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洁 《百姓生活》2011,(1):14-14
最近,《江苏省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草案)》中关于老年人再婚的相关条款,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根据《条例》规定,子女、亲属或其他人暴力干涉老年人婚姻自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尽管近些年来对老年人再婚的观念已经有了一些改变,但子女反对阻挠,依然是困扰老人再婚一道难以逾越的坎。  相似文献   

2.
尹卫国 《社区》2011,(9):5-5
我国1.67亿老人中,有一半过着“空巢”生活。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无人照料,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对此,新修订的“老年法”草案明确了相关的保障。(2011年1月5日《山东商报》)  相似文献   

3.
佚名 《社区》2011,(8):40-40
今年1月5日,我国新《老年法》草案出炉,子女“常回家看看”被写入草案。实际上,随着全球老龄化的加剧和家庭观念的转变.“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如何为老人“暖巢”成为一个全球性话题。  相似文献   

4.
以A(人工智能)、B(区块链)、C(云计算)、D(大数据以及3D打印)、E(边缘计算)、F(互联网金融)、G(5G)、H(智能居家)、I(物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形态,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与之相伴的是,数据安全风险日益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网络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亟须出台一部统筹数字经济时代“安全与发展”并重的《数据安全法》。 在此背景下,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于2020年6月28日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以下简称《数据安全法(草案)》)。7月3日,《数据安全法(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面向社会征求意见。《数据安全法(草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数据安全法治“从0到1”的进步。 为了确保《数据安全法(草案)》能系统地反映数字经济时代国家整体的数据安全与发展观,8月9日,由四川省法学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法治研究会主办,西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法学院承办的“数据安全法治暨《数据安全法》立法研讨会”以在线方式举行。会议由研究会秘书长汪灏主持,华东政法大学数字法治研究院、微信法务部、阿里巴巴集团综合政策研究室、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西华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法学院的专家学者就数据安全立法的机理、表达与规范等问题作了主题发言。 本次会议的主题发言分别涉及《数据安全法(草案)》修改、国家总体安全观与数据安全法、域外数据调取法定程序、数据行业的基础性合规框架、“数据”监管边界的立法界定、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对我国数据安全立法的启示等6个问题。本刊将这6个问题的主题发言摘录登出,旨在促进我国数据安全立法的学术交流,进一步推进我国《数据安全法》正式诞生。(2020年8月31日)  相似文献   

5.
魏雪梅 《社区》2012,(27):21-21
我国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7亿,已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年龄增长,身体功能退化,老年人面临包括生活照料、情感交流在内的全方位的护理、照顾,原先的“亲人照顾”这一简单模式,便不能适应当前社会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意义便凸显出来。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草案对家庭养老重新定位,将现行法“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崩’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即社区养老)。今后我国城市的传统养老方式——“家庭养老”,将会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6.
2016年6月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步审议并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在第2章第2节以第25条至第36条规定了监护,其中既包括未成年人监护,也包括成年监护。《草案》的规定,参考了各国监护制度的最新发展,因应了修订后《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引入的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有较大创新。但此部分规定,仍有值得推敲与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7.
丘生 《中华魂》2014,(19):35-35
中共中央2014年1月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明确规定,对配偶已移居国外,或者没有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裸官”,不得列入考察对象。这是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制裁“裸官”规定。广东省治理“裸官”则“更上一层楼”,干脆要求“裸官”提前退休,从此不再从政。广州市委原副书记方旋成为因“裸官”被组织要求提前退休第一人。  相似文献   

8.
谭士桢 《百姓生活》2013,(12):24-24
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老年人名下的房产也因此成了某些子女们眼中的“唐僧肉”。有些老年人,因为缺乏产权保护意识,或者屈服于亲情,往往将自己的“窝”拱手相让,结果后悔莫及。  相似文献   

9.
一《企业会计准则》给资产的内涵作了明确的界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并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在此之前,《准则(草案)》曾解释为“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能为企业提供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一些学者提出相同或相反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不能提供经济效益也不能否认它们的资源价值,还有的学者直接解释为“资产是企业拥有的各项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另一种观点认为“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就不能确认为企业的资产”。以上这些观点,从概念的内涵看,似乎有所区别,但从外…  相似文献   

10.
姚北桦同志的杂文集《暮鼓晨钟》作为“江苏杂文十家丛书”之一,最近由今日中国出版社出版了。姚北禅同志是一位老新闻工作者、老编辑,50年代是南京《新华日报》秘书长,7O年代是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和《南京师范学院学报》主编。SO年代是《江海学刊》主编。离休后,任江苏省红楼梦学会会长、江苏省杂文学会副会长。他在工作之余,勤于笔耕,精心于杂)飞IJ作。他的作品数量不多,但大都是精品,发表以后,颇受好评。他的《试笔三愿)}1980年1月8日在《新华日报》发表后,被收入叩i国部(艺大系·杂、C卷》。他的《“九斤老…  相似文献   

11.
论偷税罪     
偷税罪是指纳税人、扣缴义务人采取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簿、记帐赁证,在帐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的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应缴)税款,情节严重的行为。八届人大五次会议对自1980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进行了全面、重大的修订,修订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刑法》本身,还包括自《刑法》实施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为适应形势的需要所制定的单行刑事法规。修订后的《刑法》(以下简称“97”《刑法》)自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修订前的《刑法》由于受…  相似文献   

12.
秦耘  张玉洁 《老友》2014,(6):55-55
正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房屋产权归属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纠纷的产生原因。相对于年轻人,退休后缺乏经济来源的老年人似乎更应当在房屋产权上得到更有力的保护。2013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也规定:"老年人自有的或者承租的住房,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侵占,不得擅自改变产权关系或者租赁关系。"然而,现实情况又是怎样的呢?案例:年近七旬的老人李某与丈夫刘某于1997年  相似文献   

13.
2011年,国家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宣布,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基本完成,虽然还需经过多轮法律审定程序才能正式生效,但其中精神慰藉一章中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等具体条文,还是引起了广泛争议。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修订草案的背景是什么?将精神慰藉细化成这样具体的法律条文,能否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近日透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起草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下称“规划草案”)目前三轮征求意见程序已全部结束,年内有望出台。  相似文献   

15.
《成才与就业》2014,(3):18-18
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建立“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相似文献   

16.
王琦 《社区》2014,(10):5-5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鼓励探索开展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事实上,“以房养老”在部分城市早已开始试行,但效果尚不显著。最近一项抽样调查显示,63.2%的网民认为,以房养老“还不太适用于中国”。(《中国青年报》3月12日)  相似文献   

17.
张永琪 《社区》2009,(24):4-4
江苏省兴化市城区一条小巷内,面对路上的一只钱包,路人见了纷纷“绕”着走。最终,下班回家的罗璇“鼓起勇气”捡了起来,打开后吓了一跳:里面除现金外,还有价值百万元的银行卡和票据等。(5月30日《扬子晚报》)  相似文献   

18.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1.父母无力抚养幼年时的子女的,子女独立后应当履行赡养义务。  相似文献   

19.
张宗 《金陵瞭望》2007,(6):12-14
在2007年全国两会上,《物权法(草案)》和《企业所得税法(草案)》成为全国关注的两个重点议题。应如何理解这两大草案出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尹卫国 《社区》2012,(27):5-5
为将“岭南通”卡与居住证制度有效对接,广东省惠州市计划在今年内率先推出岭南通特种卡“岭南通-老年卡”。届时,65岁以上在惠州居住超过半年的外地老年人办理该卡后,可像本地老年人一样持卡享受免费乘坐全市范围公交车等优惠。(《南方日报》8月7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