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是重新认识和解释历史的经济史学中的一大创举,使人们摆脱了在用新古典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解释问题时所陷入的困境。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这三大理论基石构建了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其正确理解对把握制度变迁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伊娜 《领导科学》2013,(14):29-32
关于选举制度与选举程序,诸多学者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不能忽视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问题。在此,笔者借用道格拉斯·C.诺斯提出的制度变迁理论,深入探析党内民主选举这一政治制度的变迁。一、路径依赖与党内选举制度变迁(一)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理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前后,道格拉斯·C.诺斯提出了制度变迁理论,明确指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性因素的是制度性因素而非技术因素"。制度(Institution),即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服从程序和道德、伦理的行为规范"。由此定义,诺斯在后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把制度区分为正式制度(正式规则)与非正式制度(非正式规则)。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这样的一个时代,制度不仅是理论关注的重点,更成为实践履行的对象。以诺斯为首的新制度经济学家拓展了我们对于制度变迁的认识:制度决定人类行为的激励结构,并导致经济绩效的巨大差异。但是制度框架提供的激励结构必须要被人类所认知才会起作用,因此,我们不仅需要理解最优制度设计,而且需要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结合对诺斯经济哲学,这里简单的分析了制度变迁过程中部分要素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间歇式制度创新与中国经济波动:校准模型与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宁华  曾磊 《管理世界》2013,(12):22-31,187
中国的经济转型实质上是制度变迁的过程。在变迁过程中制度创新不是均匀出现的,而是间歇式随机出现的。制度创新的间歇式出现是中国经济增长和波动的源泉。为此,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包含制度因素的实际商业周期模型,通过对中国制度变迁的数量化测度,使得制度因素能够以量化的形式进入RBC模型。通过比较现实经济数据和模拟经济数据的特性,本文发现,模型能够解释产出周期波动的94.44%,解释66.07%的投资周期波动,解释23.46%的劳动周期波动,解释21.03%的消费周期波动,解释15.45%的资本周期波动。通过脉冲反应分析发现,制度冲击具有较长的持久性,大约30年,并且消退过程缓慢;而技术冲击衰退速度相对较快,大约10年。  相似文献   

5.
民营企业发展与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关系 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受到企业生命周期的制约,还受到各生命周期内矢量性指标的制约,一般按照从小到大、由弱变强、由规模太小到规模经济的路径发展。以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看,企业是资本、人力、物力、科技等资源在内部配置的制度,是市场制度的替代品。企业的发展伴随着产权扩张和价值增值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产权制度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李曼宁 《经营管理者》2009,(23):116-116
当前低效率的宅基地制度缺乏激励和约束机制迫切需要制度变迁,然而目前宅基地制度变迁比较缓慢,通过利益集团理论对相关利益集团进行分析,得知原因主要在于农民利益集团虚化,因此强化农民利益集团是宅基地制度变迁的关键。根据诺斯制度变迁模型和现实经验,宅基地制度创新需要在中央政府保持宏观调控下,地方政府推行强制性变迁和农民自发的诱致性变迁结合才能完成,最后提出宅基地制度变迁构想。  相似文献   

7.
亨廷顿先生提出了一个制度化理论框架,但他的理论应用上的可操性是不够的。这虽不影响他惊人的洞察力和知识上的教益,但我们还需要继续探讨什么是制度的问题。我们根据制度经济学、政治哲学等理论资源提出了自己的制度化理论。作为对诺斯告诫的区分组织和制度的回应,我们首先从制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入手,并和社会契约、程序正义的观点结合起来形成了制度的定义。根据这个定义提出了3个层次的观察组织实践行为的制度化水平的指标。然后根据制度化和制度两个概念精炼出一个理论框架并将之应用到米歇尔斯的寡头统治铁律的重建和批评当中。结论部分指出了理论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农地股份制与征地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地股份制创新的一般经济学解释是农地股份制实现土地规模经营。本文提出农地股份制变迁的动因在于征地制度的缺陷的论点。  相似文献   

9.
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但发端于西方成熟市场经济环境的理论体系是否适用于处在中国的转轨经济情境仍值得探讨。本文回顾了地理经济学和新经济地理学关于产业集聚形成与演化的理论解释,发现两者对处于经济转轨期中国的产业集聚相关问题的解释能力有局限性。进而,本文梳理依托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的国内外产业集聚前沿文献成果,发现既有研究关于产业集聚发展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等问题存在较大分歧,研究分歧根源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不完全适用于中国当前的转轨经济情境——新经济地理学分析框架将制度因素视为外生变量或既定条件,从根本上排斥了制度、政策与政府行为在产业集聚中的内生作用——而处于渐进式经济转轨阶段的中国,制度变迁和地方政府间竞争对产业集聚发展实践存在着重要而直接的影响。文章进一步指出,依托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框架研究中国产业集聚问题,制度环境、公共政策与政府行为等不应该只是独立于经济模型之外的外生参量,有必要内化到理论模型中去。  相似文献   

10.
现代经济增长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创新依赖趋势,而传媒产业正在成为不可忽视的创新主体,对一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都具有重要影响。在传媒产业创新过程中,风险投资吸收得当,可以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对风险投资与传媒产业创新相关联的理论源流与现实关系进行考察,运用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原理解释传媒产业吸引风险投资可行性,对未来传媒产业攻坚转型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以法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解释当前中国刑事辩护权制度对于律师职业道德的塑造和形成产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刑事辩护律师之所以会在委托人眼里形成"拿钱不办事"唯利是图"以及在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眼里"职业道德沦丧"腐化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形象的原因,并提出重新塑造律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路径——制度保障,以及对一些制度的改进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意见。  相似文献   

12.
金碚 《管理世界》2019,35(2):7-23
在学术范式上,现代经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沿着牛顿力学或机械论的隐喻发展起来的,即有意无意地将经济体和市场体系想象为某种程度上同牛顿所理解的物理世界相类似,终而形成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学术范式体系的基本构架。现代经济学的主流学术范式的缺陷或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关于经济活动的空间性质的假定;第二,关于人的行为的个人主义抽象目标假定。在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微观—宏观范式中,引入域观范式,可以形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域观经济学三大体系构架。其中,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主要以经济理性为范式支柱,而域观经济学则以经济理性、价值文化和制度形态三维框架为范式支柱。中国的独特国情,可以有力助推经济学的范式创新,使商域经济学得以建立和发展。而且,中国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经济发展问题,也对经济学范式创新提出了紧迫性需要。中国经济学的升华可以有两个主要的突破方向,获取高水平经济学成就的学术路线可以有两种现实选择:攀登经济学的高地山巅,和开拓经济学范式变革的创新蓝海,都是中国经济学发展需要努力的方向。而对于经济学的经世济民使命而言,后一个努力方向恐怕更具现实紧迫性和更可能做出重大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3.
"治大国如烹小鲜"。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不仅有助于治国安邦,同样适合于公司治理,尤其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新制度经济学的结论是"制度决定绩效",同理,公司制度也就决定公司绩效。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原理与方法,就有关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企业制度发展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企业制度变迁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Multiagent仿真与资源稀缺下的适应行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信息经济学和多agent系统理论为分析框架,借助美国Santa Fe Institute 开发的仿真工具Sw arm ,研究了短缺经济下个体的选择、竞争与适应行为,以及制度的进化过程.研究表明,简单的个体适应行为可以产生复杂的整体效果;个体基于历史以及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导致了学习;满足一定的条件,新的制度安排将突现;个体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可能使系统进化出类似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复杂行为.本研究有助于理解现实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占座现象;有助于解释财产权利以及制度的变迁.研究中所采用的多agent系统仿真方法为研究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提供了一种相对新颖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5.
正率先将新制度分析系统地运用到中国经济问题研究的第一人,非张五常莫属了。张五常受著名新制度经济新制度经济学创始人之一学大师科斯、阿尔奇安和德姆塞茨亲传,与诺斯、巴泽尔共事多年,耳濡目染。张五常对新制度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应该是把制度分析的方法系统地引入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张五常有一头蓬乱卷曲的白头发,虽然六十几岁,看上去仍然十分卡通。他的经历也是卡通化的,有一种现实世界缺少的简单和戏剧化。这么多年来,张五常离诺贝尔奖总是咫尺天涯。科斯称张五常是最为了解他的思想真谛的  相似文献   

16.
李漾 《管理科学文摘》2011,(10):134-135
在近年税收的增长中,大约50%的增长与当年经济增长有直接关系,另外50%的税收增长是税收征管制度的内生变量造成的,也就是说,由于征管制度的变迁,提高了征管效率。1这一结果同样符合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税收征管作为一项具有强制性的政府活动,完善的法律体系、健全的制度规范,是其得以顺利推行的有力保障和坚实后盾。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分析了从传统林业到社会林业的制度变迁的原因,并对制度变迁中政府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政府在具有很强的外部性的林业经营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健康中国"战略提出了以"大健康"理念构建中国特色健康经济学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的学科建设任务。中国特色健康经济学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进行学科探索,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与时代发展相契合。从部门卫生经济学过渡到"大健康"理念下的健康经济学,其研究范畴更加宏大与全面,兼有突出重点、弥补短板的实践性特点,助力建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健康中国战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中,其行为策略和资源配置,蕴涵有深刻的健康经济学原理与实践需求。更加表明了建设和发展中国健康经济学的紧迫和必要性,中国的很多重大健康经济问题比如像重大疫情防控中的经济问题都需要健康经济学构建多主体、全程化、分层次的解释体系。  相似文献   

19.
王家峰 《管理世界》2015,(2):72-81,90
尽管流行的观点将治理置于国家的对立面,并因此从公民或社会的角度来理解当代的治理变革,但治理却始终与国家不可分离。治理理论根植于国家的解释传统,如何理解治理取决于如何解释国家。在社会科学关于国家的三大解释传统中,社会—政治理论与个人主义分享着相同的理论前提并相互印证、相互补充,虽然能够为有效回应公民需求的国家治理提供规范性的辩护,但却忽视国家治理的内在构成及其具体过程,因而无法形成一种真正的国家治理理论。把握国家治理的"真实世界"需要以组织为中心,并运用制度分析的方法,理解组织结构及其制度如何限制、引导和释放政治家与官员的注意力和行为,从而能够对社会的需求做出充分地回应,并将反映民意的政策成功地贯彻下去。  相似文献   

20.
《决策》2000,(3):55-55
制度学派又称制度经济学,是早期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的总称。早期制度主义是德国历史学派在美国的变种,其早期代表人物有T·凡勃伦、康芒斯和W·C·米契尔等。凡勃伦坚持社会进化论特别是思想方法的进化的观点,反对传统经济学的抽象演绎方法,采用整体的和演进的方法,对社会学和经济学问题进行制度分析,其中特别注重技术和社会结构变迁的作用和制度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