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农地产权:缺陷、逆向淘汰及改革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是稳定农民的长期预期以及关系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关键性问题。现行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着诸多缺陷,突出表现在土地产权主体虚置、土地使用权不稳、土地处置权残缺、土地收益权受限等方面,制约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和发展,阻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导致了中国农村的逆向淘汰。中国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必须适应广大国民意愿、市场利益、政治环境的要求以及路径选择要符合中国的国情,鉴于此,当前逐步推进农地产权私有化是可行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2.
单婷婷  史安娜 《社科纵横》2009,24(10):69-71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在土地使用方面存在着用地粗放、用地结构不合理、城市用地总量失控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当前的财税体制、城市规模盲目扩张、现行土地制度等因素造成的,对此应当采取坚持集约化原则,注重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适应市场的产权和使用权制度体系、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等措施来实现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3.
释放制度能量: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30年间取得重大突破,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关键是赋予农民土地用益物权.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产权主体缺位和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探索农地流转新模式迫在眉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农地制度改革,既要注重研究农地所有制又要充分关注农地产权,按照效率原则对农地产权进行合理界定,通过完善农地产权交易市场、打破地区壁垒等途径,促进农地资产合理流动,实现农地资源优化配.  相似文献   

4.
在产权结构多元化的过程中,随着所有权不断分割、裂变成各式各样的产权以及产权不断被明晰界定,新的产权主体会获得收益,这种收益的产生一方面源自于激励,另一方面源自于对闲置资源的利用,其结果是开辟了新的税源,进而提高所得税收入、影响税制结构。这意味着,在解决税收收入不足以及税收调节问题时,可以不局限于传统的手段,通过在产权结构多元化过程中对不同产权主体的清晰界定与保护,同样可以促进新税基的产生,进而起到优化税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践中出现的诸多林权纠纷现象表明,仿效耕地承包制的明晰产权改革设计与村庄社区沿袭至今的非正式产权制度无法完全兼容,由此凸显的问题是:关于集体产权实践的既有理论已不足以对集体林权实践中展现出的产权博弈现象作出充分有效的解释。既有的集体产权制度安排,也不利于林权纠纷调处及林地的可持续经营利用。为此,有必要建构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农村产权制度分析框架——村庄社区产权,以凸显村庄社区在产权实践中所具有的主体能动性,整合村庄变迁中积累传承的社区产权价值观。引入村庄社区产权实践中形成的合理机制,或许能够进一步完善和促进中国农村产权制度变革,进而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墨西哥在20世纪初建立了土地的村社和合作社集体所有制,并希望通过这两种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权利均等化和农业发展水平提高等目标.然而,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之后,农民却愈加贫困,农业生产也停滞不前.为了摆脱农村发展的困境,1992年以后,墨西哥以土地确权登记为核心,以产权明晰为原则,开展了第二次土地改革.这一改革不但化解了大量土地纠纷,而且赋予民众更多的自主发展权.墨西哥的改革经验对于当下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具有一定的反思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产权明晰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只有企业的财产有了明确的归宿,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才能实现权、责、利分明,政企才能真正实现分开,才能促进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和现代化.这不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而且也是区街企业改革的客观要求.参照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路和结合城市区街企业的实际情况,我认为,应采取以下的措施和步骤对区街企业进行产权明晰工作.  相似文献   

8.
杨曼利 《唐都学刊》2006,22(1):80-83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治理政策的总体效果不佳,究其根源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不少缺陷,诸如土地所有权的多级代理,生态资源权的支离破碎,集体所有权的强势地位,承包主体的弱势地位及产权残缺等。这既影响了政府推动生态治理的效果和原有生态资源的保护力度,又使生态治理的资金来源受阻,扰乱了承包主体预期,损害了生态建设者的经济利益。因此,西北地区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弱化土地所有权,强化承包权,减少所有权收益,削弱基层政府的强势地位,实现土地产权制度创新,以解决生态环境治理低效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在其他领域中的作用一样,主要是提供各种公共产品,包括制度这种公共产品.政府的制度供给至少应起到三个方面的作用:促进农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促进农民拥有的要素在统一的市场上流动,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和要素价值得到充分实现;促进农民拥有的要素与其他要素结合以实现价值的增值以及确保市场交易的公平和公正.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制度约束主要有三项:土地制度、市场制度和教育制度.这三项制度使农民在市场经济中成为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弱势群体,拥有的要素数量不多、质量不高、难以流动,从而难以按要素的贡献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10.
"小产权房"建设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的自发性经济行为,而政府介入清理和整治"小产权房"则反映了背后的深层利益矛盾或土地制度问题的复杂性。本文从经济演化的视角分析了此问题,认为在尊重农民经济选择意愿尤其是农民对土地拥有完整产权的前提下,依法承认并规范"小产权房"在一定领域内流动和交易,能够显著增加农村经济要素流动性并提高农民实际福利,而政府介入尤其是相关政策制定,需要采取谨慎和科学的方式,着力减少和解决这种交易行为带来的负面外部性,着力减少对自发性经济秩序的干预,这是农村经济社会转型形成良性制度结构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1.
气候资源具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复杂特性,既不是纯粹的公共物品,也不同于纯粹的私人物品,具有“公共池塘资源”的典型特征。气候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首先要明确和建立气候资源产权制度,清晰界定国家、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所有权以及开发与利用、使用与收益等权利与义务的边界。公共池塘资源的混合产权表现为共有产权和私有产权在某一资源系统和单位中并存,治理公共池塘资源的关键在于建立起连接共有产权和私有产权的制度性桥梁。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气候资源产权制度设计需要体现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治理气候资源的力量,可以采取切合实际的混合产权形式。国家一方面应成为全民气候资源所有权的代理人,对气候资源履行保管和看护等职责;另一方面,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私人行为和市场行为,承担必要的行政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经营制度创新的深层障碍与现实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兴办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中国当前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发展,是开拓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组织载体.但在其发展中,特别是在经营制度上存在着内部产权不明晰、管理不规范、分配制度不够合理等诸多问题,影响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加快发展.农村经济组织经营制度存在问题,基于此,创新农村经济组织经营机制的现实途径提高认识,加强培训,明晰产权机制,强化治理机制构建激励机制,政府和法公优等.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洪运 《社科纵横》2010,25(7):56-5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是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性问题,也是关乎农民增收、中国经济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重要性、迫切性及改革中可能遇到的困难绝不亚于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产权改革。从长远来看,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有利于大大提高农民作为乡镇企业所有者的主体意识,增加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建设新农村的决心;有利于大大提高农民文化技术与管理水平,使农村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有利于推动乡镇基层政权机构的改革,加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为农村的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合作制”本身具有的优点和不足决定了它仅适宜于作为小型乡镇企业产权改革的目标模式,而大中型乡镇企业的产权改革则应以股份制作为目标模式为宜。文章最后指出,“股份合作制”这个名称并不科学,但在产权改革中也不必在名称上争论不休,关键在于是否循着产权改革的道路往前走。“一步到位”是做不到的,“分步到位”更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科纵横》2015,(4):37-43
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它阻碍了社会正常发展,是一项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主要是对农民的轻视和限制;造成了社会等级的存在,影响社会公正;无代价向农业提出积累以发展工业、限制农民进程;导致社会成员的不平,农民成了"二等公民",其身份永远低于城市居民;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中国社会资源配置与发展实行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以牺牲农村来发展城市,导致农村长期落后于城市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民只有承包权,没有转让和出租权);土地使用权有期限;土地流转缺乏市场机制。现有的土地制度,农民的家庭承包权不仅缺乏明晰性和排它性,而且缺乏安全性,同时又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农民的流动,阻碍了合作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李晓东 《学术交流》2004,(11):107-109
近年全国许多地方搞"开发区"、"大学城"、"高尔夫",大量圈占土地。自1997年至今的7年间,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4000万农民失地失业。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现行土地管理制度和体制不利于耕地保护和严肃执法;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不清,农民无力保护自己的土地权益;地方政府越权批地,打着"公共利益"旗号过多过滥征地等。据此,亟待完善和落实土地治本之策:强化农民土地使用权,使之作为一项独立产权交给农民;规范和限制政府权力,依法全面退出土地市场;严格限定"公共利益"项目,缩小征地范围,切实保护耕地。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设用地紧张和中央政府对农用地的严格管控,使得征收农村建设用地成为地方政府获得增量土地的主要方式.现有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制度和土地征收制度赋予地方政府垄断征收权和城市一级市场的垄断供给权,被征地农户因此只能获得较少的补偿,而城市土地使用者则要支付更高的土地出让价格.现有的制度安排降低了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也减缓了农村建设用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速度,更不利于推进中国城镇化建设.政府只要做好土地用途规划、 加强使用过程监管、 维护好土地市场良好秩序,农村建设用地自由流转后不仅不会引发严重的经济社会后果,而且能够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增加包括农民在内的全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18.
帕累托最优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要实现帕累托最优的充分条件是减少负外部效应,避免生产集的非凸性。而中国现在关于物权的界定在一定程度上是所有权方面明晰了产权,客观地减少了负外部效应,为实现帕累托最优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农民的地权选择与农地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得到多数农民的认同。但是,当前农村的土地权属关系仍不明晰、不稳定,农民最担心和反对的是国家或集体剥夺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农民不仅要求土地承包权的长期稳定,还有实行土地私有化的愿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完善的总方向应该是:完善土地二轮延包,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建立农地退出机制,实行"农地稳定、公地调整"的政策,建立农村地价评估机制,从而进一步明晰和强化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对土地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将长期保持不变,也就是永远不变"。  相似文献   

20.
关于人力资本价值及其有效实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是一种物化于人力资源所有者身上的长期消费资本.人力资本价值的形成过程就是教育等投资和接受这些投资所放弃的机会收入等价值在劳动者身上凝结的过程.有效实现人力资本价值应着重考虑建立以人力资本为核心的个人所有制,协调人力资本与其他产权主体的利益关系,建立以产权激励、机会激励为核心的激励机制等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