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3期黄霖同志的论文推定《金瓶梅》作者为屠隆,写作时间在万历二十年(1592)前后。作者发现小说第五十六回《应伯爵荐举水秀才》中的《哀头巾诗》《祭头巾文》和明末《开卷一笑》卷五所载署名一衲道人的《别头巾文》相同,只有个别文字差异,而一衲道人是屠隆的别号。作者据屠隆《鸿苞》《舆图要略》:“武进县,梁为兰陵”,又据《由拳集》《少司马屠公传》,得知屠氏由句吴即常州迁来。《金瓶梅》署名兰陵笑笑生,兰陵二字可以由此得到解释。  相似文献   

2.
黄霖同志在1983年第三期《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表了《金瓶梅作者屠隆考》,我在次年第三期《杭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提出质疑。现在拜读他的《答疑》,再写此文以作商榷。《金瓶梅》的作者或写定者以及它的成书年代迄今仍是众说纷纭。对各种说法以及有关的论证进行必要的检查,从而展开实事求是的讨论,可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这是我质疑的目的,黄霖同志对此想必也有同感。  相似文献   

3.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把这首诗作为抒情小品来举例的,有人认为这是李白“信手拈来”之作,窃不敢贸然赞同。 如所周知,诗是社会的产物。而抒情诗的特点又在于,它所抒发的虽是满腔的激情,却又是为一种特定的因素所触发的感情的涟漪,是那一刹那间思想火花的闪现。因此,我们要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就必须首先弄清楚作者写这首诗的客观因素,然后才能找出诗人的主观情愫,由表及里地去探讨诗人是怎样在诗里把他的主观情愫和客观感受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岳飞(1103—1142)诗《过张溪赠张完》,载于《岳氏宗谱》,此诗写于建炎四年(1130年)春,一般人认为这首诗是岳飞登门拜访其在世友人张完时所作,又说岳飞偕张完长兄遵道之子大年,访张完墓时纪念张完之作。诗中"高人"是指张完。其实张完、张安国、张大年并非一人,且岳飞从未见过此三人。事实上,是张安国之子张充代兄张祟(礼部尚书)和诗一首,被他人误认为由张完和诗,而误传至今。  相似文献   

5.
关于司马彪《赠山涛诗》"苕苕椅桐树"一诗的作时与主题,历来看法不一。文章运用史诗互证的方法,从司马彪与山涛二人的生平仕历出发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细致考察,认为两首《赠山涛诗》均当作于晋武帝泰始初,当时司马彪因品行问题未得仕,故赠诗于山涛以求荐举。  相似文献   

6.
7.
班固《咏史》诗的真实性让人怀疑。其一,从品评、著录班固《咏史》诗的典籍看,此诗的真实性让人怀疑;其二,从班固的创作特点和他对民歌的态度看,班固不可能写《咏史》诗。  相似文献   

8.
被誉为前四史之一的范晔《后汉书》不仅是一部辉煌的历史巨著,还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范晔为东汉时期众多的文学之士立传,还在诸传中著录了他们的作品及文体数量。文章对范晔《后汉书》的著录体例及作品、作家品评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范晔不仅重视作品的社会功用,也注意到了文学的情采的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9.
赵国栋先生在《〈红楼梦〉作者新考》(原载《河南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新华文摘》1990年第7期转载)一文中大胆地提出“《红楼梦》作者不是曹雪芹,而是曹頫。”这种勇于探索的精神是很好的,作为红学研究中的一家之言。定会引起国内外红学界的高度重视。但通读全文之后,我觉得作者的论断尚缺乏确凿的事实依据。现仅就文章中引证的若干资料,提出几点不同的看法,供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范晔《后汉书》是我国古代一部史学名著.历代推崇此书者甚多,但各自角度不同.本文拟就此书的进步思想倾向略加论述.一、尽情揭露和严肃批判社会恶势力的罪行,大义凛然外戚与宦官是东汉社会中两大恶势力.自汉和帝以后,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掌朝政,横行暴虐,为人民所痛恨.东汉时期出现一  相似文献   

11.
《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是嵇康四言诗的代表作。在组诗里,涌出一种源于内在激情的呼告,一种震撼于时势的生存方式的构想、苦闷、呐喊与期望。从而折射出时代的风雨沧桑,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精神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组诗里,山林田园等自然景观不仅仅是比兴之艺术手法的载体,更是诗人心灵与物象水乳交融的直觉性呈现,而突出了比兴的审美作用,使意象的内涵格外深邃悠远。  相似文献   

12.
鉴于《诗序》作者与时代问题争论千余年后仍无定论的研究现状,特对其研究状况作了纵向梳理,以期对该问题的研究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在梳理过程中,尽量探求诸种说法所以得出结论的合理因素及论证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历代观点作了初步统计,得29说。  相似文献   

13.
《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大学学报》1990年第一期刊登了陈君谋的文章《百回本<西游记>作者臆断》(人大《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990年第6期复印,以下简称陈文)。作者认为,吴承恩写的《西游记》是游记性质的作品。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一是吴承恩不具备写游记性质《西游记》的条件。众所周知,写游记性质作品的一个先决条件是:本人须有亲身的经历,要有时间、精力和目的去游览名山大川,耳闻目睹异国风土人情。如辩机的《大唐西域记》是根据师父陈玄奘赴西天取经途中亲身经历的种种奇遇,并通过其口述写成的。又如元初道士邱长春“固尝西行,李志常记其事为《长春真  相似文献   

14.
八卷本《扬州图经》作者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出版物认为八卷本<扬州图经>的作者为焦循、江藩.但通过对有关书目、传记、年谱、文集资料及<扬州图经>本身内容与版本的研究,人们可以确认该书并非焦、江所著.  相似文献   

15.
吴清鹏,字程九,号西,又号笏庵,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十年(1775)进士文学家吴锡麒第七子。清鹏,嘉庆二十二年(1817)一甲第三名进士,由翰林院编修、御史、官至顺天府府丞。告归后,  相似文献   

16.
广东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版《柳亚子诗选》有《赠邓小平》诗一首:嘘寒问暖费经营,泰气能消邓小平。出入车鱼宁有憾?播迁吴粤岂无名;狂奴肝胆吾轻剖,琐事眠餐汝总成。自是人间美男子,翻疑母性太多情。此诗系于1949年,前后标明写作日期的待分别为4月16日和4月23日所作,并加了笺和注释。笺云:作者当时因参加会议住北京六国饭店,对于党中央给予的照顾非常满意,写此诗致谢。注释云:“豪气”句:谓邓小平同志细致深入的关怀能令人豪气消释。“琐事”句:调小平同志宗自安排好诗人的生活。“翻疑”句:谓小平同志待人热情深挚,有若慈…  相似文献   

17.
《南都学坛》2019,(2):16-21
范晔出身儒学世家,少时博涉经史,但却生逢儒学式微的时代。他著述《后汉书》,意欲修旧起废,采用以史明道的方式表达对于儒学的传承与发展。在《后汉书》中,范晔设置《儒林列传》,在总结东汉儒学发展历程的同时,力求呈现出儒学发展的新气象与新特点。范晔对东汉人物的评价,贯穿着以儒学作为衡量标准的主线,这既反映了他历史评论的特色,又显示出他历史编纂的局限。透过《后汉书》的历史叙事,折射出范晔批评佛教、谶纬,推崇儒学的撰述意旨。  相似文献   

18.
<正> 范晔,字蔚宗,著名史学家,顺阳县(今河南省南阳地区浙川县)人。生于东晋安帝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十二月乙未日(公元446年1月23日)。关于范晔始撰《后汉书》之年岁,史学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或曰始撰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元年(公元424年),对年范晔二十七岁。如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2月印刷本),张孟伦《中国史学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相似文献   

19.
读罢刊登在我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三期上的《论〈革命军〉的思想艺术成就》一文,发觉有几个可能影响文章质量的小问题不能不提出来和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20.
陈子昂有《感遇》诗38首,这是文学史常识,似毋庸置疑的。近读黄熙年等点校的《古唐诗合解》(岳麓书社1989年版),却有陈子昂《感遇》诗24首之说,令人感到意外。《古唐诗合解·感遇》评笺云:“《感遇》诗十有余篇,今从合选登其二,以见其寄托之远,洗华从璞,自具初唐之骨。”校点者在这条评笺后加编者按云:“陈子昂有《感遇诗》二十四首,此处所录系第二、六两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