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宋四书家之一的米芾平生涉猎甚广,以书法名世,其卓越的书法成就名垂千古。本文简略介绍了米芾生平、嗜好与精神风貌,着重论述了米芾的书法师承、认真严谨的创作态度、体会独到的书法技巧等,并论述了米芾书法存世作品的现状与价值。  相似文献   

2.
去年夏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著名书法家杨再春先生。杨再春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15岁来到北京。1966年毕业於北京体育学院,是三级跳远运动员。多年以後,运动员的顽强进取和艺术家的气质奇妙地结合在一起,成就他与众不同的性格。杨再春学书法是从小开始的,对“多宝塔”的临习使他在少年时代就打下坚实的书法基础。“文革”时期,书法艺术被完全搁置,他却抓住这个机会,先後拜著名书法家郑诵先、黄高汉两位老光生为师。临习了二王、黄庭坚、米芾、王铎、康有为的书法字帖。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的磨练,终於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阿虎 《山西老年》2012,(7):42-42
米芾,自幼聪慧过人,酷爱诗书,尤好古人翰墨。八岁临帖,十岁即迷上碑刻。可是最初几年,米芾的长进并不快,但他没有丝毫气馁。  相似文献   

4.
米芾的书法艺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芾为北宋著名书法家,他集古出新,高举张扬个性的大旗,进一步推进了苏轼等开创的尚“意”书风。米芾推崇晋人书法,其书法艺术观也个性鲜明,提倡个人精神和书法创作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5.
米芾,自幼聪慧过人,酷爱诗书,尤好古人翰墨。八岁临帖,十岁即迷上碑刻。可是最初几年,米芾的长进并不快,但他没有丝毫气馁。一天,一位赴京赶考的秀才,落脚在他们家附近的客店里。米芾很早就听先生多次充满钦佩和敬意地说过此人,当他知道这个消息后,高兴得不得了,饭都忘了吃,就兴冲冲地前去求教。不想那秀才只是漫不经心地看了看他的字,就淡淡地说:"要我教你写字有个条件,就是  相似文献   

6.
关于米芾享年及卒年,历来说法不一。本文综合利用各种材料对关于米芾享年和卒年的各种观点进行考辨,认为米芾卒于大观二年,享年五十八岁。  相似文献   

7.
得道者一缕藕丝牵大象,盲修者千钧铁棒打苍蝇。宋朝书法最出名的数"苏黄米蔡"四大家,"米"就是米芾,人送外号"米癫"。米芾有严重洁癖,平生从来不用别人用过的东西。他当过太常博士,负责皇家宗庙的祭祀事务,祭祀时穿的标准工  相似文献   

8.
宋代书法家不仅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而且在理论上也有很多建树,苏轼重自然,黄庭坚重韵味,米芾强调率意等等。但透过这些不同的表述,我们发现宋代书法理论有一个总的精神,那就是"尚意",这既是宋书创作的美学追求,也是宋代书法理论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米芾画月亮     
佚名 《今日南国》2014,(5):20-20
古代有个名叫米芾的画家,他的画栩栩如生,非常逼真,在方圆几百里内颇有名气。但米芾脾气十分古怪,人们都叫他“米颠”。说他颠,其实他不颠。他很有骨气,不喜欢巴结人,尤其是对有权势的,大到当朝天子,小到州官县令,他连句恭维话都没有。所以他虽有一肚子的才学,也没有步入仕途。  相似文献   

10.
宋冰华 《北京纪事》2013,(10):106-107
1岁的时候,闫玉国因病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他的童年没有与小朋友奔跑嬉戏的日子,有的只是在家中的日常生活。也正因为如此,闰玉国与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从小就爱上了书法、绘画、音乐与文学。8岁的时候,闰玉国跟着哥哥的同学走进了书法的世界,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书法成为了闰玉国一生热爱与追求的事业。  相似文献   

11.
书法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在经历了唐代楷书的高峰期后,到了宋代在行书上有了更大的创新,书风也由唐代的"尚法"转为"尚意"。尤其是"宋四家"在这个转变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米芾身为四家之一,集古出新,高举张扬个性的大旗,他的书法艺术观个性鲜明,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邵希平 男1943年出生,江苏淮安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法文专业,现任江苏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他自幼酷爱书法,初习唐楷、汉隶,继学宋人行书。在南京大学期间参加由胡小石先生指导的书法研究组,悉心研究米芾、王铎、傅山并广涉各家,风格缜密婉转,气韵贯通,尤其擅长行书、草书。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重大展览并获奖,先后被收入《当代书法名家作品集》、《国际书画名人作品集》、《共  相似文献   

13.
采访米南阳先生之前,只知道他是当今著名书法家,亦是宋代书法名家米芾的后人。短短一个小时的交谈,在座数人无不被先生渊博的学识和对生活的洒脱所折服。难怪有人称米南阳老师是集书法家、美学家和历史学家为一身的大家。  相似文献   

14.
米芾、蔡襄以其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雄踞宋代书坛。蔡书冲和,米书豪爽,奇崛多姿,丰神各异。同是宋四家,九百年的今天,米书热潮不减,蔡书门前冷落。当我们回首重新审视他们的书法时,不难发现:艺术不是沿袭,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在于不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孙建军是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社区学校兼职教师,同时也是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青浦区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他学习书法近二十载,从唐楷入手,后上溯二王,兼学宋元明清,尤沉酣于王羲之、米芾、孙过庭、张旭等众多行草书大家。他的行草书笔致跳荡、结体遒  相似文献   

16.
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搞好书法创作,办好书法展览势在必行。如何认识和把握书法展览和当代书法创作的关系,决定了书法创作的走向,也和每一个书法家个体的书法创作息息相关。本文一方面肯定书法展览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巨大,另一方面提出书法展览不是书法创作的唯一检验标准的观念,从而就如何处理好书法展览与当代书法创作的关系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7.
从15岁开始自学书法,而后师从当代著名书法家赵冷月先生,戴建福已经与书法艺术结缘35年。他临遍历代名家书法碑帖,精于行书、楷书,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东方艺术中心理事、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从古代的书法中找到自己的语言是戴建福书法的最大特色,35年间,他经历过多次人生转折,但是唯一没有变化的是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相似文献   

18.
自清中期兴起的碑学思潮,于晚清民国之际达到了高峰。在书法界,习碑是一种普遍的风尚。白蕉作为一位以帖为宗的书法家,他一方面对包世臣、康有为的碑学观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另一方面则从帖学自身的传统出发,充分阐述了以魏晋为宗的书法观念。在超越唐人这一点上,白蕉和康有为的立场具有一致性,只不过二人开出的路径完全不同:康有为主张以北碑取代唐碑,白蕉则大体沿着宋代米芾的帖学路线向魏晋回归。  相似文献   

19.
张照在清雍正、乾隆年间官刑部尚书,亦以擅书名于当时,为乾隆朝官样书风的代表。张照去世后,乾隆对其书迹多有题跋,从风格、地位、影响对张照书法给予高度肯定。在乾隆对张照书迹题跋中,明晰指出张照书法取法米芾、董其昌而能有超越之处,学习颜真卿又能得其神采,承续晋人直入山阴之室。乾隆三次集宫廷中张照旧迹为春帖子词并反复题赞,后敕命大臣搜集张照书迹,钦定刻石,成《天瓶斋法帖》。  相似文献   

20.
长城 《老友》2009,(1):46-46
闲时翻书,正好翻到了有关米芾的资料。米芾大半生沉湎于书画,用世俗的眼光来看,可谓玩物丧志。他玩世不恭,狂颠不羁,自然不能平步青云。但米芾自有一种不同凡俗的艺术才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