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峰 《江汉论坛》2004,(3):142-143
在已有的不下30余种的鲁迅传记中,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有林志浩的《鲁迅传》,王晓明的《无法直面的人生———鲁迅传》,林贤治的《人间鲁迅》、《鲁迅的最后10年》,周海婴的《鲁迅与我七十年》,等等。当我接到项义华兄的大著《人之子———鲁迅传》(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11月版)时,最初的感触就是作者的勇气。鲁迅是丰富博大的存在,每一个鲁迅传记的写作者在写作之前几乎都要自问一个同样的问题:自己的鲁迅传记与前此的鲁迅传记究竟有何不同?这是一个涉及到课题发生合理性的根本性问题,因此也是鲁迅传记写作的首要问题。每一次鲁迅传记的写作都…  相似文献   

2.
任刚 《甘肃社会科学》2007,(3):91-93,90
《淮阴侯列传》中非文字材料的使用方式及其对文字材料的印证、修正以及非文字材料对于该传的影响,在《史记》中是有代表性的.可以说,凡是司马迁凭吊过的或者是向当地百姓调查过的人物的传记,都有类似的特点.我们仔细考察,从中可以窥见司马迁撰写这些传记时对材料的甄别、对人物和历史的认识等种种复杂的心理历程,当然这也是司马迁撰写《史记》时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3.
当我初次面对摆在鹿鸣橱窗里的《伯林传》时,我以为它只是伯林著述背景材料的拾掇,是经过过滤、筛选了的“正史”的堆砌,这种把作者始终当作一个生活在理性自我圈子中的、笛卡尔般“我思”中的写作方式是传记写作的常态。而伊格纳季耶夫的《伯林传》则试图从这种理……  相似文献   

4.
综观近年来出版的林林总总的人物传记 ,历史人物传记多为史学专家所撰 ,作家传记则多系文学专家所著。由此 ,读者掩卷之余不免有历史人物传记缺乏文彩、作家传记缺少历史厚重感之叹。像朱东润先生的《张居正大传》、吴晗先生的《朱元璋传》那样文字精彩的传记 ,像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曹聚仁先生的《鲁迅评传》那样具有历史棱角的传记著作便格外为人们所珍爱。正是怀着这种心情 ,读史学家冯祖贻为著名作家张爱玲所写的传记 ,就有一种少有的满足和欣慰。一建构一部著作 ,最显撰者匠心的无疑是发凡起例和谋篇布局。虽然有些传记作品的结…  相似文献   

5.
"作者之死"和传记批评的复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文学史和批评史,尤其是在西方,传记这种古老的文类不断被改写、挪用,传记批评也不断被质疑、甚至摒弃。从文体发生学的角度来看,无论东方、还是西方,传记的基本文体规定性应该是编年体式的“叙事”。就像《四库全书》把传记解释为“传记者,总名也,类而别之,则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从这种意义上来看,传记的写作其实是寻找失去的时间。传记叙述的历史是过去时的,已经发生的真实。但在事实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历史的写作无法回避向当代的延伸,传记也回避不了。从世界范围看,当下语境成为操纵传记写作的“一只…  相似文献   

6.
《元史·叶仙鼐传》对其子完泽的记载十分简略,《蒙兀儿史记·叶仙鼐传》依据《元史》纪传对完泽的事迹做了一些补充,肯定仁宗朝曾任中书平章政事的完泽就是叶仙鼐之子完泽,这是正确的;但其又将至治三年南坡之变中与弑英宗的完泽(者)也看作同一人,这是错误的。本文依据新的地方志材料,对此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7.
公安派是明代万历时期激烈抨击拟古风气的著名文学流派,它以代表作家袁宏道及其兄宗道、弟中道世居湖北公安而得名。袁氏三兄弟中,以袁宏道声名最著,文学成就最高。而在袁宏道众多的作品中,山水游记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与重视,研究者、评论者甚众。其实,他的为数不多的传记文亦颇具特色。袁宏道所作传记文只有四篇:《徐文长传》。《醉臾传》、《王氏两节妇传》和《拙效传》。在《徐文长传》这篇传记中,作者倾注了强烈的情感,使得徐文长这个做世不群,多才多艺而又一生坎坷的“奇人”形象跃然纸上。《醉臾传》的主人公是一个无名无姓…  相似文献   

8.
正史“二十六史”中有12部为吐谷浑列了传记,即《晋书》卷97《四夷·西戎·吐谷浑传)、《魏书》卷101《吐谷浑传》《北史》卷96《吐谷浑传》、《宋书》卷96《鲜卑吐谷浑传》、《南齐书》卷59《河南传》、《梁书》卷54《诸夷·河南传》、《南史》卷79《夷貂·河南传》、《周书》卷50《异域·吐谷浑传》、《隋书》卷83《西域·吐谷浑传》、《旧唐书》卷198《西域·吐谷浑传》、《新唐书》卷221《西域·吐谷浑传》、《新五代史》卷74《四夷附录·吐谷浑传》等。这部分传记在整个正史中的边疆兄弟民族记载中,占…  相似文献   

9.
关于戴震早年是否为朱熹学术的维护者这一问题,目前学界众说纷纭,本文试图以近年发现的戴震早年治诗作品《毛诗补传》入手来对此问题加以辨析。细绎《毛诗补传》可发现,戴震在词义考释、诗旨阐发及淫诗说、赋比兴等方面,对朱熹《诗集传》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批判,由此可知,戴震早年并非朱熹学术信徒。戴震治学不立门户,毕生遵奉实事求是的治学理念,他早年对朱熹学术的评判,正是其践履治学理念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王绩生平辨析及其思想新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王绩生平辨析在评述王绩生平时,首先遇到的是生年问题。由于两唐书王绩本传没有确切的记载,学术界一直把《唐诗大系》提出的王绩生于隋开皇五年(585)作为定论。近年虽有专文考证,尚未获确论。为了探考王缋的生年,我们从王绩的《王无功文集》五卷,卷首所载吕才《王无功文集序》发现一条重要线索,对于判定王绩生年很有裨益。序云:  相似文献   

11.
宋时烈是朝鲜朝政治派别“老论”的首领,北伐论的领军人物。明清交替时期,宋时烈撰写了《三学士传》《闵龙岩垶传》。这两部传记主要对丙子战争结束后的重要事件及人物事迹进行了概括性描述。《三学士传》中除了斥和派的代表,还描写了舍生取义的金尚容、尹宣举和洪翼汉家人的悲壮死亡。而《闵龙岩垶传》则高度集中地叙述了闵垶一家集体自杀的情况,称此为大义之举,并高度赞誉他们的生死观。  相似文献   

12.
一年谱为人物传记中的一种编年体例,但是年谱最初并非传记,后来逐渐发展为编年与传记二体的人物传。年谱之名,始见于郑樵《通志》卷二十一“年谱”,列于“氏族略”前,它是由谱牒发展而来的。两《唐书》“经籍”、“艺文志”均著录:贾冠《国新皇太子传》,入于“谱牒类”,《宋史·艺文志》入“传记类”。自宋以后有按年记一人事迹、著作的书,称为年谱。其大抵为门人属吏记其师、长一生事实,或考古人著作  相似文献   

13.
章学诚以开阔的意识将部分文集之作纳入传记文类,虽仍以史传为本位,但打破了严守传记乃史学范畴的顽固立场,是胡适“传记文学”概念提出的先兆。章氏基于自己的传记理念在刘勰、刘知几的基础上对传记文体史作了完整的描述,并以“贵求作者之意指,而不可拘于形貌”之法对传作进行了鞭辟入里的辨析。  相似文献   

14.
《韩昌黎集》和《柳河东集》中以“传”名篇的作品有十三篇,自五四以来,所有论者都把这些“传”作划为几种不同的文学体裁分别而论。至于它们为何同是以“传”名篇,共性何在,迄今未见深入的探讨和系统的论述。也正因为这样,在确定各篇体裁时,各家所论多有龃龉。比如对于《河问传》,有人说它是传记,有人将它归入寓言,有人视之为传奇小说,对于人物故事纯属虚幻的《毛颖传》、  相似文献   

15.
《玛尔巴译师传》是一部藏文传记名著,内容主要记述了西藏佛教噶居一大派之创 始人、塔波噶居派开山祖师玛尔巴·却吉洛追一生学习弘扬佛法的稀奇事迹。玛尔 巴·却吉洛追对西藏佛教和文化贡献卓著,在西藏社会上和西藏佛教史上的影响重大、 占居的地位重要。因此,《玛尔巴译师传》具有宗教、历史文化等多方位的研究价值。基 于这种认识,我们把藏族传记作家查同结布用藏文撰写的《玛尔巴译师传》全文翻译成汉 文,以供广大读者阅读和部分专家研究参考之用。 笔者亲自参加了《玛尔巴译师传》的翻译工作,有一些体验。本文想就围绕如何坚 持翻译标准,保证和提高译文质量这个主旨,谈谈《玛尔巴译师传》翻译中的一些做法 和体会。  相似文献   

16.
文天祥的生平事迹,《宋史》中已有传记①,他自己的诗文中也有记载,后来刘岳申撰有《文天祥传》,胡广又撰有《文丞相传》②,叙述得相当详尽了,我在这里没有重复的必要。如何评价他的历史作用,需要有历史事实作为根据。为此,我把他的重要活动作一概括,有以下四点:  相似文献   

17.
<正> 阅读李永祥先生的《蒲松龄传》,我感觉到了著者的激情与眼力。传记作为文学与史学的结合体,须具备“以情纬文”的要素。传记若丧失了充沛的感情,有可能退化为冷冰冰的年谱,无法让读者产生审美愉悦与情绪感染。永祥先生能心契神合地去感知蒲松龄及其作品,跨越时空距离而与蒲松龄结成知己。这部传记,行文流程有一气呵成之势,这大概可归因于激情的同化力。传记固然需要情来,但更重要的是能提出一些独到的学术见解,这就涉及到“史识”的问题。史识大约近似于令人所说的“眼力”。《蒲松龄传》  相似文献   

18.
<正>车吉心、孔范今主编的《世界富豪传》(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撰了100多年来世界上有重大作为和影响的90位著名富豪的创业发家史,展示了他们的创业历程,总结分析了他们的经营之道,为有志于此业的人们架设了一座通向成功、创造辉煌的桥梁和锻造了一把开启宝库的金钥匙。 通观这部170余万字的《世界富豪传》,我们可以发现,它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学术性强。大凡传记,传主无论是权倾一世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十年之后,一代文豪茅盾的传记才同我们见面,尽管这已经是“姗姗来迟”,但我们毕竟有了一本真正称得上“传记”的展示茅公思想和性格的作品。 作者李标晶教授早在1983年就完成了这部近23万言的著作。在他接连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和专著之后,又奉献出了这本《茅盾传》(团结出版社1990年7月版)。《茅盾传》问世的  相似文献   

20.
安作璋、孟祥才两位教授合著的《秦始皇帝大传》(以下简称《大传》)于2005年年初由中华书局出版。这部专著在全面分析相关史实的基础上,对秦始皇的功过是非作了客观、准确的评价,是一部立论谨严而又引人入胜的秦始皇传记作品。改革开放以后,陆续有十几种学术性的秦始皇传记问世。不过这些著作大多偏于简略,像《大传》这样内容丰富、格局宏大的作品尚属少见。《大传》从秦国的建立写起,一直追述到秦王朝的灭亡;不但详细介绍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和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而且深入论述了秦朝许多重要典章制度的来龙去脉及其得失;在记述秦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