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被首次提出是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但其萌芽却在中共建党初期。作为中共早期重要成员,张申府当时已经产生这种思想意识。他较早地提出实事求是,触及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应弃绝习传,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方便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接受,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用在中国就应该中国化,并认为革命要符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着眼于中国劳工阶级的解放。同时,他积极探索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强调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和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认为没有实践,马克思主义就无法指导中国革命,更无法形成中国化的理论形态。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看,张申府的这些观点仅是思想火花,论证不足,并且有些观点有失偏颇或值得商榷,但他能在当时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非常可贵。  相似文献   

2.
井冈山道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列主义只有根植于中国的土壤,只有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就是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成功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得益于形成,使马克思列宁主义得到新的发展和理论升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运动有了又一新的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郁志龙 《社科纵横》2009,24(10):27-28,30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根据国际环境重大变化,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和清醒认识时代主题。实践反复证明,每当我们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清醒认识时代主题,把革命和建设同时代主题有机结合起来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前进一步,就能取得丰富硕果,否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要遭到失败,革命和建设就要遭受损失。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如何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如何应对其它西方思潮的挑战等问题。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5.
周普杰 《学术交流》2005,(12):35-37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大法宝和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是对毛泽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把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政治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新的内容,开辟新的境界。统一战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肩负更加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6.
王永恒 《社科纵横》2009,24(11):5-7
自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马列主义并产生中国共产党以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用于中国的具体实践,在理论上实现了四次与时俱进。其实质就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四个里程牌。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10):119-123
从文化融合视域考察佛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总结经验和启示,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深度融合方法途径,即在加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在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一 《创新》2009,3(1):24-26
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发展。邓小平同志的贡献在于:重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进行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判断,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精辟概括社会主义本质,形成邓小平理论体系。研究邓小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对于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以及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总是指向对现实问题的科学解释和解决方法的提供,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总是指向动员群众解决现实问题,正是由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基础上达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这是一个双螺旋的结构及其运动的过程.这种双螺旋结构是内生性的,它的运动是上升性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国琴 《社科纵横》2010,25(10):6-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课题。考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四个方面的经验是值得总结、传承和发展的,这就是: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相联结;坚持大众化与学术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建党90年的历史证明,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成功的基本经验,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途径。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实践经验的马克思主义化,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出了突破性的发展。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注意防止和反对来自“左”右两种错误思潮的干扰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杨近平 《创新》2009,3(2):69-7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运用中进行新的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多重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民族化与当代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通俗化。  相似文献   

13.
房美凤 《社科纵横》2007,24(4):122-123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奋斗和积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经历了一个无比生动的辉煌历程。在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两次飞跃的理论成果基础上,根据新世纪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进方向,这对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实现中国更快、更好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西学东渐以后,"经世致用"思想成为中西文化的会通之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基于"经世致用"的精神传统,国人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传统的"经"已经不能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因此需要在新的历史时期重建"致用"的"经",于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担当起了"经"的角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经"来指导中国文化的重构和变革,本质上体现了哲学思想的范式革命,昭示着文化传统实现现代转型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6.
赵宬斐 《阅江学刊》2012,4(1):86-9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对现代性的诉求、消化与建构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中国共产党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境遇中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启蒙与教育,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的开放性和世界性意识,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指导过程中,具体、科学和有效地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实现了对西方现代性的"本土化"与"中国化"的转换,彻底摆脱了对现代性的模仿与焦虑;同时清醒地认识和解决了对被各种主义、话语、框架、叙事等掩盖的实事与问题,特别是那些本己的实事与问题,开启真正的自我理解的现代性道路,彰显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科纵横》2017,(7):34-3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第二大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深深扎根中国大地、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础性理论,作为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邓小平,无论是从理论的创新、方法论的确立,还是从对实践的推进方面来看,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规划了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10):6-8
理论提升是实现理论创新和发展的具体形式和过程,是不断继承和发展理论,从而使具体的理论不断上升至新的高度,指导新的实践活动的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具体的国情特征,不断解决中国在实际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事业迈向新的辉煌。本文主要探讨的是理论提升的重要意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历史发展进程,着重分析的是自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结合目前的国家经济发展形势,探讨现阶段马克思中国化发展进程中的理论提升。  相似文献   

19.
20.
林华俤 《社科纵横》2007,22(8):13-14
陈独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近代中国社会深入分析,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理论,提出了包括关于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理论若干正确的认识。对于陈独秀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有益探索应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