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尤金·奥尼尔的自传体剧本《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家庭的不幸生活,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悲剧人物形象。作者在深刻描述与女主人公玛丽的悲惨人生有关联的几个主要人物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玛丽人生悲剧的根源,揭露了男权社会中存在的丑恶现象和严重的社会问题。作者对女性的自我解放持有一种悲观的态度,他认为:在以男权为主导...  相似文献   

2.
过去评论界和多数读者都把《雷雨》归为社会悲剧一类,归结于周朴园这类资本家对鲁侍萍这类下层人物的始乱终弃;从而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的不平等,而忽略了曹禺一直想显示的另一层意义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本文就命运的悲剧和社会的悲剧,尤其是从命运的悲剧的角度谈谈《雷雨》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3.
尤金·奥尼尔戏剧的悲剧性质深受古希腊悲剧、斯特林堡的表现主义及其个人经历的影响.文章试以《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一剧为例,通过对舞台技巧及剧中大量意象的简要分析来说明其表现主义手法在该剧中的完美运用.  相似文献   

4.
从剧作技巧和表现主题两个方面对《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和《李尔王》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尤金·奥尼尔和莎士比亚虽然处于不同的时代,却运用了相同的剧作技巧和手段来外化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同时在表现主题上也对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进行了思考和探索。由此笔者认为尤金·奥尼尔不仅是美国现代悲剧的创造者,更是传统悲剧的继承者。  相似文献   

5.
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的一生遭遇坎坷,这些不幸磨练成他观照世界与生命的独特方式。几乎从一开始,奥尼尔就认定生活是一出悲剧,这种悲剧观贯穿了他创作的始终。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这一部最具自传色彩的作品里(以下简称《旅程》),奥尼尔的悲剧观更是充分地投射其中。通过对文本的细读分析,挖掘出影响奥尼尔创作的思想根源:深沉的宿命感、深刻的孤独感和深重的罪恶感,以期能更好地诠释奥尼尔的其他作品。  相似文献   

6.
震撼人心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蒋虹丁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188—1953)于1940年9月“带着血和泪”写了自传性剧本《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以下简称《旅程》),一向被美国国内外奥学者公认是奥尼尔本人、乃至整个美国戏剧史上的最高成就,美国各州经...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家思想对美国剧作家尤金·奥尼尔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道家思想在奥尼尔的代表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具体体现,然后从他的生活经历和创作生涯等方面分析了道家思想对剧作家本人的深刻影响。其实,道家思想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的体现就表明了道家思想对剧作家本人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尤金·奥尼尔是美国第一位把戏剧看作是一种严肃文学的剧作家。他在《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以犀利的文笔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金钱所异化的现象,人与人之间的隔阂使得人们互不理解、互不信任、甚至互相仇视。奥尼尔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琐碎、杂乱的日常生活中找到了新的题材,使美国现代戏剧散发出古希腊悲剧的光彩。  相似文献   

9.
从《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看尤金@奥尼尔的悲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标志着尤金·奥尼尔后期创作的一个高峰。无论从心理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看 ,它在美国剧坛上都是一个杰作。它反映了人类普遍关心的家庭命运问题 ,表现了为寻找生活的意义而挣扎的主题。该剧的成功之处在于细致的人物心理刻划和复杂的矛盾冲突 ,奥尼尔由此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神话 :家庭人物相互的爱导致相互的恨。奥尼尔承认他从斯特林堡那里借鉴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恨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扩展为家庭关系 ,认为一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的未来命运都是由他过去的所作所为决定的。通过这部作品 ,奥尼尔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意识 ,也展示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类共同弱点的理解和同情  相似文献   

10.
《雷雨》是中国现代戏剧艺术的典范。从命运悲剧与性格悲剧融合的角度出发,分析了《雷雨》在吸取并发展了古希腊的悲剧命运观念和审美模式、展现旧中国人物性格悲剧上对我国现代戏剧的创造性贡献,揭示了其对中西方悲剧艺术的借鉴、继承、吸收和融合所表现出的独特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标志着尤金•奥尼尔后期创作的一个高峰。无论从心理角度还是从艺术角度看, 它在美国剧坛上都是一个杰作。它反映了人类普遍关心的家庭命运问题, 表现了为寻找生活的意义而挣扎的主题。该剧的成功之处在于细致的人物心理刻划和复杂的矛盾冲突,奥尼尔由此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家庭关系神话:家庭人物相互的爱导致相互的恨。奥尼尔承认他从斯特林堡那里借鉴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爱恨关系并把这种关系扩展为家庭关系, 认为一个人的现实存在和他的未来命运都是由他过去的所作所为决定的。通过这部作品, 奥尼尔展示了自己独特的悲剧意识, 也展示自己对生活意义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类共同弱点的理解和同情。  相似文献   

12.
《红楼梦》的意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楼梦》的意蕴有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红楼梦》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清代前期的社会面貌和人情世态。第二个层面是《红楼梦》的悲剧性。本文认为《红楼梦》的悲剧性在于作家曹雪芹提出了一种审美理想,而这种审美理想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是必然要被毁灭的。曹雪芹的审美理想是肯定“情”的价值,追求“情”的解放,他的《红楼梦》就是一部“有情之天下”被吞噬的悲剧,是一部“冷月葬花魂”的悲剧。《红楼梦》的第三个层面是《红楼梦》处处渗透着作家曹雪芹对整个人生的一种哲理性的感悟和感叹:对人生(生命)的终极意义的追问,对命运的体验和感叹。这是《红楼梦》意蕴中的形而上的层面,是一个最高的层面,也是一个长期以来不被人注意的层面  相似文献   

13.
《还乡》中和游苔莎和《边城》中的翠翠都有着鲜明的自然美、人性美和悲剧美.她们的美既有跨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共同特质,又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内容和文化积淀,寄托了作家独特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通过这两个形象,哈代和沈从文表达了对女性命运的思虑,构建出了各自理想中的现代人雏形和人生模式.  相似文献   

14.
幻灭感是人生难以避免的悲剧之一,《雷雨》中的人物,都不同程度地经历了梦想的幻灭从而导致了悲剧的产生,其中又以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幻灭最为深刻和复杂。从这一视角审视这部悲剧经典,可以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丰满性,在巧合背后悲剧的必然性以及作家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15.
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奥尼尔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为其提供了感悟人生的素材.其自传体戏剧<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处处流露着其本人生活经历的痕迹.剧中父亲泰伦在读者和评论家脑海中的形象基本上已经定格为"吝啬鬼",而文章结合剧中造成家庭矛盾达到白炽化的主客观原因,从作家的创作经历中吸取信息,试图对泰伦为家庭所做的贡献,甚至牺牲做出肯定,辨证地重审造成家庭矛盾的根源.  相似文献   

16.
过去对《雷雨》主题的认识是鉴赏主体从阶级分析的观点出发得出的结论,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创作主体的创作主旨。文章从作家当时的思想实际和作品本身出发,论述了作家是以人性的丰富性作为自己终极的审美价值取向,从作品中人物在无法选择的环境中的挣扎、苦斗与无奈中,得出了《雷雨》主题是由爱欲与文明的冲突构成的人类不可摆脱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7.
论《雷雨》的悲剧场贺建成一部《雷雨》,百千文章,聚讼纷坛。其戏剧冲突即是讨论的中心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关系到戏剧性,牵涉到人物性格刻划等,而且从一定意义上说即是剧作家反映人生世界之艺术图式,寄寓着全剧的主题意蕴,因而耐人寻绎。造成《...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雷雨》中只有八个角色。可作者偏说:“《雷雨》里原有第九个角色,而且是最重要的,我没有写进去,那就是称为‘雷雨’的一名好汉。他几乎总是在场,他手下操纵其余八个傀儡,而我总不能明显添上这个人……”。因为作者的这段话,关于“第九个角色”的问题,曾引起评论界的歧议:有的根本否认“第九个角色”的存在,认为这是作者“为了行文的方便”,“无任何实际意义的说辞”。有的则认为“第九个角色”就是指的《雷雨》中的命运观。这些解释都不能令人满意。 《雷雨》中确实存在“第九个角色”。它是推动悲剧发展的力量,但不是命运观,而是扼杀人的个性,迫使人性异化的力量。这种力量,分则操纵舞台上的八个人物,面目迥异;合则可借“第九个角色”为名。我们认为,具体弄清“第九个角色”的面目,对完整地把握《雷雨》,理解《雷雨》,乃至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力图对象征着奥尼尔艺术高峰的《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进行道德判断和审美评价。泰伦夫妇酗酒吸毒,是试图逃避现实的消极方式和无奈选择;詹米和艾德蒙这时精神上是孤儿的难兄难弟,是迷惘的一代,也是垮掉的一代。他们的悲剧受生活背后的某种神秘力量所支配,因而带有某种原始的印记。作者同时认为,在这本既是心理剧又是社会剧中,奥尼尔已放弃了其中期创作的诸多表现主义手法,而采用了写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相结合的方法,在艺术探索方面又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从悲剧命运、悲剧情绪、悲剧氛围等方面分析了《台北人》的悲剧意识,并阐释了悲剧意识产生的原因,认为它既与作者独特的生活环境、人生体验以及与之俱来的美学追求密切相关,又是特定时代、社会的产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