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营企业人才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民营企业总量迅速扩大,结构层次加快提升,集聚发展态势初步形成,经济效益大幅提高。民营企业的人才队伍也逐步壮大,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人才集聚的重要领域和人才开发新的增长点。针对这一新的形势,党委、政府要调整人才工作思路,把民营企业的人才开发作为促进非公有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从践行“三个代表”的高度,统筹管理民营企业的各项人才工作;要按照“党管人才”的原则,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营企业提供人事人才服务也成了政府人事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许多民营企业纷纷从“起步创业”阶段走向“做大做强”阶段,政府人事部门也要积极引导和支持他们相应地调整人才思路、改进用人理念。具体地说,就是要着重实现以下人才管理的五个“转变”。  相似文献   

3.
面临日趋“白热化”的国际竞争,我国民营企业如何经营和管理人才呢?怎样才能挤身世界强手之林?笔者认为,民营企业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才能聚集各路人才于麾下,才能“得人才者得天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民营企业从诞生之日起,就凭借其独立决策、自主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四自”原则和灵活的机制赢得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的“芳心”,为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民营企业的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民营企业的人才问题成为管理界关注的重大课题之一。 人才问题分析 一、民营企业缺乏成熟的人才机制 民企在很长一段时期凭借“高薪引才”的策略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本逐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智力资本成为企业制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5.
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一大亮点,在发展的速度和总量上,除直辖市之外,位处在全国首位、地处长三角中金三角位置的嘉兴市,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在艰难中开拓,挑战中前进,发展迅猛。特别是在“十五”期间得到了跳跃式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民营企业已达205万家,经济总量已占全市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柱力量,在全省儿个地市中名列前茅。民营经济的飞速发展令人欣慰,但发展中的很多不足也令人担忧。特别是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之间的冲突,还远远不能实现用企业文化最大限度地开发与管理组织内外的人力资源,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这已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关键问题。笔者走访了该市十多家民营企业,在调查的基础上,就有关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如何融入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瞿共和 《人才瞭望》2003,(11):19-20
随着国有企业下岗人数的逐渐增加,不少国有企业的改制,以及民营企业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曾在国有企业工作的员工到民营企业就业的状况。而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在所有制、管理方式等诸多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将造成员工在就业单位的转换中较长时间的心理不适应,进而直接影响到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成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国企从业人员心理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工作状态由稳定到不稳定;由以单位为家到工作行为短期化;从单一的工作岗位职责到综合化的任务转变,不能适应工作的高要求;企业模…  相似文献   

7.
在党和政府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有远见的民营企业.依据自身实力和战略发展要求.走向国际化经营之路,将自己融入全球化经济之中。截至2007年6月底。我国民营企业已超过550万户(加上2621万个体工商户.成为企业群体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半数以上民营企业急切希望与外资合作。这表明我国民营企业与对外经贸的紧密联系已经不断深入。但与此相对照的是,民营企业的高端人才不足.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财务管理人才仍十分缺乏。  相似文献   

8.
王翠丽 《人才瞭望》2009,(10):90-91
当今时代是一个彰显个性、人才辈出的时代.资本追逐人才.人才选择资本.在改造现实的过程中.人的因素被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事实证明,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和努力方向.同时也是企业制度的管理与创新.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人类进入了一个以知识为主宰的全新经济时代。在这一时代.人力资源与知识资本优势的独特性成为企业重要的核心技能,人力资源的价值成为衡量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标志。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来自全球一体化力量的冲击和挑战。由此可见,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是吸引和留住关键人才、获取竞争优势的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0.
人员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显著的标志就是外资企业或者说跨国公司与国内企业更公平地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跨国公司为了迅速占领中国市场,提高竞争力,将遵循人才本地化原则,不遗余力地抢夺中国国有企业乃至民营企业的优秀人才,从而使国内人才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面对加入世贸后国内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有效地管理人力资源将成为企业组织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加强人才资源管理成为21世纪国有企业领导人的重要使命。一、建立一个良好的人才培训体系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企业必须立足…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加速了国际化人才在全球的流动,引进海外人才是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研究了民营企业吸引国际化人才,以及建立国际化人才管理体制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卫明 《人才瞭望》2004,(7):22-23
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外资、合资、民营企业及某些享有政策优惠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得以发展壮大.其规模和效益在同行业竞争中处优势地位.他们与铁路施工企业在人才争夺上也愈演愈烈.在此情况下,铁路施工企业的固有的特点使人才流失问题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如何解决铁路施丁企业人才流失的问题,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是铁路施工企业及其领导层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3.
王呈芳 《人才瞭望》2009,(12):96-97
21世纪企业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而培训又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时代.人只有通过不断的培训来提升自己.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世界上很多大公司的成功经验表明.不花时间和金钱去做有效培训.企业很难实现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人才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成为企业领导者们所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么企业应该如何留住人才呢?笔者试从沟通管理这一视角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人才激励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萧锐 《人才瞭望》2003,(6):24-25
当今人才,特别是中高级管理人才已经越来越成为企业抢购的对象。在不少企业看来,惟有高薪才能留住或者吸引更多的人才,这种思维方式使得在人才资源稀缺的商业环境下,人才市场价格也被一路炒高,当然这是社会进步的象征。但许多企业开出的价码不低,但引不来或留不住所需要的人才,甚至高薪招来的人才不久又背叛了自己。种种疑惑又回到一个老问题:企业应该如何实施激励?美国国际管理技术公司的著名培训师彭海利日前在给安徽两家中外合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授课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请学员按照激励因素的重要性排列出一个单子,就在许多人将高薪排在第…  相似文献   

16.
周锡冰 《人才瞭望》2005,(10):37-38
可口可乐公司在人才管理战略方面,真可谓“伯乐”相中“千里马”,给他宽广的原野,让他日行千里;同时为他补充足够的营养,使其后劲十足。正是这种“唯才是用、用人不疑”的人才管理战略使可口可乐公司的大批人才脱颖而出,为可口可乐公司的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7.
大企业人才大体上可分为核心人才、通用人才和辅助人才等不同层次,其中核心人才发挥关键作用.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具有决定意义。“8020”原则告诉我们.企业中往往是20%的人才创造了80%的效益。这20%的人才就是企业的核心人才。留住用好这些核心人才。提高他们的忠诚度.是企业人才工作的核心职能.也是企业领导者亟待破解的管理难题。  相似文献   

18.
一、解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已成为企业界的共识.因此.人才的引进与开发越来越为企业的高层所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这个名词也因此变得时髦起来.被各个企业的经营者们所提及。  相似文献   

19.
经过多年的发展,民营经济己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在民营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阻碍民营企业稳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民营企业的人才流失问题。本文试分析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影响,探究其原因,并提出控制人才流失的对策。一、民营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除了需要资金、设备之外,更需要的是人才,人才是企业最稀缺的资源和最宝贵的财富。但是,近年来,我国大多数民营企业的人才,尤其是核心人才的  相似文献   

20.
郭思华 《人才瞭望》2016,(14):137-138
当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小微企业人才流动、流失现象非常普遍,企业如何留住人才,已经成为众多小微企业管理者潜心研究和努力突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结合相关理论,就小微企业如何留住人才作出相应探讨,以为小微企业加强人才管理提供一些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