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国际体系的边缘到世界舞台的中央,30年的时光。中国迅速崛起为一个举足轻重的全球大国。外媒镁光灯聚焦中国闪烁,中国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独特的发展理念在影响着世界。 然而,中国究竟是什么样的?中国是否值得信赖?中国是否有合作精神?中国是否尊重人权?在国际目光的审视下,中国形象似乎并非尽善尽美。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既有国家利益和地缘政治的较量引发的有意误读,也有意识形态分歧导致的认识偏差,更有西方对中国的刻板认知。  相似文献   

2.
文化差异能够对人们的认知方式产生作用。对同一行为,有美国文化背景的人多强调内部原因,具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更重视外部原因,同时兼顾内外因平衡。中美在反恐和达尔富尔等问题上的政策差异,有利益竞争的原因,也有认知方面的原因。美国强调恐怖主义实施者的内部原因,中国虽不否定内部原因,但更强调外部环境因素;美国将苏丹视为暴政国家,认为其政府应为达尔富尔危机承担责任,而中国则认为达尔富尔危机的根源在于自然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中美政策分歧与两者的认知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1964年 4月 10日至 17日,是毛泽东第 32次回湖南。此次回湘,有一段历史鲜为人知,就是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长沙给赫鲁晓夫“祝寿”,高瞻远瞩地写下了 20世纪 60年代中苏两党大论战中一段别致的插曲。   要知详情,先要作点铺垫说明。   20世纪 60年代初,中苏两党的原则分歧愈演愈烈,到 1964年已趋向公开化、白热化。毛泽东作为中共中央主席,原来把主要精力用在国际问题上,特别是同苏联赫鲁晓夫的斗争上,后来逐渐把注意力转到了国内的问题上。因此,他觉得中苏两党的论争应该讲点中庸之道,缓和一下。   1964年 3月,毛泽东离开北…  相似文献   

4.
李哲 《老年人》2013,(3):40-41
新中国成立之初,同为社会主义阵营大家庭中成员的中苏两国,关系十分友好。遗憾的是,1956年苏共召开20大时赫鲁晓夫在大会上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两党发生分歧,从1959年起,中苏两国开始了长达30年的"冷战"。其间,苏联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和中苏边境线上陈兵百万,至20世纪70年代末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其后出兵入侵阿富汗,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重大威胁。由此,两国处  相似文献   

5.
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武装冲突,珍宝岛战斗爆发,中苏关系日趋紧张。我当时在海军北海舰队旅顺基地服役,随部队被派往吉林省珲春县某地执行任务,9月底我们到达新的驻地。  相似文献   

6.
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关系的破裂不是偶然,而是有一系列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包括:苏联推行大国沙文主义,中共中央的日益左倾和两党未能妥善处理意识形态的分歧。  相似文献   

7.
1989年5月,中国、苏联国家关系实现了正常化。此后20多年来,中苏——中俄关系的发展蒸蒸日上,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给两国人民带来切实利益。这一切外交成就的取得,是从当年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会晤开始的。  相似文献   

8.
文化差异能够对人们的认知方式产生作用.对同一行为,有美国文化背景的人多强调内部原因,具中国文化背景的人更重视外部原因,同时兼顾内外因平衡.中美在反恐和达尔富尔等问题上的政策差异,有利益竞争的原因,也有认知方面的原因.美国强调恐怖主义实施者的内部原因,中国虽不否定内部原因,但更强调外部环境因素;美国将苏丹视为暴政国家,认为其政府应为达尔富尔危机承担责任,而中国则认为达尔富尔危机的根源在于自然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中美政策分歧与两者的认知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阿拉伯国家在摆脱殖民压迫,建立独立国家后,国家主权意识不断加强,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在处理巴以问题时,逐渐把本国的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二战后,阿拉伯国家在意识形态领域经历了从阿拉伯民族主义到国家民族主义的演变过程。这一过程也是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与以色列和解的过程。没有阿拉伯国家在思想领域的这一变化,就不会有中东和平进程。  相似文献   

10.
在复杂的政治、宗教、文化和安全利益背景下,伊朗与阿富汗塔利班关系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面对立时期(1996~2001年),伊朗出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考量,拒绝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为其对手“北方联盟”提供军事支持,并在2001年美国推翻塔利班政权的行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第二阶段是从“秘密接触”到“有节制的支持”时期(2002~2020年),为应对美国及其盟友在阿富汗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遏制其影响力,伊朗为阿富汗塔利班提供了有限的支持,并与后者开展了高层接触和政治磋商;第三阶段是务实合作时期(2021年阿富汗塔利班新政权建立至今),伊朗虽未正式承认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但双方在多领域展开务实合作,双边关系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然而,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分歧的存在,伊朗与阿富汗塔利班的关系具有多重不确定性,未来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挑战。  相似文献   

11.
1969年3月11日,中苏在珍宝岛爆发武装冲突后不久,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被通知去见勃列日涅夫。葛罗米柯犹豫了片刻说:“现在苏联的目标是同美国全面竞争,美国是苏联的敌人,而中国不是,虽然中国与苏联的关系不断恶化,但是,苏联不可能在一个时期内有两个主要敌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末在中国发生的“自由主义”与“新左派”间的论战,如今已经鲜有人提及。这一方面自然是因为当年双方论战的某些主题经过十余年的现实淘洗,早已风吹云散,不复当年的历史情境;另一方面则是双方对于改革30年来中国政治转型的一些基本看法的分歧到今天不仅没有得到弥合,反而越发加深,难以再有对话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中国成立早期的中伊关系中,政治意识形态、谋求主权利益在中国对伊政策中成为重要考量;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政治、经济等其他利益考量开始出现在中国对伊关系中,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美国等外部力量对伊拉克的军事介入。而中国在伊战前后所采取的立场,则充分显现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取向。  相似文献   

14.
在新中国成立早期的中伊关系中,政治意识形态、谋求主权利益在中国对伊政策中成为重要考量;进入20世纪八十年代后,政治、经济等其他利益考量开始出现在中国对伊关系中,这一现象一直持续到美国等外部力量对伊拉克的军事介入。而中国在伊战前后所采取的立场,则充分显现了中国的国家利益取向。  相似文献   

15.
2011年,阿拉伯国家发生重大社会剧变,也对苏丹造成不利影响,中苏经贸合作也因此受到波及。苏丹既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也仍保留自己的优势和特点。苏丹拟根据新情形在资源开发和国家发展方面作出相应调整。中国也应以更积极、主动的姿态着眼于中苏经贸合作,并在石油产业、矿业开发、农林牧渔、工程承建和其他产业方面,与苏丹一起寻求更多合作机会。就中苏经贸合作现状和未来而言,总体上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如果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现实,机遇必将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16.
1948年,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产生了大分裂——苏南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苏南双方从各个方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争斗,两国已经到了战争的边缘,苏南冲突演化成社会主义阵营内的“冷战”。笔者认为,苏南之间之所以会爆发冲突,是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和领袖个人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建国初期,为创造一个良好国际环境,新中国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的外交方针。在此外交方针的指导下,新中国积极寻求同社会主义国家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苏联是重中之重。为此毛泽东亲赴苏联,终于在1950年2月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周恩来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外长安德烈·维辛斯基在莫斯科签定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及其附件,有效期为30年。该条约在一定程度上为新中国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是对我国重要的国际支持,不但使我国获得了国内建设所需的资金及援助,更使我国在国际上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有利于我国放手进行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虽然该条约及其附件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但是它对中国的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经济方面。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当代世界的霸权国家,中国则是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的地区性大国。在中东,两国在能源安全、反扩散、反恐和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都存在广泛的共同利益。但是,由于两国在国家实力、国际地位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中美在中东地区又存在分歧与矛盾。随着中国国家力量的不断增强,中美两国既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又有相互竞争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紧密军事合作关系的形成与这一时期双方在政治、外交等领域的良好交往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边倒”政策、共同安全利益、《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使得两国在“蜜月期”加强军事联系成为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土耳其和伊朗两国关系在总体上维持了合作与竞争并存的状态。随着2002年土耳其正义与发展党上台执政,两国关系出现了历史性转折,进入了全面提升期。在地区问题上,土耳其的政策取向与西方盟友产生重大分歧,促成了土耳其与伊朗的趋近。2011年中东变局发生后,两国关系遭遇重大起伏。叙利亚内战、伊拉克乱局、也门危机久拖不决,库尔德问题、北约雷达部署问题持续发酵,土耳其和伊朗因国家安全利益的差异导致两国关系龃龉不断。总体来看,中东变局引发的地区动荡凸显出土伊两国在国家发展道路和地缘战略利益方面的结构性矛盾,然而现实利益又使两国在地区重大议题以及经贸合作方面搁置争议而寻求共识与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