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一家科技公司研究出一套“高超音速声音系统”,能把婴儿的嚎啕大哭声转化成令人震耳欲聋的“声音子弹”,让敌人动弹不得或拔足而逃。发明人表示:“它能令人产生严重的偏头痛,使人不能动弹。”新武器其实是50条录有不同声音的录音带,在发射子弹时,系统会把声音放大成令人震耳欲聋的巨响。这款声音子弹,特点是使用者能把噪音“导向”个别目标,只有“中弹者”才会听到由声音子弹发出的巨响,但使用者本人和旁边的人却丝毫不会受到新式音波武器@王昕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对广播新闻有一条不成文的评价标准——没有同期声的新闻就不是好的广播新闻。这种标准带来的后果是日益增多的“无效声音”对广播新闻播音节奏的干扰。“无效声音”过多,主要是由于我国广播新闻“有效声音”资源严重不足。不具有新闻性、不具备权威性和冲突性的广播新闻只是“无效声音”。它干扰和拖慢了广播声音的节奏和语速.使得本身以短小精悍、简捷明快著称的广播新闻拖沓冗长、毫无生气。再加上信源中存在的浓重的方言、口齿不清或者录音质量等问题,直接破坏了新闻播报声音本身的听觉感受,降低了广播新闻的宜听性。  相似文献   

3.
玲珑 《人生与伴侣》2009,(12):20-20
夜半耳鸣求医两年无果 45岁的岳芝兰是山东阳信县人,10年前低头弯腰时会偶尔感到耳朵“吱”一声响。当时她和家人都以为是“上火”造成的,就没在意。直到2006年9月份,岳芝兰的丈夫王保旭在晚上睡觉时总能听到“吱吱”的声音。刚开始他还以为是老鼠的声音,后来又怀疑是漏电的声音,他四处寻找声音的来源,  相似文献   

4.
2001年2月21日,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坐在办公室里,观看《新闻联播》。19点20分,专门接听高级领导人来电的红色电话机响了。一个声音问:“你是赵化勇吗?”得到确认后,那个声音说:“总书记要和你说话。” “你好,是赵化勇吗?”一个非常熟悉的声音问。  相似文献   

5.
刮大风     
今天半夜,我从睡梦中醒来。我听到了“呼呼”的声音,树枝拍打墙壁的声音,还有噼哩啪啦的声音。我仔细一听,原来是刮大风了!突然,我听到好像有怪物的声音,我害怕极了,连忙跟六姨说。六姨说:“别怕!”然后她就过来跟我睡了。  相似文献   

6.
“口语诗”是从第三代诗中萌蘖而出的一个新诗亚种,具有反对过度修辞、突出口说价值、崇尚“事实的诗意”等特征,其对“说话”“声音”和“废话”的强调尤为引人注目。这些因素的存在不仅具有深远的诗学传统,而且具有深刻的哲学根基。在语言哲学视域里,“说”是此在之显现,是人的在场,也是诗的本真状态;“声音”在西方语言传统中是本体的代名词,在中国气本诗文传统中则是“诗之源”;而“废话主义”的去价值、去功利、去语义等,也是现代语言哲学的诗学转化。口语诗的存在是功能性的,具有解构与建构的双重作用,它在否定现代诗歌书写霸权等异化形式的同时,也在进行一场返回在场、返回声音、返回身体、返回原初的“感性革命”,具有积极的诗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就包括听一个人的声音。”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姜良铎对记者说,“根据一个人说话声音的变化,是可以大致判断疾病的部位以及病症的寒热虚实的。”  相似文献   

8.
“声音的诗学”属于后现代语境中“先锋批评”的美学范畴。作为美学范畴的声音,既是一个文化概念,也是一个叙事学语词,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意象。女性生存的意义在于反驳男性声音暴力,以女性意识,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女性的审美创造。对女性“声音”即文本内蕴和话语方式的研究即“女性声音的诗学”。从无身份的沉默或称“类失语”,到“自听自说”,再到发出“自己的声音”,建构了女性“发声”的历史,也是女性主体价值确认的历史。在两性声音场域中,不能只有一种声音,只有两性和声,才更符合社会的、美学的和谐生态观。  相似文献   

9.
民间信仰是传统社会生活模式的折射,城市是现代化生活方式上演的舞台,城市中民间信仰仪式的声景建构,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方式与传统文化观念之间矛盾与共生的体现。论文从福州民间信仰仪式中的“游神”活动入手,来探讨城市化环境下,传统民间信仰仪式声音景观的建构与变迁。一方面,在快速流动的现代化社会中,民间信仰仪式的声音空间被重塑,城市“噪音”为其塑造了新的声音基调,信仰仪式活动中民间艺术的传统性逐渐被削弱;另一方面,新的声音和新的“传统”不断诞生,丰富着城市的多元声音景观,而民间信仰及其孕育出的传统音乐文化,则是城市地方声景和文化记忆塑造中不可或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0.
寻绿记     
动物们通常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来传递信息,比如告诉同伴“有危险”,或者宣布“求偶仪式就要开始了”。一些动物的声音很大,大到能穿透水体,能在遇到树木时产生回音,而传到数千米之外的接收者的耳朵里。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动物界中最典型的“大嗓门”。  相似文献   

11.
“大音希声”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老子提出的关于声音的美学观点。其“大音”即是“道”本身的声音,也是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最纯粹的声音。从这种声音派生出世界上一切可以称得上美好的声音。老子以“希声”之音为美,他崇尚自然,主张清静无为。老子以“道法自然”的“希声”之音为典范,从而派生出了“弦外之音”的音乐审美观。而“弦外之音”的欣赏层面所揭示出的创造性思维则是一个多元而复杂的过程。因此,了解和注重人们的审美取向,借鉴老子基于“道法自然”的“大音希声”的音乐审美思想,对现实的音乐审美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电影《现代启示录》中,声音设计实践及环绕立体声技术的出现标志着瓦格纳式愿景的重新觉醒。这部绝对视听电影不仅是现代电影声音设计的里程碑,也是对技术、奇观和感官体验政治的持续反思。作者回顾了感官经验与声音设计历史,如19世纪感官技术构成集体感知装置的核心部分,使得人类感官与技术现代性相遇;1915年爱迪生通过一系列“声音测试”见证了留声机区别于现场表演的根本性变革;1958年,卡尔肖录制的唱片《莱茵的黄金》将声音再现与现场表演分离开,重建感官体验能力;1979年,电影《现代启示录》将声音再现从记录功能中分离出来,以虚拟感官经验取代人类实际经历世界,这也最终推动了“麻醉刺激”批评。  相似文献   

13.
“80后”文学属于“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文坛对“80”后写作大多持否定态度,批评应该进行,但同时也应该有反批评,任何一方的过于高大都会造成极端的灭亡,通过分析“80后”个体特色及作品,达到正确认识“80后”文学的目的:批评声音过大,“80”后再不敢涉足写作,文坛后继无人,褒扬声音过大,又势必会使传统因素丧失阵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应是对待这一群体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4.
放焰火     
今天是我的生日。吃过晚饭之后,外公和爸爸带我下楼去放焰火。 我们先放了一个响炮,叫“大地红”,“咚咚咚”的声音把我耳朵都快炸坏了。接着放一个宝塔式的焰火,声音很小,但色彩鲜艳,放的时间很长。  相似文献   

15.
对于汉字形音义三者的辩证关系,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恰如其分地把握住。只注重形体,而忽略声音,或望文生训,或不知贯通,易简之理既失,大道遂多歧亡羊。为矫正此弊,清代乾嘉学者才不得不反复申言“训诂之旨本手声音”,“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其义即存乎声,求诸其声则得,求诸其文则惑矣”。然而,倘若由此而走向一种极端,唯文字声音是求,全然不顾汉字形义关系的一般约定俗成性,不顾汉字使用的基本规范性,那就必然要走火入魔,闹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训诂新解"的笑话来。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从《中国好声音》第一季开始,一些怀揣梦想却常被残酷命运撞得鼻青脸肿的好声音“席丝一族”,便快速进入到了光芒四射的新星序列,而”好声音”第二季亚军,来自贵州苗族山寨的小伙张恒远无疑是极璀璨也颇具话题性的一颗!  相似文献   

17.
在国家主流声音与特殊民族政策的空隙里,闻捷的诗以把国家意识形态“人情化”、“异域化”、“陌生化”的文化策略,获得了审美的“合法化”,从而成为当代文学重读中真正的常青树,并为我们重返“十七”年提供了新的视角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哧啦!”你知道这是什么声音吗?嘿嘿,猜有大灰狼的同学不要害怕,这只是我老妈吃变色糖撕包装的声音。听说她买了好多呢!现在就让我给你“情景再现”一下……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月19日,正在旅游公司上班的张丽华忽然接到儿子强强打来的电话:“妈妈,你让我吃的是什么药?好难吃……”强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没了声音。张丽华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对着电话“喂!喂!”地大喊起来,只听电话里传出一个声音:“不好!你的孩子口吐白沫昏倒了,我帮你送去医院,你快点来!”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企业传递的形象声音和产品声音中,最重要的核心信息实际就是对人心的影响。谁的“人心”穿透力强,谁的公关效果就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