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在国民经济调整中,大力加强了职工住宅、商业、城市公用事业和文教卫生等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2.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我国工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广大人民的生活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可是别有用心的右派分子却说,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了,工农生活太悬殊了,这完全是污蔑党和政府,挑拨工农关系.下边两篇资料有力地批驳了这种恶毒的谰言.以后我们还将继续发表一些有关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以及人民生活提高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从2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生活为目标,经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变。一、收入水平迅速提高,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改革开放20年来,决定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城区低收入居民家庭生活现状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武汉市城区居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改善,目前人民生活整体水平进入小康.但部份居民家庭生活处于温饱边缘,生活质量不高,生活困难的情况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5.
建国四十五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以炎黄子孙特有的聪明才智和勇敢精冲,在短短的时间内,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世界东方掘起。三晋大地同全国一洋,经济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甘肃省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人民生活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在国民党反动政府统治时期,甘肃省工业几乎没有,农业也十分落后,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当时流行着这样的民谣:“炕上没铺的,身上没穿的,圈里没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高举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大旗,风雨兼程肋载,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全省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取得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经济总量不断扩大,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  相似文献   

8.
卫生统计是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关怀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不断上升,将卫生事业列入国家计划,因此也就需要通过统计,来掌握关于人民健康状况不断改善和人民体质不断增强的资料,来研究卫生事业对人民健康的保证程度,从而卫生统计也就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成第一门专业统计.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已历 7年。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菜篮子”工程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生产持续发展。市场供应不断改善,为提高和丰富人民生活,繁荣市场.搞活流通,发挥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竹县始终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加快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创新举措改善人民生活,着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切实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我国的国情,为了保障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国家对能源采取了“开发和节约”并重的方针.合理利用和节约能源,降低能源单耗,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航)努力做好能源统计工作,促进企业在节能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的主要经验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稳步健康地发展,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政策和措施,收到了显著效果.据全国47个城市9,060户的职工家计调查资料,近几年来,职工家庭收入持续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构成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建设,长阳民族自治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长阳才刚刚基本实现整体脱贫,人民群众生活还没有从总体上达到初级小康水平,经济社会发展较慢且不平衡,与发达县市差距还很大.  相似文献   

14.
充分利用旅游资源加快发展旅游事业怀集县统计局梁仲宣旅游业是产业关联度比较高的综合性的经济文化产业和创汇型企业。发展国内旅游业对于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引导消费,繁荣地方经济具有积极意义。一、丰富旅游资源 等待开发利用怀集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5.
董永茂 《浙江统计》2007,39(5):25-26
从政府的角度来关注与测度国民幸福有利于让政府从整体上了解与评价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如何,并能明确哪些是影响其生活幸福的主要因素,从而针对性地提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  相似文献   

16.
近来流行一种说法,把国家财政对国营企业的价格补贴,叫做“国家用于增加城乡人民收入和改善人民生活的资金”,把近几年累计的数百亿元物价补贴,全部作为城乡人民的“受益”数额.这是不确切的.现就如何正确理解物价变动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最终用于消费和投资。消费是城乡居民为满足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消费支出,同时也包括政府为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终点,消费水平直接反映人民的生活水平。投资是国民收入经过分配后形成的投资资金。投资主体是企业单位、政府、居民。投资资金主要用于增加企业的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进行技术改造,用于增加学校、医院、文化和体育场所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消费与投资从根本上说来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人民利益。消费是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需要。投资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于公共设施建设,则是为改善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利于将来提高消费水平,改善消费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及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生活质量显著改善。但在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比较显著。对此,社会各界十分关注。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事关“三个代表”的落实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一定要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过去25年,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功。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成倍增加,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从总体上讲,我…  相似文献   

19.
民生问题就是人民生活的问题,它源自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直接反映了群众的生活水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群众心理,左右社会情绪。目前对民生问题的内涵和范畴进行最为直观的界定为:民生问题是指国民的生计和生活问题,与百姓生存与发展等问题密切相关,主要范畴包括教育问题、就业问题、收入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和社会保障问题等领域。反映民生问题的内容非常宽泛,改善民生是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也是政府执政为民的基本职责。  相似文献   

20.
“六五”期间,我国城市公用事业建设发展很快,市政公用设施大量增加,人民生活环境明显改善,但仍不适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