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邱红  王晓峰 《西北人口》2010,31(5):113-115,119
生育虽然是一种家庭行为,但它同时也是具有外部性的社会行为。生育成本包括私人成本和社会成本两部分。由于家庭在生育决策问题上很少考虑社会成本,导致家庭生育意愿与社会需求不一致。通过缴纳社会抚养费等方式,将部分社会成本转化为私人成本,是实现调节生育行为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大连市生育成本调查”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豪  徐剑 《人口学刊》2008,(1):15-18
生育成本是影响家庭生育意愿与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2006年,大连市人口计生委和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联合开展的调查研究表明,受生育成本持续上升趋势的影响,尽管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生育二胎的人群不断增多,但大连的生育水平不会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成本收益研究——来自江苏省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江苏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调查结果,研究符合二孩生育政策妇女的生育行为、生育计划和生育观念,主要从妇女的角度分析生育威本和生育收益,并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重点分析生育成本对妇女生育计划的影响.研究发现,育龄妇女大多认为满足精神需求是最重要的生育理由,而第二个孩子的养育成本是主要考虑因素.在控制了年龄、受教育程度、居住地、户口性质、婚姻状况、生育观念等特征后,生育的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对妇女生育二孩的计划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生育是生命历程的开始,生育质量是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起点。文章在生命早期1 000天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医学、人口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对生育质量的相关研究,总结凝练了生育质量的概念内涵,创新性地提出生育质量的分析框架。生命最初的几年是孩子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生长发育迅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同时,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具有较强的脆弱性。在孩子的这一时期进行投资,可以使其获得更高的生育质量,为孩子将来学习能力、健康状况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创造更多有利条件。生育质量是对孩子出生结果的一个综合性考量。深入考虑个体成长发育所特有的不均衡性和阶段性,我们将生育质量划分为生理性特征和功能性特征两个维度,即出生时的一系列生理性特征和成长过程中最早表现出来的功能性特征。生育质量贯穿于母亲从出生至分娩的整个过程,尤其是备孕、受精、怀孕和分娩的全生育过程。这一过程嵌套于父母特征、家庭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个圈层环境系统中,不同圈层环境对生育质量的影响以父母特征为核心向外逐渐减弱。该分析框架不仅对于应对当前面临的低生育问题、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且为理解家庭、社会以及文化传统的变迁提供了一种新的视...  相似文献   

5.
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切实提高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能力,是新形势下研究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切入点之一,也是政府"关注民生、走近群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生育补偿机制是一项基本的公共政策和制度建设,对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分析研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有价值的经验,会进一步促进生育补偿机制逐步完善,对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6.
家庭负债是影响二孩生育决策的重要因素,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研究我国生育水平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CHFS2019),从家庭资产负债率与债务收入比两方面对我国居民家庭负债进行度量,研究家庭负债与生育成本对二孩生育决策的影响及其异质性,同时考察生育成本对家庭负债影响二孩生育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家庭负债的增加对二孩生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生育成本的上升对二孩生育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从生育成本对家庭负债影响二孩生育的调节效应来看,生育成本的上升强化了家庭负债对二孩生育的抑制作用;从区域异质性来看,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家庭资产负债率和债务收入比的提升均显著抑制二孩生育,而在西部地区,家庭资产负债率对二孩生育的抑制作用显著;资产负债率提升对城镇和农村家庭二孩生育均存在显著抑制作用,而债务收入比提升仅对城镇家庭二孩生育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由此可见,家庭负债和生育成本对我国居民家庭的二孩生育决策具有较强的约束作用。我国积极生育政策目标应重点考虑提升居民收入,降低生育成本,减轻家庭负债压力,促进我国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7.
张乐  陈璋  陈宸 《南方人口》2022,(1):68-80
中国总和生育率的下降引发调整生育政策的讨论,但鲜有对鼓励生育政策的效果评估与理论解释.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生育成本缺口递增假说,并基于世界人口政策数据库与OECD家庭数据库对基于转移支付的鼓励生育政策进行了效果评估,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生育成本是一种动态结构,需求跃迁导致生育成本缺口增速快于收入增速,进而决定鼓励...  相似文献   

8.
冯朝柱 《南方人口》2009,24(4):7-13
通过大量的调查数据,本文重点考察、分析了我国计生家庭和计生父母面临的问题以及获得的救助、补偿等生育补偿情况,最后从转变生育补偿观念、改进生育补偿方法和加大生育补偿力度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9.
杨昕 《西北人口》2016,(1):7-12
论文介绍了世界低生育水平国家鼓励生育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社会政策,归纳了这些社会政策传递出的政策制定理念.论文认为,低生育水平国家的实践表明人口政策必须根据一国所处历史阶段的需要做出调整,但人口政策关注的不应当只是人口数量的增加,还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当生育意愿较低时,即使有鼓励政策,生育水平的回升也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西北地区高校大学生生育意愿的社会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初步探讨了西部开发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因素对高校大学生婚育意愿影响的范围和程度,为该地区人口规划、教育、就业政策的调整和优化提供了参考。研究发现,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和高校扩招造成的就业困难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生育意愿,而社会婚育理念进步反映到大学生生育理念中;大学生对期望子女重学历、更重能力的背后是革新的人才观念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1.
The paper begins by outl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indicators work and social monitoring at the national level in New Zealand and comments on how this relates to the international movement. It describes the 'key' indicators/life stage approach developed by the New Zealand Planning Council in the early 1980s. This exercise continues from a university base and the fourth report in the series, entitled Tracking Social Change in New Zealand was published in early 1998.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show how th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highlight the policy implications of changing social trends.  相似文献   

12.
葛佳 《人口与经济》2017,(3):109-118
已有研究从数据上证实经济条件是影响二孩生育的关键要素,本文在此基础上从阶层差异的视角切入,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对不同经济地位家庭的生育意愿及其实践进行深入研究.在现代生育观念占主导的地区,布迪厄在《区分》中所述的生育阶层差异现象对于当下中国的生育研究很有启发.笔者在2013-2015年期间有针对性地选取上海、江苏、山东、江西、福建、广东六省市的40个城乡家庭进行深入访谈,研究发现二孩生育实践并非与生育政策的开放保持一致,上层直截了当地生育二孩,中层的二孩生育意愿较为强烈且实践可能性较大,而下层放弃二孩生育的可能性最大.消费社会下的抚育成本急剧攀升、社会向上流动的渠道狭窄和生育惯性的影响从不同侧面解释了这种生育行为阶层差异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3.
出生缺陷疾病经济负担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出生缺陷疾病经济负担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出生缺陷经济负担的特点和进一步研究面临的挑战。我们认为,出生缺陷具有经济负担较重、构成变异度大、敏感度高的特点,因此在估算经济负担时必须考虑出生缺陷分类、精神负担量化以及如何进行预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出生性别比失衡与社会政策的柔性调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世青 《西北人口》2008,29(6):69-73,78
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日趋严重.不进行治理将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目前采取的一些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措施。如加强宣传教育、加强计划生育管理等。这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能对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产生改观,但要实现全社会出生性别比的正常化需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生育意愿.放弃男孩为首选的生育偏好。这种观念的转变和形成应从社会政策入手和进行调节。根据个体生命周期中不同的个体和社会需求.依靠教育政策、生育政策、社会保障制度、就业政策及退休政策等具体的社会政策对女性和独女户家庭进行关爱和倾斜.通过利益导向创设出生女有福气的生育观和“关爱女孩、尊重女性”的性别价值现。在实施社会政策时,应发挥各项社会政策的灵活性;同时各项社会政策之间应该具有联动性和协调性。此即是社会政策的柔性调节。  相似文献   

15.
基于 2 0 0 3年 7月“湖北省性别比控制的社会政策分析”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 ,发现 :多数人支持出生性别比控制政策 ,其中对于宏观的控制政策支持率高 ,而对于一些可能与自身利益冲突的具体控制政策 ,很多人持保留态度 ;地区间对政策的认知和支持存在差异 ;性别间的认知和支持也存在差异 ;而年龄对出生性别比社会控制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影响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诸因素中,社会性别差异是一个重要因素。它通过男性选择性生育表现为出生性别比偏高,其后果是女孩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损害,并进一步弱化妇女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溺弃女婴的现象较为普遍。本文旨在通过案例探究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出生性别比偏高背后特有的社会基础。研究认为,男孩生育偏好的背后是其特有的自然社会生态:农业自然经济模式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及对入赘婚的排斥,良好孝道的保持和养儿防老的可靠预期,社会结构中对男性地位的强调以及普遍存在的对无儿户道德质疑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不具有医生执业资格的人擅自为他人进行节育手术,严重破坏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威胁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本文通过对非法进行节育手术罪中犯罪主体的范围、犯罪客观方面的概括和表述、该罪各档次法定刑的适用情节、非法行医过程中进行的破坏节育手术的行为应如何定性等一些问题的具体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邱红 《人口学刊》2007,(5):15-18
近年来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持续攀升。已有的人口学研究,一般从经济发展水平、传统生育观念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分析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忽视了男女不平等对性别比失衡的影响。运用社会性别分析方法,分析农村事实上的男女不平等对性别比失衡的重要影响,进而提出要想解决性别比失衡问题,社会必须更加关注女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观察数据基础上,描述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现象,并对其内在机理做出解释。研究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性波动是一个普遍规律,其波动周期与生育间隔相关。正常情况下,周期成分对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影响较小并且稳定。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周期成分明显大于其他国家,这与中国强烈的性别偏好有关。周期成分不是影响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主要因素,性别选择行为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主要原因。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尊重出生人口性别比周期性波动的客观规律,关注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中长期变化趋势。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拐点"已经出现,在继续加强综合治理工作的条件下,出生人口性别比将进入下降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