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学老李今年六十有五,退休在家四五年了,今年春节过后,忽自远方归来。我问起他这次回乡可否多住几日?他不禁深为感慨地说:“回来就不走了。去年我就在家乡附近一个矿区给人家打了一年工。”我听后带有几分埋怨地说:“那你为啥一次也没来过?就连个信息也没有?”他语气沉重地说:  相似文献   

2.
图像小说《A.D.:洪水之后的新奥尔良》是纽费尔德(Josh Neufeld)创作的一部关于卡特里娜飓风的历史叙事作品。小说在画面性与飓风的公共记忆之间讲述飓风亲历者的故事,挑战了有关卡特里娜的视觉档案资料,以非虚构作品的形式在视觉上客观再现了创伤现实经历。同时,纽费尔德将卡特里娜事件作为解读他者遭遇创伤的伦理框架,其间交织着诸如种族、地域等复杂社会问题,邀请读者持续不断地参与其中,解读城市文化内涵并采取行动。  相似文献   

3.
金钱与人生     
富人的婚事 有位同学,是个富商,年近40还未结婚,在另一位同学的婚宴上,他大叹苦经:你们穷人不知富人的苦,我实在不知该娶谁啊!男同学听了这话,简直气昏了头,问他,有那么难吗?他说,怎么不难  相似文献   

4.
连我们"阅过美女无数"的摄影师"不想",一进到店里,转过一圈,然后感叹道:"果然好多美女啊。"我知道,他说的"美女",是真正能称得上"美"的那种"美女"。不想说:"福州的咖啡店,大大小小我至少去过二三十家,但是从来没见过同家店有这么多美女。从老板娘,到服务员,甚至到来喝咖啡的客人,美女如云啊!"不想已陶醉了。我提醒他,"低调,低调,被夫人知道了不好。"他却得意地说,"我夫人知道我好色却不淫,男人喜欢美女不是错啊。"一句话,谁不爱美女?看美女,是正大光明、天经地义的事儿,只是要切记"眼看手勿动",嗯,特别是对于不想这种已婚男人来说。  相似文献   

5.
苗君甫 《社区》2012,(2):63
有了孩子之后,生活的琐碎一下子让我有点无所适从,吃饭也是将就一顿算一顿,常常到小饭馆去凑合。这样过了没多久,我开始发现,我和老公的感情不如以前那么好了,每天为了上街吃什么也要争论半天。想起以前,他是多么疼爱我啊,不管什么事都会听从我的意见,现在为了这琐碎小事,居然和我争得不可开交。心里的失望一波波漫过来,回娘家和母亲说起来我的烦恼,母亲说:"不做饭的家咋能叫家?没有烟火气的日子不叫日子啊!"我听着母亲的话,开始有点感慨。  相似文献   

6.
小幽默     
希望  可可 《可乐》2009,(10)
夸耀一位农场主向人夸耀他的庄园很大。他说:"我开车绕庄园一圈,需要一星期时间。"一位听众同情地说:"是啊,我也有过那么一辆破车。"  相似文献   

7.
恐喜症     
李国祥 《老友》2010,(5):52-52
夸耀一位农场主向人夸耀他的庄园很大。他说:"如果我开车绕我的庄园一圈,那得需要一星期的时间。"一位听众同情地说:"是啊,我也有过那么一辆破车。"  相似文献   

8.
用一句常用的术语说:鲁迅在我的心目中最初是以一位喜剧大师的面目存在的。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常常可以很清楚地想见《狂人日记》中狂人的形象。那是一个怎样整天价疑神疑鬼地防备别人吃他而荒唐可笑的疯子啊!还有孔乙己,他那一身破旧的长衫,长长的指甲,更有那些半文半白,让人听了似懂非懂的话,每每忆起,总有些忍俊不住。“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我时常笑了。一壁笑,一壁也在心里天真地想,我倘也生活在孔乙己那个时代,至少可以吊住他长衫的袖子向他讨茴香豆吃,也可以听他讲许多有趣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观光话小康     
甲我叫刘小苗。乙刘老根他儿子甲刘老根跟我有什么关系?乙老根新苗嘛!甲没听说过!乙我叫李小丹。甲药匣子他儿子。乙我怎么就是他儿子?甲药匣子里装的什么?乙药啊。甲小丹是什么?小药丸,你不是从那药匣了里出来的吗!乙咳,这都哪跟哪呀!甲我们俩是手拉乎,好朋友。 我家付一城里河畔花园。乙我家住农村龙泉山庄。甲你看我们城里怎么样?乙前年你清我来过一次,一进城,口阿呀!那大树‘根根,好高啊!好直啊!甲什么树?乙圆筒的,红红的,直通云大,那上边还冒着黑烟!甲咳,什么眼神啊,那是大烟囱!乙我说怎么没枝没叶昵!甲没听说烟囱长丹}」的!乙满街上全…  相似文献   

10.
儿子的创意     
正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突然说:"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他很郑重地说:"这上面写着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我看也不看地说:"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他毫不气馁地说:"可是我有创意啊  相似文献   

11.
放假休息。一日傍晚,我动了回农村老家看看的念头。妻子一脸迷惑地看着说:有什么事儿吗?我摇头。前几天不是刚回去过吗?妻又问。我也一时无语。是啊,五一小长假刚回去过,父亲一切都好,也没有什么事儿。但我  相似文献   

12.
陈绪勇 《新天地》2017,(6):60-61
前几天碰到一位我以前的患者小李,顺便聊了聊.临走时他问我,陈医生,你还记得你以前管的那个王××吗?我说记得啊!他说,王哥去世了.我当时非常震惊,按照王××的病情,怎么可能呢,不可能啊! 小李说,哎,怎么不可能,我劝他好久都不听啊,终究还是出事了! 他们是住院时认识的病友,相似的病情又是同乡,所以出院后也一直保持联系.听小李说,王哥的隔壁邻居认识一个"神医",他去看了,神医介绍自己说,"好多人肌酐高,吃我药都吃好了,西医治肾病断不了根,只会越吃越严重",结果王哥就停了西药,专心跟他吃"祖传秘方".  相似文献   

13.
<正>我在城里工作后,父亲便没有来过,他从学校退休在家,一直照管着我的小女儿。我的作品从来没有给他寄过,姨前年来,问我是不是写过一个中篇,说父亲听别人说过,曾去县上几个书店、邮局跑了半天去买,但没有买到。我听了很伤感,以后写了东西,就寄他一份,他每每又寄还给我,上边用笔批了密密麻麻的字。给我的信上说,他很想来一趟,因为小女儿已经满地跑了,害怕离我们太久,将来会生疏的。但是,一年过去了,他却未来,只是每一月寄一张小女儿的照片,叮咛好好  相似文献   

14.
编辑同志:我同事刘某急用找我借了2万元,约定1年后偿还,当时没有立字据,也没有其他人在场,只有一位同事李某听我说过这事。事隔2年多,刘某拒不还钱,称2万元早已偿还,我打算起诉他,他却说到了法院他还是这话,李某表示愿意出庭说明他确实听到我说过刘某借我2万没还的事,但又告诉我,起诉要在2年内进行,还要有借据才行。请问我这官司能打赢吗?  相似文献   

15.
陈毅敬母 1962年,62岁的陈毅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长,他出国访问归来,得知老母病重,当天就去看望,他上前拉住母亲的手,亲切地问这问那。过了一会儿,陈毅问母亲:“娘,我进来时,你把什么东西藏在床下了?”母亲看瞒不过去,只好告诉儿子是尿湿的裤子。陈毅听了,说:“娘,你久病卧床,我不能在您身边侍候,心里已经很难过了,这裤子理应由我去洗,何必藏着呢?”他动情地对母亲说:“娘,我小时候您  相似文献   

16.
闷热的傍晚     
傍晚,天突然变了脸,闷热闷热的,一丝风也没有。乌云从西北天际黑压压地滚动过来。“哎呀,热死人了!是不是有雷雨呀?”“嗯,这种积雨云,说不定还会下冰雹呢。”陈雷应着说。不一会儿,风猛烈地刮起来了,恶狠狠地摇晃着校园里的小树。花草惊恐地发出簌簌的抽泣声。我焦急地对陈雷说:“就要下雨了,咱们提前一点观测呗!”“那怎么行啊?气象观测要的是按时、准确,现在离正点观测还差二十多分钟呢!”我想是啊,老师不是说过参加小气  相似文献   

17.
打电话     
我的母亲算不上是一个漂亮的女人。身体有些胖,皮肤也比较黑,喜欢露出牙齿大声地笑。可是我曾不止一次地偷偷为她做传。有一次,母亲出差在外,打电话回来要我接。我知道不过是嘘寒问暖之类,加上我从来就讨厌接电话,就不想去接。弟弟不满地在旁边说我:“妈打电话来你都不接,你以为你是谁啊?”可是我真的很烦。我不想听那些话,母亲都不知对我说过多少遍了:偏头痛有没有复发,还失眠不,早上背了英语没有,路上注意安全……被弟弟抢白了几句,我只好抢过电话,果然母亲又在那边絮絮念叨开了。我木然地听着,一边“嗯,嗯,嗯”,后来我真的是不耐烦了:“…  相似文献   

18.
逼你成功     
刘墉 《社区》2002,(18):54-54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他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 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义是为谁忙啊? 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向前冲。” “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  相似文献   

19.
申国强 《社区》2012,(10):50
前几天,住在老家县城里的老爸打来电话,说他把原来住的那套130平方米的房子给租出去了,用租金一半的钱又租了一套不足80平方米的房子住。我一听就急了,对老爸说:"别人都想办法住大房子,你和我妈却要过‘蜗居’生活,咱家可不差那几个钱啊。"老爸慢条斯理地对我说:"这可不是钱的问题,我和你妈俩人住那么大的房子干什么,再说你们兄弟几个都在外工作,一年也  相似文献   

20.
2004年,当代中国研究所的几位同志来看我,说能不能帮他们搞一台诗歌朗诵会?这可是我没想到的,问怎么想起来要搞朗诵会呢?他们说:原来有多少好诗啊!现在怎么都听不到了呢?到书店也找不到……比如《枪,给我吧》、《向困难进军》、《柴达木小唱》;再比如“黄山松,我大声为你呼好!”说着说着竟背诵起来:“枪给我吧/松一松手/同志,是同志在接你的枪!”//“车过鸭绿江/好像飞一样/祖国,我回来了/祖国,我的亲娘!”//“骑马挂枪走天下/祖国到处都是家。”//“我走遍了/我广大祖国的/每一个地方/啊,每一个地方/我的/每一个故乡……”一刹时,刚解放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