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问题的缘起:诚实信用原则向经济法的渗透(一)诚实信用原则的语源及发展历程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早就出现了“诚信”一词。《商君书·靳书》把诚信与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贞廉、仁义、非兵、羞战并称为“六虱”1。而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亦为通说,诚实信用原则的发展,大致经历了罗马法、近代民法和现代民法三个阶段。罗马法阶段体现了商品经济对法律的一般要求,当事人的诚实信用是履行契约的可靠保障。近代民法阶段,资产阶级基于以法治国的思想,保留了对当事人的诚信要求,但剥夺了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现代民法阶段,诚实信用…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新的社会冲突与纠纷,克服法律的局限性,更好地追求和实现公平正义都要求法官行使司法自由裁量权.为了使司法应对新的观念和变化了的社会或政治条件,运用司法自由裁量权是必要的.而法官在行使司法自由裁量权也应考虑价值观念、公众期待、人大监督、法律法规等规范因素  相似文献   

3.
法官作为司法审判者,是国家权威与公正的象征。而对案件的合法、合理审判更是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涉及到对法律公平、正义价值的判断。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而法官如何坚持正义与公平呢?法律的确定性与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之间的矛盾导致法官造法的产生,然法官造法在当前的中国是不可取的,本文主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加以分析,试图论证,法官造法在中国缺乏相应的经济、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4.
仝永涛 《决策与信息》2009,(8):17-18,42
非犯罪化体现着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犯罪的相对性原则,与我国现行法律和有关刑事政策思想是相吻合的。通过实现法律与伦理的真正分立、形成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格局、重塑犯罪构成模式和法官能动地运用自由裁量权与司法技术,非犯罪化能够成立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予以遵循的一项刑事政策,本文试就我国运用非犯罪化刑事政策的可靠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民法中贯彻诚信原则是道德法律化以及弥补诚信在适用过程中不确定性的内在要求,也是限制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要求。其实现路径可从制度约束、审判监督、法官素质提升以及全民诚信意识的养成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刑罚裁量的公正与个别化的阐述;提出在坚持罪刑法定原则下;肯定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建立公平、公开的诉讼机制,适当引入如特敕、罚金等抵刑制度;并辅之以必要的司法判例作指导,实现刑罚裁量公正和个别化。  相似文献   

7.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是法律,法规赋予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中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的原则,自行判断行为的条件,自行选择行为的方式和自由作出行政决定的权利。在我国的行政法实践中,自由裁量权作为行使裁量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不断扩张,导致行政自由裁量权在一定程度上被广泛使用并渗透于行政过程的各个环节。笔者认为程序正当是保证行政自由裁量公正的基础,只有在正当程序原则前提下,行政自由裁量权才能公正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弥补法律的漏洞,但是行政自由裁量权也会因行使的主观、随意导致行政权力的滥用,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完善我国的行政程序制度,从程序控制的的角度来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非授权”权力——自由裁量权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爆发时。严格按照法规行事,有可能延误时机,造成严重的治理后果。因为法律有其固有的缺陷:再完善的法治社会,其法律也难以覆盖社会关系的全部;任何一项法律都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法律必须通过执行主体的内化才能具有效力。如果自由裁量的话,那么衡量自由裁量权公正性的标准又是什么?因为它毕竟是一个人为的行为。为此,应确保生命安全、以公共利益为目的、遵循比例原则,当所做决策使这三者发生冲突时,确保公民的生命安全是必须优先考虑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诚实信用原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随着其在法律中的地位日渐提高,甚至被奉为民法的最高指导原则,在私法中还有“帝王条款”之美誉。本文就诚实信用原则的意义、功能及适用等方面展开阐述。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构建我国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成为我国法学界的热点难点。针对我国所面临的现状和困境,在设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时应当注意完善取证程序的法律规范、赋予法官排除非法证据得自由裁量权以及加强对司法解释的指导作用等程序性配套制度和价值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2.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整个行政权内容中的中心部分,它的行使具有必要的存在性,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被滥用的弊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法律控制是当前行政法的首要任务。本文将就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有关内容进行探讨,进一步探索其受法律控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
自由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具有重要地位,自由又是脆弱的,需要一定的保障制度,法律在些的作用便凸显出来。特别是在法治社会的建设中,需要对自由价值的保护予以更多的关注。法律如何正确对街自由、如何处理与自由的关系,本文从个人之间的自由和个人与国家之间的自由这两个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法律原则作为承载法理念的形式,肩负着联结法律价值与法规范的桥梁作用。诚实信用原则作为道德规范法律化的代表,通过其形式的抽象性,内涵的广延性,价值追求的妥适性在民商事领域,对立法,司法以及指导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发挥着多种功能。通过诚实信用原则所具有的功能集合,民法可以对市民社会的民商事主体,从积极方面谆谆教导使他们成为“诚实不欺”的善良之辈,从消极方面通过司法的事后评价活动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引导。  相似文献   

15.
杨金书 《决策探索》2010,(20):80-80
一、处理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案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具体运用 一是在赔偿范围、数额上。如转院无证明,后一医院的治疗费用是否认定,外购药品是否合理?法官认定赔偿具体数额,不同的案情,不同的理由,可能导致法官认定或者不认定。  相似文献   

16.
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合同有效成立以后,因当事人不可预见的事情发生,致使合同的基础丧失或者动摇,若继续持合同原有的效力则显失公平,而允许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则。它旨在维持当事人之间利益平衡;切实贯彻民法中的公平原则、兼顾诚实信用原则。从而使我国现行法律中明确情势变更原则的现实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行政自由裁量权在现代行政管理中被广泛采用。依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切实加强内部控制,以确保行政自由裁量权始终沿着法治轨道运行。本文在界定行政自由裁量权基本涵义的基础上,阐释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程序控制途径。  相似文献   

18.
周研 《经营管理者》2011,(14):186+180
<正>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定义虽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我们通常将其理解为:行政主体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和幅度内,基于法律规定的目的和宗旨,自主寻求判断事实与法律的最佳结合点,并据此作出或不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权力。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巨大地影响着行政许可法律规则的适用,如何对其施加有效而适度的控制,是当前深化行政许可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为此,笔者根据自身的道路运输行政许可(以下简称"运政许可")工作实践,拟对运政许可自由裁量权作一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19.
转型期中国社会事务的繁杂性与法律本身的弊端皆充分的证明了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自由裁量权在行政领域的合理存在作为救济方式在公共生活中充当不可或缺的角色,但是伴随着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其权力滥用的现象也随之产生,并因此带来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本文以行政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多渠道的监督和民主参与制度三个维度尝试分析这一问题防范与控制的路径,引导和规制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度运用.  相似文献   

20.
制定行政规章是行政机关行使自由裁量权的行为,自由裁量被普遍认为是法治的对立面,必须受到一定程度的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