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关于社区合作治理何以可能的问题,国家—社会关系范式一直处于主导性地位。该范式倾向于从宏观结构层面分析国家、社会元素在社区治理场域中的二元性(张力)逻辑:一方面强调社区“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属性,另一方面强调社区“作为社会自治单元”的性质,二者共同体现了对“社区”的方法论关怀,而忽视了“社区”的本质意涵(本原性意义),因而缺乏对社区治理的深层机理加以分析。本文从“嵌入性”思想和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出发,构建了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新型分析框架,即“嵌入性治理”视角的提出,意味着“社区嵌入社会”是国家(基层地方政府)、居委会(准行政代理)、专业社会组织(社会工作力量)、社区大众等多元主体进行社区合作治理的内在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嵌入性治理”可以被视为社会工作参与社区治理机制创新的一种本土化分析理路。  相似文献   

2.
政社分工与合作:中国社区建设体制改革创新的根本要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社区。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单位制社会的解体,是中国社区建设得以开展的深刻背景。现行的社区建设体制,本质上属于政府的城市行政管理体制,是政府内部的行政权力与职能重新分配的结果,并未改变“政社不分”的传统社会体制的结构性缺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阶段,该体制已难以承担社区的社会发展、社会民主、社会治理与社会服务的制度角色。社区建设体制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在于,切实转变政府的社会职能,积极培育民间社会组织,建立现代公共财政体系,努力构建政府与社会的分工合作体制。  相似文献   

3.
万玲 《探求》2016,(3):82-87
社区社会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重要载体,如何培育并促进其持续发展是当下基层治理工作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着眼广州,在观察与分析广州市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条参考路径:一是加强政府的引导、扶持和管理力度;二是规范组织结构、推动行业治理;三是明晰社区社会组织的地位和功能,以期能为更好地促进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高静娟 《探求》2018,(2):112-116
广州市从化区社区建设坚持党的领导,构建"三位一体"城市社区治理结构,打造特色小镇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城市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工作。社区治理具有行政化倾向,社会组织管理培育机制不足,社区居民自治能力缺失,网格化管理工作保障不够,社区党建工作有待加强。社区建设要政府社区及时归位,明确各自职责权限;重视社会组织培育,推动专业力量参与;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保障机制,激发社区工作活力;坚持党建引领,形成共治共享模式。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2011,(19):24-25
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在社区,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在社区。近年来,南京市玄武区以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人才队伍建设为“三大着力点”,改革创新体制机制,通过创新“三社联动”工作机制,尝试形成社区、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加快形成政府与社会之间互联、互动、互补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社会管理的探索实践,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区居委会以及其它社会组织是实施宣传和动员的组织资源,通常是围绕着社区建设的各项内容进行的。社区居委会舆情疏导工作则是通过宣传和动员,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舆情疏导的,从而形成基层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综合效应。  相似文献   

7.
社区管理是基层社会管理的核心,国内外对社区管理体制进行过各种类型的实践和探索,形成了各具特点的管理模式。从这些经验出发,创新社区管理体制需要因地制宜,理顺政府、街道、居委会、社团等组织的关系,尊重社区各类主体作用,提高基层行政管理效率和公共管理与服务水平,推进公共服务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泰达)自2001年启动社区建设之初即坚持高起点、高起步、高标准原则,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基层社会管理经验,坚持“大部制”、“扁平化”的两级管理体制,不设街道办事处,由城市管理局负责对社区的管理。减少了行政层次,催生了社会组织,提高了公共管理与社会服务效率。  相似文献   

9.
创新社会治理,基点在社区,核心在服务。以“善治”为目标,本文结合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社会工作的“柔性”服务,优化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明晰各个治理主体的地位,实现对社区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满足居民个性化、多样化和复杂化的需要,培育社区参与,重建居民的主体责任,依靠居民自身的力量开展社区治理;以专业的力量促进基层社会自助、互助与公助,努力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探索创新基层社区治理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余冰  郑子良 《探求》2006,(5):40-44
就目前我国大多数社区的情况而言,社区居委会行政化趋向仍是不争的事实。社区居委会建设中所遇“三多三少”难题背后所反映出的深层原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区分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厘清政府与社区职责,理顺政府与社区组织关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建立真正的“小政府,大社会”是本文所提供的问题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区建设:问题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的真正本质是社区精神。人们通过参与社区生活,形成对自己生活和工作社区的认同。中国社会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和人文生态环境,它的社区发展和社会结构与西方有着明显区别,中国的社会组织没有得到充分发育,政府在社区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社区建设应该培育居民的共同体意识,并针对特定的社会问题(诸如无家可归、失业下岗、家庭照顾、贫困等)。  相似文献   

12.
构建社区管理主体和谐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区管理主体组织存在着许多问题。以社区为中心规定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加强各组织建设是构建社区管理主体和谐关系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民主化是社区社会工作发展的方向,但在目前体制下,基层社区组织由于缺乏社会凝聚力和行政色彩过浓,不但不能有效地推进社区社会工作的开展,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社区工作的民主化进程,而将业主委员会这一新兴的具有“公民社会”初步特征的利益凝聚型的社会组织纳入到基层社区组织中,无疑会对推进社区社会工作民主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城市新型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城市商品房小区居民管理组织的首次社会学调查,分析新型社区和业主的主要特征、业主对新型社区管理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看法、业主委员会的性质和主要特点以及业主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态度和行为,提出应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新型社区管理体制以及积极支持并培育居民民主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城市社区选举的想象:从功能阐释到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荣 《社会》2005,16(1):119-143
一、引言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传统意义上的单位制度的解体,以及与 市场经济发展相伴而来的城市社会变迁,中国城市的观察者们开始把 着眼点从宏大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微缩到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意识中 去,亦即"公共领域、城市空间和市民生活的生长"(Davis et al.,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思想的先导下,以"新农村"中干部的应起作用为入手点,主要运用角色理论探讨"新农村"干部应具有的业务、能力等素质。在围绕角色期望展开角色距离的讨论中发现,农村村委会干部与城市社区居委会干部都存在角色失调,并将其与居民意识定义下的社区工作者的角色期望进行对比,得出村委会干部较居委会干部与之存在更大的角色距离值。立基于角色距离值,为黄石市所需的城乡社区工作者提出以人为中心的社区工作服务理念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其治理模式一直为理论学者和实际工作者所关注。本文结合深圳市社区工作站的新经验,认为各社区治理的利益主体都可以纳入两个系统之中:自制系统和控制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社区居委会与业主委员会和新兴的社区工作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宁波、大连和北京的三个案例研究,探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公共服务、社会融合及居民表达的途径和具体做法。宁波案例描述了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公共服务网络的起源、规模和服务效果;大连案例描述了社区主导下的促进弱势群体社会融合的社区自治组织的诞生、发展和功能;北京案例描述了居民表达主导下的社区发展评估的价值取向、方法和建设性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选取受城市化影响程度不同的三个乡村社区,调查居民日常行为空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对地方感的影响,发现地方感的差异不仅与空间重构导致的居民社区依附程度差异有关,同时还与社区"公共领域"有关。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强化地方感的措施,以更好地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促进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社区建设中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建设的基本目标是民主自治 ,北京市在社区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 ,具体包括资源获得机制、社区参与机制、社区工作机制、社区意识的整合机制、社区控制与监督机制和社区激励机制等。此外 ,为更好实现民主自治 ,还需要考虑到每个社区的实际情况 ,避免社区建设落入“模式化”的陷阱 ,理顺政府与居委会的关系 ,重视社区领导的素质与社区工作成效的关系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