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渤海海域污染面积不断扩大、污染程度日益严重、海水水质迅速下降、渔业资源不断减少、旅游资源不断遭到破坏的现状,从管理角度对渤海海域污染成因进行分析,并对渤海海域污染的管理和控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可燃性气体的爆炸极限测定装置,通过测定其安全性和准确性均符合本实验要求。空气与原油在油藏温度和一定压力下,低温氧化后得到CO、CH4、CO2等气体,根据该产出气的组成配制模拟混合气体,研究其爆炸情况,通过人工配制,对原油低温氧化后产出气中各组分比例进行调节,研究测定了不同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被测气体爆炸极限以及最高允许氧含量。结果表明:按照产出气组分比例配制的混合气体,不会在油藏条件下发生爆炸;爆炸极限和最高允许氧含量随温度和压力条件改变而改变,高温低压条件易使混合气体发生爆炸,而低温高压条件混合气体不易发生爆炸;二氧化碳对混合气体的爆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河三角洲埕岛海域石油运输安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三角洲埕岛海域是中国最大的浅海油田和重要的海上原油生产基地,随着海上石油产量逐年增加,船舶运输迅速增长,石油运输安全成为亟须研究、解决的重要问题.当前埕岛海域原油运输安全的隐患主要是通航环境差、船员素质低、航运公司管理薄弱等,应针对上述隐患,采取大力改善通航环境、建设海上交通管理系统、提高船舶市场准入标准、建立安全诚信管理制度以及健全船舶靠泊设施、加强对船员的培训等对策,确保埕岛海域的石油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4.
跨国海域海洋环境陆源污染防治的国际性法律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人们对海洋环境并不太关注。随着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人们逐渐认识到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人类健康所带来的巨大负面影响。为了保护跨国海域的海洋环境免遭陆源污染,自际社会不断尝试借助立法对其加以规制,调整跨国海域海洋环境陆源污染的国际性法律框架因应而生。在跨国海域海洋环境陆源污染的国际性法律框架中,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为代表的国际法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5.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的现状、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前,我国海域的环境质量状况很不乐观,不仅是由于多种污染和不合理开发等原因造成的,而且还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的观念有关。为了加强海洋环境恶化海区的综合治理,将我国海域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海峡5个海域进行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同时,国家应在政策、法律、资金、产业、技术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石油的国际贸易和运输业不断扩展,石油的大量供求的同时,各国的油轮也向大型化发展,而石油的海上运输往往由于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使油轮和原油遭受损害,除了船、货的损失外,还会造成油污损害,对海洋环境也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严重摧残渔业和水产养殖业的生长。不仅如此,石油的污染还破坏人们的生活和休养环境,以致关闭海水浴场,影响旅游事业的发展,而大规模的溢油事故,还可能造成交通停顿以及对其他船舶和沿岸油罐引起爆炸发生火灾等。因此,海上油污损害给保险人的损害赔偿责任带来了新的问题,需要我们探讨。油污损害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具有国际性质,涉及各国人民的切身利益和整个世界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引起世界各国的  相似文献   

7.
应用DPSIR模型构建海域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引入投影寻踪评价模型,以我国近海海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2005~2011年,驱动力和状态指标值下降趋势明显,压力指标值上升趋势明显,影响指标值则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波动特征。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近海海域承载力呈现波动中下降的趋势,其值由2.1126降至0.4987。据此,提出转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实施海域承载力动态监测、加大海域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大连的城市发展,迄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在旧中国,大连曾沦为日、俄的殖民地,解放后,经过四十年的建设,已经成为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港口城市和经济中心城市。认真研究大连城市的性质、特点和在各方面的优势,建设好大连,对辽宁、对我国东北三省、甚至对全国经济的发展,都是有重要意义的。大连地处辽东半岛的南端,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与东北大陆相连。其海岸线蜿蜒曲折长达898公里,海域辽阔,海湾众多,拥有大小港口30多个,海上运输四通八达。具有深水、不冻、不淤等优点的大连港,是我国的第二大港。全市土地面积为12,500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连开发区663水产养殖户诉长江航道局海域污染案件的分析,试图说明构成海事污染获得相应民事赔偿的要件和过程,解析其中涉及的一些法律问题和现实因素,以引起对此类案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应用于南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估研究,选取14个指标对2003-2013年南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近年来南海近海海域生态环境整体状况较为脆弱,呈现中度脆弱或强度脆弱。影响南海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因素为工业废水排放量、治理废水项目数量、海洋科技从业人员数量和海洋科研机构数量。据此提出了加强海洋环保宣传、控制污水排放入海、建立污染预警机制、大力发展海洋科技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据新华社东京3月12日电日本警方12日说.日本东北海域11日发生8.8级的强烈地震和海啸已造成超过1000人死亡,另有超过1000人失踪.同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氢气爆炸,4人受伤.  相似文献   

12.
根据2009~2011年烟台市辛安河口邻近海域的水质调查监测数据,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和营养状况质量指数法分别对辛安河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和其邻近海域的水质进行评价,并进行了水质变化趋势、入海污染源及污染物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辛安河污水处理厂排海污水没有超标项目,但COD、总磷的标准指数较高,除个别站位无机氮超标外,辛安河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水质没有超标项目,COD的标准指数有降低的趋势.该海域为中营养化水平,营养状况指数NQI没有显著的趋势性变化,无机氮浓度较高,磷酸盐处于相对限制状态,海域有爆发赤潮的潜在风险.辛安河污水处理厂入海排污口和降雨季节辛安河入海径流是影响该海域水质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3.
港口国监督是港口国政府管理本国海域船舶的安全和海域污染方面的一项重要制度。受制于经济发展及航运水平的差异,南海区域国家港口国监督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借鉴国际上港口国监督组织成功的经验,南海区域各国可效仿巴黎备忘录和东京备忘录的新机制,制定符合南海周边国家实情的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论海上石油污染与中国海洋环保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结合我国海域及石油污染的现状,探讨了我国海洋环保法制建设在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及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期合理开发海洋资源,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5.
分析表明:我国近岸海域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是由于多种污染和不合理开发、人们的观念落后等.因此,政府应采取措施对近海进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性能源危机加速了石油航运业的发展,使船舶溢油污染海域的风险日益增大。我国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法律制度尚存一些欠缺,有必要逐步与国际接轨,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船舶油污损害赔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价格变化是近年来影响国际农产品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借助纽交所原油期货和大连大豆期货、玉米期货周数据,利用Johansen协整分析、向量自回归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与大连商品期货市场的大豆和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传导关系、传导方向和路径以及传导效率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从长期来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与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呈现同向波动,原油期货价格每波动1%,则国内玉米价格波动0.186%;从短期来看,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对农产品价格的传导并不显著。原油期货价格与国内玉米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单向因果关系,原油期货价格与国内大豆期货价格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大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比玉米期货市场更为有效,国内大豆的定价权在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8.
蒸发波导环境下雷达超视距性能评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蒸发波导是海洋大气环境中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受其影响,雷达常常出现如超视距探测等异常特征。该文主要针对如何准确评估蒸发波导环境下雷达的探测能力问题,利用电磁波传播的数值方程并结合雷达接收机理论,构建了雷达探测定量评估的模型和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2003年08月在大连海域的试验数据的分析中,理论分析的结果与雷达实际探测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防范突发性海上石油污染的国际法律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上突发性石油污染事故,尤其是发生在近岸海域的大型溢油事故对海洋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自一战之后,国际社会即开始意识到海上石油污染所造成的种种问题并试图在国际法上予以解决。至二战之后,遭受到巨大海上石油污染事故的冲击之后,国际社会的努力才真正开花结果,相应的国际法律规范逐渐丰富完善起来,并经过数十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果。国际社会在防范突发性海上石油污染事故方面的努力,对于正快速发展海洋经济的中国如何防范此类突发事故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渔业法》和《海域使用管理法》分别规定了使用海域取得养殖证和海域使用权证的程序。在理论和实践上,通常的理解是:养殖证是行业许可证,是管"事"的;海域使用权证授予海域使用权,是确"权"的。这种"事权分离"的解释模式,为渔业和海洋行政部门都有权管理海域并征收海域使用金提供了借口,严重侵害了渔民的利益。在养殖问题上,《渔业法》与《海域使用管理法》冲突的本质是一种自然资源设定了两个分配模式,为正确处理二者冲突,应当在《海域使用管理法》中规定养殖使用海域依照《渔业法》规定办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