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感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在中国具有原创性的诗学专利权。走向现代形态的感悟汲取了新的时代智慧,不动声色而又无处不在地醇化着和升华着新的审美创造和知识体系。在讨论现代中国学术方法的重建时,如对感悟给出积极的现代性转化,则不仅可形成一种富有中国文化魅力的现代感悟诗学,而且能形成一种更为富于历史和文化穿透力的现代感悟哲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到“现代”:汉学形态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纯德 《文史哲》2004,(5):118-127
汉学是以中国文化为原料,经过异质文化的智慧加工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它既是外国化了的中国文化,又是中国化了的外国文化。在汉学发展史上,传统汉学(Sinology)和现代汉学(Chinesestudies)是两种汉学形态:传统汉学从18世纪起以法国为中心,崇尚于中国古代文献和文化经典研究,侧重于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语言等人文学科的探讨;而现代汉学则兴显于美国,以现实为中心,以实用为原则,侧重于社会科学研究,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军事、教育等一切领域,重视正在演进、发展着的信息资源。以上这两种汉学形态既在演进中不断丰富发展着自己,又在日趋融合中创造着能够融通两种模式的汉学形态,这就是21世纪汉学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哲学博大精深,《周易》是中国哲学神圣的源头和经典,中国学术神圣的源头和经典,中国生态智慧宝库和智慧宝典,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形成中国文化独特的易学形式。《易经》阐述的“生生之谓易”,“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人“三才”的思想,区别于主-客二分的现代哲学,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思想。它是建设现代环境伦理学的重要思想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依据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在思考生命生存时,知晓“生命各得其养以成”,以“需”和“养”两个重要概念,表示生命的生存权利,并把它提到“仁”的道德高度,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4.
一 中国文化以儒、道为根柢,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与智慧表现形态集中体现于儒、道思想文化之中。中国古代哲人即无不出自儒、道两宗或濡染两者之间者。魏晋以后,随着佛教思想的传入,促使中国哲学形成三教并存互补的局面,民族思维方式与智慧表现形态亦愈益丰富而多样。另一方面,作为民族智慧结晶的又一种形态,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悠久的传统、精熟的技艺不仅在文苑中独领风骚,而且深涵宇宙、历史、人生之思索与  相似文献   

5.
按照天人合一的思路,从天地之道的角度来观照人道,通过天地人相协调来实现做人做事的道理,成为中国哲学的思想特质。这样一种理解人性的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和思想方法,形成了以孔子为代表的在一定的人群关系、伦理关系当中去悟觉人生真性情的儒家仁道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就个体生命而强调怎样去求生保真,怎样去悟觉生命本然的道家自然之道思想。以孔老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哲学在生命之道与人生态度等方面的思想传统,能给现代人以安顿生命的智慧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双向互动与诠释圆环:中国哲学方法论省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人类文化发展已经超越了建立在一元文化观基础上的简单区分中心与边沿的历史时期 ,而进入到一个多元文化并存 ,集中全世界民族文化之智慧精神以解决“地球村”所共同面对的问题的新时代。中国文化要真正对全球化时代人类的社会及人生产生现实的影响 ,就必须根本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僵硬思考模式以及理论和实践之间实际存在的脱节状况 ,并进而在这三个向度达成互诠互释、双向回流的“诠释圆环” ,真正实现立足于实践基础上的“古今中西”思想资源的融会与贯通  相似文献   

7.
黄海德 《东南学术》2005,1(5):116-121
人类的三大文化体系各有其不同的哲学形态,道教哲学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既是道教信仰的最高对象,又是道教哲学的核心范畴。道教之“道”渊源于先秦道家关于“道”的思想,脱胎于汉代的“道气论”,在扬弃魏晋玄学的基础上,吸取了大乘佛学的“二谛义”与“中道说”,终致在隋唐时期融铸形成了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新的道教教义思想,从而使道教之“道”呈现了由实体性向非实体性过渡的宗教哲学特征。这是中华文明首次以宗教的形态实现了两种文化的对接与融合,可能为当代世界文明的处境提供某种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8.
杨国荣 《社会科学》2013,(8):116-129
在不同于"技"、"器"层面的追问、以区别于器物之知的方式把握世界等方面,中国的"性道之学"与跨越知识界限的智慧之思具有一致的内涵。尽管在具体表述上,中国谈"性道之学",西方讲philosophy,但两者的实际指向则并无根本不同:"性道之学"与哲学,都是智慧之思,其实质的内涵彼此相通。从形式层面看,哲学离不开概念的运用,其中既关乎概念的构造,也包括概念的分析。同样,性道之学也涉及名言的生成和名言的辨析。魏晋时期进一步提出辨名析理,"析理"以性道为内容,"辨名"则关乎名言(概念)的分析,由此,性道之学与名言(概念)之间的关联得到了更自觉的肯定。从"哲学何为"这一层面看,中国的"性道之学"对智慧之思所具有的规范意义和引导意义,也给予了自觉的关注。就以上方面而言,中国的"性道之学"显然包含着哲学的内涵,属于实质意义上的哲学。  相似文献   

9.
何为中国哲学——关于如何理解中国哲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理解"中国哲学"与如何理解"哲学"无法分离。哲学作为智慧之思不同于特定的学科,但近代以来又获得了某种学科性。同样,对性与天道、成己与成物的无穷追问,赋予中国哲学以不同于具体知识领域的深沉内涵,而当这种追问被纳入作为现代知识谱系之一的哲学史并成为其考察对象时,它同时也被赋予了某种学科的形式。作为历史中的哲学,中国哲学既表现为在历史演化过程中逐渐凝结的不同哲学系统,并相应地呈现为可以在历史中加以把握、考察的对象,又是在历史过程之中不断形成、延续的智慧长河;前者使之具有既成性,后者则赋予它以生成性。就中、西哲学的关系而言,中西之辩不仅是空间性、地域性的问题,而且更内在地隐含着时间性、历史性的内涵。中国哲学在当代的延续与近代以前的不同在于:它同时也是中国哲学不断参与、融入世界哲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当代台湾著名文化人黄清源先生,一生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广泛深远。他所编著的《中国传统思想——静道》一书,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静道”思想所蕴涵的自然哲学、人生哲学及社会哲学在现代的重新整理和解读,不仅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它与人类心性的本质联系,分析了它与西方文化思想的接触点和沟通程度,以及它在中西文明冲突中调适与融合的活性。  相似文献   

11.
如果说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哲学已步入它的繁荣期的话,那末,“清华学派”无疑是这一时期的一朵奇葩。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条件下中西哲学与文化融合的缩影,从它走过的历程中,不难寻见二十世纪中国哲学与思想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往学术界对这一题目讨论甚少,本文试图提出一些看法,意在唤起对“清华学派”这一为当时学界所耳熟、而在后人心目中却显得陌生的中国近现代哲学史上的重要学派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王振复 《学术月刊》2024,(1):141-154
中国美学具有独特的范畴体系。作为中国文化所特有且与审美相联系的一种知识结构,它是一个动态四维的逻辑网络。此即:一个逻辑原点:无极;二重哲学本体:绝对之无的本在性无极,与相对之无的次在性太极的对应结合,以无极为“一级本体”、太极为“二级本体”;三大人文支柱:历史哲学意义的“道”、文化意义的“气”与审美现象意义的“象”的三者相和;四为基层建构:由“道、气、象”三者构成其各自所统摄的范畴群落及其相融。中国美学范畴体系,具有有序而深邃的思性诗性化、诗性思性化的人文特点,渗溶着中华文化所特具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3.
如果对中国几千年的汉语言文化特征作一个概括的话,那就是它的实用性。在汉语言文化中,我们之所以没有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哲学与宗教,都是因为这“实用”二字,由“实用”而“世俗”。儒家文化试图通过“爱人”来实现社会大同,看重道德、伦理、秩序,道家文化看似是对个体的尊重而实质上仍是试图通过个体之自爱而达到“爱人”之目的,从而实现社会之大同,它们不过是殊途同归,其实用性显而易见。佛文化最初进入中国是因为其中的禅那神通之术与中国道教中的神仙艺术之间的某种契合,在此基础上才进一步与儒、道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国式…  相似文献   

14.
中国智慧在回答人与世界的相互联系中,具有哲学的一般性特征。"这种智慧是审美型的"。这主要表现在:中国智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整体直观的审美思维方式,这契合于审美理性的想象性和审美直觉;中国智慧极重视修身,注重道德本体的现实性超越,这契合于审美过程中人性持续优化和人格形成、完善及升华;作为中国智慧核心范畴之一的"和合"文化-心理结构,奠定、发展了审美的内涵和审美境界,影响了审美活动中对立双方的相融相合。  相似文献   

15.
西方后现代转向与中国哲学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后现代转向之后,西方哲学对人之生命意义的安顿问题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后现代转向有助于从人之生命本质的层面更为清楚地认识中国哲学之传统主题的重要意义,但它并不表明西方哲学将要向中国哲学"复归"。面向未来,注重人之生命意义安顿的中国哲学将在以下两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一、作为人类基本的终极关怀价值系统之一,将为世人提供有益的理论借鉴;二、其和而不同、兼容并包的智慧精神可以为推进不同文化共同体之间在终极关怀层面的对话与融合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 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无疑是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形态之一。盛行于十九世纪末的“中体西用”这一文化模式,就是面临猛烈冲击的中国文化企图融合西方文化的最早尝试,洋务派不仅在理论上建立了这一模式,而且把它付诸实践。近百年来,不断有人根据这一思路解决中西文化的结合问题,现代新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就是中体西用文化模式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拟将现代新儒家(特别是以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洋务派的中体西用作一些比较,从而显其异同,明其得失。  相似文献   

17.
论中西文化的泛审美主义与泛科学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文化偏于审美性而西方文化偏于科学性,甚至中国文化具有一种泛审美主义的倾向,而西方文化具有一种泛科学主义的倾向.这表现在中西的文字、哲学、法律、伦理、文学与文学批评的各个方面.但是在现代,中西又有双向融合的文化倾向.  相似文献   

18.
《文史哲》2016,(6)
佛教传入东土以后,中国固有学术传统得其裨助,经过自唐迄宋的消化吸收,遂有儒家理学与心学别开生面的崭新发展。由此,不仅儒家自身彻上彻下的形上哲学义理世界得以建立,儒、道、释三家和合互动的学术生态格局亦逐渐形成,中国文化力求妥善安顿人之精神生命的特征与能力进一步强化。两宋大儒多与宗门禅德相往返,禅学实际上成为他们体道、证道的入门初阶,这既是当时"三教合一"历史潮流的具体表现,亦反映了华夏传统学术作为人类体认宇宙人生真谛之智慧成就在心灵安顿乃至宗教层面的文化调适功能。  相似文献   

19.
张松 《东岳论丛》2006,27(1):160-165
在老庄思想中,由于其自身中包含有“有”与“无”的冲突结构,道从来就不是一种具有绝对可理解性和现成性特征的纯粹在场性。这一点构成了道的思想与始终拒绝“无”的问题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本质差别。但另一方面,道的思想也因此而表现出它与海德格尔的Ereignis之思在根本问题层面上的同构性;而“无”的本质性参与则表明,与Ereignis相同,道作为以自身为根据的绝对超越者,始终是从时间性、有限性方面被理解的。这是真正具有现代意义的思想原则,它不仅规定了道与Ereignis的不可言说性以及与此相关的语言本质问题,而且,现代哲学解释学的全部思想也都建立在这一思想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把人生实践行为化成艺术 ,显现心灵的自由、思想之解放 ,这就是老庄道家诗学之“道”的重要特征。老庄哲学的诗性特征 ,充分地体现在这个“取道”(得道 )的实践过程中。老庄哲学除了对知性认识论与现象论有确切的感触之外 ,对实践理性的形上求解和本体论亦有深情的感悟。老庄哲学是探寻本体的诗性智慧 ,是一种非常明睿的诗性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