塑的顺序进行工作重塑。认知失调激发了员工减少失调和避免增加失调的动机,按照改变行为—改变态度—建立认知重叠的顺序进行工作重塑。为优化员工工作重塑效果,在实际工作中要保持员工个人资源投入与工作资源获取的相对平衡,提高员工对不同工作重塑行为之间的认知协调程度,同时领导者要引导组织内部形成包容开放的工作重塑氛围,形成工作重塑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建设持续学习又充满活力的创新团队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关键。作为一种聚贤纳才的团队领导模式,共享领导力是焕发团队工作繁荣的潜在力量。已有研究缺乏对团队工作繁荣的关注,更缺乏对共享领导力与团队工作繁荣之间作用机制的探讨。因此,亟须聚焦于团队工作繁荣,考察共享领导力对团队工作繁荣的作用路径和边界影响机制。基于工作繁荣的社会嵌入模型,从团队认知和团队情感的双重路径出发,探讨共享领导力如何以及何时促进团队工作繁荣。具体而言,探讨团队交互记忆系统(认知路径)和团队积极情绪氛围(情感路径)在共享领导力与团队工作繁荣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团队反思在上述关系中发挥的有调节的中介作用。通过3个阶段的问卷调查,收集来自不同行业的81个知识团队524个样本数据;利用Spss 26.0和Mplus 7.4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水平结构方程模型、蒙特卡洛模拟法、简单斜率分析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和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和团队积极情绪氛围在共享领导力与团队工作繁荣之间起正向中介作用。团队反思显著调节共享领导力通过团队交互记忆系统和团队积极情绪氛围影响团队工作繁荣的间接效...  相似文献   

15.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网站和技术。它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播客、社交网络等。社交媒体是一种能够赋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对于推动档案资源的社会化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档案馆已将社交媒体有效地应用于档案工作,这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同时也激发了公众对档案工作的参与及合作,促进了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调节焦点理论,本研究探讨了促进型调节焦点在挑战性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防御型调节焦点在阻碍性工作压力和员工创造力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并根据社会信息处理理论,进一步探究了参与型领导在此过程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02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挑战性工作压力能够诱发员工的促进型调节焦点,阻碍性工作压力能够诱发员工的防御型调节焦点;(2)促进型调节焦点在挑战性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即挑战性工作压力通过增强促进型调节焦点继而提高员工创造力,防御型调节焦点在阻碍性工作压力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没有起到中介作用;(3)参与型领导增强了挑战性工作压力与促进型调节焦点之间的正向关系,并在这个模型中起调节作用;(4)参与型领导削弱了阻碍性工作压力与防御型调节焦点之间的正向关系,但并没有在整个模型中起到调节作用。以上研究为"如何使员工在沉重的工作压力下提高创造力"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当社交媒体进入企业内部的工作场所时,又能带来什么效用呢?基于这个问题的提出,在企业员工使用社交媒体的情况下,以成都清华高科为例,探讨社交媒体与知识共享之间是否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媒体行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媒体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媒体行业文化的建设,同时还可以充分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加创造力。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建立绩效考核体系,有利于媒体行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媒体行业的管理水平,能够对媒体员工的行为进行规范,使媒体行业可以更好的把握市场经济的动态方向,提高媒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媒体行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冯丹丹 《决策》2014,(12):82-83
<正>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新社交媒体,正对我国社会舆论格局产生新的效应,同时社交媒体也使得舆论环境变得愈发复杂,给危机应对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据统计,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手机使用率首次超越传统电脑使用率,即时通信已经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应用。而微博、论坛等传统网络应用却逐渐式微。微信自问世起,便因其独特优势而广受关注。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新社交媒体,逐渐成了网络问政的新平台,正对  相似文献   

20.
工作投入是工作绩效的基础,但现阶段团队员工工作投入整体水平较低,工作绩效不理想。人际传导是团队成员心理状态相互影响的过程,它能够促进团队工作投入,且正向调节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团队内人际传导存在着工作资源与情绪传染两种路径,其效用发挥又存在着个人特质、工作任务、领导风格等边界条件。基于此,领导者应积极构建团队内良性人际传导机制,促进领导者、主流员工、边缘人之间的人际传导形成,提升团队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