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在现代化进程中,民族意识普遍增强,既涉及民族自尊和发展意识,又携带着消极的狭隘主义意识.诱发我国民族意识增强的主要因素有政府管理因素、市场因素、资源因素和文化体认.狭隘的民族意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引导各民族增强中华民族意识,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意识的时代精神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于199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青年民族理论工作者专题研讨会”,与会者就有关“民族意识”的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了探索: 一、民族意识的内涵:1、对民族的属性、交往、发展的认识;2、归属意识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对民族共同体的关注;3、人们对自己民族价值存在的反映;4、民族的心理素质、感情、情绪、自尊、自卑等;5、个体民族意识、群体民族意识、跨族民族意识、阶段民族意识;6、民族成员对本族与他族交往中的自主性、独立性、整体性,生产生活方式、习俗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对自身民族相属性的认识结果;7、族属意识和民族生存及发展的推动或妨碍意识;8、民族对自我文化特点的认识。 二、民族意识的结构与层次:1、民族的厉性意识层、交往意识层及发展意识层;2、民族的社会心理层、自我意识层及精神层;3、成员对民族主体的认识、成员对民族主体以外的客观实在认识层、民族意识的动态认识层、民族意识的静态社会心理积淀层。  相似文献   

3.
民族意识是每个民族成员对本民族认同的自我意识,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充分认识民族意识的社会特性,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引导,对于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推动民族进步、保持社会稳定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此,本文就民族意识的导向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一、充分认识民族意识的社会特性,加深对民族问题长期性的认识民族意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民族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有其固有的社会特性.从社会实践来看,现阶段我国民族意识的社会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实践中 ,毛泽东创造性地形成了科学进步革命的“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 ,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升华到了新的时代高度 ;通过对中华民族民族存在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科学认识 ,形成了毛泽东民族意识极其丰富的内容 ;毛泽东的民族意识为中华民族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对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伟大斗争 ,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意识是一种“理性的自觉”,也是一个不断修正并力求正确地“认识自己”的历史过程。在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日趋加深,时代风云剧烈变幻的历史条件下,民族意识的觉醒曾经历了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因此,就严格意义而言,民族意识还应有“传统的”和“近代的”之分──前者基于共同的地域、血缘和文化所维系的纽结,表现出一种源远流长、以种族为中心的传统民族意识,或可称之为族类意识;后者则因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国际交往的扩大,以及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刺激,而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以争取民族独立富强、反对封建专制政治和振兴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人文意识的渗透”、“国家民族意识的张扬”、“主体意识的强化”、“超越意识的升华”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的民族特色。作者认为,这四个方面是主要方面,是宏观上的一些认识,可以用来审视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总体趋势和各种文艺现象。当然,如果从微观上看,也可能有一些现象与上述特点不大符合,但并不能否定这总体特征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壮民族意识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又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主体自治民族。当今,壮族的进步和繁荣,广西的振兴和发展,都在呼唤壮族的民族意识。“何谓民族意识?谓对他而自觉为我”。是每个人对自己属于哪一个民族,为什么属于这个民族的认识,及由此而产生的民族自尊心。这里有必要对壮民族意识作一个历史的探讨,看一看它的曲折发展过程,以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壮民族意识再强化的背景和原因。  相似文献   

8.
节日文化与民族意识徐万邦我国有丰富的节日文化。节日文化对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对节日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使我们的民族意识适应时代前进的潮流,是十分必要的。一、我国节日有多少?我国节日之多,在世界上数一数二。56个民族自古至今到底有多...  相似文献   

9.
<正>解放区文学以其独特的救亡意识开启了中国革命文学的传统。它以其前所未有的民族意识,强烈的群体参与意识以及对革命英雄的渴望意识而屹立于现代文学史上。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延安文人普遍认识到了身份认同这一问题的复杂性。"身份认同既来自于自我认知意识,也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现阶段,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的同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民族意识在不断的增强。民族意识主要表现为一个民族的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感悟,以及对自己民族利益的关切与维护。民族意识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对社会发展以及民族关系的进步也有不同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已经确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历史表明,在我国,民族意识只有与社会主义意识;与祖国意识统一起来,才能使其内容得到真正的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民族意识与…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民族意识的积极因素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正确理解民族意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充分发挥民族意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表现出的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民族意识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民族意识,“首先是指表现为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即对其他民族的分界意识,对本民族的认同意识;其次是指在国家生活中,在与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  相似文献   

12.
陈先初 《船山学刊》2007,1(4):180-184
张君劢关于中国问题的思考首先是从对国人之民族意识善的考察入手的.他把民族意识的普遍缺乏视为国人思想上的最大缺陷,进而认定其为近代以来民族建国运动屡遭挫折的总根源.为此他提出了培养"中华新民族性"的命题,并在此一命题下提出了自己的具体构想,旨在通过国人的民族意识之培养,实现近代民族国家之建立.张的有关思考及其构想具有文化民族主义的特点,其民族国家的总体取向体现了近代民族主义的基本要求,其缺陷在于,在民族主义名义下提倡对现存国家的忠诚,民族主义易向国家主义滑落.  相似文献   

13.
释“和尚”──兼谈中印文化交流初期西域佛教的作用陈国光一“和尚”(又称“和上”)在汉传佛教中原为对佛教师长的尊称,后来成为对佛教僧人的通称。无论是在我国文化著述中,还是在民间,这一称谓都使用得极其普遍,而且“和尚”之称还东传到朝鲜、日本等国,流布很广...  相似文献   

14.
民族意识在历史学上是一个比较模糊、颇难界定的概念。在心理学上它是指“由共同经济生活、居住区域、语言习惯及传统等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对自己民族的归属、地位、责任、利益及历史使命的认识”。本文所论述的日本近代民族意识即使用的心理学概念。民族意识是由特定的社会历史生活条件所决定,它的形成与变化影响着该民族的国家发展。探讨日本近  相似文献   

15.
民族意识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意识再探李瑞一、民族意识的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意识,而民族意识是怎样构成的呢?这是摆在民族理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笔者经过反复考察、研究,认为民族意识并非只指民族自我意识,还包...  相似文献   

16.
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一严酷的国际竞争局势,战国策派学人提出了其改造国民性思想:把官僚化、文人化、乡愿化、阿Q化的“柔道的人格型”改造为具有柯伯尼宇宙观、战士式人生观、“忠为第一”、文武并重的“刚道的人格型”。战国策派还试图往文学艺术中灌注“悲剧精神”和“民族意识”来促进国民性的改造。战国策派的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重庆抗战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  相似文献   

17.
徐峰 《船山学刊》2011,(4):25-28
王船山被誉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他虽不以词名家,却在易代之际的词坛上以“嗣响离骚”的词情异军突起。这篇文章旨在说明船山词嗣响离骚的根源,大致从三个层面展开分析:船山个人的生世遭际、地域文明和船山强烈的民族意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当代文学的民族文化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冷战”语境中民族意识的自觉与强调,民族传统文化的自觉化用,使文学获得了鲜明的民族形态与神韵,成为一种民族化的社会主义文学。新时期开始,文学更多地关注民族文化的自主性与同一性问题,削弱了民族意识的政治功能,强化了其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9.
杨堃先生曾对民族定义作过如下表述: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的稳定的共同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分为氏族、部落、部族、资产阶级民族和社会主义民族五个阶段和五种类型。这五种类型的民族,全具有这四个要素,但这四个要素是有联系和轻重之分的。其中,共同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情感是主要的和必不可少的,缺此便不成其为民族。至于其他三个要素,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之下也会消失。”  相似文献   

20.
也谈齐国的“同姓不婚”习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历史上,“同姓不婚”之制为有周一代一项重要的婚姻戒律,并普遍实行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中,其影响所及,一直延续到秦汉以后几千年的中国社会,至唐、宋、明、清诸朝,法律上对同姓通婚也还是禁止的①。但有的学者认为,“同姓不相婚娶”这一条根本规则,仅“为周人所严守”,这一“宗法的约束,在春秋时的齐国已经没有力量了”⑦。此说一出,不乏响应者③,似乎“同姓不婚”这一古老习俗在春秋时的齐国根本不存在了。笔者认为,这实是一种误解。其实,“同姓不婚”之在春秋时期的齐国与在其他诸侯国一样,都是自始至终在规范着人们的婚姻行为的,其制约作用不容忽视和低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