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梁莹 《社区》2011,(8):46
"都说吃五谷杂粮养生,可怎么煮才好吃?"在一次饮食养生的讲座中,就有不少读者提出了这个问题。其中一位李女士就这么问:"杂粮有很多种,有的很坚硬,一起煮的话,最后根本不熟。"还有诸如此类的问题:"杂粮煮出来的饭太糙了,口感不是一般的难吃。","只能打成杂粮糊,是糊有营养,还是饭?"  相似文献   

2.
李怀字 《市民》2007,(4):26-27
“我很坚强,蒸不熟、煮不烂,我就是我,我有一定之规,一不自寻短见,二不铤而走险,全力著书立说,做对祖国文化有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一凡 《社区》2010,(24):43-43
“排毒”是时下一个很时髦的词,许多人都在寻求各种方式来排毒养生。那么,人体内真的有“毒”吗?这些“毒”是从哪儿来的?怎样才能科学地把这些“毒”排出去呢?其实方法很简单,就在你的一日三餐里。  相似文献   

4.
苏东坡不仅擅长文学、诗词,而且还精通医学,尤其对养生之道有独到的见解。一次,他的朋友张鹗拿着一张宣纸找东坡索墨宝,张希望他最好写一点关于养生方面的内容。苏东坡略思片刻,点点头说,“我得了古代的一个养生长寿方,这药方很简单,药只有四味,但服后效果甚著,今天就奉赠给你吧。”于是,东坡飞毫泼墨,写成四句诗:“一曰无事当以贵,二曰早寂当以富,三曰安步当以车,四曰晚食当以肉。”这哪里有什么药?张茫然不解。东坡笑着解释说,养生长寿的要诀全在这四句话里,所谓的“无事当以贵”,是指人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荣誉…  相似文献   

5.
影子 《山西老年》2011,(8):29-29
那天上午我去体检,早上没吃饭早早就走了,体检完回到家就十点多了,婆婆正在和她的老姐妹们津津有味地唠嗑。一看我进门,婆婆立刻停住话题问我:“你回来了?饿坏了吧?我给你弄饭吧。”我看看表说:“不用了,等中午一块儿吃吧。”婆婆起身向厨房走去,边走边说:“要不,就煮几个饺子,快得很。”我想着自己还有没完成的工作,急忙拦住婆婆说:“我还有事,天气太热我也不想吃,等会儿歇歇正好有胃口。”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6,(21)
煮煮是烹饪中的一种常有手段,但是因为煮的物品不同,煮也有很多的技巧。煮挂面不要等水沸后下面,当锅有小气泡往上冒时就下面,搅动几下,盖锅煮沸,适量加冷水,再盖锅煮沸就熟了。这样煮的挂面柔软而且汤清。煮饺子俗话说:“敞锅煮皮盖锅煮馅。”敞开锅煮,水温只能接近100度,由于  相似文献   

7.
历代文献中的养生术语有摄生、养生、卫生、养性、调摄、摄养、摄卫、保生、保养、调养、颐养等,语义略有不同。其中“养生”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养生”的常用义为摄养身心使长寿,与养生的内涵外延相吻合,适合作为规范术语。当代辞书和教材都认定“养生”为规范术语,但定义不够准确。根据养生术语的具体使用情况,“养生”当定义为:根据生命运动规律,调养身心,以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保健方法及各种保健活动的总称。  相似文献   

8.
《中华魂》2013,(12):46-46
如今,养生已成了一种全民现象。可有些人对养生有特殊的坚持,时时、事事必须要遵守养生“规矩”。专家提醒,养生过度反受其害。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梳头作为保健方法之一,为历朝历代养生学家所推崇。中国古代《养生论》中就有“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之说。《黄帝内经》中也有“一日三篦,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全国首届健康老人形象大使”,陆正平的养生保健很有一套,而且独特有趣。  相似文献   

11.
我国有民谚:“宁做蚂蚁腿,勿学麻雀嘴。”药圣孙思邈曾提出“多言伤气”的养生理论。宋人陈直在一部关于养生的书中,将“少言语,内养气”排在首位。百岁著名画家朱屺瞻终生奉行的养生原则中就有一条:“少讲话”。《论语》云:“君子敏于行,而讷于言。”平时沉静寡言的毛泽东,对此非常推崇,从中撷取“敏”、“讷”两字为女儿取名。总之,少说闲话,不仅是一种已达成共识的养生方法,也是一种修养。  相似文献   

12.
养生念好“一字经”,保你越活越年轻:心静好比一湖水,清风徐来波不兴,静观事物细变化,正确处理避误差;毅力好比一座山,咬牙挺胸度难关;心中长明一盏灯,万事等闲看分明;心里长存一杆秤,衡量自己轻和重,客观评估不务上,自知之明心平衡;人生犹如一支箭,不后悔来不嗟叹,满目青山松和柳,老当益壮天地宽。生活中时常充满着矛盾,老年人的心理世界也是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所以,要想保持心境平衡,必须要有好的养生方法。那么,记住以上保持心态平衡的“养生一字经”就很有必要了。具体来说就是:心静好比“一湖水”。高峡出平湖,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相似文献   

13.
红翼 《老友》2012,(4):65-65
我从实践中感到,养生保健需要“三心”“两意”。所谓“三心”,即常怀平常心、不泯稚童心、坚守宁静心。所谓“两意”,就是随意和刻意。先说“三心”。一是常怀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有了平常心.对生活的满意度就会大大提高,不断提升幸福感,更加热爱新时代。有了平常心,就能与世无争,不攀不比,安于平淡。  相似文献   

14.
编读连线     
《人生与伴侣》2006,(3):68-69
祝“新养生”更上一层楼 编辑老师: 你们好!我们爱“新养生”,这是我们一家五口人的心里话,每期的杂志一到,我80岁的父亲、70岁的母亲和16岁的女儿,还有我和妻子都想先睹为快,因此常常是你争我夺,结果是女儿眼明手快,让她捷足先登,通过长期的拜读,我们对“新养生”的感觉是实在、实用、贴近生活,就像一款美味佳肴,能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大饱口福。  相似文献   

15.
垂钓对健身养生很有益处,我国历史上就出现过许多以垂钓健身的著名人物,如姜子牙、严子陵等。在西周时期被尊为“师尚父”的姜子牙,活了97岁的高龄。他在任职时已是耄耋之年,但他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思维敏捷,精力充沛。这不仅是因为他有超人的天赋,还与他十年垂钓生涯有相当的关系。从运动医学、运动心理等方面分析,垂钓对健身养生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垂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我精神疗法。当一条活蹦乱跳的鱼儿被钓上来后,会使人欣喜万分,心中的快乐难以言表。鱼儿进篓,又装饵抛钩,寄托新的希望。因此,每提一次竿,无论得鱼…  相似文献   

16.
时到时担当     
林清玄 《可乐》2010,(8):21-21
我的家乡有一句大家常用的俗语:“时到时担当,没米就煮番薯汤。”这是一句乐观的、顺其自然的话,大约相当于国语里的“船到桥头自然直”,或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相似文献   

17.
高慧 《北京纪事》2015,(3):91-92
近年来,薏米因为有美容、祛湿、抗癌等功效,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很多女性更是极度推崇薏米红豆汤,恨不得天天煮来养生。那么薏米到底是什么?它的功效真的有那么厉害吗?它真的适合每日服用吗?长期服用有没有副作用呢?微信里的小道消息所说的大米和薏米不可以一起煮,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8.
丘处机养生思想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追求长生是道家道教文化的古老传统。先秦老庄就已经提出以精神超越为主、以形神合一为归的养生理论,早期道教虽然以老庄思想为理论渊源,但与老庄相比,却更重视肉体长生。全真道否定了肉体可以长生的思想,提出了“全真而仙”的超越理念。但“全真而仙”的超越理念,却使全真道在养生与成仙之间产生了理论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丘处机开始重视养生,并提出了顺任自然、清心寡欲、炼养合一、德养结合的养生思想,从而又把成仙与养生统一了起来。  相似文献   

19.
王蒙不养生     
“不养生”也是一种养生之道,即王蒙的养生之道。 作家王蒙曾就养生之道请教过著名学者周谷城先生,周谷城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的养生之道就是“不养生”。王蒙大受启发,联想到生活中有不少人,有的吃补药吃出了大病,有的练气功练得走火入魔,有的炼丹服药把自己毒死,有的练长跑把自己累死,都是因为养生过头的缘故。  相似文献   

20.
《社区》2009,(3):12-12
“糙米茶”听起来就很有味道,它是用糙米煮出来的茶,即民间所说的米汤。“糙米茶”跟糙米粥饭一样,营养价值很高,而且有减肥与美容的功效。糙米茶喝起来非常清心爽口,是很好的解渴饮料。“糙米茶”最好是趁热喝,这样才能更好地品到糙米的香味,解渴功效也好。如果待糙米茶凉后,喝起来有点稠,有点黏口,口感就不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