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和谐社会中的文化建设应该传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把民族文化中最优秀的东西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础,同时融合西方文化的积极成果,创造出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西方传统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和探讨,对其差异优劣有一比较客观平实的评价,更好地吸收西方文化  相似文献   

2.
企业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文章对企业营销文化与文化营销从概念、功能、实施的条件、实施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消除实践者和研究者对这两个概念的误解,并能较好的在实践和管理中予以应用。  相似文献   

3.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运行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日益为国内外企业界和学术界所关注。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更为密切,西方的“企业文化热”在中国得到极大呼应。为了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加快中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本文以中西企业文化的比较为立足点,就中西企业文化的内涵、内容及文化差距进行了初步的比较分析。全文共分三大部分,通过比较研究,从中引出中国企业文化应该注意借鉴的问题,以丰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内容及体系,同时,本文通过研究中西企业文化的发展历程,提出中西企业文化趋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组织文化在组织激励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组织文化是组织激励员工的方式之一。在货币报酬激励和职务晋升报酬激励缺失的条件下,加强组织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简述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等组织文化对组织成员的激励作用,并对其激励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基于中国和韩国企业文化研究的兴起,从比较文化的视角切入具体分析中韩企业文化的形成及其特点,并以阿伦.肯尼迪和特伦斯.迪尔提出的企业文化的5个要素———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仪式与典礼、文化网络为主要比较内容,就中国和韩国企业文化进行比较,以此为中国和韩国的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化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力是指在国际文化博弈与较量中一国所具有的个性文化的总体实力。文化力由文化势能、文化传播力和文化创新力综合决定。在中西 (美 )文化力比较评估中中国文化力处于明显弱势。  相似文献   

7.
中日企业文化之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中国企业文化与日本企业文化,人们会发现,他们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如果我国能够在实践中吸取和借鉴日本优秀的企业文化,那么,对我国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将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显性文化特征和隐性文化特征具有独特文化内涵,也传递着独特的文化信息。在尝试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显性文化特征和隐性文化特征进行了定义,在此基础上以《红楼梦》中文化内涵浓厚的句子为例,对例句翻译进行了分析比较,进而探讨显性文化特征和隐性文化特征语言的翻译。  相似文献   

9.
中德企业管理模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制度和文化两个层面对中国和德国的企业管理模式加以比较。在制度层面 ,从股份公司与一定民族文化的融合性、法人治理结构运行机制的差别两个视角展开比较 ;在文化层面 ,则从世界观、文化环境、由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差异三个视角展开比较 ;最后 ,就制度和文化的互动关系、文化融合及其对管理模式的影响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人类创造了文化,人和文化同时出现,从一开始文化就打上了人的意志的印记,因此对文化的研究也就是对人类自身的研究。在文化全球化日益加剧、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的今天,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世界这两大主流文化的比较研究亦愈来愈重要和实用。由于各自的社会、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的制约,中西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文化具有开放性,对中西文化的根本特质及主要差异进行梳理比较有助于各自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1.
中西文化研究与比较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教育的学科发展史研讨了比较教育中的文化研究及其表现,对文化的概念及其特点、文化研究与克服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与教育的互动关系和文化研究的困难与课题等方面进行了理论阐述和诠释。  相似文献   

12.
公共部门组织文化测量是国外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研究和建设的重要内容,该文在阐述公共部门组织文化涵义及特性的基础上,介绍与分析了国外公共部门组织文化测量的两种比较先进的方法,并分别从论证方法、研究方式、研究层次等角度,为我国目前公共部门组织文化的建设和研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其理论目标是把不同社会和文化加以分类,从而确立人类进化的阶段和过程。从19世纪后期开始,文化人类学中便产生了文化多元论的思想,并出现许多流派。研究、比较这些流派的理论与思想,有助于全面、透彻地理解和认识文化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卫礼贤是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来华的德国新教传教士。他在青岛生活、工作 2 0余年 ,致力于办学、研究和翻译中国古典经籍等文化活动 ,把《论语》、《道德经》、《易经》等十余部中国古典哲学和文学作品译介到德国和西方社会。卫礼贤通过反省 ,对西方文化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他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文化 ,揭示出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从而指出人类今天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创造一种新的世界文化。  相似文献   

15.
另一种文化比较的尺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批评文化比较研究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文化比较的人性尺度 ,强调对文化的评估与比较 ,必须依其是遮蔽还是敞亮了人的生命存在可能性而展开。为此 ,在文化比较中 ,必须确立一种文化对话的观念 ,把文化对话视为不同文化之间在各自的生活世界所遭遇的问题域之中的相遇与碰撞 ,而这种文化对话的存在方式则表现为游戏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几千年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并以此作为比较新闻学的框架和基础。中国现代化之所以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是与比较分不开的。中西交流史上的两个基本事实 :首先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 ,西方人主动迈出了靠近东方的步伐 ;其次 ,欧洲人对中国文化大都只是停留在欣赏、研究和把玩的层面上 ,或仅作为一个认识自身的参照物 ,并不想付诸实行什么。欧洲人没有真正拿走中国的文化 ,实际上 ,中国的思想、文化对西方社会几乎没有产生过黄钟大吕般的社会影响。中西交流的基本事实是 :西方拿走了中国文化的细节 ,而中国拿来了西方文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性文化”的日益凸显,在人文科学领域,“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逐渐显示出其现代意义。该学科帮助本国、本民族、本地域克服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强化对并质文化的相互理解、沟通,进而对自己民族文化给予正确反恩。在该学术视野下,对于蒙古族传统自在文化与欧洲若干具有游牧文化基因的民族文化类型做跨文化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揭示东西方游牧文化差异性与民族文化人格的不同历史走向。客观而科学地认知本民族特征是超越民族虚妄或自卑的前提,而民族特征的认知必须是在民族比较和文化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和科学研究得出的,真正的民族尊严也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清醒认知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性文化"的日益凸显,在人文科学领域,"跨文化比较"研究方法逐渐显示出其现代意义。该学科帮助本国、本民族、本地域克服文化自我中心主义、强化对异质文化的相互理解、沟通,进而对自己民族文化给予正确反思。在该学术视野下,对于蒙古族传统自在文化与欧洲若干具有游牧文化基因的民族文化类型做跨文化比较,将有助于我们揭示东西方游牧文化差异性与民族文化人格的不同历史走向。客观而科学地认知本民族特征是超越民族虚妄或自卑的前提,而民族特征的认知必须是在民族比较和文化比较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和科学研究得出的。真正的民族尊严也是建立在对自身文化清醒认知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北朝民歌《木兰诗》把花木兰生动地刻画为中国文学历史上一位不朽的女英雄形象,而美国迪斯尼《花木兰》(Mulan)以中西文化相融的手法赋予了其时代的内涵。通过比较,从文化的角度即文化认同、女性文化和多元文化,解读花木兰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20.
舞蹈艺术有着极强的文化功能,且在当代社会有比较充分的展现。对舞蹈文化的正确评价,应当认可文化经典价值。舞蹈艺术的生命活力由文化境界所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