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数字时代与数字新闻联系起来,就是想探讨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报道中的数字新闻如何更精确、更深入地体现时代精神。本文从数字时代与数字新闻两个方面研究了数字时代条件下人们的生存状况。给数字新闻写作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并且试着用一种新的视角来探讨数字新闻写作如何创新。  相似文献   

2.
新闻语言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语言具有具体、准确、简明、通俗等特征。具体是指在交代事实的过程中避免抽象和空洞,把新闻事实原原本本地写下来。准确是指在对所报道事物透彻认识的基础上,用字、遣词、造句要准确反映实际情况。简明是指要对所报道的事情或问题进行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分析,然后去芜存精,一语道破。通俗是指通用和大众化。此外,新闻语言还应该形象、生动,富于文采  相似文献   

3.
读图时代与新闻审美的价值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读图”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的一个重要现象,“读图时代”是20世纪末中国出版界的一个重要概念。在读图时代,中国报业经历了由“图文并茂”到“图文并重”的历史发展走势,它给予中国报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就新闻的审美而言,读图时代使新闻的审美价值得以提升,但也使新闻娱乐化程度加深,这有可能背离新闻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不断融合,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媒介生产和传播平台,即全媒体。全媒体环境下,媒介内容的生产、传播、消费等传统形式已经被改造甚至被颠覆,传统新闻教育也因此需要作出重新的调整和规划。在全媒体环境下,新闻教育应该在重视社会学、哲学等人文综合素养培养的基础上,强化媒体技能培养和训练,同时又要适时调整,促使新闻教育向综合化、网络化、移动化和数字化方向发展,以培养出适应媒介融合需要的跨学科复合型新闻人才。  相似文献   

5.
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新闻界也面临着一场史无前例的变革。新闻媒体行业试图通过搭建多种传播平台,加大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利用,以更好地吸引用户。文章结合当下一些新闻热点,分析了大数据时代新闻呈现的趋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6.
媒介融合给信息传播带来一系列变化,它的发展也给新闻伦理带来种种挑战。媒介融合发展在我国经历了三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融合发展的过程中,给新闻生产、记者角色认定、信息生产方式带来了挑战,直接导致了信息过剩、信息污染、个人隐私的无保障、新闻传播者角色定位等问题。面对媒介融合给新闻伦理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必须从更新传播理念、强化新闻理想教育、坚守新闻专业主义精神、加强新闻传播法治建设等方面入手,重建新闻伦理。  相似文献   

7.
8.
流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为:新闻载体多样化,刊发形式产生变化,摄影队伍开始分化,编辑方式也逐渐变化。面对流媒体传播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应创新新闻摄影理念,打造专业摄影队伍和公民摄影队伍,拓宽媒体发布渠道与发布方式,建立完善的新闻摄影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9.
“微新闻”时代传统媒体的问题与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客开启了人即媒体、人人参与的"微新闻"时代,即公民新闻时代,使传统媒体面临又一次来自互联网的挑战和机遇。传统媒体和微博媒体之间是竞争与融合的关系,前者必须革新新闻运作理念,积极、全面、深度地融合微博应用,使其成为辅助新闻生产、推广媒体产品、构建媒体与受众的新型网络关系,以及扩大媒体品牌影响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0.
数字媒体时代高校新闻人才培养需要树立专业意识,着眼于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建构,将学生的媒介技术运用能力视为入职基本素养,提升学生的多媒体内容整合能力,将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协调能力视为根本。师资建设上的"派出去"和"请进来"策略,硬件建设上的数字媒体实验室建设,课程建设上大胆的教学理念与课程改革,是数字媒体时代新闻人才培养专业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写作 ,正经历数字化时代的全方位渗透 ,网络为写作已注入新质 ,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文本、写作受体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嬗变。网络对传统写作和传统文学发起了全方位的挑战 ,写作的现实语境驱使写作及其体系重建 ,驱使写作学研究树立时代文学观念 ,积极引导网络文学健康发展 ,让文学园地沐浴着时代的春风 ,呈现出更加多元的景观  相似文献   

12.
13.
多媒体时代给新闻摄影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媒体使用图片的理由有传播信息、印证、卖点、史料价值,还在于图像比文字更容易阅读,更加一目了然,更加具有视觉直观性.好的新闻图片,应当具备新闻价值和形像价值.网络媒体开启了新闻摄影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采取动态和静态相结合的方式将是新闻摄影发展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论公民新闻时代的新闻图片失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公民新闻”的兴起,第二媒介时代的新闻摄影逐渐失去了传统新闻生产的固有流程,信源结构与信息评议机制的变化,造成了新闻图片失实,主要表现为新闻图片的客观性、伦理性和监督机制缺失,唯有建立“公民新闻”时代的良性运作和监督机制才能为新闻图片失实提供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16.
从全球化时代视角审视中国延安新闻传统,发现其在媒介社会史意义上开启了另一种新闻实践可能:抗战背景下的延安实践将全球化过程中西方形塑的新闻转变成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对抗作为现代性化身的日本的武器;舶来新闻学经实践改造形成的党报理论,在政治上立足于代表性,实践上立足本地实际。启蒙的双向性使得启蒙、革命、劳动生产被勾联在一块,使得中国在全球化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形成了独特的、围绕人民解放与阶级自我启蒙的新闻文化。延安新闻传统对今天新闻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立足学科、整体打造,课程前后勾连立足时代,探讨新媒介格局下的传媒教育立足需求,编写简明,栏目丰富,本专通用立足实践,突出实操经验政府传播郎劲松侯月娟38.00元媒介分析陈作平29.80元外国新闻史李磊39.80元新闻编辑方毅华35.00元  相似文献   

18.
社会新闻价值取向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新闻深受广大受众的关注和喜爱。研究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新闻的价值取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导向价值——提高对社会生活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舆论引导水平,真实反映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主流变化,弘扬主旋律;人文价值——具备丰厚的文化内涵,真诚、冷静、理性地实现对全社会的“人文关照”;实用价值——对群众的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进行直接的服务和指导;营销价值——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正确定位受众群,赋予社会新闻多样性、趣味性、贴近性等占领市场、吸引“眼球”的特质。  相似文献   

19.
新闻工作者是如何决定我们大家想知道什么的?新闻工作者为什么只报道某些事实而不是另外一些?美国学者盖伊.塔奇曼的《做新闻》一书给了明确的答复。《做新闻初版于1978年,是塔奇曼在对新闻和新闻传播本体进行了10年研究之后的一部新闻理论著作。《做新闻》一书把新闻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对广播新闻有一条不成文的评价标准——没有同期声的新闻就不是好的广播新闻。这种标准带来的后果是日益增多的“无效声音”对广播新闻播音节奏的干扰。“无效声音”过多,主要是由于我国广播新闻“有效声音”资源严重不足。不具有新闻性、不具备权威性和冲突性的广播新闻只是“无效声音”。它干扰和拖慢了广播声音的节奏和语速.使得本身以短小精悍、简捷明快著称的广播新闻拖沓冗长、毫无生气。再加上信源中存在的浓重的方言、口齿不清或者录音质量等问题,直接破坏了新闻播报声音本身的听觉感受,降低了广播新闻的宜听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