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关于北宋嘉祐本问题 冯延巳《阳春集》在宋初即已散佚,迨嘉祜戊戌陈世修始为搜集成书。宋张侃《张氏拙轩集》卷五云:“《香奁集》,唐韩倔用些名所编诗;南唐冯延巳亦用此名所制词,又名《阳春》。”是冯延巳词原名《香奁集》,又名《阳春集》。陈世修所编名《阳春集》,殆即仍其旧称。或渭“集名《阳春》,亦必非冯延巳自题,冯氏必不自诩其所作为《阳春白雪》之音也。”按“阳春”,喻清明盛世也,李白《梁甫吟》诗有“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句,非自诩为《阳春白雪》之音也。陈世修《阳春集》序云:“公以金陵盛时,内外无事,朋僚亲旧,或当燕集,多运藻思为乐府新词,俾歌者倚丝竹而歌之,所以娱宾而遣兴也。”此即所以名“阳春”也。  相似文献   

2.
在校庆95周年即将来临之际,经过历史系工委会的积极筹措,一本由该系校友自筹资金编辑的《笃志集——历史系75年论文选》,即将与全校师生见面了。王生洪校长特为此书撰写了序言。 这本纪念文集取名《笃志集》,出典于《论语》中的一段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也是我们学校的校训。在这里,“笃”者,忠实与执着之调也;“志”者,志向与抱负之意也。历史系75年来所取得的成就,确是属于那些矢志不渝、终身为历史学而献身的人。 《笃志集》汇集了历史系几代学者的成果,凝聚着他们…  相似文献   

3.
《离骚》是《楚辞》中最瑰丽、最重要的一篇抒情长诗,被誉为《楚辞》之祖。而汉后诸籍,也常将《楚辞》径直称为“离骚”。历代研究者认为,此种现象为艺术上之假借。但笔者通过对《楚辞》的成书过程的考查和对有关历史资料的重新爬梳,认为“离骚”一词,不完全是用借代的手法以篇名来代指集名,而可能是一部真实存在之集名。且《楚辞》的形成,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之过程,并在汉代逐步完成了由个人别集向地域流派总集的转变。极其可能的是,在汉初刘安时已经存在一部名日《离骚》的诗人别集,并一直沿用《离骚》之名,直至《楚辞》最后成形即刘向编辑《楚辞》。  相似文献   

4.
《水浒传》第101回书道:“王庆一日吃得烂醉如泥……露出了马脚。”这“泥”字何解?“烂醉如泥”也曾见于《聊斋志异·黄英》和《三侠五义》第86回等书中,语本《后汉书·周泽传)“时人为之(朝廷把官祭品)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五十九日斋。’”李贤引东汉应邵《汉官仪》注:“一日不斋醉如泥。”而“醉如泥”也见于如杜甫“先拚一饮醉如泥”一类咏诗中。古诗还有省称之“泥醉”的,如元镇《以文石见赠》“泥醉风云我要眠”,陆游《自咏》“泥醉醒常少”等。其解,参《现代汉语词典》作“烂醉”……俱指滥饮而酪配…  相似文献   

5.
关于陶渊明《闲情赋》之系年与主旨,聊陈论纲如次。此赋,非为三十岁丧偶抒情之作,亦非四十一岁彭泽致仕以后之中期作品,应是接踵《感士不遇赋》,而作于晋宋易代之晚年,即五十八岁前后;二赋为姊妹篇。关于《感士不遇赋》,王瑶于《陶渊明集》、廖仲安于《陶渊明》,皆认为作于“晚年”,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张养浩是一位博洽多能的文学家。其著述极丰,有政论集《三事忠告》三十篇;诗文集《归田类稿》二十二卷;散曲集《云庄乐府》。作为政论作家,他被时人称道“卓乎有所见,而不杂于权术”、“确乎有所守,而不夺于势利”、“慎举(夹刂)言,人所难言,……虽令尹子文之忠,不及此也”;作为诗文作家,他被时人称为“魁杰”,其作“千载而下,凛有生气”,“卓然可传”;作为豪放派散曲作家,他被后人誉为“博学硕德”,“言真理到,和而不流,诚为治世安乐之音也”。然而,对这样一位名人作家,以往的研究却极为薄弱,解放后出的各种文学史仅提到他的个别散曲,寥寥数行,迄今为止研究张养浩的论文也不过十来篇,且多数集中到[山坡羊]《潼关怀古》等个别散曲的赏析上。  相似文献   

7.
张岱年谱简编(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顺治九年壬辰(1652)五十六岁清世祖下令严禁“琐语淫词,违者从重究治。”陈洪绶于春天因病从杭州回到诸暨枫桥,不久病卒,葬绍兴谢墅官山,著有《宝纶堂集》,卒年五十五岁。王铎卒,年六十一。顺治十年癸已(1653)五十七岁八月,上三衢,入广信,采访明朝遗老。言“所过州县,一城之中,但茅屋数间,余皆蓬蒿、荆棘,见之坠泪。询间遗老,具言兵燹之后,反复再三。江西士大夫响应金王,株连殆尽,言之可悯。”及至信州,“见”立寨死守者尚有数十余处,乡村百姓强半戴发,缙绅皆隐逸山林。”(《石匮书后集·第46卷》)作《常山》、《…  相似文献   

8.
“自我”贯穿《草叶集》的始终,它也是研究《草叶集》不可忽略的概念。惠特曼的“自我”与史学、文学、心理学等范畴的“自我”不同,它包含“个体自我”“美国自我”“普遍自我”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自我”自成整体,不可分割。但每个层面的“自我”又有自己的独特性。它们既互相矛盾,又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草叶集》中的完整的“自我”。  相似文献   

9.
记人、记事、记景散文集,古已有之,近现代也泛泛,但《听涛集》,这种把记人、记景、抒情、漫画聚力一集,而且篇篇精炼、老辣,给人以美感,使人动之以情、发之于思的学者散文集却不多见。读张洪兴先生《听涛集》,有一种“景尽意不尽,语尽情不尽,兴尽味不尽”的感觉。景尽意不尽《听涛集》是一部学者散文集,翻开《听涛集》,许多游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游览过的山水、花鸟、草木统统化为笔下清新明丽的文字,以灵活笔调畅泻而出,《鲁山听涛》、《春天》、《泰山的松》、《马鞍山》、《笔架山小记》、《石门山红叶》,都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0.
北宋张君房辑纂的《丽情集》在宋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丽情集》突破了历来小说偏重“志怪”、“传奇”的层面,而专取“丽情”一类,且多涉诗歌,故颇具文心与诗情,因此有别于一般小说集,既有小说之趣味,又有文章总集之功能,兼得雅俗。南宋《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就将它著录在总集类,而不是小说类。张君房在《丽情集》编集过程中肯定渗透了个人趣味,同时其所收文本明显存在着异于其所源出之本的现象。《丽情集》专收人间男女风月情爱故事,显示出一种新的趣味指向。对于元明言情小说而言,《丽情集》可谓广大教化主,胎息蕃衍沾溉深远。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2013,(11):56-57
宋朝社会极具丰富性,各种自相矛盾的现象并存于世,既有“终岁不见长吏”的宁静秩序。也有“讼牒纵然”的健讼风气。有些地方,“诉讼日不下二百”(《景定建康志》卷四十七),“诉庭下者El数百”(晁补之《鸡肋集》卷六十六),“三日牒诉数百”(祖无择《龙学文集》卷九),每天上衙门打官司的人数以百计。今日的县级法院,每天接收的民商事立案,也未必有这么多吧。谁说中国传统社会的百姓不擅诉讼?  相似文献   

12.
释洞过水     
《释洞过水》曷为作也?为《记洞过水》而作也.《记》两收戴段二家之集,今先明作者,以理误编之惑;次释水名,以订俗说之诬.段玉裁《经韵楼集》(道光元年刊)卷七有《记洞过水》(代寿阳令龚导江),《戴东原集》卷六亦有《记洞过水》(己丑代),不云代谁;惟“从者应日昨雨盛”,段玉裁乾隆壬子《覆校札记》出校语“本作雨甚”,段集正作“雨甚”,以此为异,余文悉同.刘盼遂《段玉裁先生年谱》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公元一七六九年)下云:“是年作《记洞过水》一文,自注代寿阳令龚导江.”又谓《戴东原文集》亦有之,“一字不异,未知段作或戴作.”寻光绪壬辰张煦监修本《山西通志·山川考》“入汾四水·洞过水”未录龚导江《记洞过水》,注云:“案此记乃戴氏震作,见东原本集”,不云段作,亦无疑辞.段玉裁《戴东原先生年谱》于“乾隆三十四年己丑”下不云作记,乃于“三十五年庚寅”下云;“是年有代寿阳令龚君(导江)《记洞过水》一篇”,与戴集注“己丑代”者有一年之差,今  相似文献   

13.
《六度集经》和《六祖坛经》中的判断句形式多样,变异复杂,既对上古汉语的判断句有所继承,又对中古及近代判断句有所启发。《六度集经》属于早期汉泽佛经,其判断句受到梵文句式的一定影响,而《六祖坛经》属于近代禅宗语录,与《六度集经》相比,非“是”字式判断句的使用已呈现出明显减少的趋势,更加广泛使用的是“是”字式判断句,尤其是“……不是……”这种否定判断句的大量使用,更加说明“是”字判断句进入唐代后已发展成熟。  相似文献   

14.
《小康生活》2005,(5):72-72
“三脚猫”是形容那些在技艺上略知皮毛但不甚精通的人。“三脚猫”典出自元末明初陶宗仪的《南村辍耕集》:“张明善作北乐府《水仙子》讥时云……说英雄,谁英雄;五眼鸡,歧山鸣凤;两头蛇,南阳卧龙;三脚猫,渭水非熊(即飞熊)。”其中“三脚猫”是一种动物。明代人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记述:“嘉靖间,南京神乐观有三脚猫一头,极善捕鼠,而走不成步。”  相似文献   

15.
原文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注释抢,突过。按蜩与学鸠之“抢榆枋”,犹鹏之“徙于南冥”,“榆枋”与“南冥”都是指的止息之所。“抢”当释为集,“抢榆枋”等于说“飞集于榆枋”。《释文》引司马、李云:“抢,犹集也”,又引崔云:“抢,著也”,“著”与“集”义近。原文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相似文献   

16.
《大明集礼》成书于明初,直至嘉靖年间才得以重刊。这与其本身已经颁赐有司,永为仪式并不矛盾;秘而不刊,更不代表《大明集礼》在嘉靖朝以前行用不力或未曾行用。通过一些细微的史料可以证明,嘉靖朝以前的《大明集礼》,并非置诸高阁的典籍,而是与其他颁降礼书一样发挥备查、备考的功能。《大明集礼》作为两朝《大明会典》撰修的重要参稽材料,为《大明会典》大经大法效力的确立提供了支撑。在形式、体例上与历代核心礼典一脉相承的《大明集礼》,作为明人心目中“美矣善矣”的一代典章和万世法程,是明人用以匡饬天下,乃至对周边藩属国实现“礼”的外交统治、精神同化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马氏文通》(以下简称《文通》)的例言中说:“是书本旨,专论句读;而句读集字所成者也。惟字之在句读也,必有其所,而字字相配,必从其类,类别而后进论夫句读焉。”①由此可见,句读论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该书的重点,正名、字类等内容都是为它作铺垫的。“句”和...  相似文献   

18.
鲁迅的春节     
葛亚夫 《社区》2014,(5):15-15
春节是个家人团圆、亲友团聚的日子。鲁迅的春节不例外,却也独具特点。早年,鲁迅对春节并无兴趣,“舍间是向不过年的,无论新旧”。20岁除夕,他在《祭书神文》中写道,“绝交阿堵兮尚剩残书”,“宁招书癖兮来诗囚”,“向笔海而啸傲兮,倚文冢以淹留”。春节,说白了,就是吃喝玩乐,鲁迅自然“不齿”。  相似文献   

19.
杨慎《词品》多纰漏罗烈杨升庵《词品》卷二云:《草堂诗馀》‘朦胧淡月云来去’,齐人李冠之词,今传其词而隐其名矣。冠又有《六州歌头》道刘、项事,慷慨悲壮,今亦不传。按,“朦胧淡月云来去”,乃《蝶恋花》“遥夜亭皋闲信步”一词上片之结句。此词《尊前集》题李后...  相似文献   

20.
《袁良骏学术论争集》不是“骂人文选”,鲁迅那样尖锐指斥“婊子”或“叭儿”的妙文都不构成“骂人文选”,我们这些学术论争文章,“距离”骂人文选”,何啻十万八千里之遥。《袁良骏学术论争集》涉及的问题甚多,冒犯的权威甚众,但率性而谈,不计利害,体现了论者对学术争鸣的见解和追求。“五四”文学革命中各抒己见、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是编辑、出版《袁良骏学术论争集》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