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5 毫秒
1.
公仆即社会和人民的公仆 ,在我国 ,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 ,必须服务于人民。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科学完整地概括了新时期人民公仆的本质要求 ,是当代人民公仆的根本行为准则 ,是对马克思主义公仆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坚持人民最高位置,一方面在于人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所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党的根本性质与宗旨所要求,现实中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严峻挑战和考验。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要坚持人民最高位置,筑牢执政根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到第一位,为党的工作赢得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动力;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切实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坚持工作重心下移,与群众朝夕相处,增进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服务人民群众的本领;不断增强人民主人感,始终保持公仆本色,接受人民监督。  相似文献   

3.
精神懈怠既表现在极少数基层党员领导干部身上,也表现在极少数党的组织之中,虽是极少数,但传染性极强,危害极大,绝不能掉以轻心。要彻底克服精神懈怠,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才能把这种危险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使其不在党内肆意蔓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着力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问题,把人生目标、价值、意义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党员干部政治本色。  相似文献   

4.
党的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这是对我们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党的干部的职责和作用的精辟论述和高度概括。从理论上和思想上弄清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一、人民公仆——仆殊的含义早在1871年,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伟大的巴黎公社刚刚诞生的时候,公社为了防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采取了被恩格斯称之为正确的两个办法:公社成员由普选产生,对选民负责,并随时可以撤换;限制高薪,只能领取相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列为新时期党建的重要任务,“要求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当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强调,要“坚持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所急,切实把人民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言犹在耳振聋发聩。为贯彻落实十八届四中和习总书记的重要精神,必须加强学党章、强党性修养,立足交通工作岗位,服务农村群众出行,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引,切实加强全体党员的党性修养,永葆我党的先进性,永葆我党本色.本文认为,加强党性修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得以实现:高度自觉,常怀律己之心,严于解剖自己;加强组织纪律,自觉接受监督;注重坚持求真务实的实践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7.
《金陵瞭望》2011,(24):73-74
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都处在一线,直接面对群众.担负着重要职责。其作风如何.关系地区的党风政风民风.关系地区的和谐文明水平。因此。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更加自觉地加强作风建设.解决突出问题.永葆公仆本色.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凝聚人心.进一步形成推进各项工作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8.
论江泽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总书记作为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的形势下继承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是一个根本的政治问题;反腐败斗争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重大问题;党要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必须保证决策和决策执行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加强制度建设是密切党群关系的关键;“三个代表”的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  相似文献   

9.
原万荣县委书记吉炳南1997年退休至今,始终没有改变亲民、爱民、为民服务的本色,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贴心人"。17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心系群众、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他说:"领导干部的权力、责任和义务,就是为人民服务,党员就是要做人民群众的公仆"。朴实、真挚的公仆情怀,是他最耀眼的光芒,更是他最鲜明的品质。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的“七一”讲话,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献。“讲话”系统总结和全面概括了我们党八十年的基本经验和奋斗业绩,深刻阐明了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党的八十年历程说明;(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二)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三)必须始终自觉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和谐社会的发展观,指出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重要任务,和谐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全国人民力争实现并必须为之付出努力的历史任务。和谐社会的建立必须落实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符合社会道德要求的发展观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公共部门实行人力资源管理是时代的必然趋势,它同时也对传统的党管干部方式提出了时代挑战。党管干部的现行方式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制约体现为:传统党管干部方式存在的理念误区束缚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党对干部选任的过度干预抑制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人才的合理利用,党的组织部门的职能不规范影响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独立性。党管干部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本质上是和谐的,应该在坚持党管理干部原则的基础上,推进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  相似文献   

13.
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新时期党建的根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发展和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最重要的职责。只有按照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要求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 ,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 ,才能以新的面貌和更强大的战斗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完成新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执政60年来,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对如何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中国特色的发展观:传统发展观一改革发展观一执政发展观一科学发展观。这些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其演进的轨迹清晰可见。考察执政视阈下中共发展观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意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5.
私营企业主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发展起来的一个特殊群体。不能把私营企业主和剥削等同起来 ,更不能把它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资产阶级。事实上它只是一种社会职业 ,是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吸收私营企业主中的优秀分子入党有利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其社论也是反映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理念的窗口与桥梁。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人民日报》七一社论党建话语变迁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理念的嬗变。研究表明,党建理念的稳定性与发展性统一于党建理念的现代性。以“人民”“社会主义”“领导”“群众”为代表的党建话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理念的守正笃行,以“革命”“斗争”为代表的革命话语在党建中的地位移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纯洁性的党性追求,而以“改革”“建设”为代表的党建话语则表明作为学习型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政治品格。  相似文献   

17.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视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地为之进行探索和实践。为人民谋居住幸福内含于为人民谋幸福之中,鲜明地体现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满足贫苦农民的居住需要,采取一系列旨在解决其“无居”“贫居”“苦居”等状况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其中内含的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关怀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凝结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善政、仁政和德政等重要伦理品质。这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伦理精神与智慧。  相似文献   

18.
公仆意识是现代民主政治必要的权力意识和政治伦理意识。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 ,充分发挥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是保障政治清廉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代化的首要的行政意识前提 ,是公务人员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内容之一。公仆意识是时代变革和发展的要求 ,是以德治国、以法治国的行政权力主体意识 ,是社会主义政治伦理道德的集中体现。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首先要教育公务员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 ,公务权力和义务的关系 ,自觉抵制封建特权思想。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关键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一个合格公仆 ,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民与公仆的关系。增强公务人员的公仆意识 ,根本上还要靠民主法制的制度建设做保障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党政关系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我党关于党政关系的理论和实践是丰富多彩的。这反映了我党对党的执政方式的认识的转变 ,从而也引起了学术界研究的热潮。学术界对新时期我党改进党政关系的理论、实践及其措施的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成果。对依法治国问题的研究则是一个新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