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启动消费需求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消费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滞后,供给结构不能适应消费结构变化,收入差距扩大,购买力多向分流.要扩大消费需求,须针对这些采取对策.  相似文献   

2.
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真的抑制了消费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平均消费倾向构建的总消费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具有阶段性:1998年之前收入差距的拉大促进消费;1999-2002年期间抑制和促进关系交替出现;而2003以后收入差距的拉大抑制了消费。除此之外,城乡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程度在整体上具有逐渐弱化的趋势,但当前的抑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不断扩大,而这种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反过来又对以后的经济增长产生影响。文章试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收入分配不平等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做出分析。认为,在我国经济发展初期,收入差距通过影响消费品结构和储蓄水平,提高了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但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不断扩大的收入差距则会导致社会最终需求不足,影响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障碍,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难题,金融危机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个难题。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不仅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社会良性循环与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分析了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现状和居民消费不足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调节收入分配、加强社会保障体系、改进税收政策、发展消费信贷等一系列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消费、投资、出口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而消费是这"三驾马车"的头马。多年来,消费这驾"马车"的作用发挥得并不理想,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虽然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收入分配关系的重大失衡对消费需求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导致国内消费需求难以启动,制约着消费需求的良性扩展。文章从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影响因素出发,阐述了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并提出了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的具体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入再分配刺激消费需求是有前提条件的。只有在边际消费倾向与居民收入呈“倒U”型关系的情况下,收入分配政策才能起到提高总体边际消费倾向、扩大总消费的效果。计量结果表明,我国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与收入水平大致呈“倒U”型关系,即中等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低收入阶层和高收入阶层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因此,实行缩小收入差距的收入再分配政策,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居民的总体边际消费倾向,扩大总消费需求,从而刺激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居民消费观念落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产品市场结构不合理、信贷制度不完善等造成了我国消费需求不足。为此,我国应采取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剖析了我国现阶段消费疲软的原因并提出扩大消费的对策建议。文章首先利用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及消费数据资料拟合计量模型论证目前我国居民消费逐渐趋于前瞻性消费模式。其次从理论上分析消费不旺的几个原因 :预期收入下降与预期支出增加 ;消费信贷缺位 ;无效供给。再次从实证角度分析消费与利率的关系并就此对降息政策进行评价。最后提出扩大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影响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收入因素,运用实证研究可以发现:持久收入的收入弹性要大于暂时收入的收入弹性,且持久收入在影响消费的过程中占有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描述了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现状地基础上,以2003-2009年中国统计资料为基础,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并借助于SPSS13.0统计软件对2002-2008年我国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及各项目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基本需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年纯收入与信息消费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函数关系;交通通讯的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最高;农村低收入户尚未满足信息基本需求,需要社会救济;提出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等一系列促进农村居民信息消费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经济学有关消费理论的论述及对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状况分析,说明高收入群体的消费倾向未必造成社会消费倾向递减、社会总消费水平下降,"劫富济贫"对增加消费需求没有显著帮助。指出我国目前消费需求不振的主要原因是居民总收入水平低;要使消费保持可持续增长的势头,必须扎扎实实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使普通群众生活富起来。  相似文献   

12.
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与农产品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差距过大不仅导致平均消费倾向降低,而且造成巨大的食物消费断层,降息刺激食物消费的作用下降,尤其是在大额刚性支出存在的情况下,收入差距过大必然加大对我国农产品需求的制约。此外,收入差距过大,还间接造成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国外反倾销、“特别条款”的障碍,制约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因此,应采取有利措施,适当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农产品需求的扩大。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持久收入理论,应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影响中国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各种因素,计算了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以确定收入的不同部分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分析了非收入要素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得出中国农民消费需求主要取决于收入中的持久收入而与暂时收入关系不大的结论,而其它非收入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最后提出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造成我国当前物价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既有来自于需求方面的消费需求增长不足和投资需求增长不足,又有来自于供给方面的供给能力的相对过剩和绝对过剩,此外还有非收入因素对消费的制约。我们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拉动需求,同时按市场要求调整供给方式和观念,消除制约消费的非收入因素,使我国物价保持在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支持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经济转型是一个增长导向型的制度变迁过程。其中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是核心。它对居民消费行为产生了一系列影响,诸如消费需求的急剧增长,消费结构的迅速调整,消费自主性的增强等,同时也使消费分化加剧,消费预期不确定增大,消费需求呈现不足。因此,调节消费要从收入分配入手,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调节收入差距,建立收入补偿机制,以保证消费需求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收入分配、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但是我国近年来的发展却出现了经济增长快,居民收入增长低于经济增长的幅度,从而导致消费需求降低,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连续大幅度下降的态势。在对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了收入分配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得出我国收入分配差距以及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已经极大地制约了人们的消费需求,进而影响到经济的持续、有序、快速发展的结论。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扩大内需的前提是调整收入分配政策,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重点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促进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从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地区城乡居民有效需求不足、消费率低是阻碍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构建消费模型,对我国和西南五省区市城乡居民消费在1990-2006年时间段里的消费、收入及其他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并通过双对数线性模型分别对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在对计量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要增加西南地区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就必须实施大力发展以商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闫丹  刘捷 《人力资源管理》2014,(10):238-239
近年来,随着我国消费者工资的提高,达到较高收入水平的家庭也越来越多,工资上涨将直接导致消费者加大消费支出,消费支出的增加拉动了许多行业需求,消费者对商品需求的增加,使得上市公司的收入也随之提高。本文主要通过工资上涨带动行业需求来体现工资上涨速度与上市公司收入增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通过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城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和需求收入弹性进行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城镇居民满足吃、穿为主的生存型消费需求阶段已经结束,逐步向以发展型和享受型阶段过渡.同时预测恩格尔系数会继续下降,高层次消费项目将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最后针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误差修正模型(ECM)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发现,短期来看,每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1%,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分别会减少0.028%和0.192%,收入差距的拉大不同程度地抑制了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因此,本文提出了旨在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消费需求的总体建议,如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居民增收的长效机制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