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理人》2008,(11):71-71
“与客户一起成长,随客户需求而变,使捷普科技在多数传统制造企业利润下滑时,仍然获得了高速的成长。捷普将客户的要求和自身的能力完美结合在一起,帮助客户利用捷普的制造能力,以更快的速度进入市场。为了保证全球工厂生产的一致性,捷普科技全球各地50多家工厂ERP系统管理原材料和流程,运营、生产系统全部实现了标准统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项目制造的敏捷ERP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目制造是一种面向订单设计的生产类型。项目制造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其产品(如大型专用设备、飞机、舰艇、坦克等)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的。项目制造具有产品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对资源计划、能力均衡、成本控制与交货期控制要求很高等特点。因此,项目制造企业如何有效调配生产资源,均衡生产能力,迫切需要先进的管理手段和工具。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简称ERP),是一种先进有效的管理手段,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它通过对企业内部与外部资源的周密计划,实现企业管理的整体优化,以实现最…  相似文献   

3.
杜伟 《决策与信息》2010,(12):183-184
随着营销技术的日趋成熟,企业营销的重心从以产品为中心的“交易导向”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资产导向”,企业关注的焦点也转向更关键的战略资产——客户资产。客户资产是是一种无形资产,其优势是确保企业在同等条件下获取超额收益。客户资产价值的实质是未来收益的本期化,客户资产增加值则是未来收益变化的本期化。基于此,企业应评估并测定客户资产,并确定最有价值的客户贡献流的折现净值,以财务报表的形式披露给使用者和利益相关人。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研究了为满足每一位客户独特的、个性化的消费体验,使客户在共创价值的过程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企业需要收集并分析客户信息,开发简洁的客户互动界面和客户信息反馈平台,建立与客户的密切联系,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并采用柔性生产以及打造灵活的供应链,实现以变应变,使企业不但能够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而且能快速地满足客户,增强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5.
用“贴身肉搏,刀刀见血”来形容今年投影机市场的竞争程度,似乎一点也不夸张,经过去年教育用户大规模投影机的采购,投影机市场得到快速刀菜,用户的消费心理日趋成熟。今年,投影产品的关注点已经由硬性的技术指标转向了功能化,多样化,适应性等细节,以应用为主导,围绕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更新成为投影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全球智能化浪潮下,智能制造成为技术领域的新范式,其所具有的“产消合一”核心特征,为破解中国产能过剩困境提供了崭新思路。本文将中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推广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采用交叠双重差分法(Staggered DID)探究智能制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智能制造的实施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机制分析表明,“产消合一”是智能制造发挥作用的核心路径,其主要通过赋能生产侧与消费侧两条路径提升产能利用率,具体表现为:在生产侧赋能企业柔性化生产,在消费侧转变消费者地位并创造新消费需求。异质性分析发现,智能制造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在成长期行业和市场环境较好地区的企业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表明,相比于生产式智能制造模式,协同式智能制造模式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提升作用更强;并且,智能制造可以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为政府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实现动能转型升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7.
余震波 《决策导刊》2000,(12):39-4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企业都必须通过有效的组织管理形式,向客户提供令其满意的产品服务,方能获得自身效益。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打破传统的、以自身业务为中心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构建模式,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精简高效、运作有序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不仅对强化内部管理与控制,而且对加大市场拓展力度,迎接“入世”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自身的发展壮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问题提的似乎有点儿傻,这还用问吗?企业当然是赚用户的钱啦。可是再深究一步:你赚哪些用户的钱?哪些用户是你“锁定”的目标?你用什么高招妙计(产品或服务)把钱赚到手?……回答这些问题不那么简单,牵扯到企业战略和经营理念问题。管理学家爱讲“目标客户”、“市场细分”之类,这是对的。但在市场多变的时代,消费观念在变,目标客户也在变,如果此时企业还固守一隅,“以不变应万变”,只能等死,而不谙市场,盲目转向或下注投资陌生产业,又可能找死。只有追随时代,创造市场,引导消费,才能永葆企业青春。企业的目光应投向何方…  相似文献   

9.
<正> 在国外,“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的消费信贷已十分普遍。目前我国消费结构正转型:相当多的老百姓已不再为吃穿用发愁,他们已把目光转向以“住”和“行”为重心的以消费结构升级为主的大额消费上,此类大额消费需要消费信贷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谢祖墀 《经理人》2008,(5):68-68
近年来,很多企业在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遭遇了失败,并开始对“以客户为中心”的意义和可行性表示怀疑。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很多企业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兼顾成本控制和最大化满足顾客需求。要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机制,关键是要在客户满意度与企业利润之间达到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1.
景川 《经理人》2023,(2):12-13
<正>市场上消费者对于“源头工厂直销”“大牌零食平替”追捧热潮,让代工厂们获得了宝贵的市场流量。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打造自有品牌或者扶持新品牌,正在成为代工厂们的转型选择。聚光灯转向代工厂拥有14亿消费群体的中国市场,竞争态势正在变得愈发激烈。在消费降级的当下,对于生活消费品,消费者正在对品牌效应“祛魅”,逐渐将“品质”和“性价比”作为优先级的消费选择。“源头工厂直销”“大牌零食平替”等话题下的种草产品快速增加,逐渐在抖音、小红书上掀起热潮。而这,也将C端的聚光灯,转向了让品牌方背后的代工厂们。  相似文献   

12.
随着能源价格、能源储备,以及气候变化等问题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关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把注意力转向一个长久不为人重视,但能源消耗却是最为严重的地方——供应链。简单来说,供应链是一个集生产和分销于一体的网络,它包括原料采购、产品制造、运输、分销、消费和废物处理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新一代信息技术环境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和推动产品研制过程实现全球更大范围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信息空间中的数据串联、信息融合、业务协同和价值活动整合。作为一种以数据与模型集成融合为核心的新型制造服务模式,智能制造价值链成为数字化时代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打造全新竞争优势的战略方向和核心途径。本文结合高端装备技术与管理深度融合的设计制造研发实践,探讨了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一体化协同管理架构,从价值场景与工作场景两个维度揭示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一体化协同流程的生成过程,分析了面向组织协同、资源协同、协同决策的生产自组织构建过程,为高端装备的协同创新和高质量研制提供理论方法支撑。  相似文献   

14.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经济市场的逐渐形成,迫使制造企业不得不改变以往“小而全,大而全”的生产方式,代之以柔性的、灵捷的生产方式。为了与这种先进的制造方式和技术相适应,企业必须改变原有的实体型企业组织模式,转而采用虚拟企业组织模式。虚拟企业产生的背景:从实体企业到虚拟企业任何事物的存在都必须适应当时的环境,其产生和发展都有路径可寻。虚拟企业作为组织类型之一,也不例外。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客户根据自己生产、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以及经济承受力,对产品的品种与…  相似文献   

15.
马丁·克里斯多夫有句名言:“市场上只有供应链而没有企业”,“真正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和供应链之间的竞争”。石化行业供应链涵盖了油田-炼厂-油库-加油站(客户)的整个原油、成品油流动链条,必须以供应链优化思想为主导来推进企业的发展。现代物流理论明确指出物流的作用在于以最低的总成本移动库存,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其送往指定地点,并实现库存的定位。只有在正确的时间将产品送到正确的地点,完成所有权的交换或实现增值过程后,库存才具有了真正的价值。因此如何构建以下游需求为原动力的成品油物流“一体化”运做体系是实现企业物流优化的关键。成品油物流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所以其为三流整合,即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相整合,本文将重点研究炼厂-油库-加油站(客户)的成品油一、二次物流“一体化”运做,并从体系结构、仓储布局、配送体系、信息系统等方面入手,提出物流优化设计方案,为提升我国成品油物流供应实现“高效率低成本”运做提供路径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理人》2008,(10):93-93
沃尔沃之道讲的是沃尔沃在全球运作中恪守的道义、规范和理念。早在上世纪70年代,沃尔沃就将“品质、安全、环保”作为企业的核心价值,并把这三大价值观渗透到公司的每个环节,以此来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沃尔沃的企业使命十分明确——“就是要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为股东增添财富。秉承专业知识,以品质、安全和环保意识为诉求,提供运输相关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领域客户的需求。同时倡导员工积极有为、充满热情和尊重个人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制造企业服务衍生时,制造企业与客户间可能存在的"双重边际效应"问题,以制造企业服务衍生特征刻画为基础,构建了服务衍生供需价值创造模型,比较分析了分散和集中两种决策情形下的价值创造,发现集中决策下供需双方能够创造整体更高的价值,但制造企业存在陷入"服务悖论"的风险,由此,设计了有助于协调供需价值分配的收益共享契约。研究表明,收益共享契约能够缓解制造企业与客户间的"双重边际效应",契约能够激发制造企业以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改进服务衍生方案,提升方案的性价比,并由此促进市场需求,实现供需双方的价值共创。  相似文献   

18.
周建华 《经理人》2007,(12):40-43
以物美价廉、低附加值为特征的中国制造,正面临转型和寻找新定位的压力。在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中国加工转向中国品牌的过程中,企业如何寻找新定位?  相似文献   

19.
英特尔和谷歌等IT巨头正将注意力从“桌面”转向仪表板,构想着个人电脑与汽车的结合。从联合汽车制造商发起的新一代消费设备革新中,他们嗅到了无限商机。  相似文献   

20.
俞建国  王蕴 《决策探索》2010,(23):43-43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实现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站在“十二五”门前看消费,风景无限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