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冈宁 《社区》2009,(32):12-13
2006年盛夏,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一书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时,我就有一种冲动,一定要再策划一本季老的书。几经琢磨,我发现季老还没有一部完整讲述自己一生经历的书。于是,征得先生同意后,我决定编一部《季羡林自述:我这一生》。  相似文献   

2.
杜攀 《山西老年》2012,(9):25-25
季羡林是我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12个国家的语言。季老一生坎坷,特别是"文革"期间,住牛棚、挨批斗、强劳动,受到"四人帮"及其北大爪牙残酷迫害。季老却以苦作乐,自我解嘲。他说"像十年浩劫这样的现象,在人类历史上绝对是空前的——我但愿它也绝后。我居然躬逢其盛,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不得不感谢苍天对我的垂青、加佑。想找这样的机会,真比骆驼穿过针眼还要难。我不但赶上这个时机,而且能住进大院(牛棚),有人日夜守护,使我得到绝对的安全。”季老以调侃的态度看待“文革”,何等洒脱!  相似文献   

3.
人说:季老是一座山,近之,愈觉其高;季老是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季羡林老先生的家里除了书,便没有更多的空间了。他是为书而生,为知识而活的人。用季老自己的话说就是:“一生只干了一件事,那就是求知。”据说,这一辈子季羡林有200多个“职务”、“头衔”。虽说这些职务有“实”的,也有“虚”的,但是光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这两个“实打实”的职务集于他一人之身,就已经是超工作量了。除了每天凌晨三四点到七点半这几个小时有保证外,上午与下午,老人的时间多半被名目繁多的会议、各色人等的拜访分割得支离破碎。然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4.
王磊 《阅读与作文》2009,(12):26-27
季羡林先生是国学大师,东方圣哲,是20世纪中国最杰出的人文学者,堪称泰山北斗,令人高山仰止。2007年,季老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委会的颁奖词对季老做了高度的评价:“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季老还被誉为“清华其神,北大其魂”。  相似文献   

5.
荆墨 《社区》2009,(17):9-9
温家宝总理看望百岁老人季羡林先生时,对季老非凡一生的评价是“风风雨雨一百年”。前不久,季老迄今唯一一套亲定自选集的最后一册——《风风雨雨一百年》(华艺出版社2009年1月)终于出版了。翻读该书,感觉它是对季老近一个世纪风雨人生的真实写照。对我们这些后来人。总能给予更多的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6.
最近拜读了季羡林先生新出版的《病榻杂记》一书,感触良多。作为一个教师读者,我最为感兴趣的是季老详尽地叙述了自己上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以及毕业回到高中母校任教,之后又去德国留学的经历。大师年近百岁,尚且笔耕不止,数十年前的事件历历在目,就好像发生在昨天。我佩服他的记忆,更崇拜他“有话要写”的精气神。同时,这些细腻的文字也牵引出我对“无话可写”这一作文教学难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苏允杰  孟谦 《社区》2005,(7):16-17
“救命啊!救命……”一名年轻女子的呼喊划破沉睡的夜空,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大家早就进入梦乡,一位60多岁的大爷被惊醒后,立即跑向阳台,为了立即制止歹徒继续犯罪,他机智地推开窗户高声大叫:“逮住他,逮住……”老伴在一旁担心:“夜里坏人都带有凶器,你别下去!”老人坚决地说道,“我心里有数!” “那你要格外小心!”匆忙中,他顾不得穿上衣,光着膀子,抄起床下的板斧,拉开门,飞也似地跑下了10楼。这是2004年8月19日发生的事,由于这位大爷的大声震慑,歹徒停止了侵犯,吓得仓皇逃窜了,少女惊吓后安然无恙,被几分钟后赶到现场的民警护送回家。退休…  相似文献   

8.
《此情犹思———季羡林回忆文集》2005年8月已由哈尔滨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回忆文集》共5卷,200万字,图片200余幅。这是继《季羡林文集》(32卷)出版后季老的另一部规模较大的作品。众所周知,季老一生辛勤耕耘,著作等身,现虽已是94岁老人,但仍笔耕不辍,正如今年7月29日温家宝总理去医院看望季老时,季老告诉总理正在写《泰山颂》。季羡林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学者、国学大师、东方文化大师、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我国老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季老堪称学界泰斗,在语言学、文化学、印度学、历史学、佛学等领域成就辉煌,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  相似文献   

9.
季羡林先生亲自为《赵元任全集》作序并论及语言学研究课题,现由季老赐稿发表于本刊,标题为编者所新加。在此谨向季老表示谢意。  相似文献   

10.
余杰 《今日南国》2014,(4):37-37
说起养生之道,长寿秘诀,那真是形形色色、五花八门.那些大小寿星,有的吃素,有的嗜荤;有的好动,有的好静;有的滴酒不沾,有的顿顿饭不离酒……要把这些都视为长寿秘诀加以运用,岂不难煞人了. 北大教授、著名学者季羡林在90高龄时,却身体硬朗,思维敏捷,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许多人都问季老,有没有什么长寿秘诀?他的回答是:“我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或者不要秘诀.”凡是觉得好吃的东西季老都吃,不好吃的东西就少吃或不吃.“心里没负担,胃口自然就好,吃进去的东西就能很好消化.”  相似文献   

11.
成全善良     
有位妇女搀着老父亲的胳膊艰难地上了公交车。车上早就人满为患,这时,一个小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老人说:“大爷,您来这里坐吧!”可那位老人却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  相似文献   

12.
季羡林教授是国际知名的东方学、印度学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学术研究工作,功绩卓著,受到国内外学者的赞誉。我校于1991年8月6日至8日召开“东方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热烈庆贺季老的八十大寿。为了襄赞这一盛举,本刊特发表他的学生和助手钱文忠的文章和李铮编的年谱,并以此对季老一贯关心、支持本刊表示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13.
秋声 《中华魂》2010,(12):33-34
法国电影明星洛依德有一次去修车.一名女工接待了他。女工长得很漂亮,车也修得很好.这一切都吸引了洛依德。他想进一步和她接触,便对她说道:“你喜欢看电影吗?”“当然喜欢.我是个影迷。”女工回答,并说:“好了,先生,您可以开走了。”洛依德却依依不舍地说:“小姐,你可以陪我兜兜风吗?”“不,我还有工作!”女工拒绝了他。  相似文献   

14.
学校要在二年级中举行“写话专项能力竞赛”.要求每班选派10名同学参加。比赛前一天放学前.我郑重宣布了参赛人员名单。教室里一片宁静,49双企盼的眼睛盯着我,当我一名一顿地报到第十个名单时.教室里爆发出欢呼声……突然.坐在最后面的徐锦柔。匆匆走到我身边,迅速把一张纸条塞进我的口袋转身离去.我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老师.我也想参加写话比赛!”  相似文献   

15.
大师的背影     
《阅读与作文》2009,(9):12-21
2009年7月11日.农历闰五月十九,是中国学术界的哀悼日。这一天,任继愈先生和季羡林先生,一前一后离开了我们。任公逝于4时30分,季老逝于8时50分。  相似文献   

16.
中国真性感     
罗西 《社区》2012,(8):51-51
我喜欢与老外交流。早年采访美国人潘威廉教授,平常他一说“谢谢”。中国人总是“纠正”他说“不用谢”.他很委屈地问我:不用“谢”,那要用什么字?问我工作如何.我谦虚地说:马马虎虎啦!他伸出大拇指夸我:厉害!我解释说。马马虎虎就是“很一般”的意思。他一脸无辜而疑惑:马马虎虎,是两匹“马”两只老“虎”,这不是很棒很棒吗?  相似文献   

17.
季羡林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 ,是学贯中外、兼容百家的学界泰斗和学术宗师 ,也是山东大学的校友。在山东大学百年校庆期间 ,2 0 0 1年 1 0月 1 5— 1 6日 ,由山大社科处和《文史哲》编辑部主办的季羡林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专程从北京赶来参加山大校庆活动的季老到会 ,同来自全国的 5 0多位与会学者见面。会议期间 ,围绕着季羡林先生的学术成就、学术思想 ,与会学者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有的学者立足于文化战略的角度 ,分析了季老关于东西方文化互动而东方文化将在未来占主导地位的思想。有的学者则论述了季老的东方文化研…  相似文献   

18.
艾里香 《社区》2008,(17):23-23
季羡林先生是一个历尽沧桑的智慧老人。我手中的新书《忆往述怀》(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是季老一本最新的散文结集,书中蕴涵着大师一生的追求、理想和人生观。读这样一本智者的肺腑之言,对我来讲,是一件莫大的幸事。  相似文献   

19.
“各位老板,大爷、大婶、老少爷们,行行好,可怜可怜我吧!”今天星期天,我在泰州老街正玩得起兴,不想被这一声声凄惨的呼唤声吸引过去。  相似文献   

20.
2009年7月13日《中国青年报》叶铁桥撰文指出,钱钟书、费孝通、巴金……近些年来,每逝去一位民国时期即已名满天下的学人,人们都会在无限缅怀中感叹大师的凋零和后继乏人。季羡林先生的故去,则再一次让这个话题延续。张中行评价季老的三个“难能”,每一个在现时代都是稀缺之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