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盛国荣 《社区》2011,(9):41
目前在一些小区普遍存在业主入住后出于个人便利,将自用露台搭建建筑物,封闭使用的问题。对管理单位而言,封闭露台后,影响了小区的整体美观、协调,且对维修公共部位造成不便;对邻里而言,也影响采光和公共部位使用。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需要诉诸法院通过司法程序解决,但是在实践中,因为搭建的个案不同,解决的办法也不一样,需要注意。私搭乱建典型两例  相似文献   

2.
以陈家湖社区的街区制改革实践为例,分析从封闭小区到开放街区及基层治理转型过程中的矛盾、困难和问题及其化解之道。小区开放及开放街区建设不仅是小区物理空间的开放,也是社区社会空间、组织空间、权力空间、管理空间和认同空间的重构;不仅涉及到居民生活便利与安全,也涉及到居民的权益和社区的公共产权和治权;不仅需要对社区组织、管理、服务以及资源和权力的重组和创新,也需要城市基层治理体制和治理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集约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对专业外语的忽视,使得外语教育形成了起点与终点基本均为公共外语的这种粗放的教育模式,教育目的主要是为了应试而非国际竞争与交流。从外语教育的最终目的来看,在高级公共外语基础上乘势继续专业外语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外语教育集约化问题。就目前而言。培养合格的专业外语的师资不是技术问题、它需要高校前瞻性认识及优惠的政策。  相似文献   

4.
郁建民 《社区》2012,(17):21
近年来,小区业主私搭乱建行为引发的纠纷不断增加,且此类纠纷调解难度较大,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当一部分业主认为,私搭乱建者很多,法不责众。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发现:有关小区内私搭乱建所引发的纠纷和诉讼不断增加,涉及安装防盗网、封闭露台、扩建房屋、楼  相似文献   

5.
江山 《市民》2006,(6):48-48
我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小区:在小区里,业主的各项权利得到了充分尊重与维护,社区维权与民主自治管理高度发达,业主生活和谐美满。 任何居民都与社区、社会公共权益息息相关、密不可分。要想维护个体居民权益不遭受侵害,就须维护全体居民合法权益。然而现阶段的公民意识、业主的主人意识尚处萌芽阶段,还遭受着来自不同层面、不同利益集团的阻止甚至扼杀,所以很难达成共同维护公共权益的共识。对现阶段有志维护公共权益的公民而言,其成本相当巨大,  相似文献   

6.
何雅萍 《社区》2012,(31):52-52
“没想到你们这么快就把我反映的问题解决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整堆的装潢垃圾影响小区环境了。”家住浙江省常山县东明社区江滨小区的李大妈,近日满怀感激地来到了东明社区窗口。原来几天前,李大妈家隔壁搬来一新住户,该住户对房屋进行装潢时,装潢垃圾就顺手堆在了小区内,很多天没有清理。“如果遇到刮风天,小石头吹起来没准儿就会伤到人,而且装潢垃圾也影响小区环境卫生。”  相似文献   

7.
章铁 《社区》2002,(22)
家中被盗物业公司要负责吗?不打扫卫生可以拒付物业管理费吗?由于法规的欠缺,住户与物业公司在这些问题上一直存在争议。近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首次明确:物业不到位别想收到钱。业主委员会可以做原告小区内的绿地被侵占、某个业主在共有的外墙或屋顶擅自搭建、损坏小区的公共  相似文献   

8.
当今公共领域最引人注意的现象是异质性但价值混乱,这根源于公共政治文化的缺位。单位社会治理无法解决公共社会治理的价值共享和利益共享问题,(所以)也不能在个体与公共组织之间建立新的文化和政治联系,换言之,对于公共领域而言,公共法律的功能是调整人们的基本关系,但公共政治文化才使公共领域具有价值和意义。因此,建构公共领域价值的关键在于重塑公共政治文化,这要求公共组织的基本任务是建构现代公共性社会关系,而且后者形成的政治与文化联合体建立在利益组织化协调机制与社会公正维护机制紧密无间的政治联系上。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内容。 所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指由不具有商品实体特征,具有服务性质和开放性特点的,以农民为主要消费群体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综合。对经济较为发达、农村文化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的江苏而言,要建设文化大省,  相似文献   

10.
客福军 《社区》2001,(11):22-22
辽宁省丹东市在开展社区建设的活动中,各个社区在居委会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社区自治、邻里互助,解决了不少大问题,社区建设的氛围一天天地浓厚起来…… 民主议事解难题 振兴区站前办事处金桥社区内有一条贯通的道路,机动车经常出入,昼夜不停,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带来了不安全隐患。多年来,居民围绕小区封闭管理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社区成立后,针对居民反响强烈的  相似文献   

11.
李志东 《社区》2010,(13):51-51
“小区实行封闭管理了,暖气热了,业主委员会也建起来了,很多人都希望住到我们小区来。”居住在香苑小区的胡国宝老人自豪地对新华社记者说,“这还不都是羡慕我们小区和谐的氛围。”但是,谁能想到,这个让大家争相居住的小区过去竟然是一个各种治安案件频繁发生,社区居民与开发商、物业公司纠纷不断,甚至要集体上访的“麻烦社区”呢!  相似文献   

12.
何为社工     
夏芸 《社区》2002,(4):35-35
我是上海市淮海中路街道复三社区的一名社会工作者。我刚到居委会工作时,就遇到了问题:万宣坊小区弄口多,由于管理不到位,拾荒者经常可见,小贩的叫卖声到处可闻,严重影响了小区的秩序和安宁。对此,一部分群众提出封闭一条小弄口,我们观察后觉得可行,就贴了一张准备封闭的通知,没想到另一部分居民却提出不同意封闭,使封闭弄口的工作产生了被动。我碰到  相似文献   

13.
卢清卿 《社区》2012,(7):26-26
浙江省慈溪市青少年官路社区实住居民中有近1/5是老年人,老人年纪大了,腿脚多少有些不方便,行动多了之后普遍会感到体力不支。为解决这个问题,在社区建成至今的20余年里,几乎每年都有居民出资出力在自家楼下的楼道口搭建简易石凳。近几年来老小区实行环境改造,  相似文献   

14.
作为解决国有困难企业资金问题的“封闭贷款”业务,实施以来的确为许多国有困难企业带来了生机。但是,在“封闭贷款”的整体运作过程中,贷款使用的效果不尽如人意,“封闭贷款”的特殊运作方式、银行的监督管理以及配套的运作环境等等,还必须解决许多实际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效用。针对“封闭贷款”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浅见。  相似文献   

15.
首先,小区居民需要点心摊,这是个不争的事实,无证点心摊的存在即说明了这一点。因此,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拆迁小区老年人养老照护现状和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课题组编制的《拆迁小区老年人照护现状与需求》问卷,在成都市某社区采用偶遇抽样法对该社区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养老照护现状和需求进行深入调查,运用Epi Data软件录入数据和建库,使用SPSS 17.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拆迁小区73.2%的老年人表示对现在的养老模式满意,教育程度、家庭规模及生活自理能力等因素对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有不同的影响。结论不同影响因素对拆迁小区的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有不同的影响,政府在制定和实施养老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尽量满足拆迁小区老年人的合理需求,完善拆迁小区养老服务体系,解决因城市扩张及发展而引发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发展特征,也凸显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相对于科学技术的知识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所能传播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相对于科技公共传播体系而言,任何具体的科技公共传播实践活动也都是其碎片化的组成部分。基于对当代科技公共传播发展和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特性的分析,描述了科技公共传播的当代图景,分析了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碎片化特性。提出科技公共传播实践的“六要素构成模型”,认为当代科技公共传播需要强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8.
疫情期间,以企业网络信息平台为代表的企业社交媒体在防疫安全、信息交流、组织协同、生产运营等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并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在员工参与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着企业网络平台发挥应有的效果。国内外有关员工的企业社交媒体使用方面的研究目前存在不足,企业社交媒体使用受何种动机影响尚不清晰,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经验对企业社交媒体使用产生调节作用的显著区间仍缺乏量化数据支撑。因此,基于使用满足理论(UGT),该研究提出并验证了企业社交媒体使用程度、使用动机以及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经验三者间作用机理的模型框架与研究假设。通过研究发现:信息共享和自我记录是员工使用企业社交媒体的动机;只有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经验达到中等偏上或更高水平,才会在信息共享与企业社交媒体使用、娱乐与企业社交媒体使用之间产生正向调节效应。此外,通过Johnson-Neyman方法分析,获得了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经验产生调节作用显著区间的量化结果。研究发现有助于企业社交媒体使用程度、使用动机以及公共社交媒体使用经验三者间作用机理的认识,为国内企业解决信息管理方面的问题提供必要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近期的"华南虎"事件中,公众对公共话题的网络讨论倾向于高度理性化,在网络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场以网络论坛为纽带的全民大讨论.网络让一个公众自由言论的平台得以搭建,同时也成为公共讨论得以延伸到各个现实领域的助推器.可见,在网络中,一个针对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空间,即公共领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0.
李明 《北京纪事》2015,(5):4-12
中国的房屋公共维修金制度始于1998年, 2004年变为强制缴纳.按建设部相关规定,房屋公共维修金由购房人在买房时缴纳,用于住宅楼房的公共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维修养护基金,某些地方规定为购房款的2%.按照2007年重新修订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公共维修基金专门用于小区公共设施的维修,归全体业主共有.但在业主委员会成立之前,该资金一般情况下由房地产行政主管机关来代管.实质上归为政府名下,业主无法把控其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