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宗羲的主性情诗论,立足情本位,以"求真"和"反俗"为主要特征,他"以孔子之性情为性情"的诗学价值观不但体现了其主性情诗论的诗教本质,也把他的性情观与晚明尊情的性情观及清中期袁枚世俗化的性情观明显的区分开来,从而在亡国后深沉的文化反恩中自觉强化了诗歌的伦理教化作用.与此同时,他反对以时代论诗,有效地破除了门户之见,从理论上为宋诗提高了地位.黄宗羲主性情诗论的形成与黄宗羲所处的社会环境、诗坛思潮及其师承交友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2.
与明代诗坛完全为宗唐风气所笼罩不同,清人常徘徊于宗唐与学宋之间,纠结于性情兴会与学问根柢合则双美的企盼中。王士祯是唐诗神韵论的倡导者,其早年的"谈艺四言"持兴会神到与学问根柢并重的观点,至晚年编《唐贤三昧集》等系列唐诗选本,则大力标举王、孟诗派"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清空淡远境界。以王士祯再传弟子自居的翁方纲,由追寻唐诗"三昧"下一转语,将以王、孟那种冲淡空灵的诗之神韵为宗,改为以李、杜雄厚高浑的诗歌神理为本。对学杜的重视,使他由独尊唐诗改为宗唐祧宋,形成了求唐诗神韵以肌理的诗学主张,在强调"诗至性情"的同时,开以学问为诗和以考据入诗的风气。  相似文献   

3.
学问化问题是古代诗论中的重要问题。道咸宋诗派学问化诗学对古典诗歌学问与性情的关系进行集中探讨,追求学问与性情的诗学异质同构,将“以学为诗、以理为诗”与“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两种相异质的传统调整和拢合。  相似文献   

4.
洪亮吉是清代中叶著名的朴学大师、诗人兼骈文家。他精于史学、声韵、舆地及训诂之学。其诗学理论著作《北江诗话》溯源高古,见解独到,在群英竞秀、诗派林立的清中叶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当时独出机杼的诗话代表作品之一。其求新求变,诗写性情,学问、诗才、品行兼顾,崇尚雅正等诗歌批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诗学理论之流弊,调和了各家学说之抵牾。  相似文献   

5.
"吟咏性情"是中国古代诗学的传统命题,而翁方纲的诗歌被指责缺乏性情,实则其在理论论述中,对"性情"的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用"缺乏性情"来批评"格调"和"神韵",要求与创作主体当下的情感切合,即"真";而情感之出,强调对"事"本身的,即"正面"的摹写;并最终归为温柔敦厚的诗教,特别强调忠孝问题,强化了最传统的诗言志观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翁方纲用"事境"概念将"性情"与"学问"联系起来,成功地解决了学问入诗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袁枚针对乾嘉诗坛学问化风气所露出的弊端,抗声提出诗主性灵,非关学问,反对在诗中填书塞典。但他又强调书笈典籍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他的一部分诗歌也颇有书卷味。袁枚本欲纠治乾嘉诗坛以学填诗的流弊,然而在乾嘉学风和诗风的影响下,他对诗歌学问化做了一定程度的认同,他的批评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矛盾性和妥协性。  相似文献   

7.
桐城派既是一个散文流派,也是一个诗歌流派。道咸年间姚门弟子继承了先贤姚鼐的论诗宗旨,在唐宋诗之争中采取无分唐宋的诗学策略,评诗不轩唐轾宋,方东树的诗论是其典型代表。他们论诗强调创变,反对摹拟,务去陈言,化古生新,因而对善于创新的宋诗代表人物苏轼、黄庭坚极为推崇,于拟唐的明七子、"诗文浅陋"的性灵派及好用僻字、僻典的浙派持批评态度。在性情与学问的关系上也主张二者相容,化学为才,体现出他们唐宋兼融的旨意。但在某些情况下,则有偏重唐诗美学趣味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杨思圣是清初诗坛的重要诗人,他与河朔诗派主将申涵光的诗学理论倾向基本一致,其论诗推尊杜甫及明代的李梦阳、何景明,主张学习盛唐诗人,提倡诗歌应以性情为主,反对过度模拟之弊。由于文禁之故,杨思圣的《且亭诗》经大量删减后,更名为《且亭诗钞》行世。其诗歌“一以少陵为宗”,表现出明显的宗杜倾向,特别是其入蜀诸诗模拟少陵,取得了较高成就。杨思圣被尊为“畿辅七子”之一,堪称河朔诗派的主将。其与申涵光、殷岳等人一起,共同为清初慷慨悲歌的燕赵诗坛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9.
王闿运为"诗坛旧头领",其诗论是一立足于传统"体用"思辨模式的自足体系。其论诗归"源"于"乐",限"体"为"兴",发"用"为"以养性,且达难言之情",不仅还诗于"艺",而又"道艺一贯"。故而,其诗论不仅注重诗之为体的形式审美特征,突破了传统"诗教"观的机械、简单和片面;而且又能会通其圣人之学、治世之道,融治情、修身、为学、应世于一体,进而"以艺进道",归于"乐教"之旨。其诗学是我国古典诗学融诗、学、人、道为一体的一个典范标本。  相似文献   

10.
近代社会之风云变幻激起以王闿运为首的湖湘诗派于诗学的睿意革新。于诗论上,王闿运力去古文经学家论儒道之弊而先以"诗不论理,亦非载道"之言欲疗诗运宋学之病,后以新意之"情"冠于诗而得绮丽典雅之风。邓绎则越庄子自然之旨,以"诚情"入"自然",以"文化"而使诗人神感,不脱自然之情而有"六艺"之貌。于诗艺上,王闿运擅拟汉魏风骨而融合以绮丽古雅自成一家,他打破了自古文与质之限制而又能随意驾驭创新,诗坛为之一震。邓辅纶则打通动态之诗与静态之诗的局限,糅古直、绮丽于一体,所作之诗朴茂纤秾、肆醇潜悲,实为近代白话诗蒙太奇手法之雏形。  相似文献   

11.
汪懋麟与施闰章、徐乾学之间关于唐宋诗之争是清初诗坛令人关注的事件。清代翰林院诗学重唐,而反对宋诗。汪懋麟和施闰章之间的诗学争论关涉到历史上翰林与主事诗歌主张的矛盾;汪氏和徐乾学之间的诗学论争则关涉到翰林院的"玉堂家数"与失意文人"不平则鸣"思想的对立。总之他们之间的诗学之争深刻反映了清初翰林院内外诗风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12.
以王闿运为核心形成的汉魏派是晚清诗坛重要的诗歌流派之一,其诗歌风尚以复古为旨归,推尊汉魏,提倡字摹句拟,在取得较为突出的艺术成就之时,由复古所造成的困境也表现于他们的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之中。清、民之际随着邓辅纶、邓绎、王闿运等相继陨世,该派逐渐陷入群龙无首的状态,并受到新旧诗人、学者的攻击。在此背景下他们所进行的“走出汉魏”的探索,使他们的诗歌风格更为丰富多元,却也淡化了流派鲜明的宗旨和特色,最终使汉魏派消失于诗坛。  相似文献   

13.
学者兼诗人的姚鼐,治学虽强调“义理”为先,以宋学为尚,但也不能不被时代的学术风潮所影响,其诗学观点和诗歌创作所表现出的学问化倾向,可以说便是这一情形的最好证明。不过,学问化仅仅是姚鼐诗学观点和诗歌创作的表征,“兴会”和“精神”才是其旨归之所在。姚鼐诗学观点及诗歌创作的学问化倾向所具有的价值,至少可从诗歌、学术、文化等层面进行挖掘,又从助诗歌之境界、疏诗坛之榛塞、正学者之途径等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4.
王昶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朝廷重臣,同时又是领一时风气的诗坛祭酒,其诗学观不是以观点鲜明引人注目,而是兼容并蓄、陶熔百家,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王昶将“性情”纳入“诗史”的范畴,极大地拓宽了传统“诗史”观念的内涵。他从史家立场出发,弱化了诗歌艺术手法的要求,论述了诗歌发挥教化功用的不同路径,为其兼容的诗学观念提供了又一重要支撑。此外,王昶对诗写艳情、学问入诗及对立风格的诗作都持包容态度。然而,面对唐宋诗之争时,王昶固守宗唐立场,他对宋诗只是兼容,并不兼宗。  相似文献   

15.
宋诗运动贯穿整个清代诗坛,道咸宋诗派是清代中期出现的重要诗歌流派。该诗派把学问视为作诗的根本,力图整合"以文为诗、以理为诗"与"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这两种相异质的诗学观点。广西诗人蒋启敭的诗作在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两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宋诗派旨趣,直观地反映了宋诗派诗学理论的得与失。  相似文献   

16.
西南硕儒郑珍在诗歌创作方面强调要抒写真性情,缘事而作;重视学问修养与功力;反对摹拟古人,食古不化;主张诗歌无定派,不轻意褒贬他人。其诗学观点对晚清诗歌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历经三百多年的宋诗史上,江西诗派统治诗坛的时间长达近百年。在如此强大的诗学传统面前,南宋中兴诗人杨万里却本着求新求变的创作精神,开创了新的诗歌审美范式——"诚斋体",打破了江西诗派笼罩宋代诗坛的格局,最终超越了宋诗以才学、文字、议论为诗的诗学传统,而他早年对江西诗派内部"变调"理论的融通则是其超越江西诗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8.
论厉鹗的诗     
厉鹗是雍乾间以诗而名的学人。他的诗歌喜用典故,尤喜用宋人笔记中之偏事僻典,遣词造句也刻意生涩炫博。厉鹗资书以为诗,其诗显得生、僻、怪、碎,与清代学人诗本经史,引学术入诗的诗学风范有点不同。他后面的诗人惩于厉鹗的堆砌琐碎,于是偏向于以专门之学入诗,特别是以乾嘉学人擅长的金石考据入诗,翁方纲等人的诗歌代表着厉鹗以后乾嘉诗坛学问化的主要衍变方向。  相似文献   

19.
乾嘉诗坛,派别纷争。洪亮吉论诗,却以平正为特色,独立于各个派别之外。他的诗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标举性情,但强调性情要符合儒家的伦理道德,尤其注重作家的人品;二、推崇创新,尚奇但强调要合乎情理;三、提倡学古,但崇尚学古出新;四、主张多读书,重视学以养性。由于持论公允,他的诗学思想在当时影响不大,但在清代诗学发展史上,有其独特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唐孙华是继以吴伟业为代表的娄东诗学之大成而又另辟蹊径的杰出诗人,其诗歌情词梗概,思理精致,专崇质实,生新自铸,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和批判现实;在诗学精神与诗学方法上,有浓厚的史学色彩。唐氏论诗主张天真自然和有为而作,反对模拟雕琢和门户之见,是清代中期性灵思潮的先行者,其创作和诗论主张都体现出从清初诗坛向清中叶过渡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