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俄罗斯伦理学在制度剧变后的价值重建中担起指导和干预社会生活的重任。在道德干预社会生活的功能减弱的前提下,当代俄罗斯伦理学力求在整个社会科学中寻找到自己的学术定位,发挥确实的学术功能,呈现出特立独行的学术本体性。在理论和实践困难面前,当代俄罗斯伦理学通过从道德哲学视角对道德理论的本体论证、从价值导向立场对社会道德的引领的方式,尝试回应社会道德生活,实现自己的时代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新明 《理论界》2012,(5):86-90
本文主要以19世纪英国政府对民众休闲活动的干预为例,分析当时英国政府干预民众休闲活动的原因,以及这一时期政府干预的特点和干预对民众休闲活动产生的影响。在19世纪这一社会变革时期,工业革命所带来的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大大激化了社会矛盾,民间传统的休闲活动往往成为平民发泄不满情绪的渠道,这便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了威胁。于是,政府在这一时期通过立法的方式对民众休闲生活进行干预,对传统休闲生活中不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地方进行改造,并加以积极引导,对公共休闲环境进行立法整治,给予了公众文明、有序、安全、舒适的休闲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患者越来越多。对于高脂血症患者而言,无论是否需要药物干预,生活方式的改变都是必需的。美国国立卫生院提出了"治疗型生活方式改变"的理念,并把它作为治疗血脂异常的基本临床措施。  相似文献   

4.
邱处机是金代全真教的重要诗人。他一生的诗歌创作反映了他修道的进程 ,记录了他的宗教生活 ,内容相当丰富。他的诗表现了坚定不移的宗教信念 ,有浓厚的宗教功利性 ;同时他把修道体验和审美感兴融合起来 ,写出了一些诗意较浓的作品 ,有一定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5.
20世纪中叶美国学术界出现的共识论思潮是冷战国际大背景和美国社会变迁的产物,共识论者通过美国无阶级对立与社会冲突、美国社会结构功能合理、美国制度与生活方式优越、美国发展道路先进和美国独特例外等论点,对美国文化传统上的连续性、文化心理上的和谐性和文化价值观的优越性进行论证,认为美国是一个文化上高度共识的和谐社会。共识论对战后美国社会改革运动的发展、新保守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具有毋庸置疑的影响,是战后美国社会和谐化进程的重要推力。  相似文献   

6.
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秋月 《理论界》2009,(3):182-183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今天,广播电视并没有淹没在网络舆论的滚滚大潮中,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干预人们的社会生活,进而影响舆论、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7.
新闻工作干预社会生活既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优良传统,也是传统的文化品格物化于社会的具体途径。新闻媒介胜任“干预”的职责,理由在于:作为出色的社会调研员,记者具有极其敏感的“问题”意识;新闻机构以编发“内参”的方式可以成为党政部门经常性的幕后工作者;受众的广泛性形成的普遍社会舆论有助于问题尽快解决;深度报道及预测性报道以科学的分析和推测启迪决策者。新闻媒介优势的充分发挥必须有赖于新闻工作者的深入实际、实事求是和独立、精异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有关生活方式理论开始 ,回顾了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社会阶层与健康生活方式研究的主要成果 ,对我国目前有关特定群体、特定疾病与健康行为、健康生活方式关系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认为在目前中国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情况下 ,研究社会阶层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关系对造就积极向上的国家精神、引导和创造新的消费潮流以及形成更大的中间阶层群体都有现实和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论国家对道德生活的功能性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们的道德生活中 ,国家是干预和调节社会全体成员道德生活的机构。它对道德生活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是通过国家干预表现出来的。这种干预是国家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实现这一干预 ,是通过不同的功能性活动来完成的。这些不同的功能性活动包括 :调节日常道德生活 ,构建道德秩序 ,缓解道德危机 ,推进道德变革 ,营建高尚社会  相似文献   

10.
胡键 《社会科学》2008,105(5):4-12
"美国例外论"引致出美国的两种政策倾向:孤立主义与干涉主义.虽然两者都是构成美国霸权政策的思想基础,但在冷战后时期,由于美国超强的实力和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地位,"圣战"式的干涉主义在美国对外行为中更为突出.为了谋求霸权利益,美国不惜实施"程序暴力".然而,当"程序暴力"成为美国对外行为的习惯性方式以后,美国的霸权也在不断透支.在其实力无以为继之后,为了继续维护霸权,美国采用"软干预"的方式.从"程序暴力"到"软干预"的转变表明.美国权势的衰落已经从权势霸权转变为制度霸权.美国的"软干预"遭到来自国内外的"软制衡",因而美国的制度霸权也在衰落.  相似文献   

11.
社会动员对于任何一场大规模的社会运动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以来中国所发生的一次规模巨大的社会变革运动,这次革命的爆发与社会动员有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作为辛亥革命导火索的四川保路运动之所以能够从文明争路发展为武装起义,除了深刻的政治、经济原因外,更与成功的社会动员有着密切的关系。四川保路运动社会动员与历史上传统的社会动员既有继承关系,但更主要的是还体现了时代的创新性,这是一种在现代化背景下所开展的社会动员,其领导者、动员方式、动员内容都有着根本的区别,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对其后的各种社会动员都产生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西方的社会运动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新社会运动理论认为,这是不同于工人运动的新社会运动,其新特点表现在身份政治、非组织化、非经济化、斗争对象非具体化等方面。而传统社会运动理论的学者则认为,这些特点在60年代之前的社会运动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前者的观点从根本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工人运动的理论,而后者的观点则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工人运动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承认现代社会运动的新特点。这表明,工人运动理论仍然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解释现代社会运动,但是必须吸收新社会运动的理论成果。传统的历史唯物主义把社会简单地区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无法正确地解释现代社会运动的。只有把现代社会运动置于公共领域,才能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运动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韩月清  毛启霞 《阴山学刊》2007,21(2):98-100
形体运动深具魅力,形体运动的健身价值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本文正是试把形体体运动的这种体育社会现象同价值哲学相结合,从理论上对形体运动的健身价值进行研究,这样可以使人们对形体运动价值的相关问题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可以从事物内部找到更加深刻的原因。价值学研究对于形体运动的实践运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唐睿 《理论界》2013,(9):166-168
工人运动是西方社会运动的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也十分重视对于工人运动的研究。然而,各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发展并没有按照学者们的设想而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工人运动逐渐由激进转为保守。促使工人运动发生如此转化的重要原因在于工人阶级认同感遭到社会各种机制的分割,这些社会机制包括民族主义、部门分割及生产过程中的"制造同意"、国家对社会运动的调控等。汤普森、安德森、曼和布洛维等学者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过阐述,这些阐述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也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对工人运动的重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15.
梁波 《北方论丛》2004,46(5):92-95
利益结构是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的深层结构,它构成社会和政治运行的内在动力.作为政治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特别是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之间的中介,利益结构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具有一种转化功能,它的变化对政治结构和政治运行机制的影响极大.可以说,利益运动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中,最突出、最核心的变化就是社会利益结构的变化,它将给中国的政治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但是,利益结构的变化对政治发展的影响只有通过现存的政治结构的变化才能实现,所以,社会政治权力结构的状态对政治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事实上,中国的政治发展正是在不断调节这些矛盾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现代社会运动本质上是民众为影响日益扩大的国家权力来实现自己的局部利益或影响一定社会变迁的一种集体行动。因而国家视角对于整体性把握社会运动理论意义重大,故以国家视角对社会运动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回顾,来梳理社会运动理论的发展,并给出对国家视角兴起、衰落和回归历程的可能解释。在此基础上,社会运动研究对于中国国家转型的意义将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7.
孔教运动可上溯到维新时期。维新时期康有为、谭嗣同等所倡导的孔教运动是其整个社会改造工程即中国现代化运动的基础性工程。它力图借助西方基督教的形式,完成儒学的宗教化过程,实现儒学向新形态的过渡,以期达到文化救亡(保教)的目的。民国时期康有为、陈焕章等所倡导的孔教运动是维新时期孔教运动的继续,但由于社会结构的整体转型造成儒家传统的断裂,此时的孔教运动已由文化救亡转向文化主位性的捍卫。孔教运动的领导人先欲借助光绪帝,后想依靠袁世凯、黎元洪等实现孔教国教化之梦,由此而染上了政治机会主义的污名,但孔教运动尊孔而不复古,它是儒学现代出路的一种尝试与努力。  相似文献   

18.
“立宪运动”是晚清兴起的社会改革运动,吴趼人的多部小说对其有充分描写。研读这些小说,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立宪运动的质疑、否定和超越,体悟到晚清知识分子对救国道路的思索与选择。无论从特定视角描绘晚清社会思潮的变化与社会变革的画面,还是完整描述立宪运动带给国人的复杂感受、勾勒知识分子感悟立宪的心路历程等方面,吴趼人的小说创作均具有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9.
社会改革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形式与途径,其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在人类历史上呈现出一种常态性的存在;作为一种社会运动,是具有目标性、选择性的政治行为;作为一种模式与战略,具有建构主义的设计与选择特性;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与社会的思想观念具有内在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社会教育运动.在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社会教育运动成为中国共产党对民众进行政治动员的一种方式.这种民众动员方式不仅在组织结构层次,也在观念、心理、情感层面对根据地的改造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社教运动的蒙学读本,<日用杂字>见证着这一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