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唤醒并培育了人的主体性,促进并实现着人的超越性,科学技术活动中真善美的统一体现了对人类自由的积极追求。因此,科技文化使人不仅在观念中而且在实践中从动物界超拔出来,它统摄着人的各种形下属性,丰富和提升着人的形上本性。  相似文献   

2.
人的活动是人的主体性活动。穷其动因,简单地说,就是人的活动的动力因素,它是考察人的活动何以发生、何以发展的问题。从根本上讲,人的活动不是简单地由外力推动着,而是被它想象或预期的结果所驱动。自我教育是自我高度的自觉的教育活动,如果说内动决定着自我教育活动的动因、内化决定着自我教育的实现过程的话,那么内导就决定着自我教育的性质和方向。内导的客观性是由人的思想观念的特点、情感特点和人的行为的特点决定的  相似文献   

3.
风险是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它预示着各种危险与灾难的可能性。风险挑战着人的本体安全,并引发了人的认同危机和信任危机。  相似文献   

4.
蔡立芸 《社区》2014,(24):60-60
垃圾桶里倒挂着一双腿,半天没有动静了口天刚拂晓,几个晨练的人,远远地看着小区垃圾场,七嘴八舌议论着,就是没有一个人敢上前看个究竟。  相似文献   

5.
从人的三重属性看当前我国所有制变革的合理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人是类性、群体性和个体性的现实统一。制度深刻影响着人的属性,影响着人的生存与发展状态,而人又毕竟是制度建立与变革的出发点和归缩。人的类性、群体性对应着生产资料公有制,人的个体性对应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当前我国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公有制、集体所有制和私有制相并存在的所有制形式,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将人的类的利益、群体的利益和个体的利益相统一的原则,其历史合理性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价值观要求人的全面发展,这与思想政治教育在本质规定性上是统一的。因此,在“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引领下,思想政治教育肯定人、发展人、满足人。另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彰显着思想政治教育个体的主体性,不断完善发展着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发展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7.
试析美国文学中"墙"的意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墙的意象在美国文学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形成了一个重要的传统。梅尔维尔通过对墙的意象的象征主义的应用,首先开辟了这一传统。后世的作家对其不断地加以传承、运用和创新,使墙的意象的含义不断丰富,不断扩大。在美国社会工业化和商业化早期,它象征着束缚人、禁锢人、使人性格异化的力量,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疏远和生活的苦闷。在现代美国社会,它还象征着黑人及其它有色人种所面临的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在那个特定年代,他一直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关注和探索着个体的人应有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的状态,思考人应该怎样对待人,并用其作品和言行向我们展示了他先进的人本思想理念。  相似文献   

9.
《社区》2012,(21):1-1
在很多人的眼中,社区工作者都是婆婆妈妈、干着不起眼工作的一群人。其实,每位社区工作者都是一个小字宙,蕴藏着无限能量,三头六臂般地处理接踵而至的繁杂琐事。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颗火种,在基层播撒爱与和谐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语文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是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至今,我们的语文或赏心悦目美化人的情趣,或动人心弦激荡人的情怀,或刻骨铭心提升人的道德境界,我们的语文蕴藏着无限的精神自由和无量的生命丰妙。谢惠英先生说过:“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1.
尼采的生存哲学在终极关切的层面上认定生命的感性存在是人生存的前提,而生命注定处在生存悖论之中;在生存矛盾的两极张力中,人体验和经历着生命,体验和经历本身是一种生存责任;生存责任是永恒的伦理,它提升着人的生存质量,使人超越自我达到超人。  相似文献   

12.
积雪草 《百姓生活》2013,(12):45-45
台湾著名漫画家几米说:“一个人总是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一回头,却发现自己正被仰望和羡慕着。其实每个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别人的眼里.”  相似文献   

13.
科学文化乃是人类掌握世界的态度中区别于宗教态度和经验态度的方式,是人类以人的方式掌握世界的文化态度。科学文化在根本上规定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水平,规定着人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范围、程度和方式,从而也在根本上规定着人的发展。忽视和否定科学文化对于人的发展的积极意义,甚至把它看作是压抑人的文化,这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  相似文献   

14.
石杰小说中的蛇意象具有深刻的含义。它既暗含着人的性需求这种自然属性,也暗含着人的善恶美丑等伦理道德属性。蛇本身包含着的暗示和联想功能,是作家取象的主要原因。蛇意象还表现出鲜明的文化耦合性,即与本土蛇文化的契舍和西方蛇文化的对应。同时,在人的思维日趋明晰、理性的情形下,蛇意象的塑造也增强了文学的表现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国书法艺术之所以具有长盛不衰的艺术胜力,其主要原因在于它同中华民族的审美心态是相合相融的。书法艺术体现了中国人对朴质的崇尚,体现着中国人的精神追求以及对境界的升发的重视。它以实用性记录着这一切,以审美艺术再现着这一切。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一生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境,当我们遇到困境时不妨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或许从另一方面思考就海阔天空了。世界诚实而公平地存在着,而每个人的眼中却都有着一个与众不同的小小宇宙。不同的人在各自的小宇宙中,发现着不同的色彩,演绎着各自的人生。  相似文献   

17.
追梦之路     
人是需要梦想的,要想梦想成真,需要不断的努力和追求。在我的生命历程中,是一个个梦想,伴随着我、吸引着我、激励着我,使我在不断的追求中丰富着我的教育人生。  相似文献   

18.
丁松英 《社区》2012,(24):61-61
生活,是人们停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形式。每个人都以他自己的方式驻足于这个世界。出于人的天性,我们总会左顾右盼,小心翼翼或是正大光明地打量着他人的生活,并且在心里寻思着,别处的生活是好还是不好。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中国近代改造国民性思潮的集大成者。他在《阿Q正传》等小说和杂文中,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中国国民的主奴根性、狭隘散慢、自欺欺人、虚伪巧滑等国民性弱点,并剖析了封建文化对中国人的精神的摧残。他是一位辩证法大师,既研究中国人的阴暗面,又清醒地看到中国人的光明面。他呼唤着人的觉醒和解放,呼唤着特立独行的人出现。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现代化乃历史的必然。人的现代化标准存在着相对性,现代化最终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离不开对人的有效控制,而这些又与教育等手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