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江海学刊》2004年第6期刊载黄大宏先生《〈全唐诗〉收诗拟题署名并误且重出一则考辨》一文,读后颇受教益,该文最后得出“卷八○二所收二诗当径删”的结论也非常之正确,只是文中有一小处史实似乎有纠正的必要。黄文认为,“《全唐诗》卷八○二收舞柘枝女《献李观察》一首,并附李观察翱答诗,二首题署并误,且属重出”,其称引的论据主要是《云溪友议》卷上《舞娥异》。文章引《舞娥异》有“明府诘其事,乃姑苏台韦中丞爱姬所生之女……亚相为之吁叹”之语,最后一节称:“品舒诗,乃以李翱比曹操,以韦应物方之蔡邕,以韦女拟于文姬,即以曹操改嫁文姬…  相似文献   

2.
《旧唐书》勘误(六)武秀成卷一七上《敬宗本纪》:“宝历元年春正月乙已朔……壬申,以给事中李渤为桂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桂管防御观察使。李德裕献《丹箴》六首,上深嘉之,命学士韦处厚优其答诏。辛卯,以前礼部郎中李翱为庐州刺史……辛丑……癸卯,以职方郎中、知...  相似文献   

3.
陈增杰 《社会科学》2006,(4):191-192
白居易有赠殷协律诗多首。关于殷协律其人,朱金城《白居易集校笺》卷25云:“殷协律,殷尧藩。" 同书卷9《别杨颖士、卢克柔、殷尧藩》有较详说明: “居易刺杭、苏二州时,尧藩先后为郡佐,白氏《醉后狂言酬赠萧、殷二协律》和《殷协律琴思》、《醉中酬殷  相似文献   

4.
《木兰诗》补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逯钦立先生辑《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九录《木兰诗》,有题解云:《诗纪》云:"《古今乐录》曰:木兰不知名,浙江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韦元甫续补入."又云:"《古文苑》作唐人木兰诗."逯按十二转勋制始于唐,建立明堂在武则天时,韦元甫乃唐代宗时人,《古文苑》以为唐人作,良是.按《古文苑》卷九题为"齐梁诗四十五首",注云"添入一首,阻雪合成连句一首".本诗  相似文献   

5.
<正> 逯钦立先生辑校的《全晋诗》卷十二收录卢谌诗十题,其中与刘琨有关的赠答诗共三题:即《赠刘琨诗》二十章(四言)、《重赠刘琨诗》(五言)、《答刘琨诗》(五言)。其中《重赠刘琨诗》,非卢谌所作,应是刘琨的作品,根据如下: 此诗最早见载于《艺文类聚》卷三十一,1965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出版的《艺文类聚》,在《重赠刘琨诗》下加了一段按语: 按本诗系刘琨下,则题不当云》重赠刘琨》,疑当作《重赠卢谌》,此有讹误。冯惟讷《晋诗纪》迳改作卢谌诗。然按诗义,乃刘答卢诗。疑非。  相似文献   

6.
朱叶楠 《船山学刊》2013,(1):99-103
《朱子语类》中经常可见一类“思想火花”,仅为针对某一问题之简略意见,既无系统也无论证,但往往极富启发性。从《朱子语类》所载朱子两个猜测出发,通过对韩愈李翱事迹的考察,可以推论二人哲学思想的先后关系,此即“思想火花”之一例:学界一般认为韩李二人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并且在时间上韩愈的哲学思想和著作要早于李翱;但事实上韩愈受李翱思想影响的可能性更大,至少李翱的思想是具有独立性的,受韩愈的影响应该很小;在韩、李有关道统人性等问题各种相关的讨论中,李翱是占主导地位的;李翱受韩愈思想的影响而有《复性书》之作是不可能的,李翱独力发展出了《复性书》中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铤歌》所咏舞蹈之归属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虹 《南方论刊》2009,(1):89-90
唐诗中有许多反映当时乐舞情况的诗篇,岑参诗《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铤歌》所咏舞蹈的归属问题向来不清晰,本文对史籍记载进行了考察,通过明确胡旋舞的特色以及与胡腾舞、柘枝舞的区别,将此诗所咏舞蹈的名目确定为胡旋舞。  相似文献   

8.
历来诗评对刘禹锡游玄都观写下的两首桃花诗,都认为是讽刺当朝的讽刺诗。事实并非如此简单。笔者从诗的本身与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感情以及交游几方面加以探讨,认为第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不是讽刺诗,而第二首《再游玄都观》则确系讽刺诗。先看《旧唐书·刘禹锡传》对这两首诗的评介: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欲复置之郎署。时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诸君子》诗,语涉讥讽,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乃改授连州刺史。“大和二年,自和州刺史征还,拜主客郎中。禹锡衔前事未己,复作《游玄都观》诗,序  相似文献   

9.
<正> 李白集中,现存有酬赠崔侍御诗十一首,除了两首之外,其余都是在金陵一带写的。这些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李白的行踪、生活和思想,应予注意,这样就必然会牵涉到对崔侍御其人的研究。李白有《酬崔侍御》一诗: 严陵不从万乘游,归卧空山钓碧流。自是客星辞帝座,元非太白醉扬州。今本李白集在此诗前附有一首《赠李十二》诗: 我是潇湘放逐臣,君辞明主汉江滨。天外常求太白老,金陵捉得酒仙人。诗题下注明作者是“摄监察御史崔成甫”。李白还有《〈泽畔吟〉序》一篇。文曰: 《泽畔吟》者,逐臣崔公之所作也。公代业文宗,早茂才秀。起家校书蓬山,再尉关辅,中佐于宪车,因贬湘阴。从宦二十有八载,而官未登于郎署,何遇时而不偶耶?  相似文献   

10.
陆凯《赠范晔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首脍炙人口的小诗,是早期五言诗中的妙品。它表达作者对远方朋友的怀念和深情厚谊。构思新颖,意趣横生,感情真挚而又高雅出俗,读起来活泼亲切。一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这首诗见于《太平御览》卷九七○所引的南朝宋代盛弘之的《荆州记》:“陆凯与范晔相善,自江南寄梅一枝诣长安与晔,并赠范诗曰:‘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  相似文献   

11.
《候人歌》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的一首原始诗歌,最早见于《吕氏春秋·音初》: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歌辞只有一句:“候人兮猗!”但它却是一首完整的诗歌。“最原始的歌唱中的歌词常常是同一呼声或同一言辞的重复。”通过反复“延扩”内容,加强表现力是原始诗歌的一个重要特点。中外大量的有关论著中都可找到很多只有一句的原始诗歌。故《候人歌》作为一首完整的原始诗歌早已得到古今很多学者的承认:清杜文澜将它收入《古谣谚》,闻一多《神话与诗》、郭沫若《屈原研究》、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等对它屡有称引。他们都充分肯定它的完整的诗歌性质,这是很富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12.
《李太白全集》卷二十有《九日龙山饮》诗一首,乃五言绝句: 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 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 诗中的龙山究竟在何处?注家大都认为乃今安徽当涂与青山对峙的龙山,即李白死后埋葬之地。主此说者,大都以《通典》、《太平寰宇记》、《宁国府志》、《太平府志》、《九城志》、《大清一统志》为据,而这些地理总志丛书之本,又源于唐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该书卷二八云:  相似文献   

13.
卢言考     
《卢氏杂说》的作者不是《上安禄山》诗的作者唐代较知名的文人,叫做卢言的,先后有二人。一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全唐诗》卷八八七《补遗》六有卢言《上安禄山》诗一首,作者名下注曰:“一作‘颜’,诗一首。”按此诗原载姚汝能《安禄山事迹》卷下:“禄山入洛阳之日,大雪盈尺。……禄山云:‘才入  相似文献   

14.
一《全宋诗》卷一六二释惟政诗中 ,据宋·惠洪《禅林僧宝传》卷十九 ,收入《送僧偈》一首。诗云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 ,不堪持赠君。”此诗系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见寿考堂本《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之《陶隐居集》、金陵丛书乙集《陶贞白集》 ,末句“不堪持赠君”均作“不堪持寄君” ,余悉同。二《全宋诗》卷一七二《晏殊集》 ,据宋·蒲积中《古今岁时杂咏》卷一○ ,收入《社日》诗一首。诗云 :“山郡多暇日 ,社时放吏归。坐阁独成闷 ,行塘阅清辉。春风动高柳 ,芳园掩夕扉。遥思里中会 ,心绪怅微微。”此诗…  相似文献   

15.
秦始皇的血统问题秦始皇的血统问题,向有不同说法。据《史记·吕不韦列传》所载,秦始皇为吕不韦的私生子。原文是如下:吕不韦取邯郸诸姬绝好善舞者与居,知有身。子楚(一名异人)从不韦饮,见而说之,因起为寿,请之。吕不韦怒,念业已破家为子楚,欲以钓奇,乃遂献其...  相似文献   

16.
宋之问·司马承祯赠答诗系年辨《全唐诗》卷五十一宋之问《冬宵引赠司马承祯》诗云:“独坐山中兮对松月,怀美人兮屡盈缺。”司马承祯答诗云:“时既暮兮节欲春,山林寂兮怀幽人。”有人认为之问赠诗作于神功元年后,理由是“敕麟台监李峤饯之于洛桥之东”(《旧唐书·司...  相似文献   

17.
诗歌创作中的赋、比、兴手法,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日雅,六曰颂。”这两处都将赋、比、兴与风、雅、颂并提。唐孔颖达在《毛诗正义》卷一中说:“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词耳。大小不同而得并为六义者,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这里进  相似文献   

18.
刘琨诗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琨是两晋相交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其创作以“永嘉之乱”为界 ,可分为前后两期。其诗今存 4首 ,《扶风歌·南山石嵬嵬》即为早期之作 ,而《扶风歌·朝发广莫门》《答卢谌诗》《重赠卢谌》则作于后期。有学者认为《答卢谌诗》为其绝笔 ,此说颇值商榷。刘琨诗的风格 ,可以用钟嵘所说的“凄戾之词”与“清拔之气”来概括  相似文献   

19.
《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曰 :“武王克商 ,作颂曰 :‘载戢干戈 ,载橐弓矢。肆于时夏 ,允王保之。’又作《武》 ,其卒章曰 :‘耆定尔功。’其三曰 :‘铺时绎思 ,我徂维求定。’其六曰 :‘绥万邦 ,屡丰年。’”《左传》中楚子语的逻辑线索很明晰 :“武王克商 ,作颂曰……又作《武》……其三曰……其六曰……”先总言作颂 ,意指以下各诗均为颂诗 ,不言首章 ,也不言篇名 ,读者从所引诗句自可得篇名 ;次言篇名 ,不言颂 ,也不言次章 ,因为《武》处于次章的位置于其叙述中自可见 ;后文则顺势而下 ,只言章次“其三”、“其六” ,不言篇名和作颂。这…  相似文献   

20.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没有专门注解《周易》却对易学发展有重大理论贡献的思想家之一。时人评价他精于易道。何平仲《赠周茂叔》诗说:“智深大易知幽赜,乐本咸池得正声。”①周敦颐也作有读易诗多首,其一曰:“书房兀坐万机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