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陆雪梅 《理论界》2004,(2):60-60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加入WTO的到来,国际国内的竞争更趋激烈。中国企业将面对更加复杂的商业环境、更快速的市场变化、更强大的竞争对手。在全球局势动荡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以其惊人的速度不断发展,在这些巨变过程中,市场营销经历了最多的变化,它不断地协调企业和市场的关系。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推进管理现代化和管理创新,如何应用新思维、新成果、新技术使企业进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每个企业及领导者必须面对的迫切问题。市场是指某种产品的现实购买者与潜在购买者需求的总和。市场包含三个主要因素,即有某种需要…  相似文献   

2.
王甫勤 《社会科学》2024,(2):147-160
以往关于健康不平等的解释存在多种非竞争性理论,不同解释机制之间缺乏整合。将健康不平等置于“结构”与“能动性”互动框架中,通过引入自我效能感概念,可以整合社会经济地位、自我效能感、健康行为与心理压力等因素,构造解释健康不平等的一个综合框架。采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2014—2018)”数据的分析发现:高社会经济地位劳动力人口的自评健康水平更高,其中介解释机制主要表现为高社会经济地位劳动力人口的自我效能感较强,这促进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更重要的是自我效能感缓解了他们在工作中的压力,最终提升了他们的自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自组织状况的历史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聪 《河南社会科学》2002,10(4):129-131
从历史上看,社会自组织匮乏是中国传统社会一大特征,一般认为,小农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抑制和高度集权国家政治权力的禁绝是其最主要的原因。但是,政府行为特征对社会中间组织的影响更值得人们关注。随着农村经济市场化的推进和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积极稳妥地发展农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任务,已经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政府支持但不直接干预,是其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4.
未来社会经济管理人才的素质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文明的完成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未来社会的经济管理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而未来社会经济管理过程的变化,无疑需要经济管理人员具有更全面的素质及能力.未来社会对经济管理人才素质的要求,决定了高等院校必须进行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育模式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李东坡 《兰州学刊》2012,(7):169-173
农民工是拥有农业户口却从事非农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农民工的婚姻状况正在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既有可喜的变化,更存在着婚恋难、未婚同居、闪婚、婚姻危机和婚姻犯罪等婚姻问题,所以,加强农民工就业培训、进行住房制度的改革、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健康和谐婚姻的宣传与报导是解决农民工婚姻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历史和现实都在提醒我们要时刻注意:市场经济还应该是信用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应该是信用经济。注重信用经济的培育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之道。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决定了人口产业结构 ,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发展又具有反作用。西部地区的人口状况和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合产业结构的发展变化 ,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 ,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 ,要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改革旧的管理体制 ,促进人口———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加速和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在中国的地位逐渐凸显。首先,县域经济承载更深刻内容,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发展特色产业的落脚点、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点和保障粮食与生态安全的根本点。其次,基于县域经济的新内涵,县域经济在空间上表现为区域性和综合性、在内部上表现为非均衡性和农村性,呈现出发展地位更具可重塑性、发展动能更具可培育性、市场需求更具可挖掘性、供给质量更具可提升性的新特征,形成了特色经济、农业产业化、县城带动、生态经济、“全域城镇化”等新模式。最后,基于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则,未来县域经济需要更为明确和细致地理解县域经济发展的特性和挑战,重点关注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发展环境的优化、人才瓶颈的突破、乡村振兴的深化和财政管理机制的健全等方面,以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与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一项重大决策,要从个人、组织、社会等方面来研究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条件和实现机制。组织健康强调通过提升内部发展能力和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实现员工满意/健康、组织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兼顾了员工、顾客、股东、社区等多方面的关系和利益。组织健康与社会和谐联系紧密。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技术进步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美英等国实现了产业重组和结构置换,经济复苏带有了新技术成长的背景,它更看好知识产品,更注重创造性活动和创新精神,这对于制造业、对于以劳动或资本密集型为主的产业是很不利的。一旦由它主导未来世界经济,必然反过来会引起旧有...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国家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期调的重大转变,如何适应经济宏观调控的新变化,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摆在全市银行业机构的一个重大课题。通过分析我市银行业机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优势、支持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和制约因素,提出了银行业支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县级经济调控是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县级经济结构和经济规模发生了新的变化,亟待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适应的有效的调节机制。这既是在治理整顿的形势下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秩序的客观需要,又是保证改革和建设顺利进行,促进经济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徐丽军 《理论界》2003,(6):100-101
会计是一种特殊的经济管理实践活动,它与社会生产发展密不可分,作为在会计工作中发挥核心作用的会计人员更要适应新变化,不断调整提高自身素质,为经济建设服务。 一、新经济环境对会计的冲击 新经济、新环境对会计发展变化的影响和冲  相似文献   

14.
中国IS-LM-BP模型的动态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状态空间模型,动态估计了中国IS-LM-BP模型,着重研究了实际产出对汇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和BP曲线斜率的变化情况,对其经济效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在当前经济条件下,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扩大汇率浮动空间更有利于治理中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廉秀君 《理论界》2003,(3):17-18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伦理道德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经济生活和伦理道德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摆在我们国家和全民族面前的重要课题。要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除了建设好市场经济的法律作为保证和约束外,更重要的要靠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经济伦理道德来规范,才能使其健康有序的发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也就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要实现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必须理性考量外商直接投资、对外贸易对于县域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FDI和进出口总额对于江苏县域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具有显著的制约作用,而对于江苏县域技术变化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出口额和进口额对江苏县域技术效率变化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江苏县域技术变化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出口额对江苏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有负向影响,但并不显著,进口额对江苏县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江苏县域要在积极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同时,做好优化升级和自我提升两篇文章.  相似文献   

17.
大力支持和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既是实体经济健康发展、优化升级的需要,也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功能转型的意义所在。在我国面临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等一系列战略任务的背景下,邮储银行作为全国联网网点最多的一家银行,更应承担起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目前城乡大量出现的多种多样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改革中的新事物。股份合作制经济在实践中的发展,要求我们在理论上对股份合作制有更清晰的认识,以促进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其经济结构整体性的变化主要有四次.经济结构变化偏向城市,市民的公民权利就得到更多的供给;农村经济地位上升,农民的公民权利地位就得到更有效的保障.因而,经济结构演变是城乡公民权利发展特别是其地位关系结构变化的基础和重要因素.在中国特定的经济社会背景和基础条件下,中国公民权利发展模式是一种渐进的.这种模式与经济结构演变基本适应,并在总体上有利于保持政治稳定.  相似文献   

20.
“健康优先”作为建设健康中国的首要原则,有着明晰的逻辑理路。从范式遵循来看,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赋予了健康宽广深刻的内涵,也折射出系统论的哲学思想,更决定着多主体的协同治理范式。从本体逻辑来看,健康的属性与转归凸显着健康的价值,健康既可正向转化为幸福、劳动效率和经济社会发展,也可负向转化为疾患、疾病成本和经济社会损失,这本质上在于健康乃兼具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消费属性与投资属性、目的属性与工具属性的集合体。从议题缘起来看,透视国内外疾病谱的状况及其变化的特征化事实,健康的影响因素呈现多元化趋势,并且社会性因素日益发挥决定性作用,中国亦不例外。从治理上来看,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多个主体,包括国家顶层设计,不同领域、行业、省份、城市等中观集成,个人、家庭及社区、村庄、单位等健康细胞,相应“健康优先”的具体内涵既有相同、相通之处,又同中有异、各有特点,在健康目标的追求中呈现出与自身特征相契合的治理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