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茂芳 《社区》2011,(5):21
加强居民公德教育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也是提升一个城市文明程度和城市和谐指数的需要。江西省奉新县在各社区广泛开展"向善德人群看齐"活动,以"善德榜"的形式向居民推荐各种善德典型  相似文献   

2.
杨旭 《社区》2012,(27):54-55
“以邻为善、以邻为伴、以德为邻、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贫病相扶、尊老爱幼”,这是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宁夏路街道龙潭路社区近年来大力弘扬的睦邻文化。创新社会管理机制,倡导社区睦邻新风,拓展睦邻服务范围,不断提高居民道德素养和文明水平,“孝悌龙潭”展现了一种别样的社区文化。  相似文献   

3.
兰龙垣 《社区》2013,(25):36-36
为进一步加强居民家庭美德教育,提升居民整体素质,建设幸福社区,江西省奉新县在11个城市社区中开展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和培育新时期家庭美德”为主题的“六和家庭”(即“尊老和善”“长幼和顺”“邻里和睦”“夫妻和爱”“家庭和谐”“生活和美”家庭)评选活动。  相似文献   

4.
关玉 《国际公关》2023,(18):91-93
面对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等概念的出现及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不断推动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以及社会治理方式的转变,对我国公共服务以及城市社区治理方式提出挑战。城市社区公共服务在管理、需求、供给等方面因未及时关注智慧集成技术的新变化,导致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质量堪忧。作为公共服务智慧化应用的承载者,城市社区为其提供广泛开展的现实场域,借助服务的“智能化”、社区居民的“智慧化”创新社区公共服务的提供机制、精准获取社区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从而实现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的善治善为。  相似文献   

5.
杜吹剑 《社区》2014,(18):13-13
在计划经济时代,城市社区由一个个“单位”组成,所有的城市居民都是“单位人”,城市社区居民自治扮演的基本是“拾遗补阙”的角色。改革开放后,单位制逐渐解体,如何加强对无所属单位的人口的管理,成为城市基层政府面临的新问题,于是,单纯从便于管理的角度出发,块状网格人为划分成“社区”,“社区化管理”由此应运而生。旧有的行政色彩较浓的居委会,在某种意义上也被“激活”并实现更新换代,基层政府对社区建设的热情也逐渐高涨。  相似文献   

6.
2002年12月13日,五华区华山西路社区40名居民代表对7名社区工作者一年来的工作按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考评,称职不称职,居民说了算。 在五华区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全国城市社区建设示范区”后,一年一度民主评议社区居委会成员工作是  相似文献   

7.
闫苏 《社区》2013,(4):11-11
如何解决居民买菜难、缴费难?如何提高街道、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效率?北京市西城区德胜街道利用“3+6+N”全响应社会服务创新模式,对这些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给予了有效解决。德胜街道面积4.14平方公里,辖区有23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15万。德胜街道是最早推行“3+6+N”全响应社会服务管理创新模式的,即建设数据中心、信息传输渠道、社会服务管理指挥中枢3个基本框架,在三个基本框架的基础上,发挥“民生服务、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8.
王时浩 《社区》2011,(25):1-1
如今,社区这个词和人们的生活关系越来越密切,“有事找社区”已经成了城市生活的选项之一,在一些报道中,也常有“社区认为……”“解决XX问题,重点在社区”的表述,更多情况下,社区居民委员会都被叫做社区,那么,居民委员会就是社区吗?  相似文献   

9.
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法定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在社区治理中却一直扮演着消极、被动的角色,甚至一度有被边缘化和能力弱化的倾向。借鉴社区网络化治理分析模型,我们认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经历了三种模式。在赋权增能模式下,居民委员会是社区网状治理结构中的核心、平台和中介,要“对上争取项目、对下发动、组织居民,左右链接资源”,扮演着“节拍器”、“赋权者”、“增能者”和“引导者”等积极行动的角色。赋权增能模式,改变了政府在行动、居民不行动的困境,悄然改变了“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促进了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城市基层民主的形式是“居民委员会”,但随着社会的变迁、实践的创新,“城市社区”延伸和取代了“居民委员会”的法律含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社区”经历了初创阶段、发展阶段和深化阶段,即城市社区从“法律上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建设的政府领导——政府领导与居民自治的双重属性”的变化,推导出今后我国城市社区的法律地位可能的两个趋向,即社区自治的归位和政府领导的弱化.  相似文献   

11.
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是评价社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以高档商品房社区和旧居住社区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城市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及权重系数,高档商品房社区更注重时“社区管理”和“居民期望”的评价,旧居住社区则侧重于“居民生活性需要”和“社区管理”的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盘锦市的两个社区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结果显示,高档商品房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明显高于旧居住社区.但是,高档商品房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和时社区的感知程度普遍不高,而旧居住社区的居民生活性需要和社区管理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史隽 《社区》2011,(4):11-13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了目前城市社区居委会服务设施薄弱、工作经费难以落实等“瓶颈”所在,同时也提出了解决之道。比如在经费来源上,首次规定居委会成员报酬将纳入财政预算;选举方式上,  相似文献   

13.
社区是社会有机体的微观缩影和基本单位。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加快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是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从现实空间布局审视,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需要以主体存在为支点要素,以现实交往为空间要素,以“共同善”为目标要素。嵌入社区的真实生活情境,多元价值观激荡之下居民的道德自我缺场、空间完整性剥离中居民的道德交往缺乏、风险社会语境中居民的道德审美流失成为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的困境之源。聚合构建社区道德共同体诸要素之“力”,需要在关注个体中引领道德主体的回归,在空间交往对话中激发道德情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道德审美。  相似文献   

14.
张坚  吴佳妮 《社区》2012,(16):8-9
“‘十二五’期间,着重解决目前全省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设施建设为着力点,努力使社区工作关系进一步理顺,管理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工作力量进一步充实,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这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实施意见》中给居委会建设定下的总框架。上述四个着力点细读起来,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15.
“村改居”社区作为由农村社区转型为城市社区的特殊社区,它有别于传统的农村社区,又与现代城市社区存在一定差距。“村改居”社区的居民存在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政治参与知识技能不完备、个体政治诉求被忽视等问题。需要从培育居民政治参与意识、构建特色自治制度、协同立体政治参与管理、网络政治参与方面来提高“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6.
提升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不仅是城市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借助社会质量的分析框架,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QCA),能够识别出“缺乏社会包容”和“缺乏社会凝聚”两个风险因素。以北京、南京、义乌、宁波、成都和西宁6个城市的19个多民族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的条件组合展开探讨,发现城市多民族社区治理能力提升存在“以居民参与为依托的包容型社区”“以民生保障和社区认同为依托的包容型社区”“以民生保障为依托的参与型社区”三条实践路径,营造共生共乐的社区氛围、培育共享共有的社区文化、推进共商共议的社区参与和提供优质高效的社区服务,是城市多民族社区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加强城市社区和谐文化构建的市民参与是建设城市社区和谐文化题中应有之义。可以从培育居民的社区意识、引导树立正确的城市社区文化价值取向、提高居民对城市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参与度以及加强城市社区和谐文化建设的伦理关怀等四个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8.
田玉宇  刘庚华 《社区》2012,(28):44-44
8月14日,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广益街道纪委带来了“考卷”,让丁村社区居民给社区工作者“评分”。“考卷”是从“德、政、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考核打分。测评对象有社区的党员代表、居民小组长代表、企业代表及社区两委班子代表等40余人,然后再由街道随机抽出的4名代表进行个别谈话,全方面评价与衡定被测评对象一年来的工作状况、服务质量、政治素养、职业操守等诸多方面情况。  相似文献   

19.
鲍运刚 《社区》2011,(22):31-32
近5年来,四川省南充市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有了一定基础,但与省内兄弟市州和省外先进地区相比,凸显阵地建设欠账多、工作经费缺口大、应有功能难发挥等现实问题。南充市为此对全市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习考察外地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的先进经验,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6个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八句话     
小虫 《社区》2002,(3):1-1
近一两年来,城市社区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从大中城市到小城镇,社区建设已经成为城市工作中的“热点”。但在社区建设的热潮中,也出现了两种不容忽视的倾向,值得关注。一是行政化倾向。社区建设的主体是社区居民,基础是居民参与,本质是居民自治,核心是以人为本。政府的职责在于组织引导居民参与社区建设,培养培育居民自治能力,创造条件让居民管理、办理自己的事情。可在一些社区里,却出现了政府当家多、居民做主少,政府议定多、居民参与少的现象;出现了有些政府部门争相把自己的“腿”伸进社区,工作压给社区,对社区居委会发号施令、派任务、下指标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