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路上的对抗——民国时期人力车夫管理问题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人力车夫骤增,带来包括流动人口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交通秩序问题在内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政府当局和租界当局为缓解人力车夫带来的社会问题的压力,对人力车夫加以管理,不仅加强了日常管理,也协调人力车夫与各方面的关系,解决人力车夫与车行、与其他交通行业之间的矛盾冲突,在取缔人力车过程中也对人力车夫施以各种救济.但由于管理主体与被管理者的对立,管理产生了负面效应,导致马路上的对抗.当局取缔人力车的举措,终因在解决失业车夫出路问题和解决城市交通替代问题上缺乏可行的制度安排,遭到广大人力车夫及社会各界的抵制而失败.  相似文献   

2.
《老友》2013,(1):56-56
遂川县老干部局为我们每个退休干部都订了一份《老友》杂志。我每月一收到《老友》后,先认真读,自己读了几遍后,再把《老友》放到我办的农家书报亭里供大众阅读,于是我的这份《老友》成了大众的《老友》。由于《老友》办得好,大家都喜欢看,不仅有许多中老年读者喜欢读《老友》.而且一些年轻人也经常到我家来看《老友》。横圳村的大学生李勇,每次放假回家,都要到我家来借《老友》杂志。  相似文献   

3.
《史记·管晏列传》里有一则“仆御之妻”的故事,说的是:晏子在齐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坐车从街上经过,驾车的车夫满面笑容,洋洋得意,他认为能为宰相驾车,岂是寻常之辈。这一幕正巧被车夫的妻子看到。车夫回了家,妻子突然提出要离他而去,车夫不解,问为什么。他的妻子说:“晏子身为  相似文献   

4.
王虎林 《社区》2002,(10):26-26
《史记·管晏列传》里有一则“仆御之妻”的故事,说的是:晏子在齐国做宰相时,有一次坐车从街上经过,驾车的车夫满面笑容,洋洋得意,他认为能为宰相驾车,岂是寻常之辈。这一幕正巧被车夫的妻子看到。车夫回了家,妻子突然提出要离他而去,车夫不解,问为什么,他的妻子说:“晏子身为齐国宰相,可谓声名显赫,但他出门在外,却总是一副谦恭谨慎的样子,夫君只是人家的车夫,但却满脸骄傲。我深以为忧,因此我要离开你。”  相似文献   

5.
《老友》缘     
《老友》2014,(12)
正我是退居二线时与《老友》牵手的。当时我在单位老协读报时发现了《老友》,翻开目录一看,觉得内容很丰富,阅读了几篇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从此我经常去老协找《老友》读。退休后,老协给我订了一份《老友》。10多年来,我只要一有空,手里拿的就是《老友》。我爱《老友》,因为她让我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感悟人生、养生保健。我把《老友》当做教科书、工具书,每每清  相似文献   

6.
《老友》2014,(10)
正我喜欢《老友》,一有空就认真阅读,因为《老友》办得好。她是全省唯一一份老同志自己的刊物,学习她使我增长见识,受益匪浅。1996年,单位退管办为每位离退休干部订了一份《老干部之友》(《老友》曾用名)。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老友》。我每月拿到《老友》时,首先浏览一下目录,然后就开始一篇一篇地认真阅读。《老友》是一本好读物,对我的思想与日常生活都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自打有了车子,就有了坐车的和赶车的。坐车的多为王侯将相,属上等人;赶车的则被称作“车夫”,是普通人。车上人主政事大,故史传记载多而详;车下人赶车事小,那记载自然少而且略。近日有幸读到几则有关车夫的史料,殊觉珍贵。文中虽将姓名略却,记事倒还完整。抄录两段,以与读者诸君共赏。 一则是春秋时期齐国国相晏婴同车夫的事,见于太史公《史记·管晏列传》。文言费解,不如翻成白话。 晏婴因事外出,车夫为之赶车。晏相生得矮小,长不满六尺;车夫个大,身高八尺。车夫之妻打门缝瞅见,大个儿丈夫而为小个子晏婴赶车,已觉不快。又见车上的晏婴不苟言笑,意态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一提起人力车夫,我们眼前马上就会涌现出老舍笔下那位善良而不幸的“骆驼祥子”。他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拉着达官贵人满街跑的情景,早已成了昔日中国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一种典型写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把消灭了人力车夫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标志性业绩。然而,历史却不是那样简单地非此即彼,当你今日漫步首都的大街小巷时,就会发现昔日那些只是在小说和教科书中出现的人力车夫,又铺天盖地地钻了出来。  相似文献   

9.
我退休后订了一份《老友》杂志,老伴看到我读《老友》读得那么津津有味,总是说:"老头子,也念给我听听啰。"这时我就不得不给她念。经我一念,老伴学习《老友》也感兴趣了。她认为《老友》有学头。每期《老友》一到,老伴总要催  相似文献   

10.
周明 《老友》2009,(1):64-64
一是爱订。五年前,老伴就与《老友》结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和缘分,《老友》成了她的精神食粮,每年订杂志的时候,《老友》都是老伴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宋桂林 《老友》2008,(11):52-52
在为读不到精彩文章而苦恼时,老友向我推荐订一份《老友》杂志,说它会告诉你一切。从此,我与《老友》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年来,我从未间断阅读《老友》,这已成为我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偶尔没有看到  相似文献   

12.
李年发来信     
李年发 《老友》2012,(10):53
尊敬的彭总编:您好!我是《老友》的一名忠实读者。在九江浔阳区老年活动中心活动时,我经常向老同志推荐《老友》这本好读物。《老友》已成为与我们老同志们朝夕相伴的良师益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友》似春风化雨,滋润了全省及全国各地老同志的心田。我认为《老友》的最大特色是短、精、活、多。短,《老友》上  相似文献   

13.
淡漠喝彩     
相传北宋时,宰相王旦有个车夫,为他赶了五年马车,服役期满向王旦辞别,王旦竟想不起他是谁。等车夫转身走时,王旦却马上叫出了他的名字,并  相似文献   

14.
陈义风 《社区》2003,(20):14-15,19-21
在中国,一提起人力车夫,我们眼前马上就会涌现出老舍笔下那位善良而不幸的“骆驼祥子”。他气喘吁吁、大汗淋漓地拉着达官贵人满街跑的情景,早已成了昔日中国劳动人民生存状态的一种典型写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都把消灭了人力车夫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标志性业绩。  相似文献   

15.
韦贤、魏相、丙吉任相预言考孙顺华《史记》载:“长安中有善相工田文者,与韦丞相、魏丞相、雨丞相微贱时会于客家,田文曰:‘今此三君者皆宰相也。’其后更相代为丞相,何见之明也。”①此为司马迁死后事,是为诸少孙所补写。韦贤、魏相、丙吉在汉宣帝时先后任丞相,张...  相似文献   

16.
老友信箱     
《老友》2007,(12)
我最爱读《老友》每当收发员送来《老友》,全办公室的人就会争相抢阅。有时,一本《老友》不知翻阅了多少次,杂志上  相似文献   

17.
老友信箱     
《老友》2006,(1)
《老友》是学习的老师我离休后就订阅《老友》。每期《老友》我从《感悟》起,一直读到最后一页广告为止。我感到有了《老友》学习就有老师,人生就有导向,健康就有保障。《老友》每期的《时事纵横》栏目,刊出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的学习资料。例如,2005年《老友》第一期,便刊出了《展望中国经济新走势》。学习这篇文  相似文献   

18.
《老友》2014,(9)
正从《老友》创刊起,我就与她结下了缘分,可算是一名忠实读者。《老友》创刊20多年,出刊270多期,我是每期必看,每篇必读,真是受益匪浅。我还把《老友》上刊登的知识向周围的人进行传播,使他们也受益。我还是一名《老友》的发行者。我在乡领导岗位时,觉得《老  相似文献   

19.
我是《老友》杂志的忠实读者,多年来订阅没间断过。喜欢《老友》,是因为她很有特色,感到读《老友》是一种享受。她给我温馨,也给我激励。《老友》的文章深深地打动着我,使我的晚年生活充满了激情和欢乐。  相似文献   

20.
廖仕成 《老友》2011,(7):60-60
《老友》是我们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精神食粮。回忆起来,我和《老友》相识已有近20年了。 我1992年退休。一次,我在一位老同事家见到《老友》(《老干部之友》),她朴实、清新的文风一下子吸引了我,使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