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人很少吵架,并不是因为邻居间没有矛盾,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多么有教养。只是在处理和解决问题与矛盾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有效的“第三者”的存在。这个“第三者”在共同住宅中是业主委员会,在独户住宅区是自治会。 相似文献
2.
“一墙之隔不往米,擦肩而过不搭活”,这是当今城市邻垦关系淡漠的真实写照。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做过一则关于“邻里关系”的调查,参与调在的4509人中,40.6%的人不熟悉自己的邻居,其中12.7%的人“根本不认识”自己的邻居。调查中,34.8%的人表示跟邻居“没有相处米往”, 相似文献
3.
4.
余南宁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7(3):97-101
本文探讨了老年再婚过程中戒备心理的表现形式包括对婚姻对象的戒备和对自己子女及家人的戒备;并从认知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分析老年再婚过程中戒备心理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老年再婚过程中消除戒备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大妈是小区里的名人,她退休前是名医生,现在简直成了小区里的健康顾问,有什么关于健康的问题大家都会先找她咨询一番,她也会耐心地给予解答。畅畅的妈妈是一名钢琴老师,最近小区里好几个孩子都跟着她学钢琴,价钱好商量之外,关键是便捷,不用大老远地去接送孩子了。 相似文献
6.
钟志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69-78
开元前期以帝王为中心的宫廷文学创作呈衰歇状态,主因是玄宗励精求治、抑制奢靡,宫廷游宴大大减少,从而间接抑制宫廷诗歌唱和的发生。他从历次政变中吸取教训,防备心理甚重,不惜一切清除可能威胁自己统治的因素,导致众多文人被诛杀、流贬。同时,为加强权力的集中,他对王公贵戚的限制,导致文士入仕途径受影响,使之不能成为宫廷文学的参与者,从而间接影响创作群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8.
吴访非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3,5(2):92-94
居间合同是指居间人向委托人报告订立合同的机会或者提供订立合同的媒介服务,委托人支付报酬的合同。通过论述居间合同七方面法律特征和居间合同当事人、中居间人及委托人的权利和义务,阐述了居间合同欺诈的三种主要表现形式,指出了居间合同欺诈行为防范的四项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农地流转是改造小农户并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农民普遍将农地流转给亲友邻居的行为并未完全遵循收益最大化原则。对此,基于心理账户理论解构农户农地流转对象选择的发生学机理。研究表明,(1)农地的产权属性导致农户形成农地心理账户,并根据交易对象的差异性,分割成熟人心理账户和陌生人心理账户。(2)根据心理账户的核算规则,农户将农地流转给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和预期收益构成)大于损失(由显性成本构成);转给陌生人是因为收益(由即期收益构成)小于或等于损失(由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构成)。为此,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关键在于提高陌生人心理账户的收益或者降低损失。基于江西绿能公司的案例及“广东千村调研”的实证检验发现:以村委为主体,引入社会资本促进农地流转,帮助农户“土地入股参股”,搭建农地流转服务平台或集中流入农户土地再流转出去是促进农地要素市场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张大爷60岁了前段时间刚退休。最近,家人反映他的情绪很不对劲,以前性情很温和,很少发脾气的他,现在动不动就发火,还敏感多疑,总觉得自己得了重病。于是,老伴带着张大爷来到街道心理服务站,向心理咨询师求助。 相似文献
12.
13.
14.
“居间”的辩证法——詹姆斯·费伦的《作为修辞的叙事》的方法论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杰泓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61(3):314-318
美国当代著名叙事学家詹姆斯·费伦的近作《作为修辞的叙事》,其方法论将“叙事”视作作者、以文本与读者间意识形态交换的“修辞”为逻辑起点,试图建构一种突显作者、文本和读者交互协同作用的、以文本为中心的动力学话语体系,具有鲜明的“居间”特征。这对国内相关研究有着丰富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任萱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2):73-74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居间合同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但是,在居间合同的实施中,许多人对居间合同及其法律特征不甚明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居间合同的缔结。本文仅就居间合同法律特征作一简述,旨在使人们对其有一个初步了解。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