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民族文化整合教育:高校政治文明教育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整合教育在大学生政治文明意识和行为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新时期中国政治文明建设对民族文化整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中国大学文化呈现多元化状态,必须对大学生加强民族文化整合教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为主体,容纳和引导大学非主流文化,在把握差异、寻找共同点的基础上,引导当代大学生完成与主导价值观的磨合.  相似文献   

2.
“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是民族高等教育主体性文化功能释放、民族高等教育与文化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的理性诉求.关于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研究的直接相关文献鲜有,集中表现为: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探讨民族高等教育问题;聚焦于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与文化建设问题.而与此话题相关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多,主要为教育、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包括三个层面:以文化为取向的文化教育人类学研究;以关系性思维为导向的教育与文化之关系研究;大学与文化的关系研究.在社会转型期,要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继续对民族高等教育的文化责任研究空间进行拓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乌江流域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如何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这是该地区各级各类学校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民族文化的传承,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民族文化职业传承人制度,二是提高民间艺人和文化人的地位,三是把民族文化纳入教学内容.各级各类学校在推进民族文化教育时要做到:一是任务各不相同,二是措施要恰当有力.在将民族文化教育从校内延伸到校外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第一,加强校园多元文化建设;第二,整合民族文化课程资源;第三,拓宽任课教师文化视野;第四,扩大文化传承范围.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黑龙江省朝鲜族民族文化事业在党的民族政策指引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迅速.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朝鲜族民族文化事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特别是黑龙江省朝鲜族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焕发了活力,实现了大发展.目前,全省朝鲜族学校的民族文化教育教学活动丰富多彩,富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走廊文化、班级文化蓬勃兴起.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族优秀文化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5.
民族教育三疑三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源泉 ,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民族教育的概念、政策和实践进行了审视和思考后发现 ,针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教育并没有或很少对本民族文化进行选择和传递 ,民族教育其实成为民族地区的现代性教育。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贯彻民族教育的“多元一体”的教育理念 ,培养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点 ,又能适应普遍文化和全球化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此 ,我们需要在理念上进行争鸣 ,获得共识。  相似文献   

6.
刘三姐歌谣是壮族民间教育的源泉和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厚的文化资源,蕴涵着丰富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因此,探讨刘三姐歌谣与壮族民间教育的渊源关系,对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壮民族现代文明和谐社会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是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源泉.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物质的丰富,注重主流文化的主体地位,很多朝鲜族学生对民族传统礼节知之甚少,日趋淡漠,面临着消亡的边缘.本文提供了在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体会,分析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教育方法,强调学校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主要场所,民族学校有义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提出了黑龙江省朝鲜族中小学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实现民族现代化的迫切需要,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决定了我国全民科学素养的提高必须基于多元文化的背景.我们有必要借鉴多元文化科学教育理论,结合我国的民族文化特点与当前少数民族科学教育发展状况,就多元文化背景下科学素养的提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并发扬民族文化艺术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艺术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推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对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杭州市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简要论述,并提出几点民族艺术教育的发展策略,以推动民族文化大区的良性建设。  相似文献   

10.
北方渔猎民族服饰符号是渔猎民族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经过长期实践创造、传承而来的独特服饰类型.其中蕴涵的萨满文化、地域文化和所表达的人生礼仪,对渔猎民族精神文化内涵的传承,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增强民族认同感、培养民族审美意识、传承民族历史文化.因此,在文化多样性的时代背景下,保护与传承渔猎民族服饰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多样的民族群体,然而由于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选择性,一个民族的文化并不一定同样作用于该民族的每个成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学术界对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成绩斐然、成果丰厚。本文就这一时期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互动关系、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教育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的理念和策略等几个方面对之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尹杰 《民族论坛》2013,(4X):94-99
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多样的民族群体,然而由于文化传承与教育的选择性,一个民族的文化并不一定同样作用于该民族的每个成员。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学术界对民族文化传承和教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成绩斐然、成果丰厚。本文就这一时期的相关成果进行梳理和归纳,从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的互动关系、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在教育过程中传承民族文化的理念和策略等几个方面对之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蒙古族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源远流长、意义深远.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大城市中的蒙古族高中生是如何对待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本研究从学生角度出发,以北京市12所中学中的蒙古族高中生为例,调查在北京这种大城市生活的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了解、继承的程度,探究影响大城市蒙古族高中生对本民族认同感和继承程度的因素,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数据,对导致大城市蒙古族高中生对自身民族认同和继承程度不一这一现象做出解释,并结合探究所得因素,从北京市蒙古族高中生这一小群体出发,由小至大,为大城市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提供参考,提出建议.希望研究能够反作用于大城市中的少数民族高中生们,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加强社会对少数民族教育的关注,创建各民族文化和谐交流的繁荣气氛.帮助塑造新一代的民族观和文化观,为教育工作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由于民族不同,文化上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词汇文化的蕴涵意义和词汇覆盖层面就显示出民族文化蕴涵意义的不等值性、非对应性以及零对应性.正是这些民族文化的差异性造成了异族文化理解的偏差,这种偏差现象就是对非本族语言理解上的文化盲点.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教育事业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发展民族教育对于推动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人口素质,传承民族文化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教育是民族博物馆的基本职能之一.民族博物馆应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创设良好条件,成为青少年民族文化传承教育的大课堂,并促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为民族文化传承事业注入蓬勃生机.  相似文献   

17.
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传承并发扬民族文化艺术对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有重要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艺术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推进建设民族文化大区对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杭州市加快发展民族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简要论述,并提出几点民族艺术教育的发展策略,以推动民族文化大区的良性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民国时期,为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和文化落后的状况,云南各级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以发展云南的民族教育.其主要政策和措施有,颁布发展民族教育的法令,建立各种民族教育管理机构,对从事民族教育的教职员工实行奖励政策,对少数民族学生在生活上给予其帮助.同时,在招生和升学等方面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倾斜政策,提高其升学率.这些政策和措施,都促进了云南民族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接触促进文化涵化,文化涵化促进语言习得。推进藏族地区双语教育模式下的汉语习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作用。达真《康巴》和阿来《空山》对藏族地区汉语习得的文学抒写,在揭示民族文化接触对藏族地区汉语习得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当下民族地区汉语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推进民族地区的汉语教育,应加强民族文化接触,积极开展双语教育,转变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汉语习得水平,从而有助于民族文化融合共生和各民族社会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成了民族文化传承的必然趋势,少数民族文化如何传承是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其中,家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家庭教育保存和传递民族文化,传播各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教育是延续和发展人类文明的一种传统手段.本文试从家庭教育中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