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探求》2017,(1)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通过海上互联互通、港口及其城市合作机制建立起来的国际沿海经济带。与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于深化中国—东盟经贸合作,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实施对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提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下推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曾经对世界经济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丝绸之路",正在重新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海上互联互通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因素,东盟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先方向。因此,通过海运机构、行动计划和海运便利化机制了解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战略措施;从海上贸易、海港运营、海洋航运以及海运辅助性服务分析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现状及挑战,剖析东盟港口互联互通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东盟与中国海上互联互通的合作体系和问题,提出构建中国—东盟海上互联互通的建议,对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并丰富其战略构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詹小颖 《创新》2016,(2):108-113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途径,广西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田",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多重因素的制约下,广西应优化贸易结构,提升企业结算货币选择主导权;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体系,研发配套金融产品;发挥沿边金改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构建区域跨境人民币结算中心,加强与东盟国家间的互动与合作;加强政策协调,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以促进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把"泛北部湾合作"放在东盟及其与中国关系的新发展背景下,作一个多维的审视,泛北部湾合作应站在一个新的更高的起点上,要在实现中国和东盟互利共赢的战略指导下推进。在经济合作的基本制度上,遵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原则和制度安排,借鉴GMS合作的一些做法,突出"泛北部湾"的特点、体现泛北部湾区域独特的合作优势,合作的内容可以尽可能广泛,提出能为东盟接受的行动方案或框架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金属货币本位制度"破产之后,世界各国均确立了"信用货币本位制度",主权信用货币主要体现为国家信用。在实施本国货币国际化战略时,应从法律层面上构建主权货币国际化的经营权与监管权。就我国而言,人民币现金国际化不应成为追求的目标,而应将重点放在人民币财产国际化上,同时应完善人民币跨境流通统计监测制度,并应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人民币业务经营机构,构建便捷高效的境外人民币清算网络,将人民币国际流通最大限度地纳入正规金融渠道。  相似文献   

6.
蔡德仿 《创新》2012,6(2):66-69,127,128
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背景下,我国不少企业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然而劳资矛盾正在成为影响企业东盟投资和经营成败的关键问题之一。通过对南宁市的研究证实"走东盟"企业必须增强法律和风险意识,重视企业劳资关系管理,与当地工会和睦相处,积极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努力构建和谐的企业劳资关系,为企业顺利"走东盟"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探求》2016,(6)
"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国在新的全球化与全球治理中发出中国声音的重大载体。"一带一路"战略有中国与世界互动中"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交流共存的时代特征,也是中国参与改革和完善全球化和全球治理体系的新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化信息时代背景下顺应时代潮流的区域乃至全球融合战略。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作为中国—东盟全面合作的前沿地区,落实"一带一路"战略要立足其区位优势,抓住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建设东南亚交通枢纽的重大发展机遇,珍惜和善用各类基金等资源,发展好区域经济。  相似文献   

8.
苏治  李进 《求是学刊》2013,40(4):68-75
金融危机后,美元霸权不仅扰乱了全球信用总量、信用创造与真实经济增长之间的平衡关系,更导致新兴市场国家普遍面临输入型通胀、外汇储备贬值等国际金融风险。改革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逐步推进"去美元化"进程,摆脱美元陷阱,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我国正在致力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东亚地区货币合作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战略步骤。基于对货币替代和最优货币区(OCA)理论的梳理归纳,从现实可操作性、改革成本与利益普惠性的角度比较了人民币国际化与合作推出亚元两种东亚货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9.
实现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过程,而作为第一步,是要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贸易中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从战略上考虑,先实现人民币的区域化,再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开展金融合作,是人民币区域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应该加快与上海合作组织其他成员国之间货币交换的步伐,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内贸易结算支付体系,促进金融合作机制化建设.要进一步挖掘上海合作组织金融合作的潜力,推进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企业到中国上市融资,挖掘"能源金融"领域合作的可能性,推动成员国之间双边或多边的功能性金融合作.  相似文献   

10.
泛北部湾区域合作,最起码要分别经过中国—东盟高官会议、中国—东盟经济部长会议和中国—东盟外长会议讨论通过,才能形成共同决议或者联合声明。在此国家层面的合作尚未启动的情况下,广西各级政府如何利用自身地沿等优势,抢占先机,积极开展与泛北部湾国家的省、市级的务实性合作,激发相互间经济合作的欲望,通过省、市级之间的合作关系向各国中央政府递进,最终实现国家层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7,(3):86-90
1978年以来是南海问题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内因驱动"和"外因刺激"下,南海局势变化历经"从岛屿争夺到区域外大国介入"、"在东盟化、国际化推波助澜下升级为国际热点"、"从海洋权益之争演变成为各国海洋战略博弈"变化。面对南海局势变化,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和国家战略指引下,制定南海政策,调整南海战略,从"军事维权与行政管辖并举",到"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再到"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通过内政、外交等措施应对南海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推动"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应高度关注美国的北极战略立场。北极作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区域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性延伸,集聚着两国战略资源的持续投放。在中美结构性矛盾逐渐升级的背景下,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战略致力于提升美国在北极地区的竞争优势,维护美国的北极利益,限制域外国家深入参与北极事务,最终构建从印度洋到北冰洋的对华战略包围圈。竞争性抵制的拒阻思维,是当前美国政府应对"冰上丝绸之路"的决策必然。但囿于经济实力、战略资源等方面的制约,美国选择与盟国联合拒阻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相应的战略构建为"冰上丝绸之路"带来了不稳定因素。北极地缘政治经济格局有可能出现中俄主导的以东北航道为基础的"冰上丝绸之路",与美加主导的以西北航道为基础的"北美北极走廊"并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苏华清  蒙岚  苏晨明 《创新》2012,6(4):103-107,12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在服务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全新境遇中,广西地方党委重新认清区情、市情,在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差异化区域发展战略,搭建好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文化新认同,营造发展新合力等一系列重大实践中,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县是我国行政区划体系的一个重要政区单元,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实施,县改区已成为一些特大城市或地级城市的冲动性选择.文章分析了地级市、县(县级市)、区三者间的关系及县改区的本质,各大城市政府纷纷采用县改区的逻辑根源,认为不科学的县改区弊大于利,并提出了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应该与公共政策综合配套并行的改革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创新》2009,3(10):16-16
自2006年首届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举办以"来,泛北合作已成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2010年如期建成。届时,"中国与东盟之间90%以上商品将实现零关税,  相似文献   

16.
海陆统筹共进,构建“一带一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琳 《太平洋学报》2014,(2):F0002-F0002
<正>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哈萨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题为《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的重要演讲。在演讲中,他指出随着中国与欧亚国家关系快速发展,希望中国与中亚各国携手共进,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10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度尼西亚,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题为《携手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对印尼和东盟的睦邻友好政策,提出双方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亚地区存在的"货币流通"难题可归结为"生产能力缺口"导致的信用扩张约束困境。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生产能力是一国货币发行的国家信用基础,中亚国家因生产体系不健全和生产能力不足而导致的生产能力缺口使得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相对过剩。中亚地区一直以来经济结构单一,金融生态脆弱,长期遭受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的冲击。"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与中亚国家国际产能合作将有助于完善中亚地区的基础生产体系,进而健全货币发行的国家信用基础,为地区币值稳定提供有效的货币发行支撑。与此同时,当前的国际产能合作同中国企业"走出去"、人民币国际化的趋势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泛北部湾经济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友涛 《创新》2009,3(2):42-45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和区域、次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加强的大背景下,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合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历史性机遇。但泛北部湾经济区域的一些不和谐因素有可能妨碍泛北部湾经济区域的稳定与区域各国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开展。积极主动地构建和推进泛北部湾经济区域的和谐,对于亚太、亚洲、中国,对于泛北部湾经济区各国的发展,对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乃至于对世界的和平、发展和稳定,都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入SDR     
正今年10月1日人民币正式纳入SDR篮子。比重超越日元与英镑,位列第三,充分表达了IMF对于五年来中国金融改革的肯定,且人民币入篮对于全球货币体系调整也是里程碑事件,预示着未来世界各国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然而,自去年IMF宣布人民币加入SDR的决定以来的近一年内,又出现了一个超预期的情况,即由于美联储开启历史性加息与人民币两度汇改,人民币贬值压力空前加大。在此背景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和深化,中国-东盟经济关系已迈入新时代。在"一带一路"建设中,东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东盟是"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点地区,是"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的合作区,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聚集地。当前,中国与东盟可以逐步实施"一带一路"与东盟共同体蓝图、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各国"工业4.0"的战略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